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274

文章分享:


邁向宜居社區(中)——「共度舊城」公民倡議

作者 / 葉維俐(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承上篇文章(邁向宜居社區(上)——「藝同遊樂」願景勾勒)「渡・左營」團隊透過「藝同遊樂」課程引導學員勾勒出對於舊左營的發展願景,學員們憑藉著住在當地的生活經驗提出多項創意觀點,「藝同遊樂」課程上課期間,高雄左營蓮池潭風景區甫升級為交通部指定觀光地區,因此學員們亦對於未來的舊左營有諸多的期待與想像。

具體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1)硬體設施:在大龜山上蓋一座環景觀景台作為觀光新景點、設立道教博物館以傳承地方信仰意涵、設置縮小版的舊城牆放置於公園內作為寓教於樂的功用、將哈囉市場環境改造得更乾淨及安全、整理並活化廢棄眷舍、改善道路狹小人車爭道的交通不友善環境等;(2)軟體內容:蓮池潭增設水上遊樂設施(如小遊艇及泛舟)以帶動觀光、藉由燈光效果營造舊城墻的日景與夜景不同風貌,以延長停留在舊左營的觀光旅遊時間、地方美食的宣傳與串聯,共同合作打造美食街、加強地方廟宇文化教育的傳承等。


圖:「藝同遊樂」課程學員蔡長壽(圖左)與李菁如(圖右)分享對於舊左營的願景。


圖:筆者與學員們共同完成願景勾勒作品。

「藝同遊樂」課程結束後,我們帶著學員們的願景藍圖繼續往前行,其中部分學員也參與了接下來的社區劇場《共度舊城-咱的社區、咱的夢》培訓與演出。這是我們第三度辦理社區劇場,當初起心動念的主因是來自於左營老人活動中心學員們的反饋與鼓勵,讓我們得知長者對於戲劇表演的喜愛;加上社區劇場並不單單只是一場戲劇演出,長者們的「傳承」與「分享」才是社區劇場培訓過程中的精髓,他們在分享個人的生命歷程的同時,也豐富了地方的故事。

對於團隊而言,我們事先搜集了許多地方意見並透過「藝同遊樂」課程勾勒了願景藍圖,之後要怎麼擾動在地居民?如何引發居民對於公共議題的關注?又該如何提升其公民意識?因此,我們決定再次以社區劇場作為公民倡議的手段。本次演出我們邀請了專業的商業劇團導演來協助指導,儘管在正式啟動合約之前曾進行數次的理念溝通,然而商業劇團對於戲劇效果與劇情鋪陳的要求較高,在時間有限又要滿足各方需求的情況下,壓縮了我們對於劇情內涵結合公共議題倡議的訴求。過程中,所有參與者因求好心切的堅持而相互碰撞和磨合,最終才能成就「共度舊城」的順利演出。這段藉由社區劇場來進行公民倡議的真實歷程,值得記錄下來與關心社區行動及公民參與的朋友共享。


圖:藝同遊樂課程的學員左營願景勾勒作品。

倡誰的議?倡什麼議?

社區劇場《共度舊城-咱的社區、咱的夢》(以下簡稱《共度舊城》)自2023年2月啟動至6月15日演出完成,歷時5個多月的籌備,共計24位學員參與演出,其中一半以上為在地居民或者工作、求學階段與左營有淵源者。《共度舊城》希望推動的美好願景是「高齡友善的宜居韌性社區」,不論在正式與商業劇團合作前、演員招募說明會上都向大家說明了此願景的意涵。除了邀請在地居民共創共演外,也希望藉由本劇與觀眾溝通,繼而引發居民對於居住社區的關懷、喚起眾人公共參與的意識,在面對高齡化與環境變遷的多重衝擊下,能一起投入打造友善永續的韌性家園行動。

因此,在社區劇場14堂培訓課程中,前幾堂課導演針對「舊時左營」、「現代左營」及「疫情衝擊」三部分進行即興創作訓練,24位學員分享了許多與左營相關的生命經驗,能作為編寫劇本的素材,尚待進一步的詮釋與演繹,詳情請參閱下表。

表 :故事架構可用素材彙整表

*資料來源:劇場學員口述,筆者整理

除了學員提供的生命經驗可用於戲劇創作的素材,本團隊也記錄了學員之間的對話,將相關內容反映的在地議題彙整出來,作為本劇公共議題倡議之參考。譬如談到左營舊城四個城門等舊地景,學員的對話如下:

王OO:「再來就是舊城嘛,那個城牆,我就記得在成長階段,就是蘇南成當市長的時候,拆掉了一段左營舊城,然後被大家罵得要死這樣子,那一段後來有補起來了。然後那個舊城上面通通都是違建,很多老兵就住在上面,那我們是不容易進入〔那裡〕的。我是本省人,因為讀左營國中,有很多外省的同學,所以我〔講話〕從臺語、臺灣國語變成國語。」

楊OO:「海青中學,海青工商知道嗎?海青工商圖書館,對面的一個眷村,我就推車推兩個小孩子過去,那個時候的果貿〔社區〕是整個一片空地的,所以我推著嬰兒車,走過去買菜啊,然後才慢慢蓋起高樓來。現在我們舊的眷村也都拆掉了,所以有不同的風貌。」

這些口述經驗顯示隨著時代進步與都市變遷,舊左營持續面臨「拆除」的命運,主要拆除的是「眷村」與「古厝」等建築物。而眷村原住戶因為必須移居而產生心理不適應問題,古厝則因為土地持分人數過多,而面臨拆除不完整問題等。隨著建物被拆除,過往緊密的鄰里關係、生活記憶及在地歷史也隨之消逝。在劇烈的時代變動下,這些記憶與文史意義該怎麼延續及傳遞給後代子孫呢?而這樣的在地議題也與環境、心理、社會韌性的建構相關,再以此去設計《共度舊城》中眷村風景消逝、興隆嬤與興隆介紹舊左營的橋段。(待續)


圖:眷村回憶的演出橋段。


【延伸閱讀】

邁向宜居社區(上)——「藝同遊樂」願景勾勒

左營青銀共創社區劇場:回應高齡化需求,為社區注入創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