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430

文章分享:


「山與海的對話:東海 × 中山人社計畫交流分享」活動紀要

作者 / 李晏佐(東海大學社會實踐與都市創生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一、緣起

劇場是什麼?劇場與社區的關係是什麼?戲劇展演對於社會實踐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在2019年4月間加入東海人社團隊劇場組(現與社群組合併為故事組),第一次碰觸到上述課題。劇場組在原初構想中,即嘗試以劇場展演做為在臺中市舊城區「反映生活樣貌、傳達社會議題、凝聚社群意識,以及推動社區改造的關鍵手段」(東海大學計畫申請書,2018:31)。舊城區從過去的繁華到現在的沒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元素,如是的場域特性,當可試驗此一手段對舊城活化再造的可行性。為了逐步實現此一目標,劇場組的主責教師蔡奇璋,按照劇場組既有的工作規劃,於4月起舉行了兩週一次的「被壓迫者劇場讀書會」,介紹、研讀、討論波瓦(Augusto Boal)的《被壓迫者劇場》一書,提供日後行動的理論參照。

波瓦(2000:20)提到,「『劇場』原意指的是人們自由自在地在空曠的戶外高歌歡唱;劇場表演是人們為了大眾之所需而自己創造出來的活動,因此可稱之為酒神歌舞祭,它是人人都可以自由參加的慶典。」換言之,劇場不是一種脫離日常生活的範疇。生活即劇場,生活即是展演。然而在現代,劇場始終被理解為遠離庶民生活,一般人總覺自己「看不懂」劇場,缺乏參與戲劇展演的「專業」,因而把對於自身生命之主觀表意的資格,讓渡給他人、讓渡給專業演員。

1990年代,在當時文建會的推動之下,全臺各縣市開始了「社區劇場」的扶植。但是對於何謂「社區劇場」的看法,近三十年來有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側重在教導社區居民「表演」出地方特色、類似才藝訓練的思維,逐漸轉變為「一種與民眾在一起、運用民眾熟悉的文化語言、表現民眾生活和處境、引導民眾社會參與的劇場美學」,它強調「讓社區民眾透過劇場的練習,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進行社會性的藝術表達。用近年來的社區語彙來說,這種新型態的社區劇場,恰恰可以凝聚社區意識、促進公共參與、達成公民美學的目標。」(賴淑雅,2006:9)由此可見,戲劇展演除了具有美學上的意義,更體現了具有公民教育的社會性意涵。

不只是戲劇展演,當廣義的藝術介入社會時(例如社區營造),它可能具有的功能是多樣性的。曾旭正(2012)曾整理出可供參考的八種可能,這些也是我們在從事人社計畫時,不斷反躬自問的課題:

1.    使人從私領域走進公共領域;
2.    以軟性的方式凸顯敏感的公共議題;
3.    以新的感官方式豐富人的生活體驗;
4.    引導社區看見不同的自己;
5.    引發人們相互合作與討論;
6.    超越重複且慣性的日常生活;
7.    刺激人們提升技術上的工藝性;
8.    提升社區認同感。

2019年5月底6月初,中山大學人社計畫團隊在左營區的夥伴們,舉辦了「渡‧左營」系列活動,其中之一即是在舊左營果貿社區製作而成的「果貿媽媽社區劇場」。我在當時親身參與了全程活動,對於中山團隊夥伴們的成果留下深刻印象,當時便有了邀請中山團隊左營區的師長夥伴們,與東海團隊劇場組一同交流的想法。不同於博後之間的論文切磋,也不同於季工作會議各校之間的主題報告,我們想透過組與組之間的對話,嘗試不同層次的交流,於是在今年7月季會之後,正式邀請中山團隊前來交流。

中山團隊的副執行長宋世祥在接獲邀請後旋即應允,同時熱情地推薦前鎮草衙區的工作夥伴,以及他自己在USR計畫的經驗一同前來臺中交流。於是在今年8月27日舉辦了中山與東海之間「山與海的對話」(由蔡奇璋老師定名)。一個叫東海,卻在大肚山上;一個叫中山,卻住在西子灣海邊。山與海的對望,不約而同走向了藝術的社會實踐,走進了山與海的對話。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對話交流,共同探問藝術展演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的各種可能。

