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社會創新.行動中

由歐洲區童軍夥伴關係計畫漫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參與(上)

Vol.45 作者 / 朱俊彥(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專任助理)

如何建立起一套和社會團體互動的機制,甚至結合為夥伴關係,無論對於童軍組織或者社區工作者而言,都是重要的課題。經費來源可以影響社區組織的走向和發展,也影響合作關係網絡的建立,這是社區工作過程中值得參考且必須思考的問題。期待有天台灣也能夠多方援引來自國際組織的支持和資源,讓我們的社區工作發展既在地化,同時也國際化。

193:想像一條通往幸福的路

Vol.44 作者 / 東華團隊

「想像有兩種:一種是簡單地保存對事物的印象;另一種則是將這些印象千變萬化地排列組合。」對於政府擬訂的公共政策,民眾只能照單全收嗎?回應花蓮193縣道的拓寬工程規劃,「幸福193聯盟」藉由各種講會與活動,尋找同樣關心縣道193與七星潭議題的民眾,串聯各方資訊,並鼓動民眾提出更多對未來規劃的想像。

文化照顧的實踐:從加拿老人會看見部落自主的可能

Vol.44 作者 / 張宏婷

「小孩子都在外面,在部落的我們要互相照顧。」主流社會一直將留在部落的人視為被動等待資源進入的「弱勢」,然而透過加拿老人會的自籌經費、自行規畫課程、透過公田的共同勞動支持共食,我們看見了部落自體長出的文化照顧模式,也更進一步體認到部落建立主體性的重要。

Elug Masu──小米回家之路

Vol.42 作者 / Apyang Imiq(程廷)

實踐與勞動深化人與土地、人與人、社群與社群的關係,如東華團隊在協力過程中,不急著思考學校和部落怎麼合作,而是回應部落主體實踐的脈絡下互相學習及支持。其次,許多部落青年利用課業及工作之餘的時間走進自家田裡,跟著長輩學習種植小米,不只是種植技術,那些我們陌生又鮮少使用的族語,部落的故事及長輩的智慧,在實踐過程紛紛被挖掘呈現出來,小米原先是青年對傳統文化的美麗嚮往,卻在青銀兩代的合作下,替文化傳承找到發展的可能性。

大東原農友共學堂:轉型環境永續農法的推廣策略

Vol.40 作者 / 蕭惠中、鍾怡婷

透過農民集體的共學、試驗與經驗分享,能夠讓農友們更有效率地發展出適合在地的作物、對環境友善的農法,也讓農友體會到,只要不斷地學習與試驗,其本身就是建構新農法的重要主體,不需要完全依賴外來的專家與資源。環境永續農法將農人與農場視為自然生態整體系統的一環,透過順應生態系統運作來維繫生產,而此種糧食生產的典範有賴農人重新建立與自然之間合作共生的關係,農民主體性的建立則是重建此一連結關係的關鍵。

閃閃大船駛過我們的冰箱:原住民族海域漁權初探

Vol.39 作者 / 吳勁毅

對於部落族人來說,真正的感受是:「我在我家門口用傳統的方式捕魚,為什麼會有大船來干擾?」這種令人不舒服的被侵擾感,涉及臺灣鮮少人討論的原住民族海域漁權。除了飛魚與這次的鰻苗,東海岸幾乎被撿光光的海膽、龍蝦,以魚槍跨境獵殺潮間帶的大魚……等問題,在地方上的茶餘飯後並非罕見的話題。本文僅為拋磚引玉,旨在表達海域也是有不同的權利主體展現固有治權之所在,非常期待各方的意見,一起實踐原基法原住民族固有海域的自然資源權利。

記錄一塊土地的重生,與東山「賢仔」的返鄉之路

Vol.38 作者 / 蕭惠中

一塊因開發工程而形成的惡地,要歷經怎樣的過程才能恢復生機?五酷山農友黃文賢用將近十年的時間,復育出土地的生命力,同時也在無毒耕作的道路上沿途摸索前進,期待能在此落實生態、節能與環保的理念。

高山部落服務學習課程紀要

Vol.37 作者 / 賴富庭

既然公部門的資源分配不均,政策與規則也無法完全契合在地需求,那就自己的部落自己救吧。甫從軍職退伍的在地青年、同時也是人創計畫的合作對象小馬,長期在地方付出、照顧長者,也利用每週六真耶穌教會聚會的時間,進行老人的陪伴與關懷。現在更加上新生代的小鮮肉Kalang、恩忠等人,形成一股青年關懷家鄉、返鄉付出的原動力,配合旅居花蓮市、隨時可以支援作戰的旅外青年,可以預見的是不久的將來,這群年輕人將會為高山部落帶來大幅度的改變。

不只是討論或投票:臺中市參與式預算參訪記

Vol.34 作者 / 黃昱珽

臺灣參與式民主的實踐,尚在起步的階段,每個地區皆懷抱著創新的精神在進行嘗試,產生了各自的特色。臺中市兩年來推動的參與式預算,摸索各區都能採用的普及模式,未來也將走出自己的風格。本文探討臺中參與式預算所呈現的「基因」,提供後繼者參考

一串小米的成熟:記《巒群布農語簡易詞典》新書發表

Vol.33 作者 / 謝柏宇

17歲開始投入布農族語保存工作至今77歲的張玉發牧師說,整理分類詞典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不是由他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語言也不是他一個人獨有。這次的出版只是為了喚醒大家共同努力保存族語,因為「語言若消失,族群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