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238

文章分享:


發展「水沙連學」的重要性與框架

作者 / 張力亞(暨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兼水沙連人社中心協力治理組組長)

一、前言

綜觀臺灣近年地方學的發展,除了淡水學,陸續有北投學、苗栗學、彰化學、雲林學、嘉義學、南瀛學、屏東學、高雄學、花蓮學、臺東學、澎湖學等各地的地方學研究與發展(林呈蓉,2012:11)。地方學的建構與累積,不僅書寫與記載地方發展樣態,更體現地方社會的政經社文與精神。近年來臺灣地方學的研究趨勢,在學科分野方面,除了歷史學觀點,也有其他如:區域發展、社會教育等學科觀點逐漸加入。其次,在書寫行動者方面,除以往的地方文史工作者、文史學者之外,大學跨領域的研究者逐漸扮演著積極性角色,例如也出現政治、經濟學者參與鄉誌的編寫。

根據大學法的規定,大學設置的宗旨在於: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然而,綜觀過往的大學辦學發展,主要積極投入的是學術研究、培育人才兩個項目;至於社會服務,僅被視為是邊陲附屬的要件。但隨著國家社會發展、城鄉問題的不斷演進,21世紀的當代,社會對於大學的社會/社區服務實踐,已從附帶功能逐步轉為積極性的需要(林呈蓉,2012:6)。而這樣的轉折也體現在臺灣高等教育近年的變革,其中2013年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2016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更是極具代表性的政策。上述兩項重大政策計畫皆期盼大學能走出學術象牙塔,以自身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與地方社群一同發展共工共學模式,一則挖掘地方問題,二則共同構思地方問題創新解決的模式,進而帶動地方區域的可持續性發展。


圖:第二屆水沙連學研討會以「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為主題,於2020年9月28日在暨大舉行。

地方社會之於高等教育,究竟能提供什麼樣的資產與後援呢?京都大學心靈未來研究中心的縑田東二教授指出:相較於東京大學位於東京地區,生活幅員廣大,人們的思考與行動通常需受電車末班車的時間左右,也因此區域人們的時間管理、逆算思考能力相對較為發達;反之,京都大學所在地京都地區,城市規模不算大,民眾的交通問題多以自行車或步行解決,透過步行與思考之間的互動,身心較能獲得平衡發展,學術議題的對話絕不受限於末班電車的時間。從地方學的角度觀之,京都的生態環境提升了當地社會、民眾的智慧與靈性,同時也提供高等教育在地豐富的研究與服務土壤。再者,透過地方社會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元素互動,其實也孕育出京都學派、白樺派(轉引自林呈蓉,2012:7)。

綜合以上說明,我們必須要思考與體認到的是,地方發展課題是跨領域的,要如何診斷與行動試驗,則需回歸跨領域學科知識的支援,例如:科技、管理、教育、人文、社會、環境等不同領域。跨領域學科的在地參與過程,除了挑戰自我學科知識的應用性,同時也測試自我學科知識內部變革的可能性。

二、地方學的內涵

相對於國家賦予地方的角色定位、認知,從在地涵養生長的地方學,則是透過區域的脈絡做為媒介,從全方位角度切入才能有效掌握發展的全貌與真相。再者,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人口與資源流動,以往透過族群與國家所建構的自他之分,已不足以解決人類社會紛爭,在強調多元化的時代中,要如何凝聚彼此的共識,透過跨領域的區域社會研究,將有其一定的時代意義。

地方學研究的課題與方法,不同於一般的學術研究,不是用於傳統單一或固定的理論架構,而是經常在史學理論之外,套裝上區域論、生態學、人口學等環境因素的考量,以及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等不同學門的問題意識。在問題研究的過程中,更嘗試以「自我認知」來超越傳統的「學理分析」,進而歸納出區域社會意識型態之真髓及其價值,並且有效定位出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關係,而這也是在地居民對於土地產生認同改與歸屬感的重要基礎原動力(林呈蓉,2012:9)。


圖:水沙連學發展架構圖。

三、水沙連學的含括面向

在建構水沙連學的過程中,最基本的認知是:水沙連地區是書寫者的共同探究場域,至於關心與探究的主題則可多元含括,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地方發展、環境生態以及產業等。「水沙連地區」是埔里地區舊名,泛指國姓、埔里、仁愛、魚池、水里、信義、鹿谷、集集、竹山、名間等地;「水沙連學」則為水沙連地區有系統的專門知識。

檢閱文獻與研究資料,肇因豐富的水沙連地區開發史,除鄉鎮誌書寫之外,近年許多碩博士論文透過口述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探究不同的面向,包括平埔族群遷移埔里、宗廟與教會文化、地方產業、地方社會建構等議題,並且搭配部分地方文史工作者的視野,書寫不同地方的村誌與地方發展史,逐步建構起水沙連學的基礎內容(林偉盛,2013:4-8)。

水沙連學的研究積累,不像其他地方學是由單一組織或是聯盟發起,比較有系統化或持續性的透過研討會進行內容建構,例如:1、花東的學術研討會,則有一群關心花東發展的學術與實務工作者,於1994年透過成立「東臺灣研究會」的模式積極投入(潘繼道,2013:89);2、淡江大學歷史系1998年設置之後,旋即投入「淡水學」研究,並且以三年為一期辦理「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林呈蓉,2012:4);3、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合作,自2001年即辦理「雲林學術研討會」工作;4、嘉義縣政府自2005年陸續7年分別委託中正大學歷史系、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中心舉辦「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期間透過每年主題設定,逐步累積各類地方學的基礎知識內容(李明仁,2013:27、29)。

