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995

文章分享: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下)

作者 / 郭怡棻

回歸地方發展系統性困境與地方轉型挑戰

曾梓峰教授回應三位引言人的報告,指出三個學校行動的經驗都準確回應了社會變動的趨勢,在課程中設計了情境,在情境中顛覆了學生的學習途徑、經驗與習慣,真實的情境加上學習模式也改變老師的教學經驗,另外更觸及背後制度改革的議題。只是,這些都是單一學校的成果與貢獻,「在這裡面,每一個學生加起來等於臺灣的什麼?」話鋒一轉,他提出大哉問:「高教深耕、地方創生有沒有機會,更深刻地面對臺灣目前地方發展的系統性困境及結構性轉型的需求?」

曾教授認為知識簇群(Intelligence Cluster)是當前城市發展中重要的載體,地方創生知識簇群在面對地方議題時,需要重新學習,發展出可以共享的「俱樂部財」(Club goods)的概念來解決地方發展問題。因此跨域學習不只是個別學校中的不同領域,還需要跨到其他學校合作,為地方發展問題找到解決方法。他以德國柏林Adlershof科學園區為例,說明這個歷經荒廢困境的區域在東西德統一後,由洪堡大學與相關研究機構進行產、學、研跨域共創,以建構學習型區域帶動地方創生的模式,可以應用在高雄的區域發展中。透過整合北高雄鄰近的七所大學,以及在地產業和交通建設,打造新世代知識園區南向基地。

他期待「學習型區域的建構」能夠作為大學參與地方的平台,引導教學研究制度與能量的轉型;在這過程中,能重新定義跨域整合及學生能力,「俱樂部財」也能作為知識簇群間制度性壁壘的突破點,而知識載體間「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發展,能藉由合作、溝通、對話、分享來強化,並且倡議以「品質協議」(Quality Agreement)協助大學教研績效的認定。


圖:曾梓峰教授。(吳柏澍 攝影)

架起學用落差的橋樑

田島翔太助理教授的回應,特別強調大學的研究要轉化為對社會的貢獻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他自己本身是研究者,因為參與地方創生,而進一步涉入人才培育這項形塑人的工作,從中邊做邊學摸索出方法。他認為大學研究者除了在學校教育學生之外,面對地方的產業或地方政府,也同時在教育他們。例如大學研發的技術移轉後,譬如剛剛提及的生質能源技術釋出後,相關設備需要有人去操作、保養,研究者需要去教育這些操作人員。另外,研究成果應用到產業或地方,或者學生到校外實際去參與社會運作,這些都需要有coordinator的角色,在中間扮演溝通連結的橋樑,彌補其中的落差,因此教師的溝通能力也十分重要,他自己也是在溝通上遇到障礙後特別去學習溝通的技巧。

鈴木雅之副教授說,千葉大學推動COC與COC+計畫後,一、二年級學生都必須修習相關的通識課程,因此也影響師生的教與學。例如工業科系過去在研發無人飛機時,很少關注過在地社區的需求,因為地方創生的推動,才開始將無人飛機的技術運用在探測當地農業狀況,以及災害的即時監控。此外,不同學院也透過課程或活動把自己的專業回饋給社區,並在了解社區的需求後,再帶回來校內作為學習或研究的主題,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鈴木副教授指出,他在擔任city manager觀察到的現象:相較於學生,地方較為信賴教授的專業,例如地方要開發具有在地特色飲料,打造新的品牌時,會希望包裝是由具有高度專業的教授來設計,而不是交由學生。同時,他也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讓學生進到地方去工作,是要讓他們學習到東西,還是當作廉價的勞動力?」

為了避免學生被當作廉價勞工,千葉大學在與地方或產業合作時會事先把關,並請申請學生支援的單位填寫表單,回答如何規劃學習活動,以及透過活動會帶給學生什麼樣的學習成果。鈴木副教授表示,如果讓學生有了到地方或產業工作是去做白工或廉價勞工的印象產生後,地方就業對學生來說將會失去吸引力,畢業後也不願意留在當地工作。因此在培育地方所需人才時,也要注意去創造具有吸引力與前景的工作機會,才能讓人才留在地方。

