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650

文章分享:


從地方出發:藝術季作為一種方法(上)

作者 / 新作坊

溪州黑泥季、苑裡海風季、穀稻秋聲––富里山谷音樂節,這些標舉著地方之名,洋溢泥土芬芳、海風潮味和稻香音揚的藝術季或音樂節,每年在臺灣的山谷、田野、水圳、廟埕、市場、社區巷弄熱鬧展開。眾所皆知,辦活動燒錢、燒腦、更燒肝,即使冒著「三燒危機」,為何在幕後籌劃的青年團隊,仍「樂此不疲」或「苦中作樂」,年年筋疲力盡,卻又年年絞盡腦汁、四處呼朋引伴找資源,就是要讓這些慶典活動年年登場。這其中,想必有不為人所知的苦澀回甘魅力吧?

今年(2020)農曆春節前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季會移地到埔里牛耳藝術渡假村舉行。會中邀請黑泥季、海風季、稻穀秋聲幕後籌劃團隊成員,以「地方藝術季的推動與對地方社會的影響」為題,和大學團隊分享他們各自在地方實作的經驗。下午,三位講者更加入小組討論中,與大學伙伴近身切磋,從操作、價值、永續等面向,提煉出在地方工作的思維脈絡和工法精髓。

人社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在開場時特別指出,相較於大學團隊的社區參與工作有計畫資金挹注,在地方第一線耕耘的年輕團隊的資源較為缺乏,甚至為求獨立自主而堅持不申請補助,卻能在地方做出一番成績。他期待透過跨團隊、跨世代的經驗交流,對伙伴們都能有所助益。

挖掘在地特色,讓地方的美好被看見

動員,是溪州黑泥季首屆總召巫宛萍和「我愛溪州」團隊伙伴們最為頭疼的一件事。從2010年開始,為了傳承農鄉文化,溪州鄉公所每年都會舉辦文化季,其中由溪州鄉親、國中小學生、鄉公所職員,運用在地素材變裝出動的藝術踩街,更是讓人津津樂道。當時在文化季擔任駐村藝術家的巫宛萍,也因此和溪州結下不解之緣。而後歷經藝術家、專案助理與總召三種文化季身分轉換,一肩扛起統籌活動大任的她,年年都在為了引入不同藝術資源,觸發更多民眾參與而苦惱與奔走。


圖:巫宛萍分享參與籌辦黑泥季的經驗。

「要讓文化慶典變成具有在地性、象徵性的活動,只有『文化季』三個字是不夠的。」為了捲動更多人參與,也為了增進活動與在地居民的連結,文化季內涵的深化勢在必行。2015年,溪州文化季首度以「黑泥」當作主題,原本屬於溪州舊糖廠的土地上,挖了大大的黑泥水池,大人小孩都能在黑泥遊樂園中享受親土打滾、「被抹黑」的樂趣。旁邊還有農舞台、農夫市集、展覽,可以聆聽音樂、享用在地食材、了解溪州歷史與當前農業議題。這個全國唯一以「黑泥」為名的文化季,當年吸引了近萬人次造訪,好評不斷;連續幾年舉辦下來,黑泥季成為溪州對內串聯、對外宣傳最具辨識度的金字招牌。

為什麼以「黑泥」當作溪州的象徵?曾經參與溪州鄉「護水運動」的巫宛婷說,溪州本就是由濁水溪沖積而成的「黑泥之鄉」,用來灌溉農田的莿仔埤圳的水源即引自濁水溪,圳水中富含微量元素的黑砂土逐漸沉澱成肥沃的「濁水膏土」,滋養出聞名全臺的濁水米。「黑泥」與「濁水」構成了溪州的地景,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溪州人,卻因為經濟開發的影響,讓年輕一輩與土地漸行漸遠。黑泥季正是返身探詢地方風土民情特色,在共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藉由各種有趣的展演活動,招喚更多居民參與,不僅重溫往日記憶,更有機會重新思索人地關係。


