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國立東華大學

安居東臺灣:社會賦權與參與式治理

議題說明

東華團隊在第一期計畫的實踐過程中,從花東實際處境的進行典範轉移的釐清開始,深掘最普遍的想望「留住年輕人、把年輕人找回來」的可能性。對此,東華團隊發展出「互為主體鑲嵌模式」,亦即大學教師與學生、NGO 團體與村落形成多方合作的社群,共同面對眼前的問題。在場域中逐步形成部落幹部、返鄉青年與東華大學師生共構的支持型社群,同時也帶動也透過大型議題的倡議,發展屬於花東特色的公民能力,開啟東臺灣參與式治理的新模式,強化大學影響地方自治團體的力量,使大學成為影響政策形成、甚至是地方自治團體研議政策的智庫角色。在計畫主軸「安居東台灣」的願景下,目前團隊深耕的議題面向有:

故鄉有立足之地-原住民族土地與發展

土地議題是安居東台灣關鍵性的條件,本計畫透過花東地區土地爭議案件釐清相關的制度並策畫實踐的行動,參與的案件包括愛狗樂園、港口自救會、礦場、狩獵權、瑞穗溫泉特定區等。在2016年8月1日蔡英文總統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道歉之後,相關的法案出現新的空間。在原住民族土地的主權實踐部分,無論是轉型正義或是歷史正義的角度,都須從恢復固有權利出發。歸納近年重大的土地爭議案例,原住民土地主權應釐清土地治權、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三個面向,並以部落(公法人)為土地集體權利主體的基本單元。對應近期的草案或行政計畫包括有: 原住民族特定區與土海權利、傳統領域劃設辦法、部落公法人認定辦法、保留地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修正案、原住民族採取傳統領域土地森林產物管理規則、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礦業法修法等。透過本計畫回饋相關法令在地實踐觀點,提供符合花東場域的支持基礎。

生老病死不離鄉-文化照顧

「照顧」是一件跨越公私領域、結合個人與集體、連結地方及全球,甚而多元文化遭逢的生活經驗,居間涵蓋了全球化移動、勞務分工、文化階級、族群關係,以及國家福利、道德責任和身體照護等細節。其中,原住民部落在台灣既存的國家照顧體系中,不可避免地以福利需求者的個人狀態,決定了各項福利接收的類型和方式。在福利服務的思維上,原住民與兩千三百萬公民等同,被擺放在服務輸送的個體位置,此個體猶如裸人,抹除了辨識之所以為「原住民」的文化身分與環境。

原住民社會以其文化底蘊,孕育著一套特定文化邏輯的照顧系統,不僅僅標定人與人、人與群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涉及了與動植物、土地、森林、河流等,關於人與環境的存續關係。這個文化層次上的宇宙觀,支撐著原住民部落的照顧體系,建構著以文化為基礎的照顧系統。不但是關乎人的個體照顧,更是對家園、部落、環境等結構性的文化照顧。

奠基於原住民文化觀的照顧體系,將不再只著眼於個體化的福利政策接收者,而是透過計畫的介入行動,煥發更具能動性的集體照顧模式,以回應在福利系統被界定為失能者的原住民,能夠在文化保護的視野中,成為真正的人。

歷史正義的起點-民族教育

台灣的教育體制長期以來忽視原住民族在教育上的特殊需求,剝奪原住民學習自身文化的機會。即使1998年通過了原住民族教育法,條文內容以及各項配套的政策,始終缺乏原住民族的主體性,使得原住民學生仍無法擺脫被邊緣化的角色。直至2014年11月,教育部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實施之後,提供了原住民族教育權利實踐的契機,也帶動了原住民族思考以民族為主體的教育方向。希望藉由原住民族學校的設置,能提供以民族文化脈絡為基礎的教育,逐步建構原住民族的教育體系。2016年8月,台灣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在台中市Puma博烏瑪小學成立。其它如屏東排灣族、台東卑南族、新竹泰雅族和南投布農族等等也都在積極籌備中,顯示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教育運動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本計畫首先舉辦國際論壇開拓原住民族教育討論的視野外,也進行倡議阿美族學校的籌備工作。藉由實踐突破在地教育被禁錮的思想,以跨部落、跨區域的格局,一方面關注到各部落文化知識的特性,同時也發展阿美族的教育哲學觀點,從更寬闊的視角啟動創新阿美族教育的做法,滿足原鄉部落與都會等不同區域阿美族對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