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長照

超前,部署行不行?社會學家談大學與防疫

Vol.79 防疫專號 作者 / 郭怡棻

與病毒的艱困作戰仍在持續,面對這場狂暴如颶風橫掃全球的世紀之疫,陳東升教授從社會學家的角度分享他對疫情衝擊人類社會的觀察,並進一步以社會實踐推動者的立場,提出大學該如何與地方緊密協作,在晦暗不明的疫病隔離時刻共尋有光的出口。

社交「零」距離,地方直播任我行

Vol.79 防疫專號 作者 / 林晏渟(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向來強調「與在地互動」的社會實踐工作,由於防疫所需而受到一連串的考驗。面臨社交接觸的機會受限、時間長度縮短、互動方式改變等情況,要如何找出在地居民能接受且覺得有趣的參與方式,在安全也安心的狀況下,與在地民眾持續交陪呢?

當防疫成為日常:大學社會實踐與COVID-19

Vol.79 防疫專號 作者 / 新作坊

大學作為地方的行動者,有責任梳理地方困境、轉化多重領域的專業知識,回應當下地方所面對的難題。本期因應COVID-19疫情,精選《臺日聯盟電子報》試刊號內容,介紹臺日聯盟成員學校面對疫情時,將如何與地方社會共同迎接不同的挑戰。

從地方出發:藝術季作為一種方法(上)

Vol.75 作者 / 新作坊

溪州黑泥季、苑裡海風季、穀稻秋聲─富里山谷音樂節,這些標舉著地方之名,洋溢泥土芬芳、海風潮味和稻香音揚的藝術季或音樂節,每年在臺灣展開。眾所皆知,辦活動燒錢、燒腦、更燒肝,即使冒著「三燒危機」,為何在幕後籌劃的青年團隊,仍「樂此不疲」或「苦中作樂」,年年筋疲力盡,卻又年年絞盡腦汁、四處呼朋引伴找資源,就是要讓這些慶典活動年年登場。這其中,想必有不為人所知的苦澀回甘魅力吧?

【徵稿啟事】2019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研究國際研討會

Vol.67 作者 / 新作坊

【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研究國際研討會】謹訂於2019 年9月5-6日舉行,邀請臺灣與日本投入大學社會參與的伙伴,將實務經驗與理論連結,轉化為嚴謹的學術知識能量,與各界交流分享。歡迎全文或摘要投稿,截稿時間為2019年7月15日。

故事屋的故事(上)

Vol.62 作者 / 褚縈瑩

初踏進社區場域的北醫團隊,面對社區之中不同的群體,要如何搭建起往來關係,邁出合作的腳步呢?透過細細觀察與分析,納入在地的特有元素,藉由一個以綠色、自然、園藝、手作為主題的社區親子活動,嘗試為彼此的合作開啟對話的空間。

厚熊笑狗:長照社會經濟創新體制的實踐行動(下)

Vol.59 作者 / 梁鎧麟(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如何運用社會經濟的價值理念,發展出解決高齡照顧所面臨的生活議題?「厚熊咖啡」透過對於在地長照需求的盤點,設計出各項商品與服務,並結合在地產業特色,試圖以多元商品做為經濟手段,打造社會經濟的創新體制,為在地帶來更多改變。

厚熊笑狗.互相照顧

Vol.59 作者 / 朱俊彥(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專任助理)

從現行的長照服務看見侷限,從而催生了「厚熊笑狗」,利用照顧咖啡館的服務與課程,進行議題推動和活動空間營造,希望藉由社群的串聯,重塑人們對於「互相照顧」的概念。

厚熊笑狗:長照社會經濟創新體制的實踐行動(上)

Vol.58 作者 / 梁鎧麟(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臺灣已然邁入高齡社會,對於長期照顧的需求也越加吃重。「厚熊笑狗」從在地社區所面臨的照顧需求與困境出發,嘗試連結大學、社區組織、專業NPO三方的力量,以社會經濟、設計思考的面向,規劃整體性的長照相關服務,共同建構水沙連地區的老人照顧網絡治理模式。

地方為什麼要創生:曾旭正演講側記

Vol.55 作者 / 蕭惠中(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為什麼要推動「地方創生」?「地方創生」的定義是什麼?要怎麼執行?面對城鄉發展差距日增、產業與消費型態改變、家庭與社會網絡的不同,使得舊有的經濟模式與發展思維陷入困境。「地方創生」能否成為一帖對症良藥,亟待各界的共同投入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