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23

文章分享:


「從風險社會到地方創生:金山與石門的山海生態反思」 :一項對課程創新的師生共學實作

作者 / 余敏怡、林筱真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

楔子:從風險社會的課程出發

2024年春,我們共同修習本校劉怡寧老師所開設的「風險社會」課程,本以為這堂課程只是在課堂上唸唸書、說說話,在期末寫寫理論反思報告的一堂課,殊不知走著、走著,竟然變成一場個人反思、師生互相激盪,從課堂出走進入社區的學習饗宴,甚至最後成為發展為學校和在地社區開始連結的行動計畫。

暮春三月:當我們一起反思「人類世」

本課程的設計很著重於回應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的核心教育理念,在課程內容方面,除了注重於對風險社會的相關理論反思之外,也特別重視落實在地實踐與行動的可能性,聚焦於探討如何透過具體的社會實踐來積極回應當前的風險情境。尤其是當前學術界對「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反思[1],已引發跨領域的廣泛討論,在文明的進程中,人類的作為究竟我們的世界帶來了什麼後果?乃相當值得深思。

面對目前氣候變遷的日益嚴峻,這門課程亦思索深層生態學與生態心理學對當代風險社會命題的啟發,從「生態中心主義」的出發,思索現代文明進程中所隱含的人類中心主義危機,同時也試圖跳脫全球與在地的二元框架,而嘗試以在地的視野,從日本與臺灣在地創生的行動與實踐案例中,尋求鑲嵌於在地脈絡的實踐途徑來回應風險社會的風險情境。課程的整體規劃乃試圖整合理論與實踐的觀照,既透過理論反思來釐清風險社會的核心命題,也嘗試從在地創生的視野來思索具體的創新與實踐。

這樣的文本導讀及對話,讓我們驚覺我們已造就如今這樣的「人類世」,而我們也在各式無形框架疊加的「風險社會」[2]中迷失而不自覺許久,這樣的迷失讓我們一切以最大利益——工具理性為導向,以消彌在原始世界時自我生命安全的焦慮感,但結果只是在消費行為的有限選擇中,讓不安定的靈魂找到一絲絲被認同的安定感,於是心靈上的神聖性完全消融在世俗性中,並且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尋找「小確幸」的輪迴中,而人類生存於世的意義究竟為何?值得深思。


圖:每週課堂討論總是欲罷不能,接著午餐時光繼續同學之間的跨世代對話。

清明過後:探討現代生活啟示錄

趁著春假,我們去看了「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的展覽,在清明過後,大家帶著參觀與風險社會主題相關的當代藝術覽展之反思作業回到課堂,彼此釐清現代生活之於一己的意義。《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3]啟發了我們,在課堂上接續道出經由參觀展覽,進一步瞭解全球主流的資本主義消費行為當道下的風險社會樣貌。雖說「末日松茸」書中提供了—聚合(Assemblage) 、傳染 (Contamination)—這種主流之外的人類與非人類的開放性合作方式,但是在全球化的驅力下人們還是捲入了「失控的佔有慾,並汙染世界」[4],面對這樣心靈失衡洪流的解方可以如何?若要聚合、傳染式的開放性合作,勢必要進入在地、瞭解在地後才能找出其相應的合作方式,而我們反問自身:「法鼓文理學院」如何可能成為推動在地心靈環保實踐的一股力量呢?


圖:參觀忠泰美術館「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展覽。


圖:師生一起共同討論如何進入在地的地方實踐

梅雨季前:我們走向了石門嵩山社區

在傾盆大雨的梅雨季節中,我們來到離學校最近的石門區嵩山社區參訪,並經由和前後任理事長的座談中,再次看到了在資本主義影響下,以及人口老化與人口外流現象所帶來的經濟生產衰退、生活機能破壞、生態系統等岌岌可危現況。在社會變遷至此已不可逆的情況下,想完全以當地傳統水梯田等農作重振地區榮景是不可為的,那我們能提出什麼解決之道?或是雙方能以什麼聚合、傳染而產生開放性的合作結果呢?成為我們進行在地田野考察的內在探問。


圖:社區理事長帶我們由制高點看嵩山社區的形勢狀況。

立夏後:以生態心理學的關懷來開展實踐方向

我們試著從《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5]中連結到法鼓山最重要的「心靈環保」[6]。想要建設人間淨土,先要提升人的品質,因為只要還是帶著一顆失衡的心靈,仍未和蓋婭大地的靈性意識連結,就無法重建自我生命內在本有的平衡,更無法「傳染」至四週的人、大地與「非人」(non-human)。

具山林療育士[7]資格的同學在學校得天獨厚的環境中,為我們舉辦了一場綠色療育的體驗。透過打開眼耳鼻舌身之五感體驗,引導我們體會到平日被3C與媒體綁架了許久的感官,乃是如此的不受控及紛雜,讓我們反思到:這樣的失控雜亂的心,又怎能抵禦誘惑如此多的「液態現代性」[8]社會呢?


