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536

文章分享:


呵護希望的青芽:鄧育仁老師專訪

作者 / 郭怡棻

「除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之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具體貢獻,我們還能講出什麼來?」

催生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人社實踐計畫)的幕後推手,前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鄧育仁,談起當初推動計畫的想法時,浮現在心頭的疑問。


圖:育仁老師(左一)到「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交流東華團隊在中平部落的實踐工作。

計畫誕生背景

2013年3月,隸屬行政院的國科會在組織改造過程中,正式改組為科技部。在此之前,面對組織即將升格,外界對於新的「人文及社會科學司」在產業及社會貢獻上的新期待,讓掌理該部門的鄧育仁老師始終戰戰兢兢,不斷思考人文社會科學可能的具體作為與未來出路。

因應組織改造的新挑戰之外,還有當前臺灣學術教育面臨的困境,都是促使人社實踐計畫誕生的原因。例如臺灣的高等教育快速擴張,廣設大學卻缺乏特色,同質性越來越高,加上許多優秀人才的研究主題只跟著歐美潮流走,「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很多人都去做歐美世界中他們認為重要的問題,跟著他們走。跟歐美學習很重要,但是當所有人都去做這件事的時候,或者所有優秀的人都去做這件事的時候,這個社會是有問題的,這個學術社群是有問題的!」育仁老師略顯激動地說。

於是,當時就從學術補助單位的立場去思考,希望透過計畫補助大學的方式,「看能不能出現一些大學、培育一些人才來做對臺灣社會有貢獻的事,而且也能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建立起重要的學術新典範。」但是,以經費補助方式對高教環境進行潛移默化的調整,是「希望有一些大學能出來做這件事,千萬不要誤解是所有的大學都要來做這件事,那就糟糕了。」育仁老師特別強調「多樣性」的重要。

計畫的完備落實需要集結眾人的智慧和力量,經過多方的諮詢請益,最後才找到推動高教改革「有口皆碑」的臺大社會系陳東升教授協助執行。育仁老師不諱言:「做這件事一定是容易得罪人的苦差事。你要叫人家吃苦耐勞,進入社區實作,希望學校改變制度又不能過度干預,然後從無到有,建立學術新典範,這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從一開始請陳教授帶領到各地拜訪有潛力的大學,到某次在花蓮機場等待登機的空檔,下定決心開口邀請他擔任計畫辦公室主持人,育仁老師幽默形容那時兩人坐在一起,另一人卻不理你的「度秒如年」景象,「然後他才點頭願意做,才有後來這個計畫。」


圖:在東海岸的磯崎部落,育仁老師代表計畫團隊接受族人的迎賓酒。

實踐工作的雙重挑戰

回顧三年來各大學團隊的實踐工作,育仁老師認為第一步要與社區居民相互磨合,建立起伙伴關係,共同去做一件事,是高度的挑戰;同時大學內部相應的制度調整、跨領域團隊的組成搭配,也是進入實作場域的關鍵。而在社區的實踐工作,如同成大團隊所標舉的「共作共學」、暨大團隊所彰顯的「協力治理」,大學與社區相互涉入很深。在協力共作的伙伴關係中,社區居民跟大學團隊的價值跟理念有時候一致,有時候不同,甚至發生衝突;在參與過程裡如何把其中的「故事」描述出來,轉化成更細緻深刻的研究成果,開創出學術新典範,是第二層更艱鉅的挑戰。

面對我們追問計畫要如何開創學術新典範,育仁老師從出版策略和建立新方法論兩個層面來解說。他以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典範的形成為例,說明學術典範的發展通常是由少數幾個人開始書寫出色的研究成果,投稿到相關專業期刊,進而帶動眾人的仿效,慢慢擴大影響力,逐步建立學術規範與方法論,當能量與規模足以撐起屬於該領域的學術期刊,就會加速典範的成形。

現階段臺灣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仍在發展中,育仁老師指出,除了帶領新進老師與博士後研究員將實踐經驗書寫成論文,並鼓勵成員努力投稿現有的專業期刊,未來應該要研擬適合的出版策略,開始往出版相關叢書,甚至籌辦學術期刊這個方向走。「當然這些工作都是很高難度的,但我相信我們若做得好,越是這行的好手,他越會知道建立新典範的困難;當他看到這些好東西,會覺得這是值得鼓勵或投入的。」

