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019

文章分享:


別秤斤論兩買柳丁,咱賣的是一棵樹:果樹認養方案的幕後真情告白(上)

作者 / 陳姵君(前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編按:《島嶼習作: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行動紀實》一書記錄了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第一、二期大學團隊伙伴的在地實踐歷程;在這些案例故事中,實作者們誠懇地寫下自己在場域的觀察、操作經驗和過程反思,並大方公開行動方案設計背後的構想與獨門心法,希望將與社區一起學習協作的感動及收穫和更多人分享。《島嶼習作》已在近期出版了實體書,同時開放公眾下載電子書,期待將汲取於本土的實踐研究養分反饋給我們鍾愛的島嶼。本期電子報特別選錄該書書序和精采案例,與讀者共享。


圖:外人眼中雜草叢生的荔枝園,正是轉型友善環境耕作才有的生機盎然景象。

果樹認養方案推動至 2018 已歷三年,我陪伴農人們走過期間的的高潮起伏,有開心、有哀傷……還有著不為人知的心理交戰。

在這裡,只要提到有機耕種、友善農業或是減藥管理,就會聽到農民反射性地說:「不可能啦!」、「這樣就要吃土了。」等種種的否定話語。農人們的主要生計來源多是園中果樹的收成,然而轉換友善環境農法前期經常會經歷收成銳減的陣痛期,再加上市場價格波動與看天吃飯的變數,往往讓農人們卻步。此外,在果園要從慣行農業轉變成友善耕作時,農人首先會面臨到果園管理方法的改變、自身技術經驗是否能克服可能發生的病蟲害問題、成熟後果實的品質外觀是否能被市場接受,以及銷售通路與價格等考驗。這些問題還是最有可能找到資源與協助的,而最困難的卻是在耕作過程中,面對旁人「善意」的「建議」與「勸阻」 時,內心的糾葛與掙扎。

認養 – 一年的生計

「我今天先轉了一筆股金進去。」

「謝謝,麻煩妳了,這是我今年第一筆收入。」

在 2016 年 7 月進行完椪柑股東招募,確定了本年度認養的果樹與金額,正在轉匯認養股金給農民的當下,合作農友傳來了一段話,讓電腦前的我不自主地泛紅了眼眶。這位農友名叫鄭文福(後文稱文福哥),是一個以種植椪柑與龍眼維生的農人。六年前自父親的手中承接了荔枝園,便毅然決定砍掉滿園荔枝樹,改種椪柑。不多話的文福哥,在農民聚會裡總是坐在角落,偶爾有機會成為焦點也只會靦腆一笑。當時我正準備展開友善耕作農友的串聯工作,心想來「交關」一下椪柑好了,於是在產季結束後,訂了一箱「晚花」椪柑,很清楚記得那箱椪柑是在農曆過年時吃到的,一箱整整六百元。這是我第一次吃到文福哥種的椪柑,當時的椪柑早就過了產季,這些因為開花較晚而沒趕得及上市的椪柑,農民多是留在家中自己食用,少了經過市場運送的波折,在果樹上能放到自然完熟。晚花椪柑的外表「膨」得歪七扭八,奇醜無比。家人初看到外表總是滿臉嫌棄,但只要嘗到滋味後,就一瓣接一瓣不停地送入嘴裡。 那一年晚花完熟椪柑的味道至今讓人難以忘懷。


圖:文福哥「今年第一筆收入」。

文福哥是個骨子裡對椪柑成熟度有莫名固執的人,看到大家在吃青皮椪柑,總是悠悠地說著:「歹吃貴。」你或許無法想像,當鄰近的椪柑園都開始採收椪柑送至市場販售「轉現金」時,文福哥總堅持要再多等幾天,等椪柑更成熟了才願意開始採收。水果剛上市時價格波動大,越晚出貨一斤就可能有幾十塊上下的變化,若等到果實成熟,市場上的貨源充足,價格回歸平穩,獲利反而有限。這樣的堅持,讓我忍不住詢問文福哥為何要跟錢過不去?他說:「椪柑沒『膨(phòng)』(意指椪柑成熟後表皮膨脹與果肉分開時的狀態)就不好吃啊,我不想讓人吃到不好吃的椪柑。」這就是文福哥的身為農民的自信與堅持。正因他對自己生產的水果品質有所把關,也讓我在與文福哥的合作過程中更加有信心。

