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525

文章分享: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中)

作者 / 郭怡棻

凝聚校內發展共識,和社區共榮共學

擔任本場次討論人的陳振遠校長,是國內創業教育的先鋒,也是與USR計畫推動者之一。他先肯定北科大、宜大與暨南大學等校對地方的貢獻,再從大學在地方創生所扮演的角色切入,來探討大學的校務發展策略如何與地方創生工作結合。首先是重新檢視學校自我定位,凝聚發展共識,整合校內教學研究資源,經由持續滾動修正改善校務發展策略目標,並讓學校走入社區,大學師生和社區共同尋找議題、解決問題,「社區感動大學在,年輕人感動社區有內涵」,一起共生共學,活化地方。

陳校長以第一科大推動經驗為例,說明議題的尋找是從鄰近社區的需求出發,透過社區實作、學院專業應用、創業實踐等彈性課程,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學校也訂定獎勵辦法,提供研究經費、培訓課程、多元升等方式鼓勵老師投入在地議題的研究與服務,並成立教師專業社群交流經驗。最後再以第一科大協助燕巢蜜棗產業,藉由設計APP改善農業缺工、推動溫室農業募資計畫打造友善耕作環境及農產行銷加值的實例,說明大學在盤點在地議題,整合校內外資源,建立支持系統,共同投入地方創生工作時所會遇到的挑戰。


圖:陳振遠校長。(王承翊 攝影)

陳校長也回應與會者對於地方創生中的「地方/場域」定義及範疇的疑問,他認為USR計畫談到的在地關懷、產業鏈結、食安等議題,不一定是區域性,但是區域性的在地關懷是大學最容易推動的,而且一開始實踐場域不能太大,會讓議題無法聚焦;當模式典範做出後能讓師生有信心,並且移轉擴散,就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比較重要的是學校要能凝聚議題,形成社群,跨地域去合作解決。

田島翔太助理教授表示,他聽到臺灣的大學在推動地方創生的工作中,會與企業跟地方政府合作,實際上與這兩者合作是很不一樣的事。作為協調者,他的工作需要同時和企業及地方政府合作,雖然兩者的目標都是要讓當地變得更好,但是企業希望活用大學的知識與技術,有營利上的考量,而地方政府則將焦點放在地方的經營上,導致兩者會因為作法及考量不同而出現不合的狀況。大學要在其中折衝、連結、凝聚共識相當不容易,所扮演的角色及作法亦相當多重。另外,大學研究成果很多沒辦法直接應用在地方,所以在日本的做法,因應地方需求而大學無法做到的,會交由學校教師設立的「地方新創企業」(Locall Venture)去將研發成果實用化。


圖:田島翔太助理教授。(王承翊 攝影)

鈴木雅之副教授則肯定周瑞仁副校長所說的,大學校務治理不應隨政策及計畫起舞,而要有整體化、系統性,主動去改變。鈴木副教授並表示,由於外在環境變化太快,當整體共識形成已經跟不上事情的變化,所以在千葉大學的做法是政策決定時尋求全體共識,執行時則由校長管理取代共識,並授權給負責單位執行。而千葉大學的教師多元升等方式,是老師們每年度可以根據自己投入的情況,選擇研究、教學、社會貢獻這三種評鑑方式的比例,同時薪俸制度也非固定,會有年薪及專案獎勵金,鼓勵老師多元發展。

教師教研合流×地方創生

在第二場「地方創生架構下教師教研合流的挑戰與能力建立」專題討論中,張文哲教務長首先分享海洋大學推動教師參與在地實踐的經驗。基隆的發展受限於自然與人文條件,面臨著青壯年就業困難、優秀人才外流、區域統整不足等困境。對此,海大採取點、線、面三種進程方式來解決。首先盤點區域資源,善用海大師生所扮演的智庫角色,串聯漁村、漁會、海科館、地方政府,了解需求、資源共享。有了著力點之後,透過合作連結成線,和漁民協力開發漁業技術,增加漁產;跟漁會合作,推動履歷、認證、標章,提升漁產品質與價值。過程中,也將生態保育觀念引進,為避免漁獲枯竭,和地方政府研擬禁捕漁期,並經由異業結合推出海洋複合式旅遊,將過往基隆的廟口小吃、海鮮文化意象,轉化成兼具在地特色與生態保育的漁村文化,創造觀光新價值。最後將不同議題擴展成面,從教學、研究、實作中,解決在地問題、塑造地方特色;建構內部與外部平台,相互對話合作,培養在地所需人才,活化地方。


圖:張文哲教務長。(王承翊 攝影)

海洋大學:漁村改造和產業升級的教研挑戰

過去幾年,海大參與教育部推動的「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臺試辦計畫」時,曾和市政府合作,引進業師、結合課程與師生研發能量,成功地向外界推廣鎖管漁業文化,並逐漸摸索出參與地方創生的模式。接下來,也將運用在海大推動USR計畫的「創造劍蝦新產業」的規劃裡。從前述經驗中,張教務長指出教師在參與地方創生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有:產業需求與專業技術如何順利媒合?教學與研究如何能破除藩籬,相互結合?教師研究與教職生涯的拉鋸,投入地方創生工作的老師能不能因此升等?

