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277

文章分享:


東海×古空間行動計畫:人文社會腦袋的浪漫嚮往

作者 / 陳郁茹(街角家關懷協會倡議兼職人員、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生)

身為曾在臺中闖蕩四年的大學生,我從海線的高美濕地到山城的大坑都踏下了足跡,而四年來留下深刻記憶之地,除了東海大學外,第二處就是曾在此實習的臺中舊城區。在舊城區走讀的過程中,我才領略歷史文化在各地皆留下深刻的痕跡,地方文化一直都在,只是我們缺少觀看的視角。

其中,位於舊城區的第二市場,我對其原先僅有觀光市場的想像,但從產業與空間人文特色進行觀察後,才發現這裡不僅是購物和飲食的場所,更是臺中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多樣性的縮影。藉由回望第二市場的歷史,有助於我們了解整個舊城區的發展脈絡,進而想像我們需要地方留下什麼痕跡和我們一起走向未來。

明明是第二市場,新富町市場又是誰?

第二市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明治28年(1895),日本政府開始在臺灣實行殖民統治,陸續於各地進行都市規劃和建設。隔年,因行政區重劃,「臺中」的地名才正式出現。

日本統治初期,臺中被規劃為中部的行政和商業中心,日本政府開始在綠川與柳川之間,也就是現今的中西區範圍內,進行街區空間規劃、整治河川,並興建官廳、車站和市場等民生與交通設施。市區改正的計畫使得臺中舊城區擁有標準的棋盤街廓,沿著柳川、綠川行走,更有「小京都」的美稱。 


圖:攝影家李火增拍攝1940年代臺中綠川影像。此照片經過「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再製,讓人藉由圖片感受當時人們在樹下乘涼、在河邊洗衣,岸邊一望無際的柳樹,屬於1940年代的臺中昭和時光。(來源:臺灣古寫真上色臉書粉絲專頁

這個過程中,「新富町」市場,也就是第二市場應運而生,成為日本人在臺中的主要消費場所。當時以其繁華和高檔商品著名,市場內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從生鮮食品到生活用品應有盡有。當地還以俗諺「六角三翼六條通,上等皆在新富町」來形容當年第二市場的繁華盛況。


圖:第二市場在日治時代的格局圖,取自臺中市役所於1940年出版的《臺中市市場要覽》。(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然而,隨著日本戰敗和中華民國政府來到臺灣,臺中的城市發展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第二市場也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多次轉變,從原本的日本人市場,變成了臺中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上述變遷過程中,第二市場逐漸融合了臺灣本土的飲食文化,成為了當地居民心中的重要地標。市場內的魯肉飯、麻薏等美食,不僅是中部地區飲食文化的代表,更是臺中人記憶中的一部分。


圖:第二市場充滿了臺中的城市記憶,不少觀光客慕名而來,都為了一嚐世代傳承的老滋味。(來源:臺中觀光旅遊網

白天市場人來人往,夜晚獨留鈴蘭燈

今日,儘管早市受到人口高齡化、少子女化等影響而逐漸凋零,第二市場依然是臺中著名的觀光景點。白天,觀光的人潮紛至沓來,在必吃的美食店門口排隊,將清單上的店家一間間打卡,吃飽喝足後離開市場。市場作為滿足胃口的現況再合理不過,但為何第二市場總被形容沒落,總有哀愁的情愫呢?

對此,我在一次「鈴蘭通散步納涼會」中有著深刻感受。當時,中山路從白天封街到夜晚,街道兩側充滿攤販,不時還有踩街遊行,看著人們穿著浴衣或和服、配上專屬的草履、頭飾、髮簪、手提袋,面帶微笑步行在中山路上,當下深深感受到時空穿越的超現實感,徒步感受兩旁的中藥房、南北雜貨店、布行靜靜處在老屋內,印照著人群。之所以能夠穿越時空,我想是街道上的店家相伴相隨才得以實現。

從臺中車站往第二市場前進的中山路上,兩旁可以看到一整排的「鈴蘭燈」。這是因為1920年代日本盛行鈴蘭花造型的路燈,而當時中山路(時稱新盛橋通)上也亮著鈴蘭燈,便有了「鈴蘭通」的美譽,並因此成為臺中第一條現代化的街道。


圖:日治時期臺中新盛橋通街景,也就是現在的中山路。那時候的路燈因造型而稱為鈴蘭燈。(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