二、活動紀要與交流議題

中山人社團隊與東海人社團隊所面對的場域課題,有許多相互映照的共同特點。以中山人社團隊來說,不論是做為軍眷社區過渡的左營區、商業社區過渡的舊港區、或是工業社區過渡的前草區,其計畫共同目標乃為:(1)在地歷史與記憶的消逝與考掘保存;(2)社區意識的缺乏與提振;(3)城市整體發展脫軌與社區經濟活化。一言之,其願景在於:協助灣岸過渡社區轉型成為具有社會創新能動力的社區創生典範。

相對於「過渡」的意象,東海人社團隊故事組則以「流動」的意象思考臺中市舊城區。舊城區位處綠川與柳川之間的川流地帶,從過去人潮與錢潮的川流不息,到今日空間閒置、產業沒落、社群疏離的遲滯不前。東海人社團隊將此一場域課題理解為「川流之間的停‧流」:我們看見的不只是舊城區的趨緩遲滯,彷彿不流動,更是看見了舊城區的靜水流深,亦即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提供了活化流動的潛能。故事組希望透過三重向度的行動促進舊城區的重新流動:(1)主觀生命的表意,讓生命故事得以被紀錄與述說,促進世代之間與社群之間的相互理解;(2)客觀空間的活化,讓城市內的閒置空間重新敞開,透過藝文活動促進空間與社區之間的多樣交流;(3)社會關係的連結,讓社群之間的互信連結得以建立,促進社群治理的互助共生。這些行動的願景在於舊城生活美學的再造,試圖發現創新創造在地生活的各種可能。這也難怪,我們能夠在中山人社團隊與東海人社團隊的理念與實作之中,不約而同看見了立足於在地文史底蘊,從而擘劃藝術做為社會實踐的可能性。


圖:東海團隊故事組蔡奇璋(右)、高禎臨(左)老師。

活動當天共分為四個場次,並在不同的行動脈絡中碰觸到戲劇展演的藝文元素,依序是舊港區宋世祥老師的「鹽夏不夜埕:表演藝術如何走入社區」、左營區許仁豪老師的「社區劇場:左營果貿媽媽劇場」、前草區吳亦昕老師的「在地生活劇:前鎮草衙我家的事」,以及地主故事組蔡奇璋與高禎臨兩位老師的「舊城有藝事:中區舊城故事展演的光譜漸層」。基於篇幅考量,以下將以議題彙整當天交流心得,議題以戲劇展演為主,藝術做為社會實踐的相關討論為輔,從我自己觀察並思考的角度加以分享。

(一)戲劇展演的構想

東海團隊劇場組在計畫中的行動設定,是在經過第一年的田野踏查與故事採集,第二年透過藝文活動擾動舊城空間,第三年才推出讓在地居民、公共社群、大學師生協力完成的劇場展演。相較於此,中山團隊左營區的夥伴們在第一年即推出了社區劇場,對比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行動節奏。許仁豪老師指出,這樣的行動節奏展現了計畫團隊在舊左營的實踐努力,同時也為接下來培力在地團體形成商業模式的行動奠定良好基礎。一者漸進,一者明快,在此可見劇場展演製作的時序設定差異。


圖:中山團隊左營區許仁豪老師。

此外,在戲劇展演的參與者這一點,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況與考量。宋世祥老師在其USR計畫的兩年活動中,第一次採用的是由戲劇系的學生來演出在地店家的故事,由於是在店家實地演出,因此空間運用受限,但是店主相當滿意。第二次則與在地劇團結合,採用沉浸式劇場的方式於在地演出,因為結合了專業演出而得以提升活動效果。左營區社區劇場的演出者則是果貿社區在地女性長者,讓在地人自己演出自己的故事。於是,大學生、在地居民、專業劇團,三種不同的表演者,製造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東海團隊故事組目前正與大誠社區協力製作社區劇場,目的在於協力在地社群社造案的進行。在過程中我們不斷觀察與思考:如果在地長者對於戲劇展演的參與意願始終有限,戲劇效果亦不能過度美化,那麼是不是應該跳脫出「只應由在地人演出在地故事」的設定?讓大學師生結合在地團體製作的戲劇成果,是不是就一定會失去社區劇場的精神?不論何者,這些都不是自發型的社區劇場,但是,不是自發型的社區劇場,難道就一定不具備社會參與的意涵嗎?這是我們在協力過程中不斷思考的問題。

