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案例放送局

大學接案拍片去:《歲稅連年》的永續議題和社區協作經驗(上)

Vol.107 作者 / 黃雁婕(《2022歲稅廉年》影片製作人)

中山大學在今年承攬了財政部高雄國稅局的租稅宣導活動案,由校內的社會創新研究所策畫製作一部宣導影片。本次專案特別之處在於由大學而非業界來執行,其背後的教育意義與願景不言而喻。團隊希望趁著製播影片的機會,促進公眾對於政府政策與公共議題的思考和討論,因此由永續發展議題的精神出發,探討「我輩究竟能帶給下一代什麼?」,並引進過往在地協作經驗,進一步實踐資源共享,擴大製作的附加創意價值。

背著螢幕上街去:我的動物權推廣經驗

Vol.105 作者 / 許心璘(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學生)

我透過與大眾的對話瞭解到:關於動物權利這個議題,每個人切入的角度與重視的事物皆不同,有人在意影響「生活方便性」,有人看重「個人健康」,有人擔心原本的「經濟活動」或「產業利益」受損等。因此,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多元的方式與人交流,例如:帶領他人到重視動物權利的餐廳用餐、招待朋友享用自己親手料理、烘焙的蔬食餐點、舉辦公開的共煮活動……。

疫情下的蔬菜箱與食農教育(下):線上食農教育課程

Vol.97 作者 / 吳宗澤 (穀笠合作社執行長)

講求親臨現場、以五感體驗的食農教育轉為線上課程時,要怎麼進行才能讓螢幕另一頭的學童們有感呢?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榖笠合作社的伙伴挑戰線上進行的食農教育課程,重新設計課程內容與教材,轉化為容易在線操作與互動的方式,團隊也藉此機會思考未來能否發展不同類型的體驗活動。

疫情下的蔬菜箱與食農教育(上):埔里農產好物包

Vol.96 作者 / 吳宗澤 (穀笠合作社執行長)

新冠疫情警戒升級期間,網路成為民眾採買生活所需物資的重要管道。面對都市消費者無法隨意出門採購、農村的生產者和店家因疫情銷路不好的窘境,穀笠合作社推出集結埔里在地小農與友善環境店家產品的「埔里農產好物包」,協助小農處理在疫情下的銷路問題,同時也為北部的消費者做好居家防疫的準備,希望透過好物包讓彼此共好,形成「城鄉相放伴」的概念。

從小鎮的生活關注裡,看見地方的整體性:「田野勤學」的小鎮行動

Vol.96 作者 / 杜望春

「田野勤學」與光鏡的行動,也是自北斗小鎮這塊土地上「長」出來的。從最早光鏡對農業一無所知,到踩入田壤、落地返鄉,再到「田野勤學」、「寶斗青村未來式」,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需求催生了實踐行動,而在行動中,無論自身、團隊、返/入鄉青年伙伴、甚或是在地居民的需求又會再度湧現,呼喚新的行動投入。一層一層的需求與實踐行動疊加,讓「田野勤學」既慢慢與地方強化聯繫,又穩健的向外拓展,宛若黃豆的根鬚般深入大地並延伸出許多支系。

從掀海風到掀冊店——一個返鄉青年團隊的進化旅程

Vol.71 作者 / 黃靖玫

要如何讓地方打造成為經典小鎮,與民眾共同描繪出美好生活的願景?「苑裡掀海風」團隊因公共議題而成立,關注傳統產業與地方文史,也透過成立新的空間據點,讓理念相近的人們有聚集的機會,提供社群連結的功能。藉由形塑文化認同、持續培力青年,將對於在地美好生活的堅持不斷傳遞下去。

從自家巷子開始——青年里長的社造之路

Vol.66 作者 / 阿桂

擁有豐富的文史故事、埤塘地景的平鎮區鎮興里,在青年里長黃志杰的領導下,藉由大地學堂、社區活動等運作方式,逐步加深里民間的凝聚力與行動力,也持續經營文史調查、環境工程、社區關懷等工作,未來將更進一步以社區企業的形式,將商業所得獲利回饋給社區,希望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作為學校的後盾——訪陶璽工作室曲智鑛

Vol.63 作者 / 阿桂

「社會是融合的,是人去把人們區隔的。」曲智鑛認為,自然的社會環境,而不是「刻意融合」的結果,而「障礙」與否,也不該成為能力的標籤,需要建立正向的態度,才能找到好的詮釋與運用方法。鼓勵大家用愛心說誠實話,建立多元開放的價值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良善關係。

你是天使,我願為羽翼:庇護工場的品牌與專業增能

Vol.61 作者 / 鄭珮宸(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生)

有一份職業,意味著擁有一個被社會承認的位置,等於宣示個體已經被社會接納,同時也讓平常與障礙者分隔、沒有互動經驗的人們,能夠依循其職業的慣常行為,和障礙者交流往來。於是,許多先驅性庇護工場努力經營障礙者溫和、認真的形象,讓障礙者逐漸從隱形(invisible)的狀態中脫離,以正面的形象進入就業市場、進入社會 。

快閃、包容與空間想像的重構(下)

Vol.60 作者 / 鄭珮宸(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生)

公共空間是對所有人開放的嗎?為什麼在其間遊民會被驅趕、兒童會被責罵呢?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日日生活的城市變得更友善、更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