大學參與地方創生的關鍵

針對現場與會者提問,大學履行社會責任時,教研合流成功的關鍵點,以及地方議題要如何整合校內教學、研究、人力資源,才能妥善分配?張文哲教務長回答校長的角色很重要。一開始產業或地方的需求需要先盤點,在對接到學校專業的過程中,因為校長熟知學校的生態、教師的專長與特質,他在確定議題與方向後,就能將校內資源與地方需求相銜接。鏈結起來之後,開始產生課程、教材、教學變化,並且發展出可複製的模式。而這種模式形成後,學校會更願意投入相關資源來支持。

翟本瑞主任則以自己過去參與產業調查,以及和原住民部落「交朋友、不做研究」的合作經驗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並沒有答案。他反而強調在教研合流、在履行大學社會責任時,所抱持的心態的重要性,他說:「我們在談大學社會責任的時候,要重新想一想,我們是在做計畫,還是真正想要做一些什麼事情。如果只是抱著做計畫案心態的話,應該不會成功。可能我們心態上面需要調整,我剛才講過,進到產業(調查)才發現我們是無知的;進到社區才發現我們的想像是有問題的。同樣道理,如果今天產業界、企業自己都在做研發了,有什麼理由我們覺得學界是優於企業界,我們想要輔導他們?」

黃育綸副教務長認為教研合流除了要需求對接之外,還要找到對的老師。她舉例說明,也許某位老師的專業是符合地方或產業需求,但可能老師太忙了,忙到沒有心思與時間解決對方的需求。因此找到有能力、有意願、有時間可以解決問題的老師是很重要的,因此學校也應考量老師在教學研究上的負荷,只有在負荷合理的時候,產業需求才會容易與老師對接,「教」跟「研」也才能整合。

本場次的主持人陳東升教授指出,相對於日本的地方創生政策是由上往下推動,再來徵求與大學合作,臺灣的則是透過幾個計畫連結,由下往上推動大學變革;這次的會議讓參與者能聚在一起和日方交流,討論下一階段臺灣地方創生的目標與願景,這種主動參與的方式會比較有「感覺」,而且「由下往上的模式,應該也是一個有趣、有意義的創作方式。」


圖:陳東升教授。(王承翊 攝影)

他指出,國家資源以計畫方式進到學校,最終目的是要讓老師與學生願意走出學校,跟地方產業及社會議題連結在一起。若單憑師生投入自己的資源,很難長期持續,更遑論要在學校裡改變制度、改變課程。而推動計畫否成功的關鍵,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前提是學校的領導團隊是不是把大學社會責任當成學校重要的目標與發展特色,在制度、資源配置上願意投入;這個條件具備後,接下來還有滾動更多教師和課程參與的多種挑戰。

另外,陳教授也提出日本山口大學與地方需求對接的方式供與會者參考。山口大學在校內設立「地域未來創生中心」,由副校長擔任溝通窗口的代表,讓山口縣的公民團體、產業界、地方政府,甚至縣內中小學,都可以透過這個開放機制將需求或提案反映給山口大學,中心再把需求帶回校內,媒合教師或課程等資源。陳教授特別提醒,大學與地方連結的機制並非一蹴可幾,窗口設立後不一定會有人來諮詢,雙方關係需要時間建立。

青年公共參與×地方創生

在最後一場「地方創生架構下青年公共參與的挑戰與能力建立」討論中,主持人吳明錡博士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經常接到來自各方的提問:場域在哪裡?問題在哪裡?怎麼樣把教學、研究、學生的學習和場域連結在一起?「其實這些問題有機會去跟青年朋友聊一聊,會發現他們教會我們的事情遠比我們想要教的還要多。」他也提到,千葉大學在社區設有Local Hub,可以把觸角伸到地方每一個細節,正是因為有了據點而能把學生、課程帶入。據點的開拓需要成本,如果已經有青年在地方開疆闢土,把場域、議題、資源、網絡盤點出來,透過合作更可以加速大學與地方緊密的結合。

