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608

文章分享:


再社區之後:社區策展作為地方創生實踐行動的幾點思考

作者 / 邱俊達(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前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林俊志(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我們面對的將不再是一個建設的年代,而是一個如何去使用的年代。如何去調整、修補、活用過去所創造出的各種社會積累,進而提升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

——蘇睿弼,《地方創生最前線:全球8個靠創新企業、觀光食文化,和里山永續打開新路的實驗基地》

2021年5月9日,「再社區—過渡.聚合.創生」(Re: Place - Transition.Correlation.Regeneration)(以下簡稱「再社區」)一展在培力學員「畫說鹽埕麵」規劃的「遊港趣:海上的保七麵」中落幕。為期一個月的展演,歷經策展培力工作坊、社區夥伴與展演空間整合、地方走讀活動,最終收攏於一段海上遊歷與品嚐祕密麵食(保七麵或稱漁夫麵)的夏日時光。從城市發展與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游港趣」毋寧是一趟高度政治經濟學與文化雜揉的事件,提供我們從陸地上和文獻中難以碰觸的活歷體驗(Lived Experience),同時也鋪陳著「再社區」後續所欲發展的創意港市的視野。


影片:「再社區—過渡.聚合.創生」。(出處:鹽埕書/抒憶臉書粉專)

從「公民參與FreeStyle」到「再社區Re: Place」

「再社區」是由甫加入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的博士後研究員邱俊達所策劃,王俊傑、張錦忠、宋世祥三位教授擔任指導。對當代藝術策展專長的邱氏來說,這個任務雖不困難,但心底一直帶有某種困惑:「為何大學跟科技部會想做地方創生?」在他相關的參與經驗,諸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旁大崎村(現稱「大崎村落創藝基地」)、基隆港區的太平國小(設計與建築者之家)、臺南麻豆的糖業大地藝術祭等,這類計畫多歸屬於文化局、都發局、文化資產局等,為何大學和科技部也開始加入?其定位、目的與差異性為何?

再者,近幾年「地方創生」在橫向移植後的流行,儘管打開九〇年代以降社區總體營造的格局,但根本性的問題也反覆重演,諸如過度依賴公部門資源、過度包裝的願景、方法論的老舊或缺乏、倫理滿足下的自我感覺良好,更遑論KPI當道下流於表面風光的煙火效用,而在真正需要投入以朝永續發展的「建制」(institionalize)反而不足。這並非是對台灣地方創生的否定,毋寧說,因為已有這麼多豐碩且動人的成果,更需要持續地檢討、反思以期革新問題意識與行動方案。這也本文撰寫的目的,希冀藉由操作經驗的簡要整理,來聽取更多改進的反饋。


圖:《再社區:過渡.聚合.創生》在今年4月10日5月9日於鹽埕區新浜碼頭藝術空間、貓手日文二手藝文書店、SKB文明鋼筆、廢墟BAR同步展出。

鹽埕,這一高雄昔日的華鬧之町,因著鹽業、漁業、築港、商貿、拆船業以及市政中心設置而繁榮鼎盛。然而,每個地方總有它的興與衰,……它物換星移後所成為的「過渡社區」樣貌:青年人口外流、老齡化、社區與公共意識低落,以及族群間缺乏適當的溝通管道而形成隔閡等問題。一波波單邊、單向湧入的觀光人潮看似振興,實際上過度集中與懸浮的文化消費模式,不僅對在地生活環境和品質帶來不良影響,更劃出一道分割地域的無形鴻溝。顯然,這樣一種公家資源挹注而成的文創產業模式,若長期缺乏在地連結的基礎,最終換來的是地方的犧牲。

——「再社區」策展論述

這段策展論述,點明了「再社區」兩個重要背景,一為鹽埕區的「過渡社區」特質,一為現下問題與駁二藝文特區的關係。有別於一般的過渡社區情狀,鹽埕區儘管經濟沒落,但多數居民並非經濟弱勢,而位居港口商貿要地的歷史,形構起這個地方「求新求變」的性格,這並不與懷舊情感衝突,而是對「變化」有較高的接受度和開放性。再者,藝文特區的發展儘管帶動觀光經濟,然而過度單邊化的集中發展,許多居民未蒙其利,卻得承受髒亂、塞車等環境與生活品質惡化之苦。因此,場域的實質現況無法僅以表面狀態來判定。

