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195

文章分享:


一份傳承百年的《犁頭山水話》

作者 / 楊真宜(清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竹北高鐵往東走,只要三分鐘的車程即可到達一座傳統的客家農村,舊名「東海窟」的這個聚落涵蓋東竹北的東海里以及芎林鄉下山村地區,南依頭前溪,北傍犁頭山,自清末開墾至今已歷經三百餘年,主要作物為水稻和柑橘。在這城鄉之間的交界地帶,西邊是近二十年竹北新興市區,高鐵站周遭高樓林立,豪宅大廈一棟接著一棟蓋,供不應求,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台元科技園區,以及南邊的新竹科學園區等高科技產業聚落,帶來了大量科技新居民落腳於竹北;東邊緊鄰璞玉田和芎林鄉,新興市區與傳統的客家農村一線之隔,形成強烈的城鄉對比。

因社會經濟結構改變,新竹縣人口自1990年代開始顯著增加,尤其以竹北都市計畫及六家高鐵車站特定區最具吸引力,目前與桃園、臺中並列為三大成長快速之都會區。而竹北市則是新竹縣人口最多,也最密集的行政區,與新北市林口區同為臺灣人口增加最快速的兩大行政區。根據官方統計,位於竹北高鐵特區的中興里,不僅是全臺第二富里,年度綜合所得平均為231.9萬,此外,10年來人口也增加了97%,整個竹北市近10年人口成長41.1%,平均月增500人,其中170名為新生兒。目前竹北市人口已突破20萬大關,除了交通便利,鄰近區域就業機會多之外,今年底(2021年)也將有大型百貨公司開幕,整個竹北市充滿年輕活力與高度消費能力。


圖:新竹縣人口成長圖(資料來源:新竹縣政府

即便如此,對於多數落腳於竹北市的新居民來說,這座緊鄰高鐵特區東側的客家農村卻是相當陌生。其實頭前溪北岸因具備發達的水利灌溉系統,往昔素有新竹糧倉之名,不但在日治時期曾是「貢米」的生產地,至今也多次種出全國冠軍米。犁頭山腳旁的竹22鄉道兩端連結著竹北至芎林,是竹北科技新住民假日熟悉的騎單車、跑步路線。而芎林在北臺灣開發史上也極具重要意義;1835年(清道光15年),粵籍人士姜秀鑾及閩籍人士林德修、周邦正在清朝官方支持之下共同設立閩粵合股之武裝拓墾組織(俗稱金廣福大隘或金廣福墾號)即是由此進入北埔,作為前進內山開墾的轉運站,也因為開發時間早而累積了豐富人文歷史,至今還保存有不少傳統客家聚落。

近年來,也有從臺北移入的新居民、竹科退休工程師、返鄉青年於此從事友善耕作,開起無農藥、無化肥食材的小餐館及咖啡廳。即便如此,這片緊鄰都會區的世外桃源對於多數竹北居民來說仍舊相當陌生,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東海里上的東興路宛如楚河漢界般,一刀將東竹北劃分為新興的竹北市區與都市邊陲的客家農村聚落。


圖:自犁頭山頂俯瞰竹北高鐵特區及東海良田。

從田調團到地方刊物

2020年中,因緣際會下,清大科技部人社計畫團隊在場域認識了一群來自竹北與鄰近地區的居民,這群熱愛土地、喜愛親近大自然的朋友們被這片美麗的田園所吸引,將這裡當作是他們的第二故鄉,很快地我們也將他們網羅為共同工作的志工伙伴。為了讓這股能量能夠延續下去,團隊便邀請這十來位伙伴一同組成田野調查團,從2020年底開始,每週舉行一次線上會議,共同規劃如何走訪社區、探訪耆老,認識每一片土地的紋理與故事。

既然要走訪社區,訪談地方居民及文史,這些內容如果能轉化爲文字,向外推廣都市邊陲農村的價值與美好,豈不是一舉兩得!因此,團隊們便興起了辦理地方刊物的念頭。在大家一致同意下,田調團隨即轉變為刊物採編團,以發行刊物為目標,共同思索如何編撰一份屬於地方的刊物,並將這片土地的美好傳遞給城市居民,促進城與鄉之間的友善連結。為了讓採編更有效率,更能符合每個人的興趣所在,大家經過幾次的討論,訂出五大主題面向,每個人可以依據各自的興趣加入不同組別來進行田野調查,五大面向分別為:在地產業組、自然生態環境文化組、建築地理特色組、教育生命故事客語組以及傳統技藝料理組。

由於大家的共通點皆為熱愛這片美麗的田園,因此刊物的目標為宣傳城鄉共好理念,期盼緊鄰竹北市區的這片客家農村能成為都市發展的後盾,而都市發展下的科技能提供農村發展與轉型的創新資源。經過一番討論,大家集思廣益後決定將此地方刊物命名為《犁頭山水話》

「山」即犁頭山,昔有多條古道溝通南北生活圈。山腳耕地、聚落、溪流、水圳自成生態系統,多樣生物棲息其中,是倡議里山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所。「水」即新竹頭前、鳳山溪水系,犁頭山為分水嶺。頭前溪北岸有新竹糧倉之名,有發達的水利系統,適合進行親水與食農教育。「話」即在此生活者的故事,刊物結合田野調查,報導農村技藝、建築,串聯在地產業,傳承客語文化。


