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社會創新.行動中

木下齊臺北演講側記Ⅰ:地方創生教育篇

Vol.55 作者 / 郭怡棻

在臺灣即將邁向「地方創生元年」的前夕,日本地方創生業界代表人物木下齊,受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邀請,來到臺北分享他從地方事業最前線攜回的經驗。面對滿座的大學教師、社區工作者、公務員、民意代表,木下齊從自己的高中經歷談起,犀利切入日本地方創生的失敗與成功經驗,以業界觀點分享大學在地方創生可能的角色及貢獻。

地方為什麼要創生:曾旭正演講側記

Vol.55 作者 / 蕭惠中(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為什麼要推動「地方創生」?「地方創生」的定義是什麼?要怎麼執行?面對城鄉發展差距日增、產業與消費型態改變、家庭與社會網絡的不同,使得舊有的經濟模式與發展思維陷入困境。「地方創生」能否成為一帖對症良藥,亟待各界的共同投入與努力。

市民共有的城市:首爾街區再生的協力治理經驗(上)

Vol.54 作者 / 黃靖玫

提到都市更新計畫時,我們的想像是什麼?除了物理空間的改變之外,能否延伸街區再生議題,帶入多元化的社區經濟,引導出由市民所共同主導的街區再生模式呢?對照首爾的都市再生脈絡與協力治理經驗,或許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向。

菜市仔也要好空氣:《第三紀市簿》拍攝幕後故事(下)

Vol.54 作者 / 鐘翊禎(暨南大學公行系學生)

當全台傳統市場或多或少都在面臨轉型困境時,《第三紀市簿》這部紀錄片循著空污議題,挖掘出眾人對傳統市場的觀感及美好想像,雖然未臻成熟,卻帶出許多值得討論的面向。期待這部交織不同觀點的影片公開播映後,能帶來些許改變。

菜市仔也要好空氣:《第三紀市簿》拍攝幕後故事(上)

Vol.53 作者 / 鐘翊禎(暨南大學公行系學生)

《第三紀市簿》是一支探討埔里第三市場空污問題的影像作品。在片中,除了市場實際的景象外,我們更希望呈現出逛市場的本地民眾與觀光客、受訪的攤商們,和埔里鎮公所三方對空汙問題的態度,交錯呈現出觀點的異與同。讓觀影者能實際傾聽當事人的想法,一步步由點、線至面,自行在腦裡勾勒出市場問題的輪廓,了解造成空污和人車爭道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式。

傳統作物的記憶與在地照顧——尖石田埔部落小米方舟紀實

Vol.52 作者 / 陳玉苹(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助理教授、前北醫人社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從保種為出發點的「小米方舟」計畫,希望藉著復育小米的過程,健全當地的社會生態體系,進而設計出在地照顧、在地老化的模式。而在種植小米的期間,不僅長輩們的主動性跟參與度超乎預期,也帶動學童與年輕的父母們,共同關注傳統知識與文化的傳承。

青銀童再創社區新活力:代間學習 X 在地藝術 X 食農教育

Vol.52 作者 / 梁鎧麟(暨南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藉由「菜園紙漿招牌牆」的施作,搭起社區長輩、大學生、國小學童間的「青銀童共創模式」,以社區長輩為議題核心,搭接起大學與國小教育,讓社區成為校園以外的教學場域,社區長輩則化身為業師,讓大學生與國小學童在實作場域中獲得校園內無法學習到的知識。

幸福普拉斯:山上山下一起過好年

Vol.51 作者 / 張育誠(臺北醫學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政宏(臺北醫學大學人社中心專任助理)

春節前夕,北醫人社團隊發起了一項名為「過好年—幸福普拉斯」的活動,透過無毒蔬果與日用品等禮物交換遞送的過程,讓場域裡的長輩有機會跨越距離藩籬認識彼此,也經由團隊內部跨組協同支援,以及社區伙伴的共襄盛舉,來聯繫彼此情誼,蓄積未來持續合作、追求共好的能量。

不一樣的服務與學習:暨大服務學習空污小組行動誌(下)

Vol.51 作者 / 黃資媛(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專案經理)、採訪/周亭妤(暨南大學公行系學生)

作為自救會與學生的中介平台,從過程中我意識及學習到,不僅需要扮演媒合的角色,同時也是協商者與專案管理者。這樣多重的身份,需要時常傾聽不同的聲音和需求,必須具備耐心與同理心,設身處地瞭解對方的想法和困境。同時也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注意每位成員的心思與反應,因為團體之中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意見,但聲音沒有適時表達出來,對於團隊和執行而言都是不利的。

共作與分食:那個以前用來做大餅的爐具

Vol.51 作者 / 蕭立妤(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專案經理)

那個以前用來做大餅的爐具,承載了早期桃米居民分工合作參與社區事務的記憶。多年後的社區活動中,它再度被想起、被期待著能夠重新召喚出大家的熱情,但歲月已在其身上刻畫下鏽蝕的痕跡。爐盤被分離開來用作活動中的鍋具,爐架則矗立於集會所旁的空地上,底部的庇蔭之下也開始出現些許綠意。但在此同時,它被賦予了新的「承載」功能,阿嬤們圍在它的身邊一面挑菜、一面談天,於是它的生命史又再被多寫了幾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