另外,本次論壇除了有大學主管、大學教師發言,也希望有一個觀察是從年輕朋友的角度切入,因此特別邀請來自教育部青年署、文化部社造科、農委會水保局的三位伙伴,分享他們正在推動的社會實踐與青年公共參與的工作,並有三位討論人分別從設計、社企、敘事力,來談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努力和做法。

教育部青年署宋廣英組長以「課堂外的學習——創新實踐與跨域共學」為題,介紹青年署如何在課堂之外創建多元學習平台,積極鼓勵青年參與,並創造跨領域合作場域,推動公部門與學校、社區、NGO形成伙伴關係,支持且納入年輕人共同行動,同時提供多元增能管道來培育青年多元能力,強調「Mind&Hand」的改變,使青年以行動具體貢獻於公民社會的作法和案例。

文化部文資司社造科連丁幼科長以社區營造現況和缺乏青年投入的隱憂破題,簡介「文化部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之路徑」,說明文化部透過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進階公所公民審議計畫、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等推動青年參與的辦法和實例。她指出投入社區工作不僅需要從專業立場提出建議,更重要的是充分考量在地意見與需求,建立起共識再去培力,如此一來才有足夠的能量解決現在的問題,也才能與社區共創未來。


圖:由左至右為宋廣英組長、連丁幼科長、柯勇全科長。(王承翊 攝影)

農委會水保局柯勇全科長接著分享過去七年,他參與推動洄游農村系列計畫的作法與想像。他說,地方地方創生需要非常多的專業一起合作,但行政部門往往很難跨出自己專業業務,對外連結。因此洄游農村計畫的啟動是希望能讓學生(甚至是學生背後的教師、學校)看的到真實而深刻的在地議題,透過計畫吸引到跨領域人才投入,銜接上有效的國家政策資源,才可能真正留下改變。計畫的作法是由學生自發性組隊和提案,並與指導老師、社區一起報名。這也代表學生必須先給予社區承諾,社區才會同意報名。同時,水保局也建立起信任機制,由學生團隊自訂計畫內容與時程,期間僅去訪視一次,並由水保局一位同仁擔任團隊輔導員,藉此和國家政策相接軌。

柯勇全科長表示「只要一進入KPI,創新就消失!」因此他們鼓勵計畫能隨時調整,減少創新可能性的阻礙。有人問他沒有KPI,要怎麼控制成果?他說場域的回饋會讓學生對社區有責任而不敢隨意離開,而且只要找到社區與團隊共同的認同點,學生就會留在社區深耕。因此水保局也陸續推動相關計畫,讓學生從農村體驗進一步「回留農村」,並且引導興趣到實踐創立社會企業。最後,他介紹水保局「跨域合作發展價值型農業及區域亮點計畫」中的33個區域,邀請有興趣的大學教師加入參與農村再生工作,讓持續穩定的政策支援老師們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

雙軌共創設計

李竺姮總監首先說明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的創立,是希望能深入理解消費者需求,引導企業進行決策時能投入再創新,打造臺灣成為華人優質生活的創新應用中心。為了能了解「人」在生活中所做的跨領域決策思維脈絡,龍吟研論透過質化深度訪談,找出人們穩定的價值觀與未來變遷途徑,提供企業創新參考。另一方面,他們也試著進行「雙軌共創設計」,搭建起研發人員與極端用戶(如視障者)的溝通平台,讓需求與供給兩端能立即對話,以刺激設計思考。

這種方式也被運用在青銀共創的工作坊中,活動邀請長者與大學設計科系學生參與,在長輩分享生活上的需求與問題後,由年輕人提出解決方案並繪出設計圖回應,長輩投票選擇符合需求的方案後再依興趣分組,討論時立即給予學生建議。譬如學生發想出一款能夠洗去農藥的洗菜盆,長輩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樣太浪費水了,有沒有更好的改善方式?長者(使用者)直接回饋,青年(設計者)承接設計轉化,讓雙方能夠彼此激盪,創發新意來解決問題。