影片:2016年溪州黑泥季微電影《黑泥不髒》。

繞過半個臺灣,從富里來到埔里分享的鍾雨恩,原本是鑽研長照資源的研究生,因為父親生了一大場大病,加上指導教授鼓勵「返鄉也是另一種實踐社會福利的方法」,而決定回家務農。回家之後,鍾雨恩創立有機米品牌「天賜糧源」,卻因為有機水稻是目前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作物,而有機會當上斜槓青年,從事各種副業。

雖說是副業,卻始終圍繞著農村與農業議題:他引進工研院的稻殼炭化技術,將稻殼廢料變成肥料;他和資策會合作,引入影像生產履歷,讓消費者能透過網路看見稻米生產歷程;他參與大米缸計畫,讓家戶與企業除了自己吃好米之外,也能捐出白米助人;他還串連了一群在地伙伴,以全臺數目最大同時也是富里的郵遞區號為名,組成「富里983」團隊,每年秋天在縱谷中舉辦「穀稻秋聲––富里山谷音樂節」,至今已成為富里人藉機返鄉辦同學會、外地人趕搭火車參與的盛會。做了這麼多事,他說全為了連結人跟農村。

許多人都不知道,鄰近池上的富里是全臺有機稻米耕作面積最大的地區,為了要讓富里被看見,鍾雨恩和伙伴們絞盡腦汁提案,最後由能揉合富里四大族群(客家、原住民、閩南、新移民)多元文化特色,可以在草地上享受音樂、餐食、生活元素的音樂節脫穎而出。


圖:鍾雨恩細數「穀稻秋聲」從2015年起一連舉辦五屆的變化情形。

有別於過往地方舉辦大型活動,習慣砸錢請明星登臺表演,或是參加活動就送兌換券、摸彩券的傳統作法,音樂季的每個環節都希望能傳遞富里的美好。譬如邀請的歌手不限於在地表演者,卻期待是能熱愛這片土地的藝人;參與市集攤商需要篩選,被選上的首要條件是住址在富里;主辦單位還會與獲選攤位討論販售商品的內容,例如原本單純販售地瓜的攤位,會建議進一步開發成鹹派,方便參加者現場食用,又能提高農產經濟價值。而每年都被搶購一空的限定版「野餐盒」,更是運用在地食材精心料理,再加上可重複使用的餐具製作而成。


圖:稻穀秋聲五週年野餐盒。(圖片出處:富里983臉書粉絲專頁

「這兩天不是來賺錢,而是用來呈現我們的生活態度的。」讓在地的表演者被注目、在地的食材被品嘗、在地的商家被看見,富里983想要呈現給參與者的不只是「富里的美好」,更是「富里的生活態度」。這群年輕人將家鄉的特產、風景、人情與生活中所見所感,結合美術設計、活動規劃、影片拍攝、社群媒體……,透過音樂節這扇窗口傳遞給更多人。除了吸引遊客造訪,這些備受外人好評的音樂節活動,也逐漸喚起住民對自己居住土地的驕傲感,開始願意關心與投入地方事務。


影片:2019年稻穀秋聲影片。

串聯在地網絡,和居民相互培力

返鄉,對於「苑裡掀海風」創辦人之一的劉育育來說,是把過去丟棄、失落的自己,重新拾回的歷程。「透過行動去指認滋養自己的那些土壤和歷史是什麼,然後慢慢去擁抱,再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在苑裡成長,到臺北求學與工作的劉育育,原本可能像其他的年輕人一樣,順勢就留在都市生活,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返鄉。然而在2013年,劉育育參加反對大型風力發電機設置在苑裡沿岸的「反瘋車」運動時,開始思索家鄉與自己的關係。抗爭結束後,為了不讓運動集結起來的社群力量逸散,劉育育和伙伴們創立「苑裡掀海風」,繼續留在苑裡生活、創業,在社區工作領域深耕。

