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182

文章分享:


放下專業的高度——與義築協會簡志明談傳統自然建築

作者 / 阿桂

「我相信蓋房子這件事,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台灣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說。

2013年成立的義築協會,接受來自全國各地偏鄉社區的建築需求申請,標榜與在地部落、學校或社區的人以「合作共創、合作共享、合作共好」,強調在地居民共同參與建造過程,完成屬於在地居民的建築。

當年簡志明和這個世代許多年輕人一樣,對人生感到有些困惑:除了賺錢,還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研究所畢業後,簡志明在因緣際會下,走進南投山裡將自己的所學貢獻給部落的小學,自此開展了不一樣的人生。


 圖:義築協會的案子大都位於偏鄉社區或學校,甚至遠至尼泊爾,過程中強調在地居民的共同參與,使建築成為在地居民的事,而非專業建築師的事。(照片來源:歷年參與義築志工提供)

每個人都可以是建築師

簡志明研究所畢業後,隨即在行政院服替代役,當時他聽聞之前接觸過的南投雙龍部落,國小的工藝教室因風災受損無法修繕而倒塌,那是簡志明第一次起了利用自己的專業協助偏鄉的念頭,也是他接觸的第一個案子。

「一開始,我覺得我的所學知識應該可以幫助他們,但我做完第一年發現根本不是這個樣子,是他們在幫我。」簡志明說,「部落的人完全有能量可以蓋自己的房子。」

部落的人自有與自然相處的方式,也有其傳統的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技術,這些傳統建築技術,由父傳子、子再傳子,是原住民長久以來與自然共處而獲得的智慧。這些在地的建築知識技術,能符應在地諸多氣候條件,有一套運行良好的模式。在過程裡,部落的人教簡志明如何判斷那些竹子可以做為建材、適合取材的季節、如何在竹林裡生存、如何進行後續防腐工作等等。

他發現,「我們在學校學的建築專業,傳遞的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定勝天」的精神,但部落學到的,是人根本不可能勝天。」人作為人處於天地之間,要學習的,是取之自然,然後學習和自然相處。所以對部落的人來說,蓋房子的建材都會有壽命,壞掉就壞了,便回歸大地。建材表面不用刷PVC防水層,「人去打獵,下雨都不用穿雨衣,為什麼房子要穿雨衣?」他們說。

沒有這些現代科學知識介入,這些傳統建築真的堅固嗎?簡志明拿出一疊厚厚的研究報告,告訴我他在研究世界各地的傳統建築,世界上有許多「沒有建築師的建築」,這是因為在很多傳統老部落裡,每個人都是建築師,這些常民建築師蓋成的無論是土屋還是木構建築,至今依然屹立,也有許多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表彰其重要的文化價值。


圖:社區居民與學童共同參與建造,協會也藉此過程告訴眾人日後使用與維護時的注意事項。(照片來源:歷年參與義築志工提供)

讓建築起於人的對話與想像

建築的專業養成裡,是利用科學的資訊,瞭解建築的基本背景,比如使用測量技術、或從當地氣象站取得氣候的資料等,這些都是建築設計之初的「基地分析」所需的重要資訊,相對於這些「不說話而取得的資訊」,簡志明認為自己的另一個技能,是透過聊天的方式來蒐集所需的資訊。

一般建築師與業主討論,會把設計圖畫完、模型準備好,再去和業主溝通。而簡志明的做法是先去閒話家常,藉此理解使用者對建築空間的想像,畢竟空間是給人使用的,簡志明希望完工之後,人們會在其中持續互動往來,賦予這個空間人性與故事性。從設計之初便吸納在地使用者對空間使用的想像,以此建立使用者與空間的關係,諸如孩子想像建築物的圖畫、晚上生火圍著火堆閒談蹦出來的構想,時常會產出令人拍案叫絕的概念。雖然有時不切實際,但他覺得這些都是最棒的設計。

比如2009年首次和雙龍部落的人討論學校竹構的工藝教室,簡志明的設想遵循理性步驟:先挖基礎、去山上砍竹子、把竹子放進基礎裡、開始蓋柱樑結構。理清相對的關係順序後,部落的朋友說出了驚人的構想:「錯!不是這樣子,第一步先挖基礎,第二步是在基礎裡頭種竹筍。」理由是沒有什麼比竹子的根更堅韌了,這樣的建物不會再受風災肆虐而倒塌,只是整體完工必須要花三年,「因為要等竹子長大」。

這場十年前的對話,到現在都還讓簡志明印象深刻:「超酷!有朝一日要在義築把它蓋出來!」這類想法看似天馬行空,卻能顯現出人與建築之間密切的關係。建築空間起於人的想像,本就是實用與創意交雜,對簡志明來說,人與建築的互動,必須要在拿掉專業知識的藩籬之後,情意的部分才會顯現出來。「建築是一門菁英教育,所以過去我們在學的都是用菁英在看這些事,但是人道建築,基本上必須要去專業化,才有辦法跟當地人溝通。」簡志明如此評論。