李總監強調這樣共創設計的介面機制要設計的好,火花才會發生。而當大學參與地方創生,要把年輕人帶到地方去的時候,同樣有幾個問題會浮現:互動的介面機制設計好了嗎?年輕人到地方去所應具備的同理心、聽懂問題的能力,我們協助他建立了嗎?學生提出來的解決方案是解決短期性、表面性的問題,還是能把問題全部解決?前述這些問題不能只靠學生解決,而是需要靠機制設計者──老師的專業來媒合及貢獻。


圖:由左至右為李竺姮總監、林以涵共同創辦人、陳順孝副教授。(王承翊 攝影))

讓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魚池

社企流的共同創辦人林以涵,從過去幾年推廣社會企業與育成計畫支持幾位創業者的經驗中,提煉出一些對於青年公共參與的看法與建議。她歸結出青年投入地方再造或創新創業有四個挑戰與相應的能力:(1)田野調查–深入了解社會問題與脈絡。多數人往往從自己有感的痛點出發,卻缺乏了解社會問題的整體脈絡或使用者需求。(2)精實創業–在有限資源下從零到一。欠缺完整社會議題脈絡時,很難從結構性的問題中選擇要解決的切入點,以有限資源從零到一,打造產品或服務,迅速在場域中來回應需及修改產品。(3)專案管理–以終為始的執行力。沒有深入了解社會問題與脈絡對問題看法無法深入,因應解方就很粗淺,而認為實踐或創業不是漫長過程,加上不確定中長期目標,也不一定有足夠力量與資源支持,容易半途而廢。(4)資源整合–大於自己社群的資源/生態圈。支持實踐與創業的資源集中,年輕人無法獲得大於自己社群的穩定資源。

林以涵認為,要推動地方創生工作,鼓勵青年公共參與,在補助上除了短期、量化的指標,更應追蹤長期、質化的指標,例如地方利害關係人的回饋、與地方的融合度、專案/團隊延續率、鼓勵創業率等。另外,過去資源多數集中在臺北,但地方創生需要許多「微型生態圈」,如教育推廣、社群建立、資金籌措、能力建置等方面的中介組織,共同協力支持實踐者持續行動。因此她建議不只補助第一線團隊,也開放補助第二線支援組織,讓各地能夠養成自己的魚池。

實踐力+敘事力

輔大新聞傳播系陳順孝副教授一開口就讓全場大笑。他說作為一個學新聞傳播的人,參與社會創新、社會實踐論壇都會流口水,因為會聽到非常棒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好新聞,裡面往往蘊含豐富知識,也是好的學習典範;若能把故事說好、說給更多人聽,就能讓學生學習典範、讓老師萃取知識,也能讓創業者藉由說故事來行銷與推廣而得到更多的支持。他引述《槍砲、病菌與鋼鐵》的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一段話:「傳遞知識最沒效率的方法是散播觀念,最有效率的方法是複製藍圖。」來指出故事可以勾勒社會創新創業、地方創生相關的問題/對策、模式/知識、行銷/集資的藍圖,在以故事傳播複製藍圖時,也能同步傳遞知識、實踐理念。

因此,他在師生共同建置,專門報導社會創新創業故事的實驗媒體「生命力新聞」中,就要求學生在撰寫報導時,要把「誰、在什麼機緣下、挖掘什麼問題、擬定什麼對策、如何跨出第一步、如何克服初期困難、如何做出初步成果、如何調整前進、產生什麼效益、碰到什麼瓶頸、未來願景為何」的創新與創業模式及其蘊藏的知識等描繪出來。

