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386

文章分享:


公民小客廳的全民開講,Action!

作者 / 林晏渟(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圖 / 陳姵㚬(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研究助理)

參與式的在地文化特色與區域意象調查

提到高雄市鹽埕區,一般人大多會聯想到其原有的豐富文化底蘊,以及過往繁華、如今沒落的城市印象。然而,對於在地民眾來說,鹽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認同的文化意象又是什麼?我們希望透過焦點座談的方式,嘗試挖掘社區的共同記憶。邀請居民分享在當地生活、工作和創作的過程、發掘在地文化的經驗,以及對於未來區域意象的想法。諸如:「家」是什麼?在心目中是什麼樣子?其中的情感與連結,又是如何?對於未來,會是何種想像?

中山人社計畫的舊港區團隊在經過前期田野踏查後,在2018年十月提出「公民參與freestyle」計畫,與夥伴單位新浜碼頭藝術學會,透過各式主題的討論與調查形式來了解並促進在地民眾對於在地的認同感,進一步凝聚共識。因此,計畫團隊於4月12號上午,於夥伴單位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在藝術空間進行了第一次焦點座談,集合了在地的藝術家與社區民眾共13位(藝術家4位,社區民眾9位,其中一位是現場報名自主參與者),座談目的是了解在地民眾對在地文化特色與區域意象及願景的意見。執行步驟為先由筆者進行計畫簡介及座談議程的介紹,再由區域召集人王俊傑副教授依照議題順序討論。

圖:舊港區計畫團隊成員對與會公民進行計畫簡報與議題介紹。

議題順序分別為:(一)移居在地生活、工作及創作的心路歷程,(二)所居地區的在地文化特色及區域意象描述,和(三)過三輪車在地設計為例,來思考在地文化特色與可融入車輛設計的元素。

公民的招募方式,是與夥伴單位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分別尋找藝術公民及一般公民,藝術公民共四位分在地、移居和工作的藝術家,年齡範圍約25-64歲,其中有三位居住在鹽埕約莫1年到44年。一般公民則是分別透過網路及在地連結口頭邀約,年齡範圍約20-65歲左右,在鹽埕各里居住10-40年不等。最後共有約30位公民報名,因此在選擇上如所居區域和年齡分布上組成上力求平均。

圖:參與公民聚精會神地聆聽簡報與筆記。

Take One: 新舊世代在地落地生根的過程與對話

參與公民及藝術家們侃侃而談在鹽埕落腳生根的過程:在地公民大多是在(祖)父母那一代便落腳鹽埕,未能親眼見證當時的繁華,大部分的歷史記憶都是由父執輩轉述而來,因此身分認同上也以原居者自居。現場公民的共同記憶是,當時的鹽埕,是各式產業集中之地:崛江為舶來品的集散中心,過往人潮可以說是摩肩擦踵,絡繹不絕。而許多的地標也是盛極一時,如大舞台戲院、大新百貨、華王大飯店等等。公民中較為年長,從事自由業,目前居住在教仁里的夏先生,隨父母舉家移居當時的鹽埕,依靠高雄港延伸的產業鏈工作,描述了當時還是孩子的他,對於美國軍隊停靠港口時,大兵們發生的趣事。

圖:來自教仁里的夏先生提起兒時與所見的趣事。

儘管現今各式產業漸趨蕭條,相較其他沒落或偏遠城市而言,仍然是整體生活機能較健全便利的區域。隨中南部的祖父母輩移居至江南里35年的王先生,則是聽祖父母當年如何由日本進口五金機器設備,整理測試後上架販售,當時客戶來源都是經由口耳相傳。由於在2010年五金街拆遷後生意便一蹶不振,現除了店面經營,另闢網路商店的營運模式。他認為周圍鄰居其實都在地深耕已久,個性上開放好對談,近來有新進居民移入,也能打成一片。

