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35

文章分享:


城市遺忘的角落——合群新城的青銀/銀銀共創行動(下)

作者 / 葉維俐(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渡・左營」團隊推動的【合群人】行動方案,旨在透過大學與社區的共同協作,探索社群網絡中的「關係」,以促進不同群體交流,共尋和共享社區資源,凝聚新的社區意識和社群網絡,更為在地長者創造新的生活體驗,以實現大學的社會責任。

第一期【合群人】在三個月的多元媒材創作課程結束後,於今年(2024)1月30日舉辦為期一週的成果展。這次課程共有十三位居住在合群新城的學員參與,其中包括多位八十多歲的眷一代。課程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合群你我他」-社會互動、「合群映像」-信任與壓力、「合群城事」-共享願景,透過繪畫、藍染和黏土手作,幫助長者分享人生記憶和地方情感,重新建立因改建而逐漸疏離的眷村人際網絡。此次展覽共展示了長輩創作的四十三件作品,並請學員們分享各自珍藏,具有個人或家族記憶象徵的「眷村舊物」,還有十五部居民訪談的紀錄短片在現場輪流播放。經由課程互動與展覽策劃,不僅為合群社區留下珍貴的回憶,也為社區居民的關係網絡開創新的連結。 


圖:第一期【合群人】課程成果展。

第二期【合群人】:一起動手改造公共空間吧!

今年3月19日開始的第二期【合群人】課程,除了前一期學員的持續參與外,這次也加入了幾位新成員;本期學員全都是65歲以上的合群社區居民,其中七位年齡在80歲以上。本次課程依然由充滿活力的大學金孫團陪伴長者們,為期三個多月。

上篇文章曾提及合群社區的公共建設及交通建設的規劃與開展,因此第二期【合群人】課程主軸聚焦於公共空間的改造、可及性和辨識度等主題,藉此讓學員們能夠實際參與生活空間的改造,並賦予社區開放空間的嶄新意涵。本期課程因此設計成三大單元:

  • 「織夢合群」:以廢棄布料編織出眷村意象的圖案,懸掛於社區中的欄杆上,試圖將長輩的記憶、情感與互助精神重新編織在社區的每個角落。不但能讓廢物再利用,更能提升外觀相似的合群社區不同區塊的辨識度,並賦予開放空間的新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及互動。本系列課程邀請織織人工作室創辦人孫佳暄藝術家來帶領長者進行編織藝術教學。


圖:藝術家孫佳暄帶領長者進行編織藝術。

  •  「觸碰合群」及「合群尋聲」:以五感體驗合群社區的公共空間,主要透過觸覺及聽覺的方式,以創新的方法來重新認識熟悉的社區,讓社區居民們藉由五感體驗轉化為腦中深層的記憶,未來藉由聽覺及觸覺則會反映出個體記憶中的社區樣貌、獨特回憶和心理圖像,本系列課程由「渡・左營」團隊為主授。
  • 「合群共創」:以參與式設計工作坊的方式讓居民們能夠實際參與社區公共空間建設的改造,像是位於緯六路的新里民活動中心空間的規劃運用。這些長輩從原有的眷村空間與人際紋理轉移到在人文地理學上稱為「placelessness」的集合住宅,對於原有「家」的「地方依戀」被強制剝離。因此,希望藉由這項課程來重塑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並學習何謂高齡友善環境規劃及通用設計,以提升居民居住於超高齡社區的「宜居」意識。本系列課程邀請石佳蓉高齡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的創辦人石佳蓉博士,以及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來擔任講師。


圖:講師石佳蓉博士以植物的氣味與記憶,引導長者們提出對空間的使用需求。

共同為超高齡社區增添韌性

「韌性」在社區發展中被定義為群體或社區應變能力的程度,使其能夠應對外部干擾與壓力,從而提升凝聚力並恢復正常。因此,我們搭配著社區公共建設的發展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再以契合中山大學人社實踐計畫關注的「韌性社區」主題,來設計【合群人】系列課程。第一期【合群人】課程由社會資本及心理韌性的意涵作為課程設計的基礎,第二期【合群人】課程則聚焦人與環境的關係,以提升社會韌性的概念為課程設計基礎,並以藝術編織及參與式設計作為公共空間再造的實踐方法。

在執行的【合群人】行動方案之中,我們也發現建立韌性社區的關鍵為參與其中的利益關係人。而透過社區的歷史經驗、在地知識與集體記憶,去建構社區生態系統的調適循環,以及社會學習的過程,是提升社會韌性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及環境管理,是社區永續發展的核心。這種由下而上的公共參與雖然耗時,但能集結眾人智慧、凝聚在地共識、符合社區福祉,並實現公共政策中更貼近民意需求的「以民為本」理念。

正因為如此,我們認為除了里長等地方頭人之外,居住於合群社區的學員們都是建構社會韌性的重要角色,因此「渡・左營」團隊以參與式設計的方式來引導居民進行社區公共議題的參與。以第二期【合群人】課程設計為例,我們帶領大家重新認識與檢視社區中的開放空間與公共空間,再請每位學員標示出使用頻率高的空間,以及不常去或不喜歡的空間,進而討論社區公共空間的環境狀態、影響使用頻率高低的因素,一起思考造成現況的原因,共同找出改善困境的方法。期待從日常生活切入,在最根本的人與人、人與環境關係中,思索提升社區韌性的方法。