社區工作百百款,團隊最早投入藺草產業復育的契機,是在反瘋車運動前間,社區阿嬤為了籌措北上抗議的車資,使出拿手絕活編織藺草作品販售而來。涉入這門編織技藝後,團隊才發現苑裡藺草產業的沒落,讓藺編技藝逐漸失傳,連帶使得藺草種植面積逐年縮小,就連取得源頭的材料都成為難事。為了保存藺草產業,團隊鎖定在「人」身上,陪伴智慧與手藝都藏在身體裡的阿嬤們開設工作坊、到荷蘭進行國際交流、到市集擺攤販售藺編作品,吸引更多人認識藺草文化。

此外,團隊也和在地小農合作,協助友善農業的推廣與行銷。只是,「援農」說來容易,背後卻需要一段漫長的關係建立過程。掀海風的成員主動參與農事,透過實際操作,學習田間工作的細節,也讓農友和團隊逐步建立信任。這樣的互動維持一年之後,才正式將農產品上架販售,並請農友到市集與消費者近身交流。


圖:劉育育分享「掀海風」團隊透過藝術季等方法把自己重新種回苑裡的歷程。

日常生活中的持續接觸、長期交往,是田野調查與社群經營的不二法門。劉育育分享,成員們有時會騎著機車穿梭在苑裡的大街小巷隨機進行田調訪問,譬如買早餐時,發現收錢的人從老闆娘換成老闆,多關心一聲問候老闆娘去哪了?才知道老闆娘會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女子樂團,到廟會「出陣」,因此得到關於社區的新情報。習以為常的小鎮生活,只要長期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新的風景。還有一次,劉育育無意間走進老街裡的剃頭店,與師傅隨意閒聊,幾次互動下來,師傅就成為田調中重要的說故事耆老。而這樣持續串聯的居民或店家,日後也變成團隊規劃社區小旅行的解說站點,讓地方的人有機會訴說自己的故事。

不論是開設藺草編織工作坊的阿嬤、到市集與消費者互動的小農,或是擔任小旅行講師的剃頭店師傅,一開始與人群接觸時多半害羞、生澀、不知所措。但是累積多次經驗後,阿嬤會用身體語言帶領學員編織;小農開始做田間記錄,用影像向消費者說明農作物生產過程;剃頭店師傅翻箱倒櫃找出老物件,自信地展示道具及訴說經驗。這些居民在過程中慢慢了解自己有詮釋的權力,甚至開始主導與人群互動的方式,團隊成員反而退到第二線變成助手的角色。如此以活動創造對話的公共空間,讓居民有機會訴說及詮釋藏在身體中的在地知識與生命經驗,正是掀海風和居民共學、培力的方式。

從2017年開始舉行的「海風季」,更展現了團隊平日在社區深耕累積的能量。活動沒有向公部門申請補助,全由團隊成員、志工到苑裡車站、市場、街道及網路進行掃街式宣傳,透過在地小額募款、販售周邊商品來籌措經費。活動當天,在地小農載著自家農作物到媽祖廟口擺攤,平日合作的學校、團體與地方社群登上舞台進行母語音樂表演,一旁榕樹下關於苑裡公共議題正熱烈開講,還有青年與孩童正在跟長輩學習藺草DIY與手作童玩炮仔管。

結合各種在地元素的海風季,採取「行動」溝通的方式,讓居民知道藝術季可以有不同的風貌。而活動又能創造在地居民、社群、企業,相互認識與連結的機會,為日後的合作預留空間。同時,公共議題的交流對話,也能捲動更多人一起想像苑裡的未來。藝術季遂成為經營地方的一項重要工作方法。


影片:2017年宣傳短片《要不要來海風季,剪個海風頭?》。


【延伸閱讀】

從地方出發:藝術季作為一種方法(下)

從掀海風到掀冊店——一個返鄉青年團隊的進化旅程

藺草、小農、說故事,共同編織在地的記憶──苑裡掀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