藝術公民的出席,除了出身在地的新浜碼頭藝術學會的黃俊傑理事長外,有兩位是新進移入的新住民,從事戲劇創作和廣播編導的許家峰老師,雕塑與表演藝術的許家禎老師,以及科技藝術專長的潘正育老師。兩位許老師均是受到鹽埕豐富的藝文底蘊及活動的吸引移居而來,分別從藝術創作的困難與可能,以及社群連結來發表身為新興的藝文工作者心聲。原本就是高雄人的家峰老師,在三年前由大稻埕移居到鹽埕工作,他針對在地文化的藝術創作部分,提到近幾年許多複合式藝文空間或是活動都不再營運,覺得很可惜。依照過去的經驗,可將地方特色與藝文結合,但實際運作的觀察發現,現實的生存條件是殘酷的,最後都演變成餐飲業。以光榮街的鐵工廠為例,如果沒有記載、傳習,那遊客們在巷弄間遊走時,只會覺得很多工廠如此而已。另現行都市更新在委外場域運作的規範,讓空間營運者營運壓力過高,因不能完整規劃,造成無法持續經營。

圖:移居鹽埕的許家峰老師說明他對在地藝文環境的感受與現況。

而家禎老師則是因為一年半前在當地的弔詭畫廊擔任藝術行政,移居到高雄。針對新舊世代的社群對話提出看法,並對現場公民拋出對話的邀請,她特別提到:「在今天的過程中,我聽到了過去一年半都沒有聽過的事情,我覺得在這個過程可以找到歷史和文化傳承的方法。」對於青年藝術家進駐,她認為在文化政策上,似乎提供了不少機會,但同時在新舊世代的社群對話上,有尚待連結的鴻溝需要跨越。目前對於新興藝文工作者來說,仍是探索中,期待未來能有機會進行對話溝通、凝聚共識。

Take Two: 多元的在地文化特色與區域意象

接著,主持人引導在場公民進行在地文化特色與區域意象的討論,針對人、文、地、產、景進行發想,讓公民們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回答,多數一致同意鹽埕的確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豐富的地方,而且除了崛江,還有許多未開發的、獨特的文化特色尚待挖掘。從事建築業的柯女士認為鹽埕是一個具有豐富多元文化的環境,可以針對方案來做整體規劃,不論是文史資產、或未開發的議題甚至像靈異路線導覽等都有素材可以挖掘。

圖:居住在藍橋里的柯女士在場分享創意的行動方案建議。

從事五金零售業的王先生說:「我第一景象就是離海港很近,舶來品特多,在地特色上是工業風的鋼鐵意象。在居民特色上,住在鹽埕這邊很多都是老鄰居,向心力很夠,而近來也常常接觸到一些新住民,通常對人沒有戒心。在地文化方面,五金街我想就是一個既定印象的傳統文化,因駁二藝術特區的進駐,手作藝文課程可以多舉辦。而地理特色的維護與發揚部分,由於鹽埕非常的接近海洋,但是我們卻對他很陌生,而拆船和港口又是早期發展的重心,對於海洋方面的相關活動以及小型遊艇產業可以推廣;產業部分,如藝術二手商品,因過往拆船業到現在的五金街或是腳踏車街,很多都是以二手品起家的,而近年的藝術活動也漸漸興起,可以多一點藝術性值較高二手物品市集;社區獨特景觀營造部分,往後可以朝向綠建築方向,並擴大發展微型風力發電,增加綠能產業發展。」現場得到的回應與意見多數與居民自身的產業經驗有關,團隊預期未來會有更多元的意見與想法。

在場的公民大多認為鹽埕的在地文化特色非常豐富,但在整合行銷上偏弱,地理上雖然鄰近駁二,但假日人潮仍舊無法有效導入,是有待解決的部分。最後,家峰老師提出寶貴的洞見:「如果把新浜當作據點,作為資訊整合的蒐集站,也是藝術家進駐社區的突破點,而這就是一個資源的整合和重新分配。」