近年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意識逐漸高漲,轉而消費有益健康與低農藥殘留的食物,對於有心想要從事友善轉型耕作的農人看似是利多。然而像是椪柑這樣的農產品,有別於生長期為一季或數個月的五榖雜糧與蔬菜,果樹從小苗長至可以穩定生產至少要三到五年,過程中結出的果實品質不穩定且產量少。若農民想從慣行轉型為友善農法,可能會面臨病蟲害問題導致果樹死亡,「砍掉重練」之後便又是五年的漫長等待。或許一季沒有收入還可以撐得過去,但五年沒有收入這樣的風險,是果農不敢想也不敢轉型的最大壓力來源。


圖:文福哥說椪柑就是要膨才好吃!

看似樂觀與靦腆的外表下,文福哥背負著整個家庭的生計重擔,種植果樹的農友也多是如此。果樹一年一穫,這一年如果老天賞飯吃,收成好或許就能多存些錢,若在採收前遇到颱風等災害,儘管收成少市場價格高,卻也是「看得到吃不到」。這樣看天吃飯的心情,對於每個月初薪水就會固定匯進戶頭的我來說,根本無法想像那樣的壓力是何等巨大。 而股東認股的股金,就像是提早支領的薪水一般,讓農民可以預先確保農產的去處與販售價格,也能無後顧之憂地往自己預先設想的耕作方式去照顧果園。

每年果樹認養的股東招募活動結束後,我總懷抱著每個月領到薪水時的「小確幸」心情,樂於幫股東們儘早在產季前發薪給農人,讓他們感受來自股東最直接的溫暖支持。


左圖:本文作者幫股東轉付股金給農友;右圖:農友在果樹認養證書上簽名。

認養 – 阿嬤的愛情

初次認識的柳丁農友陳慶銘(後稱阿銘哥),他在壯年之際從臺北返鄉,因為家中父母年歲漸長,富有責任感的他,毅然決然地收掉經營許久的麵包店,帶著妻小回到家中務農。山村中的青壯輩是稀有的,家族長輩知道有年輕一代回鄉,紛紛遞出手中無法或是無力管理的果園,請阿銘哥夫婦照顧。長輩交托的約十四甲土地重擔,就這樣落在他們夫妻倆肩上。 

柳丁認養行動的第一年,和阿銘哥一拍即合,阿銘哥說每回噴藥最先中毒的就是農人自己,非不得已他亦不想使用農藥。在這裡多是使用慣行農法來照顧果樹,像是阿銘哥這般運用「懶人農法」的農人是少見的。「懶人農法」是我對阿銘哥的隨興管理果園方式所起的名,他的懶人農法哲學就是:「管我們管得到的,只收動物吃剩的。」柳丁園總是全年長草,問阿銘哥何時去除草?得到的答案是:「有空就會去。」然而這個有空,有時距離一個月,也有長到間隔三個月之久。阿銘哥說草就讓它長吧!果樹在山坡上還需要它們抓住土壤。至於農藥的使用,阿銘哥一貫率性地說:「灑農藥也要花時間,我沒空。」又是一句沒空,造就了園中柳丁每年只在小果時綜合性噴灑了一次。

有別於其他農人三天兩頭噴藥,又見不得雜草長太高,好幾次要走進阿銘哥的柳丁園,還必須手拿鐮刀邊砍除雜草才能前進。收成的季節裡,柳丁的香甜往往不是人們先嘗到,住在果園旁的松鼠鳥兒早就先一步「嘗鮮」了。動物們總知道哪一棵樹的果實最甜最好吃,也會成群結伴相約一起來分食。吃相好一點的,慢慢蠶食掉整顆果實;吃相差一點的,咬幾口便丟在樹枝縫中宣告到此一遊。阿銘哥對於這群不請自來的「吃貨」們,也只能雙手一攤表示無奈。他認為這裡本來就是動物的家,我們吃剩下的就好;而且看到吃一半的柳丁,也遠比看到因農藥而中毒的動物們屍體來得好。