圖:《犁頭山水話》夏季號製作犁頭山百年古道地圖。

刊物的架構分為「主題報導」與「專欄報導」兩大類,每一刊皆有一個主題為核心概念,再以此概念去發想主題報導下的子篇名,舉例來說,創刊號東海百年水礱間為核心主題,其衍伸出來的子報導有:〈復興碾米廠風華再現〉、〈轉動吧!水礱間〉、〈自然的恩賜〉、〈礱的傳人〉及〈頭前溪的河蟹滋味〉。而專欄報導則固定包含:走訪山水、特色店家、技藝采風、客語薪傳後生挑擔、活動剪影、在地議題及人物話語。每一刊的主題概念皆是大家透過每週的會議不斷交換意見而產生出來的,目前以一年發行四刊的季刊形式推行。

《犁頭山水話》創刊號誕生

從決議發行地方刊物,到春季號的誕生,竟然在短短不到三個月內就發生了。這期間採編團的伙伴皆是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安排訪談以及撰寫文章,文章完成後,團隊成員相互協助校稿,難能可貴的是,採編團的大家是以志工形式,完全不支薪的方式來完成這項任務。對於伙伴們來說,能夠如此快速的完成創刊號,事後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其中除了歸功於大家無私的奉獻,利用下班及假日時間來完成各自的採編工作之外,幸運的是,團隊裡面臥虎藏龍,有人是經營書店多年的老闆,有人對於撰寫文章有經驗,這些都對於催生這一份地方刊物發揮莫大的幫助。

2021年4月28日,我們在竹北東海水礱間舉行《犁頭山水話》刊物發表會,希望將這份喜悅與大家分享。現場與會嘉賓有新竹縣文化局李安妤局長、竹北市市長秘書黃盈凱,連郁婷議員、吳旭智議員、林增堂議員、林禹佑議員、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謝國興教授、清華大學人社院張嘉鳳主任、東海在地鄉親以及東海國小老師帶著學生們一起到場共襄盛舉。

清華大學區域創新中心主任林福仁教授認為,從學校角度觀之,這片蘊含百年客家文化的土地,提供大學與地方一個很好的協力場域,讓清大師生與在地鄉親能夠一同共創,看到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清大人社計畫李天健教授則感謝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對於清華大學深耕竹北地區的支持。從去年四月遇到鄭書鑫阿公產生合作想法後,透過六場工作坊與在地志工、人社院學生逐步清理水礱間,因此《犁頭山水話》創刊號以此作為主題別具意義。李天健教授也特別感謝鄭阿公、鄭家家人及地方鄉親,他們的支持是團隊的一大助力。《犁頭山水話》的誕生,也意味清華大學會持續與在地協力,推廣地方價值。


圖:創刊號記者會於東海百年水礱間舉行。

新竹縣文化局李安妤局長,提到《犁頭山水話》創刊號發行,讓讀者能夠認識這座將近一百年碾米廠蘊含的豐富文化,是件很好的事情,也希望未來可以持續合作,從文字保存及客家文化兩方面著手,與客委會、新竹縣文化局合作推廣竹北在地文化,非常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空間。此外,《犁頭山水話》編採團成員們也向大家介紹參與編輯的動機以及編輯過程中各種趣事,創刊號主編南光遠先生說明大家因為熱愛這片土地,被其中生命故事所感動,因此產生想為這片土地留下紀錄的想法。

讓地方故事永流傳

大家都知道辦理刊物既是辛苦又是無法賺錢的一項工作,刊物採編團的起心動念是將地方的故事透過文字保存下來,也藉此向外界宣傳城鄉共好、共融、共存的理念。然而,即便存有美好的願景跟理念,仍舊需考量到現實的營運成本,才能讓刊物的發行可長可久。

在2020年2月正當大家忙於創刊號採編之時,無意間得知客傳會有客家普及著作出版補助能夠申請,因此採編團隨即向客傳會提出申請,最後團隊也幸運地獲得補助。目前春季號及夏季號部分經費由清大科技部計畫支持,秋、冬季號則由客傳會經費補助。未來刊物的營運將由清大科技部計畫催生的地方協會──台灣豐禾子協會接手,由其處理刊物運作及發行事宜,並自秋季號開始正式對外販售。

目前除了有一群不支薪的採編團隊完成四個季號的產出,我們也規劃未來廣邀一般民眾、鄰近學校師生投稿、加入採編團隊,並且提供稿費,讓更多民眾參與地方故事採集,也讓在地價值有更多不同角度的報導,期待《犁頭山水話》能夠一代一代的記錄與傳頌這些故事直至百年永恆。


圖:採訪在地達人,記錄傳統知識與技藝,也希望能將這些美好的價值傳遞出去。


【相關媒體報導】

《犁頭山水話》創刊號 竹北百年東海水礱間發表
看見「璞玉田」的美好 清大團隊創辦《犁頭山水話》
《犁頭山水話》季刊 行銷竹北東海地區人文
《犁頭山水話》季刊 行銷竹北東海地區人文
《犁頭山水話》帶你了解客家農村人文 以達城鄉共好理念

【延伸閱讀】

轉動吧!百年水礱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