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662

文章分享:


興仁調色、你我他上色:「食創課」的多元「空間」探究與實作(上)

作者 / 陳美靜(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助理教授、前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前草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2024416日,距離烘焙教室小開箱前兩週,我們在嘗試製作鹹食料理(茄椰絲咖哩飯+貢白蛋餛飩湯)後,以鍋煎鬆餅作為練習的甜食料理,在烘焙教室簡約、卻還不甚舒適自在的空間裡,展開與熱力拉鋸的溫厚鬆餅料理術。「料理」可以是技術,更可以是一種藝術的代名詞,而在漢語和日語的使用中,料理兼具有「處理、整理」與「菜餚」的意思。。因此,從「改造」「烘焙教室」的動機出發,到「製作」「料理」的產製過程,其中包含各種以「在地性」思維作為起點的各式「空間」探索與查找。藉由引導學生觀察並認識校園環境,期能建立他們的地方感,並有可能進一步在結合既有和新造的空間記憶中,形構出屬於個人和群體的地方記憶。爾後,透過實際身體的觀察、移動和實踐,組織具有現地意象和當代地方知識的「前草學」。

〔前情提要〕

興仁國中「食創課」,緣起於中山大學前草團隊與在地學校合作,共同規劃和開設在地特色課程,以此建構地方記憶與增進環境認同。前草地區自1960年代以來,因加工出口區和拆船業的蓬勃發展而有許多外來移民遷入居住,隨著產業變遷,往日的繁榮景象已不復見。其中,位在前鎮河南側,創設於1980年的興仁國中,不僅面臨少子化影響,在經歷過盛極一時的城市繁榮之後,如今更面臨社區空間老化,人口外移等城市邊緣化的現實環境問題,學校與居民要如何因應內外部環境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則成為前草地區跨世代的共同課題。而興仁國中的學生在面對外在環境變遷,以及新住民移入導致人口結構改變的情況下,他們該怎麼建構個人與地方的關係,甚至如何形塑地方的認同與記憶呢?「食創課」期待以「食」為繼(記),藉由個人對在地環境的認識與理解,開發學生們的前草「食空間」經驗與記憶,增進他們對地方的認同,也拓展與在地的各種關係連結。從世代差異化的城市景觀記憶中,逐步建構他們的「前鎮印象」。

我選了「食創課」:探索在地「食空間」起手式

時間回到2023年9月5日下午的三點三十三分,興仁國中國一和國二的全體學生們,聚集在位於藝術大樓二樓的第一視聽教室,等待顯示在螢幕「隨機抽籤輪盤」上的個人姓名出現當下,上臺寫下自己想要選修的技職特色課程。相較於已經開授數回的戲劇課(中山大學USR計畫與興仁國中合作開設)和木工課(第一社區大學與興仁國中合作開設),「食創課」顯然因為有個「食」字,而為該課程增添不少吸引人的誘因,「好像可以吃東西」的初淺印象隱隱挑動著學生們的選填舉措。(雖然,「食創課」一直都在吃著各種食物和食品,但是距離真正的烘焙教室料理,顯然還差得遠呢!)


圖:線上隨機抽籤輪盤決定我們何去何從?


圖:矇著頭就選「食創課」!

此時,我的記憶正在倒帶回溯這歷經八個月的「食創課」課程到底帶領學生們經歷了何種的奇幻旅程。其實,一開始就是從未知出發,所以過程中不免充滿忐忑和各種實驗性的探索。但是,因為有個極為核心的訴求,希望在地學校的孩子們可以透過和「飲食」相關的各種學習和踏查,增進個人和校園、社區,以及地方上社群的關係,藉此逐漸形塑出具有地方知識內涵的「前草學」。所以,將個人的身體感知放到極大化,跟著授課老師的未知與好奇,一起進入「家鄉即田野」的校園和社區空間中,搜羅攸關「前草」在地化的空間意象與知識,就成為「食創課」的課程目標。再者,搭配108課綱,希冀規劃符合三大面向及九大項目核心素養指標的課程,[1] 帶領孩子們在面對現在生活與未來挑戰時,能夠以課程所學習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解決日常生活問題,並精進個人終身學習的軟實力。

從「食物」到「空間」的路徑:以「食空間」作為探索核心的「食創課」

從「飲食」建立地方學知識的角度來看,臺灣傳播學研究學者林怡潔即在《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一書的推薦序中,直陳飲食對臺灣文化的深度影響:「從飲食文化中形塑社會關懷與文化尊重,可養成彈性、創意、開放、多元的價值觀。」[2]在文化的真實性基礎之上,讓在地飲食的特質予以彰顯,同時強化個人與土地的連結,建立自身主體文化的自信心。因此,「飲食」成為深入地方,建立在地化自信的一種方法。同時,「飲食」也成為使舊空間,再造新創意、連結,建立新知識和能力的重要媒介。

基於上述「飲食」的在地化思維與立基點,以及新課綱的核心素養指標,興仁國中技職特色課程中的「食創課」肩負著既是探索,又像是創新找方法的方向前進,這門課帶領修習的15名學生們一同在第一學期「食創課(一):空間篇」,逐步探索個人與飲食的關係、個人與飲食空間的關係、個人與校園和社區「食空間」的關係,以及各種觀察與空間體驗中,確立「食」在課程學習與地方知識形塑的媒介角色,並且從中確立個人對於「食」和「空間」的各種感知狀態與表達。進而,藉由第二學期「食創課(二):烘焙教室改造實作篇」,陪伴孩子們走入荒廢多年(處處可見放置6-10年不等的各種食品和食器)的烘焙教室,透過多次的造訪、實地空間觀察記錄,同時進行空間清潔與收納、盤點與彙整食器和空間可使用性評估等議題之探究與討論,推進學生們對於既有烘焙教室空間的基本認識與空間再創造的基礎。


圖:校園中閒置多年的烘焙教室。

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認為「食物」是溝通的系統、成群的圖像,甚至是用途、情境和行為的規矩。[3]再者,美國心理學家保羅・羅津(Paul Rozin, 1936-)指出「食物」足以用來建構個人和群體的認同,並藉以鞏固社會的紐帶。[4]因此,「食物」成為一種形塑「認同」、「關係」,甚至是「記憶」的方法。而與「食物」相關的空間探究與踏查就成為橋接個人與校園、社區和整體地方關係的關鍵要素。

食創課的課程規劃主要以「改造烘焙教室」為學習目標,透過專題式教學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引導修課學生面對真實存在的校園食空間改造實踐行動,採取主動學習參與的態度,從中學習改造空間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逐步開啟閒置已久的「烘焙教室」,並進駐空間,採行實質的規劃、整理與再改造。在這個課程的規劃與實踐過程中,「食物」是主要串聯個體與空間、甚至是地方的關鍵要素,藉由與「食物」相關的空間探索與實作行動,則有助於學生以兼備有形的烘焙教室和無形的地方意識的建構,共同形塑出具有校園和社區特質的環境韌性。(待續)


圖:食創課師生第一次進入多年未開啟的烘焙教室。


[1]三大面向及九大項目,分別為:(一)自主行動: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二)溝通互動: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三)社會參與: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2]林怡潔,〈飲食文化創意中的臺灣自信〉,收錄於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著,曾亞雯、王志弘譯,《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新北:群學,2014),頁xiii。

[3] 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著,曾亞雯、王志弘譯,《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新北:群學,2014),頁2。

[4]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著,曾亞雯、王志弘譯,《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新北:群學,2014),頁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