圖:學員們嘗試在「一刻鐘生活圈」中建立「記憶廊道」。

透過課程的討論,我們了解到:雖然合群新城中的每棟大樓都有設置活動室,但由於缺乏適當的休閒設施、運動設備及群體活動,居民不常使用這些空間,導致活動室經常閒置。而鄰近社區的海富路是合群新城重要的聯外道路之一,因為周圍是閒置廢棄眷村及空地,曾有數位學員行經時被野狗攻擊過,居民們因安全顧慮而盡量避免走這條路。這些問題都反映給相關單位,來尋求解決之道。

另外,合群社區原本並無設置里民活動中心,居民們缺乏集會與休閒活動的空間,在里長及議員向文化局爭取下,終於將緯六路的一棟廢棄眷舍改造為新的里民活動中心。如同前述,配合新空間的落成,第二期【合群人】課程引進參與式設計工作坊,希望在居民的共同討論下,能讓活動中心具備更貼近社區需求的高齡友善環境規劃,並加入通用設計元素。


圖:余虹儀講師向居民說明「通用設計」,並與大家一起到新里民活動中心勘查。

經由工作坊的辦理,石佳蓉博士集結居民們的建議,重新設計了里民活動中心3D設計圖,具體將各方想法呈現出來。像是前庭空間規劃鋪上塑木地板,不但能保護長在地面的樹根,行動不便者也能自由進出,長者還能在這裡泡茶聊天。另外,也規劃在前庭種植不同植栽,並設計輪椅人士可使用的植栽桌,讓大家都能來這裡參與園藝活動,享受綠意。室內空間部分,健身教室可設置提供不同年齡及體力程度使用的運動器材;活動教室的桌椅也採折疊式設計,方便空間能彈性運用,且教室能採用落地窗,讓眾人能夠直接欣賞戶外的綠色風景。而在廁所設計上,講師們皆建議使用拉門設計,採用L型扶手,拓寬門口空間,提供不同需求者使用。

透過對新里民活動中心空間運用的討論,能顧及不同年齡層、不同身心狀況的居民需求,並凝聚居民的共識,讓這處新空間能變得更友善、更易親近,成為大家休閒聚會的好去處。最後,我們將3D設計圖及居民們的意見交給里長,協助其與文化局進行溝通。


圖:合群社區新里民空間改造前後。

另外,第二期【合群人】中的「織夢合群」系列課程中,我們透過引導學員們回憶眷村生活、翻閱相關書籍及網路查找眷村元素,運用繪畫、拼貼、剪紙、摺紙等多元手法,展現社區意象。這些意象包括紅色大門、九重葛、煙囪式木炭銅鍋、電視櫃、幾何地磚、窗花、國旗、磨石子地磚、保溫水壺等過往生活的記憶物件,都成為長者創作的靈感來源。在藝術家的帶領下,學員們將這些意象轉化為編織作品,而我們金孫團也陪伴長者共同創作。雖然在編織縫紉過程中,學員們曾表達覺得困難或手會痛,但在彼此的陪伴與鼓勵下,長輩們仍然努力完成作品,展現了互助精神。


圖:國旗與春聯是眷村的主要意象,也是編織創作的主題。


圖:金孫團與學員一起完成作品。

「織夢合群」成果展已於5月7日在社區舉辦,長輩們親自將編織作品裝飾在合群新城的「義區」和「和區」的欄杆上。學員表示,他們用布纏繞童軍繩,再用手縫的方式,一針一線地完成作品,非常盼望未來能有更多人來合群社區欣賞他們的作品。合群里的里長倪同慧則提及,大樓的欄杆通常給人冰冷的感覺,而這些編織作品的裝飾可以為社區帶來溫暖,並提供里民欣賞。經由課程的共創,學員們都很自豪自己的作品能夠布置在合群社區的公共空間中,並邀請鄰居親友們一同來觀賞這些裝置藝術,對於提升學員們的社區認同感及自信心有正面影響。


圖:「織夢合群」成果展現。

在前兩期【合群人】課程中,我們嘗試以青銀/銀銀共作共學的行動,引導社區居民建構心理韌性及社會韌性。而此刻正在進行中的第三期【合群人】課程,藉由「一刻鐘生活圈」[1]及「記憶廊道」[2]概念的持續推動,希望能擴大長輩的生活空間,加深與鄰人連結,陪伴居民往韌性社區的方向大步邁進。第三期【合群人】將於2025年1月11日展開成果活動,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渡.左營」粉專


[1]「一刻鐘生活圈」是延伸自「一刻鐘城市」的概念,其是由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的Carlos Moreno教授於2016年首次提出,以淨零碳排為目標,提倡巴黎市民能以步行、騎乘自行車及搭乘公共運具為主要移動方式,並在15分鐘移動範圍內,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像是赴行政機構辦理事務、工作、學習、就醫、娛樂、購物等。而本文所提出的「一刻鐘生活圈」,則是指以半徑400公尺為圓圈的範圍,社區居民能夠完成大部分的生活機能,甚至是工作、學習等,並鼓勵民眾以「步行」以及「低碳運具」的移動方式,除了對於環境永續有正面效益,也能間接將消費留在在地,進而促成地方的經濟多樣性。

[2]「記憶廊道」指的是在社區的空間範圍內打造特定的風景、放置懷舊的物品,讓身體機能退化及失智症長輩在辨識空間、顏色能力、認知功能上有所助益。「記憶廊道」的延伸亦包含,社區與長者接觸頻率高的商家,共同搭建長者的社會安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