四、地方社會與暨大的共伴意義

位於臺灣地理中心的水沙連地區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究竟與地方社會發展什麼樣的關係?或是能夠在此彼此之間相互激盪出哪些資產,其實備受地方社群關注。暨南大學歷史系林偉盛副教授研究發現:早期因臺灣師範大學較重視臺灣史研究,且以埔里、霧社為場域進行之;但自中部地區相關學校系所建置後,南投學、水沙連學的研究者,則以中部各大專院校為主,其中位於水沙連區域中的暨大歷史系,更是重要角色。

不過,隨著地方發展的演進與議題的跨領域化,2010年以來暨大師生針對水沙連區域議題研究,已逐漸走出地方文史議題框架,朝向多元性議題探究與發展,例如:社區營造、震災與公害防治、地方教育、產業發展、社會福利服務、地方政治等(江大樹、陳文學、張力亞,2018:412-413)。其中部分議題,不僅止於學術研究,從2013年暨大承接科技部委託「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開始,即衍生出大學師生與地方社群共學共工的教學內容與行動研究模式,例如:埔里環境清潔運動(2014-15)、空污減量行動(2015-2018)、友善市場(2018-)、埔里茭白筍產業燈罩改善方案(2016-)、地方產業創生(2016-)、社區防災整備與培力(2016-)、社區老人長照(2017-)、偏鄉教育(2017-)、平埔文化振興(2017-)等。


表1:2010-19年暨大承接政府部門委託「水沙連區域議題研究」的統計表。
(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暨南大學研發處南投縣內政府部門委託案統計資料)


表2:2010-19年暨大「水沙連區域議題研究」的碩博士論文統計表。(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說明:於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以「水沙連」及「南投」關鍵字進行檢索)

綜上相關學術與實務課題的發展樣態,吾人深刻瞭解到,根植於地方生活脈絡之各項地方發展議題,雖然是在地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可作為學術探究與教學內容的素材之一。然而,在學術社群與地方社群的互動過程中,其實也為地方學的內容注入新的生命。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為了讓大學與地方相互激盪的知識與作為得以系統性累積,同時連結跨學科領域的知識內容,遂參考歷史學門中的地方學研究框架,以水沙連地區作為共同議題探究的場域,連結跨學科的知識背景,還原並省思水沙連區域社會所面臨的過往、當代與未來之課題,企盼藉由這樣的努力,不僅可以建構起大學知識社群與地方社群對於水沙連地區土地的認同與歸屬感,同時也能建構起水沙連學的知識內容。

五、暨大對於水沙連學的企圖

關於暨大投入於水沙連學這個議題的行動。首先,考量水沙連地區所展現的樣態與臺灣其他地區不盡相同,在地方治理與區域研究的研究浪潮下,頗值得學界與實務界多加關注。其次,就研究典範而言,以往國內研究著重與國際接軌,偏好引用或檢證西方理論在臺灣的適用性;相對而言,較少審視在地特性以及創發在地理論。


圖:學術社群與地方社群積極互動過程中,不僅有機會改善地方的生活品質,也為地方學的內容注入新生命。圖為暨大發起的「水沙連地區環保寺廟論壇」。(照片來源:水沙連人社中心)

有鑑於此,暨大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於2014年6月20日,舉辦第一屆水沙連學研討會。目的在促使研究社群關心水沙連在地議題,並將學科專業運用於在地實踐,以累積水沙連知識並創發在地理論。本次研討會包含「公共議題及公民參與」、「再現文化小鎮」、「生態城鎮轉型」、「社會關懷與綠色經濟」等四個場次,共計14篇論文發表。嗣後經過討論,遂將研討會相關論文以《大學與地方的協力治理:方法、議題與行動設計》之專書進行出版,記錄暨大如何從「我們想」到「一起做」的初步嘗試。雖然在這個階段碰觸到許多地方公共議題,但也尚未實質回答其可能的結果(容邵武,2017)。

然而,隨著時間的演進,暨大師生參與水沙連地方公共事務,自2013年迄今業已7年之久,在這行動經驗的過程,我們不斷思考要如何將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之田野資料或行動研究進行相互對話,超越傳統單一理論框架的地方學,提供一個跨領域對話的空間。接續2014年辦理第一屆水沙連學研討會的基礎, 2020年第二屆水沙連學研討會的研究主題發展為:1、永續環境營造;2、社區互助關懷;3、地方特色產業振興;4、地方文化保存與活化;5、偏鄉教育創新與翻轉;6、地方創生與社群治理等六個議題。企盼透過文本的書寫以及資料的分類,逐步建構起:(一)地方發展脈絡;(二)基礎性資料;(三)社會實踐經驗書寫等三個面向的水沙連學內容。


*本文原刊登於《第二屆水沙連學研討會——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論文集》中,經作者修改後授權刊出。

【參考文獻】

江大樹、陳文學、張力亞(2018)。協力治理:暨大參與水沙連地區發展的行動經驗,收錄於紀俊臣、邱榮舉主編《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對策:理論與實務分析》第13章(頁:371-400)。臺北:致知學術出版。(08.21)

李明仁(2013)。雲嘉地方研究概述。台灣史學雜誌,14,25-46。

林呈蓉(2012)。從「淡水學」到「台灣學」—兼談地方學研究之意義。台灣史學雜誌,13,3-12。

林偉盛(2013)。南投的地方研究與台灣史。台灣史學雜誌,14,3-24。

容邵武(2017)。出版序,收錄於江大樹、容邵武主編大學與地方的協力治理:方法、議題與行動設計,6-8。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潘繼道(2013)。淺談東臺灣研究與地方學的發展。台灣史學雜誌,14,8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