事後聽到有人這樣說:人滿為患的景象其實是將老臺中人回憶中的街景再現。當夜幕降臨,攤商離去、人群漸散,中山路又回到空曠的舊城區,只有鈴蘭燈在此時亮起,守著空蕩的街區。身為90後的我,深深感受到那股惆悵的情懷。


圖:左圖為中山路上的商展小姐花車遊行,原載於1965年出版的《臺中工商大觀》;右圖是2023年的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活動照片。(來源:中區再生協會臉書粉絲專頁

從屏東看臺中繁華,從臺中七期看中山路沒落

一開始聽著舊城區的居民訴說經濟發展低落、人潮消失時,我心裡總有排斥。「你們有宮原眼科、Lalaport、長崎蛋糕等地標,但屏東還被許多人認為只有墾丁。」我是看著城市、選擇離鄉的北漂青年,如果這裡的景況是沒落,那又該如何定位我的家鄉屏東呢?

然而,正是經由鈴蘭通認識臺中舊城區後,我才明白在近代都市發展下,臺中的經濟重心轉往西屯區,而當年的「市中心」便化成過去式,「舊」也因此與「新」成相對論,這之間的差異正是惆悵的來源。

因為大學時期曾經在舊城區實習,我才知道老臺中人口中的沒落,是看著曾經自由路上的百貨林立,盛極一時,但如今只剩下空蕩閒置的外殼。客製化訂製的西服店被快時尚服飾店取代、擁有巨蛋冰宮和旋轉餐廳的千越大樓現在只留下幽靈船把人載走的空城故事而產生的失落感。


圖:我在實習時拍下的千越大樓內部一隅與大樓裡停業的巨蛋冰宮所留下的招牌。

今日的第二市場依然吸引著大量遊客,人們排隊品嚐著名的李海魯肉飯、老賴紅茶和福州意麵。然而,夜幕降臨後,市場陷入寧靜,空蕩的街道上只有鈴蘭燈靜靜守護,讓我重新思考,繁華與沒落是可能同時存在的。

市場成為不可或缺的回憶

「當我長大之後回來第二市場,發現這邊的鄰居都老去了,市場的長相也變了,記憶中的許多店家都收起來,小時候經常關照我的西服店老闆,也已經不在了……」中山路上中興西服店的現屋主TONY哥回憶著。他看著西服店的長輩離開了這個空間,因為不捨這個空間與人的記憶,因此將西服店承租下來,希望有更多人走進來,創造更多新的記憶。

如同我被「鈴蘭通」勾起的懷舊之情,返鄉的TONY哥對於第二市場有著更深的寄託與盼望,因為回憶中有人有故事,道出了市場最重要的「人情」。

在情感的共振下,透過過往曾在第二市場實作的余炘倫老師牽線,我和東海的學姊與學妹,開啟了建立在「人情」之上的老屋再生提案,從局外人轉變成當事人,擔負起一棟房子所承載的寄託。

市場是乘載文化和生活的容器,也是歷史與現在的辯證

市場是一個空間的稱呼,也是需求與供給交換的經濟學,更是人在此聚集建構出臺灣文化的實作場域。市場滿足了人們食衣住行的需求,也見證了社會的變遷。

早期,第二市場蓬勃發展時,許多人在這裡白手起家,買下人生的一棟寄託。一個人打拼在這裡,一個家庭的根也在這裡,人們在此扎根生長,形成了密密麻麻的網絡,將這裡釀成臺中獨特的滋味。當城市的重心產生轉移,能夠前進的人跟著城市發展移動,根深蒂固與年邁老去的人則留下來陪伴空間沉澱。

在第二市場中我們不斷看到「食」的牽引,讓不熟悉臺中的人們,透過味覺品嚐老臺中,但其他五感卻因此被擱置在一旁,黯然失色。

然而,實際走進市場裡營生與生活的空間,卻能讓我們感知故事不在博物館、不在校園,而在房子上的窗花、木頭之間的榫接、房子內的旋轉樓梯。搭建在市場生活的房子,每棟都有前後門,前門迎接從騎樓走過的客人;後門則是招呼著市場的人客。如同Tony哥珍視的西服行,中興西服店代表了一種過去生活的標誌,帶著我們看見不同的生活樣貌與產業,讓我們能夠認識一個在地產業與消費型態的發展,一個城市日常改變的痕跡。


圖:一間老雜貨店仍挺立在中山路上,雖然現代的我們總有更多的選擇,但這些房屋與商行的存在,不僅是舊城的昔日記憶,更是現代人看見歷史與在地的所在。

一個空間與物件都刺激著人從不同層面感受著「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的道理。如同TONY哥本人回頭守著家鄉,守著老店的長輩也如同中山路上依然存在的鈴蘭燈,他們身上有著數不盡的在地故事與童年記憶,但這些光輝是否只在一年一度的「鈴蘭通散步納涼會」上得以重現?