圖:松鼠吃剩的柳丁,阿銘哥說動物吃完的再給我們吃吧。

在仔細確認認股細節與果園安排,著手準備開放認養時,某天卻接到電話:「姵君,阿嬤很擔心果樹,這三天都睡不好,你要不要來(家裡)一下。」阿銘哥的太太婷怡姐在電話那頭焦慮地說。飛奔至雜貨店,阿嬤看到我後急忙拉我到一旁用商量的語氣說著:「阮幾若工攏袂睏(我好幾天都睡不著)!袂當尬恁參詳一下,講恁彼个柳丁,可不可以換別位,阮厝裡猶有一塊嘛是種柳丁的,彼搭由在恁愛按怎『耍』就按怎『耍』,好無?」。

這件事很棘手!因為我遇到了許多農民在轉型耕作的過程中最先遇到的第一個大關卡:家人反對。農民還未起步就卡在這一關,甚至於只能維持原狀、無力回天 。雖然一路上已在心裡演練過許多遍,也預想很多狀況的因應方式,事到跟前卻慌了手腳。要改變長久以來慣行的農作管理方式並承擔許多風險,在老人家的眼裡,我們就像小孩在玩扮家家酒,拿果樹來「玩」。

在山村中最不缺乏的就是轉型失敗的故事了,只要提到減少農藥使用,農民們都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出一大串不可行的失敗案例。正因如此,儘管年輕一輩的農人有決心想要改變,最先跳出來反對的就是自家人,長輩的權威與家人的情感羈絆是欲轉型農人最難突破的防線。當你好不容易說服他們後,接下來可能要面對的是街坊鄰居們的議論,然而,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那時,只能先初步安撫好阿嬤,默默地退離雜貨店,再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不預設立場地嘗試理解阿嬤的立場,也向婷怡姐詢問阿嬤睡不著這三天中究竟在想些什麼。

原來預計開放認養的這片果園,位在一處坡度較陡也較為獨立的地方,這裡的柳丁果樹樹齡約為二十至三十年,算是頗有年紀的「老欉」。老果樹所結的果實品質較為穩定且優良(農友說比較 Q),佔阿銘哥家生產柳丁的大宗。而這裡也是阿嬤和阿公(慶銘哥父母)年輕時「起家」的園子,裡頭的柳丁樹就像他們從小照顧到現在的孩子,是兩個年輕剛成家的小夫妻,一起為了生活而種下的「希望」。柳丁樹也沒讓他們失望,努力地開花結果,支撐他們養育女直到成家立業。對阿嬤來說,這些果樹見證了她與阿公一輩子攜手打拼的感情,也是維繫這個家的根基。


圖:阿銘哥家的柳丁有一段阿嬤與阿公的粉紅愛情故事。

阿嬤擔心柳丁的減藥栽種會讓她與阿公的「孩子們」受到病蟲害損傷,這讓她好幾晚都睡不著。其實阿嬤的擔心是多餘的,阿銘哥接手這座果園之後,已經逐漸改變耕種方式,施行減藥管理很多年了;而果園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獨立環境,也讓果樹能減少病蟲害的侵擾,長得較為健康。我的介入也只是提供一個方式讓更多的股東有機會吃到這樣友善環境的柳丁。

阿嬤不知道的是,我比她更害怕農友們加入果樹認養行動後,無法達到他們所期待的結果,甚至可能會嚴重影響到他們家庭的生計。但是聽完阿嬤的故事,不知哪來的自信與責任感,我不斷地向阿嬤拍胸膛保證:「就一年,我們先來嘗試一年,一年過後再來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

最後阿嬤接受了,柳丁認養就這樣走到了第三個年頭。第三年認養初始,阿嬤看到我已經會開心地說著:「樹仔你要認真賣(推廣認養)喔!阿嬤要吃飯,孫仔也要讀書,知道嗎?」
現在只要到果園裡,看到生氣勃勃的柳丁樹們,便會想起這段屬於阿嬤與阿公的粉紅愛情故事。因為如此我也更堅定了要持續做【加減橙儲】果樹股東俱樂部,要將阿嬤的這份情感與堅持傳承延續給每個吃到柳丁的股東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