圖:自已找一個最能感受大地脈動的姿勢。


圖:在學校的優美環境中開啓了一場心靈調整的體驗。

芒種開始:「成為石門」與心靈餐車的發想

到了六月的夏季,課程也漸漸進入尾聲,這一學期的耕耘學習,也開始收獲成果。經過一學期以來對指導閱讀書籍的討論、校外在地社區參訪與環境教育之自然體驗,這學期學習內容的期末報告早就呼之欲出了。導讀報告《成為池上》[9]案例的同學結合在「末日松茸」中聚合、傳染的體悟,與山林療育士的同學合作提出了一份「成為石門」的報告;而熟讀「人類世與風險社會」的同學們因深感現代人為了生活打拼而心靈狀態失衡的危機,找出了一個迎合快時尚節奏的折衷方案——心靈餐車。

這兩個報告的提案皆以聖嚴師父的「心靈環保」為出發點,一個是進入在地;另一個是主動出發,兩者的目的皆是希望利用佛法禪修的優點,讓心靈失衡的人們能面對當前的生活狀態。我們在授課老師的鼓勵下,以「從風險社會到地方創生:金山與石門的山海生態反思」為題來自組論壇,一起報名參加「2024年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國際研討會」,期待與更多已經走在新實踐道路上的前輩們共同探索並交流學習。

秋分前後:交流、分享與擴大伙伴關係

研討會當天,本場次共有三篇發表,第一篇是〈風險社會:一項對教學實踐的創新思考〉;第二篇是〈成為石門:當梯田走向綠色療育〉;第三篇是〈心靈餐車-喚醒個人覺知啟動社會實踐〉。我們的自組論壇會場完全沒有殺氣騰騰的批評,取代的是評論老師關愛的叮嚀,以及大家一起喝著山林療育士們準備的茶,輕鬆愉快的聊天交流。這樣的發表狀態正呼應了我們課堂上所討論出的解決方案——平衡現代社會的失衡心靈。而「心靈餐車」的提案小組更因為這樣的回饋,確立了他們未來朝向社會企業創業之路。


圖:論壇結束後的大合照。

研討會當天,我們也聆聽了多場其他場次的論壇,對信州大學林靖人副校長分享結合高等教育資源與地方政策,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的議題更加印象深刻。信州大學為了集中資源和專業知識,將原有的環境意識推廣中心與區域災害預防減緩中心整合成為「綠色社會協創機構」(SSXI),以促進地方社區參與並培養環境意識領袖與災害預防專家。不僅如此,高知大學岡村健志副教授分享他們對於四万十町這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偏鄉,因人口結構呈現高齡化加上人口外移 ,為使其能永續發展,他們扮演了地方橋接者(University Block Coordinator, UBC)的角色,企劃了人才培育計畫,並且加以實踐。此外,在教學實踐與創新的場次,也聽到淡江大學薛曉華副教授的學生,親自分享他們如何在大學以學習農園作為師生共耕的學習場域,讓大學生更珍愛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更具備環境生態永續的意識。以上多場的發表,都對我們深具啟發。

一顆石子的漣漪效應

這次很榮幸能有機會以「從風險社會到地方創生:金山與石門的山海生態反思」為主題,自組論壇參與新實踐國際研討會,同時有機會聽到來自臺日聯盟伙伴信州大學及高知大學分享有關大學社會責任與地方實踐的精彩經驗。我們深感法鼓文理學院在和地區的互動合作上是更迫切需要的。尤其本校位於北海岸金山地區,鄰近的石門區及萬里區分別有核一廠及核二廠,加上臺灣與日本遭遇的天然災害大抵類似,爰此而北海岸的鄉村也面臨這樣的情況。本校現為國際里山倡議伙伴關係網絡成員,亦為臺灣里山倡議伙伴關係網絡的北區基地,我們期待持續從心靈環保的觀照出發,落實在地實踐,從風險社會到地方創生,持續開展未來屬於金山與石門的山海生態反思與心靈環保在地實作計畫。 


[1]Lewis, Simon, and Mark Maslin著、魏嘉儀譯,2019,《人類世的誕生》。臺北:積木文化。

[2]周桂田,2014,《風險社會典範轉移:打造為公眾負責的治理模式》。臺北:巨流圖書。

[3]Tsing, Anna Lowenhaupt 著、謝孟璇譯,2018,《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臺北:八旗文化。

[4]Serres, Michel著、陳榮泰、伍啟鴻譯,2015,《失控的佔有慾:人類為什麼汙染世界?》。臺北:群學。

[5]Rust , Mary-Jayne, and Nick Totton著、黃小萍譯,2005,《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臺北:心靈工坊。

[6]聖嚴法師,2022,《好心好世界:聖嚴法師談心靈環保》。臺北:法鼓文化。(第一篇 什麼是心靈環保&第三篇 生活的心靈環保)

[7]正式名稱為「法鼓山林療育士」,從「園藝治療師」的概念發展而來,係利用植物及園藝、山林活動為媒介,在特定場地進行活動並對主角達成治療目標。而在「活動」到「治療」之間,具有不同程度的健康效益的活動,就是所謂的「療育」,除了有單純的「活動」,也可以很靠近「治療」,然而目前國內整體園藝或綠色治療並未獲得醫界普遍認同能作為輔助治療,故轉以其療養與教育的特性來持續推動,以爭取更多認識與認同。參考農業部,2024,「園藝治療、園藝療育與園藝活動」

[8]Bauman, Zygmunt 著、陳雅馨譯,2019,《液態現代性》。臺北:商周出版。

[9]黃宣衛,2022,《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閱讀】

當大學與地方連結在一起:2024新實踐暨臺日大學聯盟研討會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