而在實踐力與敘事力結合上,陳順孝副教授指出可以運用融入課程、獨立開課、媒體實習、媒體創業的方式來進行。目前,教育部正在進行專業知能融入敘事力之新創群組課程計畫,裡頭有許多案例與地方創生相關。另外在「數位敘事」教學網站中,記錄了陳副教授開課的大綱、教材、教學省思與時事評論,呈顯他不只要教學生說故事,還要用數位工具說故事,乃至於回應社會需求以媒體創業的理念與作法。學生們也經由媒體實習或創業提案,涉入不同的社會議題與專業領域,從中萃取故事而有助於地方創生的推動。


圖:論壇現場。

社會影響力評估

會後討論中,有參與者提出使用「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以下簡稱SROI)評估方法之建議,以及在日本COC+如何評估執行效益?林以涵回應社會影響力評估有各式工具,因為SROI是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報酬率)的社會版,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她建議對社會影響力評估有興趣者,可以先上網了解不同評估工具的使用方法與所需資源(時間、金錢、人力……)。而SROI是比較龐大的工具,它的複雜之處在於有一定步驟但不保證有相對產出,不同人透過相同的步驟得出的結果會不一樣。原因在於評估者要如何定義利害關係,每個利害關係人如何描述效益,以及最為爭議的是每個效益(如長者自信心提升、社區環境改善等)都要以系統性方式賦予貨幣化的價值,過程中會摻雜著主觀成分,導致不同人來做效益評估會有不同結果,也較難應用於不同專案間的比較。這是SROI雖然重要,但不容易迅速拓展開來的原因。另外,SROI需要投入較多資源,目前多半是企業聘請會計事務所評估,一般的組織很難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因此,林以涵建議資源有限的組織一開始可以先運用簡單的工具,了解自己的工作效益和需求。

另外,鈴木雅之副教授回答日本的COC+是在6月開始接受評鑑、7月以KPI去看達成率,再把評鑑成果做成書面報告,由三十位委員來評鑑四十二所參與計畫的大學。9月時,再由四位委員到大學面談進行複審。

還有一位參與者以自身接觸社區工作者低薪、報酬少的經驗,提出青年公共參與和留在社區打拼的支持與動力來源為何之問題?宋廣英組長回應到社區重要的是「Mind&Hand」的改變,也要回到初衷,思考自己能為社區做些什麼?對社區有什麼影響?對個人與團隊有什麼改變?連丁幼科長認為這是每個人對自己生命重點的選擇,有的人回到社區是喜歡那樣的生活方式,也能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樣的「認同感」跟「成就感」是公共參與的動力。柯勇全科長提出他在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所調查到的數據,參與投件同學的動機中,有17%是為了學校的學分、23%是為了獲得獎金、67%是因為朋友覺得很酷有趣而結伴參加、80%覺得自己被需要,有自我實現的感受,並能在相關資源支持下,繼續參與社會實踐工作。

李竺姮總監則表示不確定USR計畫的重點是在年輕人的學習或解決未來就業的問題。若是學習,重點在經歷;若是就業,則要看各地方政府在配套上有什麼方式能讓它長出來。林以涵共同創辦人則認為不能一言以蔽之,說年輕人都是為了自我實現,也有部分青年是觀察到地方上有一些傳統行事方式可以從營業式思惟改善。因此不完全是社會性動機,也有可能看到商業利益的存在,青年才會選擇投入。

陳順孝副教授以自己帶領學生經營的媒體「生命力新聞」為例說明,學生修課成績是以投稿篇數折抵積分,但每一學期都會有三位以上的學生超過100分,而教學這麼多年來得分最高者是255分,雖然受限於制度成績只能打99分,但學生還是願意額外付出。他說儘管報導方向僅限於社會創新創業相關的公益內容,但學生能自行開發議題,跑自己有興趣的路線,譬如學生想採訪體育新聞,和老師討論後轉而開創新的公益體育路線而做得有聲有色。所以「有一個方向允許學生實踐自我,有自己的空間,那個時候他就會做出超越學分(要求)的事情!」


*本次論壇講者及討論人完整簡報檔案下載處

〔相關連結〕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上)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