(二)體制的配合

在宋世祥與吳亦昕兩位老師的分享中,我們注意到同一實作場域範圍(像是舊港區、前鎮草衙區)皆有人社計畫與USR計畫並存的情形。正是因為有USR計畫的相互合作,使得人社計畫能夠更快速地往前推進。然而,這樣的相互合作實有賴於校內制度的配合,例如需要有校級計畫整合中心,定期掌握各計畫的實作進度,保持訊息暢通從而促進議題與行動之間的串連,才能夠讓在地的社會實踐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相較於此,東海大學目前尚不具有此一校級整合中心,難以整合各計畫。不過實際上,東海大學現階段對於臺中市中區的介入,仍只有人社計畫團隊,因此也沒有同一場域多個計畫之間的整合需求。總體而論,這反映出中山大學早已開始對大學和地方之間的連結做出努力,相當值得東海大學效法。


圖:中山團隊舊港區宋世祥老師。

(三)社會實踐的影響力擴散

戲劇展演如果只是一次性的,如何實現其社會影響力?當然有其限度。宋世祥老師在其「鹽夏不夜埕」的實作經驗中,提及到只辦一年是活動,三年以上才能成為傳統。該活動做為在地文化發展的重要推手,必須讓在地居民感受到大學願意持續投入地方的動能。並且透過在課程中與業師合作,讓參與課程的學生能夠學習到業界的標準,為畢業出路做好準備。這展現了運用設計思考打造創意街區,藉此促進地方創生的努力。相較於此,吳亦昕老師則讓我們看到了都市美學與草根秩序的拉扯,透過與在地劇團的合作,讓在地學生參與戲劇展演,建構新世代的主體認同。換言之,戲劇展演的目的在於教育創新,希望能夠讓下一代對於自己、對於社會的未來有更多的想像。

在這兩個例子中,我們看到了「創生」概念中創造的不同意義:一者是運用創新創業的思維創造街區的新面貌,一者則是運用教育創新的思維創造下一代的新價值觀。這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但確實是難以兼顧的任務。我們同樣思考著,創生概念中的「創造」,除了經濟產值的提升之外,價值觀的轉換是否更應該做為故事組能夠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說,戲劇展演的目的除了運用感官元素的創新形式,在展演中與參與者互動而豐富其體驗,我們也當思考,如何使這些元素結合且回饋於在地教育系統,從人文社會科學擅長的視角翻轉,實現上述社會實踐的影響力。


圖:中山團隊前草區吳亦昕老師。

三、結語:對於「創生」的異同想像

戲劇展演與藝術做為社會實踐的意義,在當日的交流分享中激發出非常多的思考。任何行動方案都必須指向場域的特性,還必須考量到研究者與行動者的各種條件,因此這樣的交流與分享不在於找出普遍適用的標準答案,而在於讓參與者能夠在各種案例的觀摩之中,不斷引發理念與實作之間辯證思考,從而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自我反思。

對於「創生」,我們(還)能夠說些什麼?文化部在今年8月啟動全國社造會議,在社造三十週年的當下思考社造的下一階段,建議地方創生應該注入社造概念,並且關注都會型社造如何可能。而在都會型社造中,藝術與戲劇展演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借用吳亦昕老師在分享時,引用吳瑪俐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一句話:「藝術扮演的不是美化的角色,而是引發、連結、思考的媒介。」藝術能夠做的,不只是對於城市面貌的美化,更在於引發在地認同、重建人際連結、翻轉空間思考。我們也期待,在對話之後捲動更多的對話,讓中山與東海團隊之間有更多的連結,共同思考藝術做為社會實踐的更多可能。


圖:會後合影。


【參考文獻】

Boal, Augusto著、賴淑雅譯,2000,《被壓迫者劇場》。臺北市:揚智文化。

曾旭正,2012,當藝術走向社區:藝術與「社會/社區」互動的啟發。臺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臺灣社會學會。

賴淑雅主編,2006,《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臺北市:文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