海大因應的作法是:(1)增建平台,讓老師集體和業界對話,媒合彼此需求。海大安排不同領域的教師共同和漁會、地方政府對話,雙向溝通過程中會激起不同的想法和創意,並能降低學術與產業落差。(2)讓研究引導教學,將實務融入課程。海大目前已經有結合專業、實務與通識教育的「三創(創新、創意與創業)學程」,不僅縮短學用落差,也有足夠的經費引導老師進行相關研究。(3)在多元升等的討論上,除了過往作為升等依據的學術貢獻度,也需擴大納入教學貢獻度與社會貢獻度。而後兩者難以衡量的原因,在於大學教師沒有建立完善歷程檔案;張教務長舉107課綱為例,教育部要求學生在求學期間建立學習履歷,作為未來升學時的考評依據,這是一種思維的改變,或許能夠提供大學教師升等制度改革的參考。

逢甲大學:開發技術推向國際,再回到本土扎根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翟本瑞主任直言過去大學設有服務學習、社會參與的課程,部分師生到了社區活動、拍了照片之後,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很滿意;但對地方來說,未必有相同的感受,或許會覺得「擾民」。為了避免做計畫案像是Cinderella一樣,到了午夜十二點一切都回到原點,因此這次USR計畫特別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經驗,除了改變地方之外,更重要的是真正改變大學學習模式。翟主任提醒說,計畫要能成功,必須要有技術與知識含量的團隊加入,確實調查社區的資源與需求,由跨領域團隊提供服務設計模組,更重要的是整合資源、實驗可行方案、產生實質效果,最後才可能永續經營、改善生活。


圖:翟本瑞主任。(王承翊 攝影)

他以逢甲大學朱正永老師帶領團隊開發的生質能源技術為例說明,這項技術的生物產氫量速率是世界第一,因此相關的國際研究中心與組織都設在逢甲,同時團隊也發展出周邊設施,如加氫站、移動式發電站,再與其他綠能、機電能源串連,而能有效支援國內外產業界進行廢水、廚餘轉化成生質能源的技術。並且成功協助義大利解決難民湧進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東南亞各國發展綠能農場。這項國際知名的新技術,也從外銷轉內銷,運用在國內的養豬場廢水處理,還有廚餘、污物處理等生質能源發電上。而原本只有獨立技術與研究主題的綠色能源發展中心在與通識中心合作後,透過通識中心串接原有脈絡,媒合全校不同領域教師一起合作、開設新學程、培力學生,共同解決社區與產業需求。

交通大學:教學和實作並重,回應產業及在地需求

許多人提到新竹第一個印象就是科學園區,當交大遇到地方創生,大家直覺認為學生畢業就到園區上班,交大又能為地方做些什麼呢?黃育綸副教務長開頭就點出這項迷思,她指出新竹幅員廣闊,科學園區所吸引來的青年人口,讓新竹成為國內少數人口正成長的縣市;另一方面,人口稀少、資源相對缺乏的尖石、五峰、司馬庫斯也位於新竹縣內。過去,交大在師生的努力下,陸續推動新光計畫、寶山計畫,到新光部落、寶山國中陪伴偏鄉學童,並利用網路提供外縣市學校線上課輔服務。同時,也有跨科系合作,改造舊公寓頂樓設計,兼具能源屋和社會住宅的「蘭花屋」,以及跨國合作,連結臺東自然、人文、活動的虛擬大型旅館「Hotel Summa」之成果。


圖:黃育綸副教務長。(吳柏澍 攝影)

這些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經驗連結到教師教研合流的議題上,將面臨到以下問題:(1)研究成果未必能符合地方需求;(2)產業出題,學界解題,學生反映題目太困難;(3)學生進到場域實習,需要專人指導及支付實習費,有時實習地點太遠,交通不便;(4)研究成果導入課程時,可能缺乏專業師資指導、實習設備、助教。

面對這樣的困境,黃副教務長指出學校能提供行政支援,制定「彈性學分實施辦法」、結合服務學習課程、建立教師社群、創建共同討論及教學空間,支援設備、教材、助教。最重要的關鍵是改變大學體制,除了現有的課程設計獎勵制度,還要鼓勵老師與產業合作,並且開設基礎課程訓練學生,讓學生的學習產出能支援基礎研究,校內實驗團隊能與產業共同解決問題。透過結合基礎專業研究的深度,橫跨不同領域廣度的學習面向,師生共同落實跨域合作、在地實踐的目標。


*本次論壇講者及討論人完整簡報檔案下載處

〔相關連結〕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上)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