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社會創新.行動中

磯崎村越嶺古道歷險記

Vol.51 作者 / 賴富庭(東華大學東臺灣中心專任助理)

從磯崎翻過群山抵達縱谷線城鎮的越嶺古道,是臺十一線尚未完工前,磯崎部落族人上學、交易、就醫的日常路徑。自1980年代公路建設逐漸完備後就鮮少使用,而湮沒於荒煙蔓草當中。有感於對古道路線尚有記憶的長者日漸凋零,為避免這條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及充滿集體生命記憶的古道,隨著時光推移而消逝,磯崎社區發展協會發起越嶺古道探勘及重建活動。由擔負部落公共事務的青年階級起身籌畫,邀請耆老在入山前祝禱,中生代的長輩於前方引導與開路,帶領部落和東華大學東臺灣中心、以立國際服務志工團隊的年輕人,一行人浩浩蕩蕩攀上陡峭荒嶺、越過崩塌坡地,有驚無險地闢出一條通往昔日記憶與族群歷史的路徑。

化泥岩堊地為教育沃土──國小與大學攜手的翻轉教育

Vol.50 作者 / 郭正平

在勇於嘗試與外部資源引進下,左鎮國小和成功大學課群教師共同發展出地方本位的教學,將左鎮地區這一塊貧瘠的白堊荒土,打造成一片屬於孩子們的學習樂園,並將這樣的環境特質內化成在地性格:純樸、率直且堅毅有韌性。

不一樣的服務與學習:暨大服務學習空污小組行動誌(上)

Vol.50 作者 / 黃資媛(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專案經理)、採訪/周亭妤(暨南大學公行系學生)

透過專人帶領與精心設計的服務學習課程,暨大學生到「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以手作、舞蹈、宣導等各種體驗形式,深入認識空污危害與自我防護方法。並且運用自身所長,發展出解決空污方案,為周遭環境做些實際且有益的行動。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認識「服務」的本質。

秋收,迎來分享與關懷的季節

Vol.49 作者 / 鍾怡婷(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媽媽們在菜園裡不會只種下單一作物,我們總是可以看見有三種以上的菜蔬以具有層次感的方式構成每個媽媽特殊的菜園風景。比較高的玉米、番茄或豆類作物會被種在北邊,向南則可能依序種上茄子、白花椰菜、高麗菜、萵苣、茼蒿等。菜園夠大,還可以栽一株南瓜苗讓它蔓爬在菜園裡,除了可收成南瓜之外,還可防止雜草叢生。這些菜多是供自家食用,愛吃哪樣就多種一些,或是為了要醃酸菜給前一年嚷嚷著想吃的親朋好友們而多種些芥菜。媽媽們的菜園展現了多樣性,也展現了各家各戶的飲食特性。

友善農業的跨域對話:大東原地區、高山部落交流紀行

Vol.48 作者 / 蕭惠中(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賴富庭(東華大學東臺灣中心專任助理)

太平洋海濱常住人口數十人的布農小聚落,跟島嶼南部以果樹栽植為業的淺山地帶,雖然社會脈絡、生產規模互異,卻同樣關注在地友善農業的實踐。大東原團隊的成員以來自山脈另一邊的眼光,帶領我們瞭解高山部落的種種故事,也分享團隊與農友合作的方案成果,期待能以眾人的智慧交流,一起繼續在實踐與翻轉的過程中前行。

在生活中探尋多元的日常經濟Ⅱ:分桌討論觀察篇

Vol.48 作者 / 段可薇、彭子威、王秉宏(東吳大學社工系學生、臺北市社造中心實習生)

社造沙龍的第二階段為分桌討論,邀請參與者分別從社區互助、社群共享、環境教育等議題發想,討論多元日常經濟的可能性及操作方法。透過這樣的交流,開啟大家對於社區經濟的想像,也希望能藉此影響更多人回應行動,用不同的經濟行為改變社會。

在生活中探尋多元的日常經濟Ⅰ:臺北市社造沙龍見學篇

Vol.48 作者 / 郭怡棻

談到經濟,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想像,有人會想到薪水開銷花費,也有人會想到生產流通交換,或許更多人的耳邊是出現響徹雲霄的「拚經濟!」口號。經濟未必要拚才會贏,不過經濟往往和個人的生活與生計密不可分;而在社區裡頭,人們的需求、服務,資源的交換、分享等節點所串接起來的「經濟」,也經常是連結人與人關係的動力,甚至是「community/共同體」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今晚走進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朋友,正是要來參加一場沙龍聚會,共同探尋「多元的日常經濟」。

市集這樣辦.與社區阿公阿嬤同樂的「Oh Old!市集」

Vol.46 作者 / 盧紀邦(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世明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怎麼跟阿公阿嬤玩在一起呢?」「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市集?」店家們想的不再是賣什麼產品來吸引觀光客,而是「可以跟阿公阿嬤做什麼?」活動主題中可以看到店家與社區長輩間如何從點點滴滴的真實互動,產生豐富的市集內容發想。或許,下次當你到銀同社區喝咖啡時,跟你聊天的會是銀同社區的高齡實習生!

由歐洲區童軍夥伴關係計畫漫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參與(下)

Vol.46 作者 / 朱俊彥(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專任助理)

藉著此次訪歐機會,與社區夥伴、工作團隊凝聚共識,擬定了未來將社區工作和童軍運動結合的方向,並在活動中和各國童軍代表交流社區行動方案內容。未來希望藉由童軍基地的服務認證和社區的活動推展,在國內的大學童軍建立起常態性的工作小組,分擔社區工作的人力缺口;同時也將公舘社區的教育、社會支持和社區經濟融入童軍活動之中,設計出更貼近年輕人的活動方案,吸引更多青年加入社區支持的工作隊伍。

捲動在地參與動能:高山部落實作課程與社區據點營造

Vol.45 作者 / 賴富庭(東華大學東臺灣中心專任助理)

高山部落伙伴小馬說:「學生的進場除了能陪伴老人家,也讓部落變得更熱鬧,好幾位平常內向害羞的長輩因此更願意走出家門參與公共事務,對老人家的身心靈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在人口外流嚴重的情況下,學生的協助適時填補了人力缺口,對整體事務的推進有很大的助益。更重要的是,環境與街道整理美化之後,也影響到部落居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加注意維護美化過後的環境整潔。這真的很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