想像一個市場的未來,也是對未來生活的想像

第二市場的空間與曾經在這個空間裡生活過的人們逐漸被遺忘,即便第二市場的美食能夠把人引進來,但他們卻很少走進騎樓散步納涼,也看不到傳統市場對地方居民的價值;就好像老臺中走不進年輕人的視線,新的一代道不出臺中的特色,市場另一側的中山路街區所展現的城市過往文化,也就在遺忘底下被邊陲化。

因此,透過這次的地方空間創生計畫,我們不停地思考,面對同時邁向高齡化與追求經濟發展的臺灣社會,我們會想要怎樣的市場、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還有想要留下哪種故事?

TONY哥提供中興西服店作為我們行動的場域,看著這個具有人情與故事的房子,該怎麼讓它「再生」便成為了目標。


圖:本圖為討論行動方案的切入點,我們希望以一般人較少走進來的中山路為核心,去思考繁華與邊陲同時存在的第二市場的創生方式,同時我們也在中山路上看見充滿著故事的街景,希望將這些故事與更多人分享。(改繪自Google Map)

然而,期待一個空間再生,勢必需要有人在裡面運作,於是我們將這個「人」定義為「新的關係人口」。新的關係人口並非是市場在地的居民,也不是短暫停留的觀光客,而是指因各種需求或機緣而與這個地方產生連結(發生關係),並且對這處空間具有認同感的人。

我們提案的核心目標就是希望可以藉由空間的使用,使空間的文化價值能夠被看見,而在此活動的人們也能產生新的互動關係,以此穩固社區的人際網絡。畢竟,只要人在地方,地方的價值就能夠不斷被記憶給召喚,也能因互動而創造出來。

嚮往著有底蘊而韌性的地方,而非消費性且簡單化的地標

我們不只尋求商業模式,更希望藉由市場的創新建立一套合作經濟運作方式。比方說,用交換的形式邀請藝文工作者參與,在這處空間辦理課程、展覽、體驗、創作等活動。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緩解藝文工作者的經濟負擔,空間也因人們的來到而活化。

在建立合作共好的背景下,我們也希望引導空間使用者將自身的專業或才能回饋到街區中。例如,免費辦一場給周邊居民的創作活動,又或者將商業結合第二市場的元素,讓市場可以產生新的活動。如此創造新的互動方式,讓街區不只滿足到此消費的人群,也可以和在地人口產生連結,同時讓更多人能夠看見老屋再利用方式,透過這處空間去認識在地的故事。

新的空間讓來到市場的人重新發現市場,也會擾動舊市場產生新的可能性。這種新舊交織的情境,不僅使市場成為了一個文化體驗的場域,也成為了年輕人與老臺中居民共同創造新記憶的地方。

第二市場作為臺中一個重要的歷史與文化象徵,不僅僅是一個購物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故事與情感的場所。通過引入新的關係人口,發展合作經濟,並藉由文化活動與創意經濟的結合,市場不僅可以重獲生機,還能成為一個新舊融合、充滿活力的社區。

想像著這樣的轉變,不只能夠讓市場重現其在地價值,也能夠讓老臺中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 ,讓抵達此處的人能夠從這裡認識多樣的臺灣文化,並從地方文化的體驗逐漸形成對於地方的認同感。     


圖:我在舊城區實習時深深為舊城的故事所吸引,後來有機會透過實習中的行動方案「舊城綠洲共享計畫」,帶領來自臺中各地的人走進千越大樓。對於第二市場也是同樣的念想,希望可以帶入不同年齡身分的人,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與新的視角參與這處空間。


【延伸閱讀】

東海×古空間行動市場空間創生小隊,集結!

東海×古空間行動計畫:空間營造作為地方創生的行動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