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他山之石

在死亡的土壤上創生永續的花朵:日本東北南部三縣災後創生參訪見聞(上)

Vol.133 作者 / 余炘倫(「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推動與協調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當車子離開交流道,走進人們現實生活的社區時,一行人才終於鑽出漫長而荒謐的時空蟲洞,看見另一番生機勃發的景象。災後十多年來,人們陸續回到荒廢的土地上生活,不僅帶著過去的回憶,還有重塑未來的決心。這樣的決心讓他們生活的土地不再只是一個失落的現場,而是孕育出另一種形式的生長。在如此重生的進程中,地方的韌性與創造力成為了新的種子,破土而出。

大學的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日本東北地區大學參訪深度觀察(下)

Vol.132 作者 / 劉明浩(暨南國際大學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評估企劃組組長)

每次拜訪日本的地方創生實務工作者和學者,在聽他們介紹案例和工作重點時,總是能聽到客觀的環境分析和清楚的發展架構。他們很少談遠大、不切實際的概念,總是踏實地交待所有想法和行動的起始點,提出現實過程中遭遇到的困境和回應方式。在拜會這兩間大學時,沒有例外,我又再次聽到務實的高等教育案例,並從中有所收穫。

大學的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日本東北地區大學參訪深度觀察(上)

Vol.131 作者 / 劉明浩(暨南國際大學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評估企劃組組長)

東北藝工大的社區設計系是從日本建築學系所演化出的一個學習系統,在2000年時以山崎亮為首的社區設計成為風潮,相關學問的知識系統包括了跨領域的建築、人文、商業、設計、社會等學科。這門學科的發展重視實作而非理論,教學的重點不在於深究社會問題如何形成,而是用什麼方法去解決和回應社會問題,重視方法論的建立與學習。

地方與文本交會的入魂時刻(下)

Vol.131 作者 / 郭怡棻(「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網站資料庫維運與推廣計畫專任助理)

津奈木的藝術家駐村專案是以地方居民為中心,由居民擔任實行委員,與藝術家一起討論、規劃、製作藝術展覽或舞台表演活動。由於時間拉得夠長,能讓藝術家有機會深度認識津奈木的過去與現在,從外部觀點挖掘地方的資源和特長;在地居民則能和藝術家從陌生人變成朋友,共同細火慢燉,創作出雙方合意的作品,同時也為地方培育了文化藝術的推廣人才。

災後重生的多元路徑Ⅰ:打造世界第一有趣城鎮的ISHINOMAKI 2.0

Vol.129 作者 / 郭怡棻(「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網站資料庫維運與推廣計畫專任助理)

實際走訪石卷,了解ISHINOMAKI 2.0在災後百端待舉的夾縫裡,以民間力量追求復興而非復原,重視創造而非複製,著眼幸福而非數值增幅後,不得不佩服這群自主打造世界第一有趣城鎮的實踐家,將「Build Back Better」詮釋得淋漓盡致。他們從社區/社群面向切入,不僅做到「更耐災的重建」,還示範了更有趣、可持續的地方再造行動模式。

重新詮釋小國杉魅力,打造地方產業永續價值的FIL(下)

Vol.129 作者 / 梁竹君(暨南國際大學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學生)

穴井俊輔通過引入外部的創意團隊伙伴,不斷開發新產品,重新賦予原本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的小國杉林業新生命,並連結跨產業的生態鏈,創造一個可行的商業運作系統。這也說明了木材產業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產業,通過合作與創新,將傳統木材產品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再將不同的產業鏈結在一起,形成良性循環,共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重新詮釋小國杉魅力,打造地方產業永續價值的FIL(上)

Vol.128 作者 / 梁竹君(暨南國際大學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學生)

「FIL」透過講述產品背後的故事,將地方文化和歷史融入品牌中,讓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能夠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強調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情感連結,透過設計和材質的選擇,讓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能夠感受到來自阿蘇地區的自然與人文關懷,讓「人」與「自然」與「產品」之間形成關係,使得「FIL」的產品不僅僅是商品,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載體。

地方與文本交會的入魂時刻(上)

Vol.128 作者 / 郭怡棻(「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網站資料庫維運與推廣計畫專任助理)

彷彿凝結在某個時間點上的赤崎小學,廢棄校舍在海上浮盪,過往地方曾有為校舍找尋買主的呼聲,然而建築物的耐震安全是一大問題,在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之前,只好先封閉校舍,讓它繼續在海上載浮載沉。不過,這處閒置又有美麗海景的校園空間,在當地由町公所營運的「津奈木美術館」和居民的努力下,成為推動地域再生的重要據點。

參訪日本災後重建社區後的反思:日本災難研究與防災教育

Vol.127 作者 / 滿田彌生(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透過此次的參訪行程,我開始思考如何能夠降低我居住的社區或大學的脆弱性。從南海海槽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日本國土本來就面臨許多週期性的災害風險,換言之,日本與自然災害不得不共存,無法逃避。臺灣和日本都是與災共生的國家,身為一位在臺灣的大學任教的日本人,未來我想要更進一步探討臺日防災教育的內涵,為在地社區與大學提供有效的方案。

日本災害管理中的多元角色與災後現況反思

Vol.127 作者 / 李昀融(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專任助理)

在宮城縣的實地參訪中,我們看到311大地震之後,公部門不只在硬體設備或制度上投入改革,更著重於災民生活與心靈層面的重建。同時,在擁有適當的溝通與互動的前提下,許多災民能安心地投入重建,齊力強化地方的恢復力。而在災害防治與管理課程中屢被提及的日本防災概念:「7分自助,2分共助,1分公助」,更是實際在居民的日常中實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