面對社群們各自為政以及開放性參與平台的缺乏,我們選以「公民參與FreeStyle」作為核心,通過各種族群的串連和擾動策略,希冀扮演起促進社群網絡發展的中介組織角色,及至地方多樣性的中介組織的持續培力,運用軟實力來改善「南鹽埕(駁二)—北鹽埕」之間的落差,進而共同打造創意港市。

事實上,這一三年計畫的問題意識歷經了數次調整。從一開始「如何運用科技媒介來推動公民參與,施行數位治理,進而促進社區轉型?」在經過深入的場域調查後,時任博士後研究員林晏渟提出「公民參與FreeStyle」,發展遊戲式田調、串連起穩定的社區夥伴、添入輔佐性的數位社區治理工具及至運用共識會議來提升社區意識,扶植人民團體「鹽埕研究社」成立,建構起一種「Seniors(照護)-Spice(藝文)-Strength(產業)」的在地社會生態系統(Socio-ecological systems, SESs)雛形。


圖:科技部人社計畫舊港團隊的三輪車曾穿梭過鹽埕區的大街小巷,倡議社區公民參與。

在「再社區」的策劃中,邱氏進一步將問題意識推進為「如何通過公民參與與社群培力的滾動關係,開創地方創生式的發展?」發展出「Re:」這一既有「回應」、「回覆」也有「再造」之意的「Re: Place」。這也某種程度反映策展人在加入一個已有大致框架的社區計畫時,所面臨自身既是一個「局外人」、「觀察者」、「研究者」也是「媒合者」與「修復者」的角色。

綜上條件,「再社區」的策劃除了呈現中山大學科技部人社計畫自2018年啟動迄今的成果,更欲探究地方性、公共參與和社群培力間的滾動關係。團隊以社區策展為方法,邀集專業單位舒喜巷新樂園藝術空間日青創藝擔任培力講師,並結合社區夥伴(新浜碼頭藝術學會貓手日文二手藝文書店鹽埕老人活動站、鹽埕研究社、廢墟BAR)、三位與場域各具淵源的藝術家(張致中、李珮瑜、山本聖子)以及二組培力團隊(鹽埕飯包畫說鹽埕麵)來參與,希冀呈現學術機構如何有別於一般的藝術介入操作,發揮其智庫與軟實力特質,在知識、技術的轉移和創意的開發,建立起「藝術—長照—產業」之社區生態鏈的可能範式。


圖:舊港區三年擾動區域地圖:在地方創生的概念裡,重要是連結社區許多小型單位形成合作網絡,未來才可能激發出多元與多樣性。。

社區策展作為方法

以「社區策展」作為方法,意味著這一展演的發展是由下而上且面向社區與一般大眾。然而,所謂由下而上應是一種動能的誘發,需避免被倫理與政治正確性綁架,而消弭了「上」與「下」的能動專責以及滾動式的能量生成。因此,我們通過「社區策展」來建立起闡述地方之歷史性、社群性、擾動歷程及至未來想像的參考框架,另一方面,經由培力工作坊來修正與調整框架,同時發展具體的展演內容。

必須說,作為社區策展,若無法將展演能量擴散至社區,顯然就失去了意義。也因此,我們調整了最初僅以創生基地「新濱碼頭藝術空間」為展演場域的設定,積極尋找可串連的社區空間,最後加入貓手日文二手藝文書店、廢墟BAR、SKB文明鋼筆——後兩者並非計畫長期合作的社區夥伴,廢墟BAR是本次新增的串連店家,SKB文明鋼筆是經培力團隊「畫說鹽埕麵」主動洽談而成。


