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828

文章分享:


邁向宜居社區(上)——「藝同遊樂」願景勾勒

作者 / 葉維俐(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本文以高雄舊左營為實踐場域,介紹「渡・左營」團隊(以下稱本團隊)中的幾位成員於閩南舊聚落的左營老人活動中心C級巷弄長照站(以下稱C據點)辦理「藝同遊樂」課程。課程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每週四的下午時段,共辦理8次課程,課程主題包括「來玩音樂」、「多媒材創作」、「世界文化」、「數位魔法」。

本期中山大學人社計畫團隊的計畫主軸為「韌性社區」,而在第一年「種子推廣串聯」的工作目標之中,各團隊以田野調查、盤點在地社區轉型議題與相關資源等為主,並向在地伙伴介紹「韌性社區」觀念。因此,本團隊在C據點所辦理的課程除了透過課程搜集資料,亦是向來參與程的長者們介紹「韌性社區」的概念。本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藝同遊樂」願景勾勒的課程,第二部分是「共度舊城」韌性社區倡議行動。


圖:「藝同遊樂」招生宣傳海報。

由於本團隊擔心長者們對於較創新的「韌性社區」一詞覺得艱澀難懂,因此決定擴大解釋,以「宜居」的說法與在地伙伴們先進行溝通,並從「高齡社區居住(或生活)空間適宜性」作為切入點。由於「宜居」一詞已被廣泛提出了好多年,但與「韌性社區」之間有本質意涵的差異,本文先針對本團隊與社區居民溝通的「宜居社區」進行探討,並進一步說明其與「韌性社區」的意涵差別為何,再介紹「藝同遊樂」如何透過課程設計帶領長者一起勾勒宜居社區之願景。

「宜居社區」與「韌性社區」

‧「宜居社區」

“「宜居社區」是一個安全可靠的社區,擁有負擔得起的宜居住房和交通選擇,以及支持性的社區功能和配套服務。”[1]

二次大戰後,「宜居城市」(Livable City)概念正式被提出,面對資源環境的嚴峻挑戰、發展極限思維的困惑與都市重建的要求,進而提出宜居觀點並予以實踐。1980年代後期,生態環境意識提升、永續發展共識的形成、城市安全新問題的凸顯,促使城市宜居性成為關注焦點,此亦促進聯合國人居環境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在1996年6月13-14日,第二屆聯合國人居大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全國城市高峰會,發表了《人類居住議程》(Habitat Agenda,以下稱人居議程),將人類棲息地改善當作聯合國的新關鍵使命,並擬訂一系列共同原則與目標,作為各國發展宜居城市政策的國際標準。2001年,聯合國在人居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人居環境署,顯示全球人居環境與宜居城市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聯合國人居環境署發布的第一份全球棲息地報告——「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全球人類棲息地報告2001」,以城市宜居性為主題,其結語總結強調「宜居性城市就是居民能夠找到工資足以維持生活的地方;提供基本的公共設施,包括安全用水、適當的衛生設施與交通工具;居民可獲得受教育的機會並可享用醫療保健設施;創造安全的社區環境」。英國「經濟學家」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以穩定性、健康照護、文化與環境、教育和基礎建設五項指標,每年進行世界宜居城市調查評估,並提出全球前100名宜居城市。

另方面,「宜居社區」(Livable Community)是一個常見的概念,指的是一個能夠提供良好居住環境和優質生活條件的社區。這個概念強調社區的設計和規劃要考慮居民的需求和福祉,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設施、優美的自然環境、安全的社區氛圍以及多樣的社交文化活動等。「宜居社區」的目標是創造一個適合居民居住和生活的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這種社區治理模式強調以人為本,尊重居民的需求和意見,並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的決策和規劃,以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的共融共榮。

然而,宜居城市(Livable City)和宜居社區(Livable Community)是相關但不同的概念,它們在空間範圍和議題層面上有所差異。

在空間範圍上,「宜居城市」指的是一個城市整體的宜居性,即整個城市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是否符合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宜居社區」則是針對城市中的特定社區或小區域,強調社區層面的宜居性,即該社區是否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和優質的生活條件。在議題層面上,「宜居城市」關注整個城市的發展,涵蓋城市的基礎設施、交通、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文化活動等多個層面;「宜居社區」則著重於單一社區的特定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包括社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交活動、安全環境等。而在規劃和治理上,「宜居城市」的建設和治理需要由城市層面的政府和相關部門共同參與規劃和決策;「宜居社區」則通常需要居民和社區層面的組織參與,強調居民的參與和自治。

總結來說,宜居城市著重在整個城市的宜居性,關注城市的整體發展和各種層面的需求;而宜居社區則著眼於特定社區的宜居性,注重社區居民的需求和生活品質。兩者的目標都是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但規劃和治理的議題層面和空間範圍有所不同。


圖:世界文化課程。

‧「韌性社區」

「韌性社區」(Resilient Community)是指一個能夠適應、應對和復原於各種挑戰和災害的社區。這個概念強調社區在面對環境變化、經濟衰退、社會衝突、自然災害等壓力時,能夠迅速回應、適應和恢復正常運作,並且持續提高其抵抗力和適應力。「韌性社區」的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1. 多樣性與包容性:社區內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合作與共享,以及包容不同文化、價值觀和觀點,使社區更具多樣性和凝聚力。
2. 環境可持續性:重視社區的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提倡節能減碳、資源回收再利用、建設綠色基礎設施等措施,以減輕對自然環境的壓力。
3. 社會連結和共享: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繫和合作,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共享資源和信息,以增強社區的彼此支持和協作能力。
4. 經濟多元化:鼓勵社區內發展多元化的經濟產業,降低社區對單一產業的依賴,以減輕經濟衰退對社區的衝擊。
5. 災害準備和應變能力:建立有效的災害應變機制和資源儲備,加強社區居民對於災害的防範和應對意識。
6. 社區參與和治理:強調社區居民的參與和自治,鼓勵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決策和規劃,並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過程。

