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創新連線

禮物經濟──無條件為人的溫暖行動

Vol.42 作者 / 劉彥辰

從家人到朋友,而後陌生人、動物、環境,無條件地對他們好,人與人的關係便不再是單向的,非要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如果對方不需要我回報也沒關係,我可以把回報送給下一個人,一直傳下去。這,就是禮物經濟。

邦查有機農場的作法──蘇秀蓮演講側記

Vol.40 作者 / 丁淑玲、張宏婷記錄

在邦查農場裡工作,有一樣特別的規定:不准說八卦、也不准做言語攻擊!目的是要營造一個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的工作環境,蘇秀蓮說:「勞力上的辛苦,休息就會恢復,但是人跟人之見的摩擦卻不會。」投入農業,就是要快樂,而這也是支持蘇秀蓮一路走來,很重要的動力。

旗美社大如何做農民平台與農民組織──張正揚演講側記

Vol.39 作者 / 丁淑玲、張宏婷記錄

在一次農機課上,張正揚觀察到,有農民熱切地詢問另一個園藝所博士學員,有關資材的調配比例等問題,「這些農博士的專業對現場是有幫助的,現場是有需求的,而社大不就是要促成知識的交流嗎?」這因而促成另一門「友善農耕『心』境界」。這門有機課程和社大第一年開的有機課程不太一樣,張正揚自我剖析道,第一年是從一個環境運動者的角度去開課,可是在這邊,看到的是農民自主的需求,而社大是在旁邊扮演平台、協作的角色。而為什麼是「心」境界而非「新」境界,開課的講師強調,友善耕作的關鍵就在於「心」,心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我的花東友善農業實踐──藍于昇演講側記

Vol.38 作者 / 丁淑玲、張宏婷記錄

「小農很忙!」不論是食安風暴、基改作物、糧食自給率、國際農企業、貿易戰爭、土地正義、綠色運動、貧富差距等等,對小農來說都有責任,小農也要幫忙去照顧農村裡的老人,當家人都不在身邊,照顧的責任就落在農人身上了。農人工作多是跟土地有所關聯,因而農人可說是和土地最密切關連的職業了

分享「有機」的生命力──吳美貌演講側記

Vol.37 作者 / 丁淑玲、張宏婷記錄

陪伴了這麼多部落,吳美貌很清楚,任何部落的產業要長久的經營下去,沒有「量」是發展不出來的。以黑暗部落的金針產業為例,如果部落沒有足夠產量的金針,產業就無法維繫、支持部落生存。有些農夫喜歡種植多樣作物,照顧起來很累人,也較無法大規模發展成產業,但是多樣化有它的好處,就依照目的來做調整。

我的返鄉路──詹于諄演講側記

Vol.36 作者 / 丁淑玲、張宏婷記錄

返鄉的「返」有很多意涵,或許因為不適應城市的生活方式、或厭倦城市生活,找到文化心理上的「返」,還有生產生活的「返」,也就是回去種田,靠種植農作物生存,也是新農人的「返」,志願做個農夫;「鄉」可以是生命價值的認同、社會空間意義下的村落,即使是經濟危機下的鄉村。

你有這個權力跟能力,停止視而不見:朱冠蓁的百味人生

Vol.34 作者 / 吳承紘

從感同身受出發,從街頭開始驗證自己的想法,朱冠蓁無法容忍自己與周遭許多人面對不盡理想的現狀時,被迫選擇視而不見,因此選擇站出來。但她也從這段歷程當中理解到,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她一樣毫不猶豫地站出來,「被生存壓力追趕,為了家庭、為了獨立,只得忍耐現況。」但朱冠蓁仍然堅定地認為「無論多微小的行動,都有機會引發社會的既定印象翻轉。或至少,如同復健般規律地提醒自己,永遠都存有一絲反抗的力量。」

社區不應該只是單一解決一個問題:專訪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

Vol.33 作者 / 關鍵評論網編輯

社區不應該只是單一解決一個問題,因為社區居住的不是只有一種人口,有年輕人老年人,這些人是生活在一起的,在兒童這塊你應該開始陪伴,特別是弱勢孩子可能從小對課業就沒興趣了,難道你不需要給他更多職業探索機會,拉他一把嗎?

用科技和廚餘打造永續的有機農業:專訪元沛農坊創辦人許又仁

Vol.32 作者 / Kenzo

許又仁所創辦的「元沛農坊」,以微生物技術將廚餘及農業廢棄物轉為具有森林泥土香的有機堆肥,讓農田的泥土可以得到活化,也能因為有機質的注入提高水土保持特性,幫助農田有更佳的氣候應變能力。他說:「我相信自己在做對的事情,因為做這件事的時候,回饋土地的感覺很強,會覺得在為國家、社會做事,而接觸自然的過程也會讓人得到很好的療癒。」

在農村「無中生有」:專訪前宜蘭農業處長楊文全

Vol.31 作者 / Kenzo

農業不只是種田或友善耕作而已,如同農村裡不會只有農夫,還有鐵匠、木匠、理髮師等等,是一個具體而微的社會,農村其實正是最原型的城市,因此,農村發展出來的東西可能也是都市需要的。現在都市網路化後光速不能再快,但有很多人立足於農村跟都市對話,告訴都市「你們發展的再快、再進步就是少了一些東西」,這讓農村得到媒體報導和大量的注目,年輕人才會願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