透過與非專業在地使用者的討論,建築工作者一步步更改設計圖,使社區民眾感到自己參與其中,那麼蓋出這座建物就不只是建築工作者的事,而是在地所有人的事。除了讓居民、孩子參與建造,義築協會在動手做的過程裡,也教孩子和居民如何進行維護;專案完工後也會再次回到社區,觀察在地居民如何使用空間,並回答關於維修的技術問題,藉此累積服務經驗。這樣的建物,能進入在地脈絡,成為在地生活的一份子。

「我們會盡量避免把建築變成僅是符號和圖騰,我們也不做私人建築,因為我們相信,在有限的金錢與資源內,公共建築能對當地造成最大的影響。我們做的空間,是希望它能夠持續被利用,讓空間的使用強度達到最強。」簡志明說,「我最開心的是,我們在設計時畫3D和模擬圖,模擬小朋友在裡面讀書的樣子,後來真的有小朋友在裡面讀書,還曾經有部落的一對新人在那個空間舉行婚禮,學校老師都傳了照片給我,真的很感動。」


圖:孩子們在完成後的多元閱讀亭暫歇玩耍,創造人與人間更為多元的互動關係。(照片來源:歷年參與義築志工提供)

作為必要之惡的建築法規

世界各地有著型態各異的自然建築運動,有的標榜居民參與,如義築;也有強調慢活的生活態度,如冬山在地社群共築土團屋。然而無論基於何種精神蓋起來的自然建築,背後都有取得建照的共同問題。建築技術法規基於安全的理由,從建築的過程開始便設立許多限制,包括建材的規格、面積的大小等等。

以使用的建材為例,台灣現行的建築法規,有針對鋼構與磚造的技術規範,但自然建材卻缺乏相對應的規定,使得傳統的自然建築往往無法取得建照。政府目前的方式是另起專案,讓建築師申請自然建材去接受一系列送驗、抗壓、抗拉等一系列測試,以此發給建照。但光是測試的費用便動輒上百萬,使得成本暴增,因此各地多數依傳統智慧而生的自然建築,往往還是無法取得建照。

對此簡志明有一套解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建築法規起因於工業革命之後,鄉村的人口快速向都市集中,而都市居住需求陡升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資本家利用快速而量產的方式蓋房子,使得都市房子的品質不穩定。加上都市的人口密度過高,導致居住品質下降,公共安全與衛生的問題也隨之浮現。因此開始出現建築法規,規範建築空間與建築過程的安全。隨著時間過去,累積的經驗越多,法規的內容也越來越細,進而延伸發展出現有的「建築技術規則」與建照制度。在這樣的邏輯裡,法規規範的內容,所對應的是來自工商業都市的需求。然而在鄉村地區,構成這些規範的脈絡則是不存在的。傳統聚落裡,民眾蓋的是自己或親友要住的房子,不用法規規範,基於保護家人親友的心態,就會出現一把心靈的尺,確保每根柱子立起來時,是最穩固的。

簡志明以義築協會至尼泊爾偏鄉建立醫院的經驗為例,而尼泊爾並沒有任何建築技術規範,協會前後三次到尼泊爾做田野調查與建築分析,觀察當地最常被使用的建材,使用的頻率越高,表示建材越耐久,那就是應該要選用的目標建材。這些當地建築,都是當地居民傳統的方式蓋成的,使用的是老祖宗的技術知識,建築師們記錄這些建物的使用情況,對當地人進行訪談,理解最能符應當地微氣候的建材與相關技術,回台灣之後再逐步修改設計。雖然沒有正式法規,但在地累積的傳統建築知識,仍然為建築師們指出可供參考的方向。

這些在地的、經由經驗累積的「默會知識」,或許沒有經過科學的檢證,但其使用歷史卻比現代法規久遠。現代建築法規是基於安全的保障,但換個角度來看,也綁住了常民以先人智慧創造堅固房子的可能。法規解決的,或許是社會資本化後產生的問題,是政府的必要之惡,然而法規也不應排擠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傳統經驗知識,而讓傳統自然建築的創造,成為需要具備龐大資金才能應付之事。

「蓋房子是本能的事,一定要有更多人去推,讓大家『有限度』地脫離被資本桎梏的生活。」簡志明說。 


圖:其實建築過程中所需的木工、焊接等技巧,就需要工匠師徒們代代經驗累積的默會知識,是無法從書上學來的。現代建築技術規範裡遺漏的傳統建築工法,也有許多這類經驗傳承形成的知識,卻因未納入法規,導致往往難以取得建照。(照片來源:歷年參與義築志工提供)

建築的歷程,是創造出空間與場所的過程,人與空間共築故事,才能賦予建築意義。義築協會的自然建築,不僅只是取之自然、用之自然,也在現代建築專業之上,更要求與在地居民的連結。藉由合作共創,不僅聯繫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和過去的意義產生連結:透過傳統建築知識,喚醒人、在地、歷史的情感。


〔延伸閱讀〕

從手作體驗自然慢活:專訪慢8樂猿土團課

義築 為改造社會盡一份力

你聽過義診,但你知道「義築」嗎?義築團隊全台跑透透,讓偏鄉建築跨越財富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