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社區經濟

邁向宜居社區(上)——「藝同遊樂」願景勾勒

Vol.117 作者 / 葉維俐(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藝同遊樂」指的是以藝術、創意等方式與長輩們共創課程任務,共思社區願景,強調像是出門遊玩般輕鬆愉快的心情,避免造成長輩們的壓力。為了更貼近一般民眾的語言,「渡・左營」團隊從「家」的概念出發,以「居住(或生活)適宜性」的「宜居社區」概念與長輩們互動及交流,更嘗試從對周遭生活環境的關懷,來引發在地居民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同時也以「願景勾勒」的方式引導在地居民對於「韌性社區」的想像。

「超展開」的社會實踐:記訪談睦怡

Vol.102 作者 / 徐葆權(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身為「計畫總辦的博後」,睦怡常被大家認為是老師的代言人,但她認為自己跟大家就是伙伴關係,總辦與執行團隊同在一艘船上,總辦的角色是傾聽大家的想法和困難,提供支持和協助,與團隊一起解決計畫執行所面對的問題;以個人而言,她認為關心甚至參與這些議題都是責無旁貸的一件事,也體認到這些努力的過程,就是為了孩子跟自己的未來在奮鬥。

沒這麼容易活,也沒那麼容易死:讀《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

Vol.89 作者 / 徐圓茹(「有此藝說」書店主人、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社員)

如同本書所呼籲:多樣性會創造韌性,從成長來看,多數倫理行動似乎沒這麼容易活,但從放棄來看,這些倫理行動也往往沒那麼容易死,這些堅持住的身影構築出臺灣多樣的日常經濟樣貌,小而持續的在地化倫理行動面貌及其生態仍然充滿未知,值得我們投入更多資源去理解。

行動是最佳的良藥——「邂逅油羅溪畔」培力工作坊小記(下)

Vol.88 作者 / 黃靖玫

「跑社區非常勞心勞力,所以我們真的要做自己喜歡,也有意義的工作。」姵君與成大團隊伙伴在老師的力挺下,展開農業議題行動方案,過程中不但看到合作農友與自己的成長增能,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與想法。期待這股理念能繼續影響場域中的行動者,讓實踐工作經過風霜雨露的考驗後,結出滋味豐美、別有風韻的果實。

行動是最佳的良藥——「邂逅油羅溪畔」培力工作坊小記(上)

Vol.87 作者 / 黃靖玫

「我覺得行動是最佳的良藥,只有想到方案、付諸行動,在實作中持續學習與發想,才能發展出更多的成果。」多年來在成大團隊擔任助理的姵君,在臺南的淺山場域與居民們一起共學共作,發展出議題式的社群網絡,也與農友們相互培力,在環境永續的道路上持續實踐前行。

「山與海的對話:東海 × 中山人社計畫交流分享」活動紀要

Vol.71 作者 / 李晏佐(東海大學社會實踐與都市創生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一個叫東海,卻在大肚山上;一個叫中山,卻住在西子灣海邊。山與海的對望,不約而同走向了藝術的社會實踐,走進了山與海的對話。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對話交流,共同探問藝術展演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的各種可能。

「家」的新想像:合作住宅(Co-housing)的多元模式

Vol.61 作者 / 廖芷妮(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理事)

街區再生的主角從來不只是規劃者或倡議者,每個在城市街區中真實生活的市民才是規劃與營造的核心要角。從蘇黎世案例回望臺灣合作住宅的路徑,這場講座重新叩問現代社會對於「家」的想像:人們緊攫的一紙房屋土地權狀,真的能代表家的意涵?與其窮盡金錢換得一個高度隔離、商業化的生活空間,或許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與心力,去經營屋簷之下真實的社群關係。

和地方一起用生活說故事、傳記憶:瑞士巴倫伯格民俗村

Vol.58 作者 / 方常均

20世紀上半葉,歐洲吹起一陣露天博物館風潮,也催生了保存瑞士傳統農牧文化的巴倫伯格民俗村。走過四十個年頭,巴倫伯格民俗村和鄰近的居民一起用實際的生活經驗訴說傳統農家日常作息、傳承鄉土技藝,同時結合天然美景與老屋建物,齊力開創觀光資源,共同活化在地經濟,打造出瑞士旅遊的文化亮點。

市民共有的城市:首爾街區再生的協力治理經驗(下)

Vol.55 作者 / 黃靖玫

都市更新的重點,在於讓城市中的居民能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經濟活動的本質,也是以人為本,希望讓人們過著更好的生活。首爾於推動都市再生的過程中,也積極培育各種社會經濟體與社會企業,延續街區居民的公共生活,由市民聯手打造以生活為本的城市。

市民共有的城市:首爾街區再生的協力治理經驗(上)

Vol.54 作者 / 黃靖玫

提到都市更新計畫時,我們的想像是什麼?除了物理空間的改變之外,能否延伸街區再生議題,帶入多元化的社區經濟,引導出由市民所共同主導的街區再生模式呢?對照首爾的都市再生脈絡與協力治理經驗,或許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