圖:開幕導覽實地帶領觀展民眾穿梭在《再社區》四大展場。

再者,「社區策展」方法具有整合不同學門之方法論來重新量繪地方、整合文化資源,演起一種推動由下而上的參與、培力、賦權之平台,進而發展社區參與基礎之文化行動或者說共鑄文化公共性的公民美學。

「再社區」整體的策展操作可劃分為四個階段:1.概念(問題意識)與方法設定;2.資源與素材盤點與分配;3.滾動式執行與修正;4.展演執行。更具體的說明如下:

•    第一階段-培力與企劃發想:於2021年1月底辦理「鹽埕考現x灣岸創生-社區策展培力工作坊」課程,邀請舒喜巷創辦人黃飛霖、新樂園藝術空間總監張雅萍、日青創藝主理人洪榆橙擔任講師,引導學員發想企劃。工作坊對象設定以對鹽埕社區、文化、策展有興趣之民眾為主,以展現社區中多元文化的生態建構和創意生活為旨,並以4月執行社區策展為目標。

•    第二階段-提案評選:由參與工作坊之學員分組提案、簡報並進行評選,共有四組提案,並由計畫召集人、主持人、培力講師、博後共七位評審加以評選。獲選者可獲策展製作費補助。

•    第三階段-策展製作:由人社計畫團隊與培力講師全程陪伴,輔助獲選學員進行企劃優化、執行協助至完成展演製作。期間包含兩次與講師的正式會議與多次非正式討論。

•    第四階段-回饋與延續:以「焦點座談」進行集體訪談,蒐集社區夥伴以及培力學員之參與經驗和回饋意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檢討,構思下一階段可能的合作模式。

較為可惜的是,當「再社區」閉幕即將開始第四階段之際,因疫情再度爆發只得暫緩舉辦焦點座談,使得這篇文章少了參與者的反思與建議,只能將個別零星的對話統整撰述。但值得說嘴的是,展覽雖已閉幕,兩組培力團隊仍主動且持續地發展計畫。「畫說鹽埕麵」近日仍陸續釋出鹽埕麵店的訪談影片;「鹽埕飯包」已立粉絲專頁,整理活動檔案同時優化文宣設計(鹽埕飯包地圖),未來將搭配合作店家的活動來進行「游擊」展演。這兩組團隊的積極性與行動力大大出我們預期,不僅緩解了培力學員多為外地人而可能面臨計畫結束隨即鳥獸散的徒勞,也體現了社區策展培力中「學員成助教,助教成講師」共同成長的漸進價值。


圖:「畫說鹽埕麵」是由一群喜愛鹽埕的創作者們共同組成的團隊,與SKB文明鋼筆特別合作的前導徵件展,通過文字和繪畫分享每個人與鹽埕麵店的故事。團隊也拍攝訪談多家鹽埕麵店,並剪輯成影片透過網路分享。

大學作為社區:朝向再校園(Re: Camp)的場造美學

「為何大學跟科技部會想做地方創生?」更準確地說,我們思考的是在歷經長期的「藝術介入社區」和「大學介入社區」之後,到底什麼時候這個「『X』介入社區」可以反轉?如果有所謂的「社區介入大學」,這會是怎樣的一件事?它的動機、方法、目的為何?

在科技部人社計畫四月季會中,邱氏以「共鑄文化公共性:從關係的修補開始」,闡述「再社區」的問題思考和發展歷程。關係的修補對應著資本主義現代性所導致的孤立與斷裂,而所謂的「文化公共性」則係以公共參與精神為基底,通過實驗性與創造性的文化行動來實踐多樣性的文化生產。文化生產的內容不僅只是地方歷史文化資產的發掘,更關乎「方法」的實驗之於「社群網絡」與「文化行動」間相互滾動構成的「行動者文化」。這是大學與科技部計畫能夠以其智庫與團隊研究能力,針對方法的設計、實驗、平台搭建以及效應分析等建立起其「介入」的特殊性。