「韌性社區」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和災害的社區,使居民在困難時期能夠更好地恢復生活,並持續提高社區的整體發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質。此種社區治理模式能夠幫助社區建立更具有調適能力的基礎,以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和變化。

因此,本團隊決定先以「宜居社區」與居民進行溝通,再慢慢地導入「韌性社區」的概念。以下則先簡述本團隊於舊左營場域中的執行概況,再簡述「藝同遊樂」課程內容。


圖:多媒材創作課程。

舊左營的現況與挑戰

舊左營是高雄市內人口外流嚴重的老舊社區之一,由於商業型態雷同,社區組織間處於競爭關係而較少互動,加上整體社區經濟環境缺乏新刺激,導致社區缺乏活力與創新意識。面對在地認同薄弱的問題,本團隊希望透過文化創意來提高居民的認同感,善加利用團隊成員在音樂和戲劇領域的專業知識,通過藝術形式來凝聚社區文化認同和共榮感。

高齡少子女化和年輕人口外流等社會變遷對舊左營區也產生極大影響,再加上青創空間不足、舊聚落居民性格偏向保守等問題,這些因素對當地社區的生活品質和社會互動產生負面影響,間接地也不利於青年們創新行動的展開,這些都可能阻礙社區的發展和社會韌性的形成。而為增強高齡化社區中的社會韌性,本團隊前期的執行目標之一是「讓有能力的長者發揮自身所長去幫助有需要的長者」,當長者參與社區活動時,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經驗,並且與其他社區成員建立穩定的社交關係,從而提高社區的凝聚力和社會資本,這不僅有助於減少長者的孤獨感和社交孤立,還可以幫助他們保持健康和積極的生活態度。顯見透過推動長輩社會參與,來實現高齡化社區社會韌性的可行性。

從過往的行動內容、社區居民的反饋中可得知,在地伙伴們極其重視「社區高齡化」議題,因此本團隊打造回應「在地安老」的行動策略,解決社區中「高齡化社區長者無法展現價值」課題,行動規劃則以「促進青銀交流與老人培力」為主軸,希望推動舊左營擁有友善高齡的環境,以青銀共創的行動設計促進在地長者與青年的社會參與。在本期計畫中,本團隊繼續以左營老人活動中心的C據點作為實踐場所,除了上述目標,亦想透過行動設計了解高齡化社區中的居住適宜性,透過「藝同遊樂」課程共同勾勒「宜居社區」的願景。


圖:來玩音樂課程。

藝同遊樂課程勾勒社區願景

「藝同遊樂」指的是以藝術、創意等方式與長輩們共創課程任務,共思社區願景,強調像是出門遊玩般輕鬆愉快的心情,避免造成長輩們的壓力。為了更貼近一般民眾的語言,本團隊從「家」的概念出發,以「居住(或生活)適宜性」的「宜居社區」概念與長輩們互動及交流,更嘗試從對周遭生活環境的關懷,來引發在地居民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同時也以「願景勾勒」的方式引導在地居民對於「韌性社區」的想像。

課程主題分別為「來玩音樂」、「多媒材創作」、「世界文化」、「數位魔法」。李思嫺老師的「來玩音樂」課程,嘗試從聽覺來擾動學員,用音樂和聲音來帶動肢體及其他的感覺記憶討論「埕」的意義,以及從前和現在、私人和公共的「埕」會出現什麼活動、具有什麼樣的聲音。曾景濱老師「多媒材創作」課程——「我的夢想『家』園﹖」,以舊左營及國外的環境/建築照片引發學員們思考居住生活及社區環境的宜居性,最後帶領學員們動手剪輯拼貼完成「夢想家園」場景。

江德曼老師的「世界文化」課程,除了帶來非洲音樂與律動,江老師另以外籍人士的身分來帶領學員們思考:「什麼是『家』?」外籍人士跟本地人是怎麼看舊左營這片土地的,引發學員們的鄉土情懷。葉維俐博士後研究員的「數位魔法」課程,藉由數位工具的應用探討「家的認同與記憶」,帶領服務學習課程中山學子們至左營老人活動中心,展示學生們在舊左營進行田野調查時拍攝的照片,讓學生與長輩們討論雙方對於舊左營的不同視角及影像記憶。同時也藉由數位科技應用教學提升長輩們手機數位技能,使其透過手機相片修圖功能,讓舊左營的影像記憶更豐富活潑。總體而言,社區活動和課程設計旨在增加社區的韌性,強化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繫和支持,同時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和生活品質。


圖:數位魔法課程。

小結

「藝同遊樂」課程結束後,我們也發放問卷給長輩們填寫,也許是疼惜後輩們的努力,得到的回饋皆是「非常滿意」。而在課程中,也有長輩們提出了對於「戲劇」的喜愛,這也是我們接續選擇以「社區劇場」作為行動方案的原因之一。而在本次課程中,長輩們紛紛提出了對於社區環境需要改善之處,更發揮了想像力,具體描繪出社區中若能增加哪些軟硬體設備將會讓生活更友善便利。透過課程來勾勒願景並非易事,卻是社區劇場劇本中重要的一部分,下篇將著重在長輩所勾勒出的社區願景,還有與本團隊一起共創社區劇場的過程。(待續)


[1] AARP, What is a Livable Commun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arp.org/livable-communities/about/info-2014/what-is-a-livable-commun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