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地方創生

木下齊臺北演講側記Ⅰ:地方創生教育篇
在臺灣即將邁向「地方創生元年」的前夕,日本地方創生業界代表人物木下齊,受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邀請,來到臺北分享他從地方事業最前線攜回的經驗。面對滿座的大學教師、社區工作者、公務員、民意代表,木下齊從自己的高中經歷談起,犀利切入日本地方創生的失敗與成功經驗,以業界觀點分享大學在地方創生可能的角色及貢獻。

地方為什麼要創生:曾旭正演講側記
為什麼要推動「地方創生」?「地方創生」的定義是什麼?要怎麼執行?面對城鄉發展差距日增、產業與消費型態改變、家庭與社會網絡的不同,使得舊有的經濟模式與發展思維陷入困境。「地方創生」能否成為一帖對症良藥,亟待各界的共同投入與努力。

從里山尋一條台灣的路(下)
如何保存里山的環境?正如同古蹟、老屋、生態、傳統歷史文化的保存一樣,會遭遇到保存和活化的兩難;況且一個地方的生產模式有其最適規模,不可能伴隨經濟無限上綱。如今我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在全球的答案中找尋合適自己的方式,減少對市場經濟的依賴,達到社會生態生產的永續共存。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下)
全臺各地的高教伙伴於今年5月齊聚臺北,在「地方創生」架構下,從大學校務經營、教師教研合流、青年公共參與三個面向,和來自日本千葉大學的鈴木雅之副教授、田島翔太助理教授互動,交流彼此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工作的實踐經驗。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中)
今年5月,來自全臺各地的高教伙伴齊聚一堂,在「地方創生」架構下,從大學校務經營、教師教研合流、青年公共參與三個面向,和來自日本千葉大學的鈴木雅之副教授、田島翔太助理教授互動,交流彼此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工作的實踐經驗。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上)
端午連假前日,來自全臺各地的高教伙伴齊聚一堂,在「地方創生」架構下,從大學校務經營、教師教研合流、青年公共參與三個面向,和來自日本千葉大學的鈴木雅之副教授、田島翔太助理教授互動,交流彼此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工作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