而在方法論的建立上,育仁老師特別提出在心理學、人類學等社會科學領域裡經常應用的「敘述研究」(narrative research)能作為參考。他建議計畫成員可以運用已經發展成熟的敘事研究方法,嘗試將實作場域裡面發生的故事書寫出來,並且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成適合的敘述方式。「在書寫當中,當然會帶進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或偏好,在這裡彼此相互的觀摩檢討,或是願意批判,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經常在不同場合苦口婆心勸說大學團隊要把故事寫下來的育仁老師,也不忘提醒大家,講述故事的同時,「必須要自己去處理一些看法,那就不要怕被批判,也不要怕去批判別人,這個方式要建立起來。批判的時候,千萬不要只是為了指責對方而批評,重點是要有建立新典範的理想,帶著怎麼做會更好的角度,提出你的批判觀點。」


圖:2015年11月12-13日舉行的「大學與社區:伙伴關係的新典範研討會」中可見到計畫成員「嘗試建立學術新典範」所做的努力。

推動大學制度變革

開創多元的學術典範需要有大學制度革新的支持才能成就;制度的變革除了來自外部的推力,更仰賴組織內部尋求改變的動力。人社實踐計畫的推動,如何讓大學組織制度更有彈性?另外,學校高層往往扮演制度調整決策者的關鍵角色,如果人事發生異動,制度變革的力量要如何才能持續?

育仁老師沉吟一會兒,回答說科技部透過經費補助,鼓勵大學革新制度,因此各個大學如果想要拿到計畫,內部必然要做相應的調整,人社實踐計畫有辦法施力的地方是在這裡。計畫辦公室能做的不是干涉,而是透過了解學校主事者的理念,經由協商,告訴他們人社實踐計畫團隊可以幫忙達到什麼,例如「協助看出好的願景、說出好的故事,找到可以落實的機會在哪裡」,替學校增加賣點、產出,或者是學校的聲望、實質收益等,在「共好」的基礎上和大學一起推動制度改革。

韌性網絡的連結

在追求多元學術典範、推動大學制度變革之外,育仁老師特別點出人社實踐計畫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連結公民團體,建立韌性網絡。他說:「進實作場域的時候,不是只有大學的研究團隊,也希望連結公民團體一起合作,這一開始就寫在徵求公告裡面。理想上,大學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並連結公民團體,像一張有韌性的網絡鋪陳開來。」他也認為一個好的國家,不是政府直接面對一個一個的人民,而是人民之間形成一個網絡,學校或公民團體也是這個網絡的重要節點。「如果韌性網絡發展好的話,可以給政府很好的約束跟限制,政府也可以透過這個網絡,在運作上變得更有效率和創意。」

 

當大學師生跨出校門走向社區,帶著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連結公民團體,和社區伙伴共作共學,織就一張緊密堅牢的韌性網絡,維繫人與人,以及政府與人民的關係。這樣的網絡如果在不同區域成形,在其間扮演樞紐角色的大學又能彼此串聯,就會形成更大、更完整的網絡。懷著壯志,勾勒未來發展的理想藍圖,育仁老師樂觀地說:「這將會對臺灣的民主社會有重大的貢獻,民主運作會往更好的方式去發展,也許不會讓大家發財,但是會對大家的生活更好。而且臺灣在建立學術新典範之外,也會在華人世界樹立一個民主的新典範,這是我們能對世界和平的具體貢獻。」

希望正在萌芽

訪談進行時,桌上藍白相間的素雅陶瓶裡插著幾株青綠的黃金葛,長得直挺挺的,為室內帶來活潑生氣。訪談最後,望著黃金葛特有的心型葉面,從計畫的推動者到後來成為共同主持人的育仁老師,用英文「sprout」形容參與人社實踐計畫的感受。他說:「就像在呵護一個剛萌發的青芽,是對未來充滿希望,能夠長成大樹的幼苗。」

幼苗成長需要時間等待,還要小心呵護、辛勤澆灌,才有可能長成蓊鬱大樹,以綠蔭遮蔽眾人,用身軀滋養萬物。人社實踐計畫在三年前播下的種籽已經冒出新芽,要能茁壯生長還有賴伙伴們的勞動耕耘,育仁老師話語之外隱含的深切期許,或許就在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