Take Three: 手繪海報、貨櫃設計和海港意象可為三輪車在地設計

一開始的計畫簡介中,舊港團隊介紹了「公民參與freestyle」計畫,打算以象徵在地特色,目前仍在當地大街小巷穿梭著的三輪車,成為進行各式的遊戲調查與活動宣傳的載體。團隊認為三輪車的設計也應成為公民參與的一部分,一方面透過計畫簡介向社區民眾宣傳未來將進行的三輪車繞行活動,一方面期待民眾及藝術家們對其在地設計進行發想。沒想到一進入這項議題,民眾紛紛開始騷動,好奇團隊如何進行繞行,例如行進路線和頻率,以及計畫試行的遊戲式調查內容和規模,甚至對於騎乘方式也提出建議;而從事科技藝術的潘正育老師建議未來可以進行拼裝三輪車比賽,而車輛本身還可成為行動藝術的媒介。對於以上的提問,筆者以目前的規劃回應,期待操作方式是一種由下往上,小規模的原型測試,因此開始的試行區域不會太大,預期對於調查和活動設計上還會有來回的修改狀況,先以小點測試,若民眾反應良好,可進行時間和地點的預約,做為擴大實行點和路徑參考。操作成員會先與夥伴單位新浜碼頭藝術學會成員合作,將是持續的、行動中的、並可以和各式活動與調查相結合組裝。未來期待進一步擴大讓社區民眾自主參與,讓在地民眾透過三輪車來發聲,聯絡感情,進行各式社區活動。而對於三輪車成為行動藝術的宣傳/展示平台,也在計畫團隊規劃的範疇中。

圖:潘正育老師針對三輪車在地設計提供意見。

為了方便進行,團隊成員準備了三輪車的草圖讓大家自由發揮,由於過去鹽埕有許多舊戲院,居住在陸橋里30年的郭小姐建議在車上設置手繪海報宣傳區,用以紀念過去電影院的傳統宣傳手法。還有公民提到做成貨櫃造型,用以凸顯的在地的海港特色,甚至結合五金街特色,置放五金藝術或創作素材為裝飾。而藝術學會的黃理事長則建議後方車廂處可以放置旗子,前方則放置擴音器,播放懷舊的音樂等等。在地化設計的討論十分熱烈,而居民與藝術家們熱心提供的在地設計與功能上的建議,也讓團隊對於未來三輪車的設計與活動實行上更有想法與信心。

反思與回饋:多元的家園記憶重塑與願景想像

本次座談提供計畫團隊與夥伴單位過去在旅遊導覽過程中,前所未聞的鹽埕記憶、在地特色與區域意象,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在地文化豐富,每位公民的人生經驗與從事產業有所不同,對於在地記憶就非常生動多元,且獨一無二。這也是計畫成員當初期待的部分:透過聆聽在地居民的心聲,重現屬於社區共有的記憶。在願景的想像上,居民也因本身的背景提出各式的意見與方案,團隊預期未來會需要進行更多的共識探討及整合規劃與執行。對於計畫在擾動工具與方式上,也透過三輪車的在地設計,獲得民眾踴躍的討論和反饋,讓車輛的設計變成公民參與的一部分。這次的座談對於計畫的整體方向與執行獲益良多,將整合居民的意見,與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共同設計更多以民眾想法為主的主題式調查和活動,促進在地公民參與家園的記憶重現,以及未來的願景創作。

【參考資料】

宋威穎、林晏渟 (2019)。另類參與式討論的想像與操作—開放式會議工作坊紀實,新作坊電子報。

林禹之(2019)。公民參與freestyle-自社區駛出的三輪車,舊港五四三。

Krueger, R. A. & Casey, M. A. (2008).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Sage.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1-73。doi:10.7014/TCYC.199704.0051

周睦怡、熊慧嵐、陳東升 (2018)。在地社會創新網絡:以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在地實作為例。臺灣政治學刊,22(2),14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