以本計畫為例,我們耗費兩年多的時間運作小型而持續的社區擾動,以此進行方法的開發與中介組織的培力。到了「再社區」階段,展演本身也試圖呈現這種「方法的實驗與開發」,這同時展現於「社區策展」方法以及培力團隊「鹽埕飯包」、「畫說鹽埕麵」的文化生產上。若從策展人關注的「場造美學」(Fielding Aesthetics)的三個行動軸心「採集—製圖—場造」[1] 來看,兩組團隊雖皆選以飲食文化為切入點,然因著力點不同,「鹽埕飯包」側重踏查體驗與DIY創意飯包,「畫說鹽埕麵」則側重港口文化記憶與數位行銷推廣,而發展出不同的採集策略與製圖學。

「鹽埕飯包」串連了鹽埕在地的九間店家:老牌雞蛋店、杏仁茶、炸牛蒡、烏魚子、滷味、蔘藥行,也有年輕世代開設的手作漢堡店和咖啡店,而其製作的「飯包地圖」除了索引功能,亦建構另種觀看鹽埕的視野,並結合野餐活動來促進走讀與品嚐的對話。「畫說鹽埕麵」採集場域中二十多家新舊麵店並進行訪談拍攝與地圖製作,留存地方的文化記憶的同時,也呈現麵食文化的時代發展,而與SKB文明鋼筆、跟著尼力吃喝玩樂&親子生活、Fly with Lily學英語環遊世界的合作,不僅充分回應數位科技媒體之運用的必要性(Podcast、YouTube),也大幅擴充了計畫的能見度與特色。


圖:「鹽埕飯包」散策地圖帶領大家走進鹽埕尋覓在地食材,如烏魚子、枸杞、炸菜肉丸等鹽埕家味,透過手作專屬的鹽埕家味飯糰,與在地展開味蕾對話。。

此外,展覽特別邀請藝術家李珮瑜張致中山本聖子參展,藉此示例藝術家觀看社區的獨特視角,以及轉化在地元素予以作品化的方法。通過上述多樣性的採集與製圖,「再社區」得以從以人為本的「再」擴展為以空間為本的「再」,一種場域的育營(cultivation)與再造。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誠如各個地方創生案例所示,一個場域從再造、維持動能到永續發展絕非一朝一夕。同樣地,「再社區」作為三年計畫的收尾,欲呈現的不是表面的歡慶和討好,而是擾動與實驗的創新精神以及真實想法的聆聽和檢討。

平心而論,因著種種現實條件的限制,儘管計畫團隊與學員皆投入大量心力且運用多樣性的媒體來宣傳行銷以擴大能見度,但在效益(如參觀人次以及地方的回饋)方面並不如預期,這或可歸結於疫情影響,但我們認為實質的困難在於行銷推廣策略薄弱,以及缺乏足夠時間與社區夥伴,特別是店家,一同開發理念與經濟效益兼具的合作方案。因為社區策展本身仰賴的是長期性的運作、規劃、反覆修正,從而發展實驗性與創意性的建制。「再社區」以三年積累的能量試圖啟動某些事,讓人的相遇牽動起關係的修補、地方的修復以及文化的融合。接下來,我們希望活用智庫與藝術整合的力量,創造大學與社區的持續相遇、交往和辯證對話,進而朝向一種大學作為社區、「Re: Camp再校園」的場造美學。


圖:開幕座談:《再社區》策展培力經驗交流與分享。


[1]「場造美學」為筆者(邱俊達)針對各種類型的「場域活化」計畫之研究,所嘗試提出與發展美學論述。這種美學概念著重活化過程中採用跨域與多樣性的田野方法,使田野成為一種動態的、與各種事物互動、建立關係,以此達到「培育營造」(cultivation)的活化效用。「採集—製圖—場造」是一個動態性的方法論,「採集研究」(collecting)對應不同專業背景在進入場域時對素材的收集,諸如歷史文獻、檔案、地景、土壤、植物等;製圖(mapping)是運用圖面來呈現場域中各種事物之配置與關係的方法;場造(fielding)則是改造場域的實踐。

【延伸閱讀】

地方上人與人的連結:話說社區策展

把鹽埕日常包進飯糰裡!「鹽埕飯包」社區策展筆記

不只是過客:從《再社區》展認識駁二駐村計畫的藝術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