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659

文章分享:


以綠農和食農為起步,邁向城鄉永續轉型

作者 / 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

場景一:在台南東山鄉間小路上,一群年輕人戴著手套、拿著鐵鎚敲敲打打,一塊塊木板陸續搬來,大家揮汗如雨卻沒人喊累;一座木造建築在眼前慢慢成形。

換到另一個場景:在城市中心的知識殿堂裡,一群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彎著腰搬運一落落的土堆、一株株的作物,有人拿著水管細心澆灌已經栽種好的植栽,有人專注地拔除雜草;一座「開心農場」於焉完成。

這些年輕人來自成功大學建築系、化學系等系所,他們都是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蕭惠中所開設的通識課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學生,正努力為生態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圖:國平社區拜訪與種植體驗。(圖片來源:農委會水保局

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引導學生關注生態環境

蕭惠中表示,綠色革命後的農業型態造成了很多問題,以台灣為例,因為灑農藥、施肥料,土地劣化的情形越趨嚴重,土壤原生質地被破壞殆盡。農民們說果樹越來越難種,所以肥料得下更多才能收穫到和以前一樣的量;且老一輩農民生病的比例越來越高,但他們不會聯想到可能是因為長時間使用農藥。

基於以上原因,蕭惠中以「食農城鄉永續轉型」為課程主題,嘗試從生產端和消費端,來引導學生學習,並透過「校園共創計畫」和農村社區共同參與。課程內容包括兩大重點:前者是以生態化設計理念進行「友善環境農場」規劃、實作,後者是建構都市耕作環境;希望降低農場經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以及增加都市居民及大學生對食農議題的關注。

規劃「友善環境農場」,親自動手施工

三年多前,蕭惠中開始和東山地區合作推動社區營造、生態保育活動,此次計畫便把學生帶到東山進行課程。蕭惠中指出:「以往研究人員、老師進駐社區,地方人士多少會覺得你們是做研究的,關係較難緊密;現在帶學生同行,社區裡的長者會覺得年輕人很活潑、互動比較自在,讓學生們主動去訪談、了解,效果不錯。」

但,蕭惠中坦言進到社區推廣環境保育理念並沒有想像中容易。比如,課程計畫中希望透過建置生態廁所讓居民理解:人也是自然環境的循環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人的排泄物可以化成土地以及作物的養分,不見得一定得當成廢棄物處理。這樣的循環利用概念立意良好,卻遭遇很多阻礙,老一輩的人會覺得這種「糞坑」又髒又臭,是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才使用的。

「要嘗試在差異、對立的觀念中找到交集,是計畫執行中最困難的部分。」師生只得一再跟居民說明生態廁所的運作模式和所謂的「糞坑」是有區別的,它並不會產生讓人無法忍受的臭味。蕭惠中表示,宣導這些概念背後,是要讓農民思考農業轉型的可行性;目前使用會對土壤造成傷害的化肥,是可以被取代的。在地的有機物質(例如動物的排遺)經過適當的處理(堆肥)過後,進行循環再利用,就能夠肥沃土壤、讓作物健康長大,同時又解決了有機物質廢棄處理的問題,正是循環經濟與生態農業的基本精神。


圖:在地營造師父帶領成大與東原國中學生進行生態廁所建造(圖片來源:農委會水保局

最後,團隊找到一位三十歲左右的農場主人何家玫合作;她本身就很認同環境保育的理念。施工前,學生們先到農場觀察地形、詢問農場主人的需求、討論如何因應現有的條件或侷限去搭建。比如廁所蓋的位置,就是學生實際模擬農民行走路線,決定蓋在果園中農民最常經過的路上,以兼具便利性與實用性。

生態廁所的搭建工事,是由一位經驗豐富的在地龍眼窯營造師傅擔任業師帶領。蕭惠中說,團隊中有幾位建築系的學生,所學偏重設計,較少有實體搭建的學習經驗:「他們覺得可以親手蓋東西非常有趣,因為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工法、法則、原理應用在實務上。」學生邱意芳就說:「從實作中學習,運用知識是第一部分,找出相關資料及新知識是第二部分,而與人的溝通討論及實踐,則讓我對知識有更深一層的感受和內化。」特別的是,成大學生也帶領在地的東原國中學生一起搭建生態廁所,並進行農場可食地景及蚯蚓堆肥實作。


圖:成大學生向在地國中生與社區居民,示範蚯蚓堆肥建制方法。(圖片來源:農委會水保局

在校內屋頂,建構都市中的「開心農場」

除了生態廁所外,師生團隊也和成大中文系系主任林朝成合作,由荒野保護協會與三有三田的夥伴擔任技術指導,合力在成大中文系館的二樓屋頂平面層闢建生態農園。農園中種植了可食的蔬菜、水果、香草,也布建生態池、蜜源食草植物,推廣自己種、自己吃,又同時營造都市生態的行動。蕭惠中表示,做這件事情的原因在於,假使只有生產端轉型,但消費端沒有銜接上、產品不被廣為接受的話,農民就不會有意願繼續做友善生態的事,這就是所謂的「食農教育」。當人們知道吃下肚的東西如何來,又能夠與生態保育相輔相成,對於農產品的價值就會有不同的評斷和認知,在選擇食材時,就不會僅注重外表與價格,而有機會從農民與生態的角度來思考。

這座「開心農場」的空間,現在已成為中文系師生吃早餐、休憩的場所,徜徉在陽光下觀察綠苗初長、蝶翼鼓動,生態保育的理念便在生活的環境中潛移默化,植入人心。

  • 計畫主持人說:灑農藥、施肥的耕作模式雖然某種程度保障了收成效益,但對土地的傷害卻是一天大過一天,農業轉型勢在必行。只不過,長久下來的農作習慣沒辦法說停就停,想要改變就得從最根本、細微之處做起。這也是計畫提出的初衷,藉由學生進入社區著手建置對生態有益的設施,和民眾交流、分享理念,一步一步傳遞價值所在。〔授課教師.蕭惠中〕
  • 農村代表說:因為我管理農場的理念本身就是以友善農法為出發點,所以當蕭老師和成大學生提出生態廁所的提議時,覺得是個很棒的實踐機會,透過跟學生的互動,也激發了很多對於農場改造上的想法。〔農場主人.何家玫〕
  • 學生代表說:在生態營造過程中,和自己本科系的專業連結在較後端進行控管的部分。社造人提出想法,讓學習科學的人來評估環境或當地各種生態,運用科學知識和儀器進行監測或檢驗。科學與人文是個互動的關係,透過科學來輔助人文,學科學的人也能從中去培養人文思考價值的脈絡和核心,而不是過於理性的面對現代社會。〔成功大學化學系學生.顏志倫〕

【2017年重要活動歷程】

3月/生態廁所設計與規劃案例分享

3月/青年都市農耕案例分享;國平社區農場及都市綠屋頂案例參訪

4月/走訪東山農場,了解經營理念與場域資源條件

4月/在成大中文系館闢建生態綠屋頂,打造都市中的「開心農場」

5月/團隊進駐農場展開生態廁所建構

6月/農場生態廁所建構、蚯蚓堆肥

10月/新學期課程——東原、青山社區老街踏查訪問


*本文為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106年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示範計畫」課程報導,蒙水保局同意轉載,謹致謝忱。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