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607

文章分享:


大水溝二手屋——點燃人、物新生命的魔法師

作者 / 邱詩婷、許芯榛(海洋大學海洋觀光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學生)

伴隨著私人宮廟的經文誦唸聲,我們走入富有年代感的南機場市場,沿著一旁樓梯往下走,印入眼簾的是一座社區裡的小花園,沿著它前進,會發現一處燈火通明的小商店,店鋪門口擺放著許多盆植物。再往前走,像是一秒穿梭到香港的街市,五顏六色的物品繽紛陳列、亂中有序而顯得格外生氣勃勃,這裡就我們今日拜訪的對象「大水溝二手屋」


圖:店前擺放的植栽顯得生意盎然。

大水溝二手屋的前身原本是經營了30年的國軍福利社,後來福利社歇業而變成閒置空間。將近300坪的大空間,在2020年經過店長貴智與伙伴共同改造下,搖身一變成為社區的再生基地。這裡不僅是販售二手物品的商店,也是社區民眾重要的交流場所,來到此處能聽到、看到、感受到許多人與物重新展開生命旅程的故事。

為什麼這裡叫「大水溝」,而不是取一個新穎、有吸引力的名字?最初聽到二手屋名稱的第一個反應,猜想該不會是坐落在水溝旁的商店吧?心存著疑問來到這裡,當天我們在聽完店長的解說後才知道,原來這裡早期有條水圳供農民灌溉,當地人稱之為「大水溝」;而在時間的流逝下,水圳也走入歷史,為了喚起老一輩對這個地方的回憶,才把二手屋命名為「大水溝」。二手屋的店名不僅乘載了在地的歷史,也將居民的共同記憶傳遞給每一位造訪者。

店長提到二手屋的三大宗旨,分別為:舊物再生、弱勢就業,與社區共好。他認為現代人們常因爲一些小問題而丟棄物品,抑或是因為新科技的崛起,即便這些家電沒有故障,當新一代產品推出後,老舊電器就慘遭淘汰,因此希望這些物品能夠藉由老師傅的巧手修復後重獲新生。


圖:店內黑板上記錄著二手屋的宗旨與行動方案。

二手屋的貨源來自四面八方,例如民眾、地方代表、企業等合作單位捐贈的物品,或是從即將進行都更的老國宅中清理出來的老舊儀器、用具。此外,他們也與知名家具企業IKEA合作,收受那些在運送過程因擦撞損傷而被丟棄的家具,經過修整再重新於二手屋展示販售。

二手物品販售為二手屋的主要營收來源,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二手交易市場,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及減少其顧慮,二手屋的工作人員會在收到物品時,深入了解其來源與故事,並對物品進行全面檢查及修繕,更提供消費者30天保固退換維修的服務。

店裡有許多物品背後都蘊藏著動人故事。店長透露在這些捐贈物資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阿嬤捐贈的打字機。這台打字機從阿嬤大學時期就一直陪伴她到現在,對她來說,是具有深厚回憶及情感的物品,而她捐贈的動機是因為打字機已閒置許多年,未來也沒有機會用到,所以希望透過二手屋的維修後能重獲新生,有機會變成其他人的寶貝。


圖:店長向我們展示三大宗旨落實的行動照片。

另外,他們也將原本國軍福利社的員工餐廳與休息室,改建成木工教室及裁縫間,邀請曾經從事或對木工製造、編織手作有興趣的退休人員及弱勢者加入,希望透過他們的所長,將一些大家認為的垃圾改造成人見人愛的物品。像是與知名咖啡店「路易莎」合作,將裝咖啡豆的廢棄麻布袋裁製成兼具環保與時尚的手提袋,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這樣的方式不僅賦予物品新生命,同時也不浪費老師傅的技能,更提供弱勢者學習專業技能的平台。

而店長也特別提到裁縫間裡的每一台老舊裁縫機,都是來自迪化街即將關門的布料商家,他們認為裁縫機是非常貴重的物品,丟掉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因此將之託付給大水溝二手屋,希望裁縫機的生命能夠延續下去。


圖:二手屋內的縫紉間成為了許多老舊縫紉機的另一個家。

大水溝二手屋的成員不只重視閒置物品,也關注社區內的單親家庭、新住民等弱勢族群的工作權益。店長在參與二手屋前是位社工,他說:「在服務過程中,看到許多找不到工作的人,其實是缺乏了一些正向的經驗」。在萬華有不少弱勢族群非常需要工作機會,卻因為缺乏正向就業經驗、心理障礙或者是家庭的羈絆,無法再次融入職場,因此大水溝二手屋向他們伸出援手,提供就業機會。

二手屋藉由與社福單位聯繫或張貼廣告來募集有需求的人,再評估就業者的身體素質與能力,分配適合的工作,例如由活潑的單親媽媽擔任需要經常與人互動的二手屋銷售員。二手屋希望創造一個友善的就業環境,讓失業的婦女、無家者或弱勢居民能透過這個職場累積工作技能、自信心與人際關係,重新建立良好的就業經驗,令這些不被主流市場所接納的人們再次與社會產生連結,為弱與強、邊緣與主流搭起關係修復的橋樑。

這個地下室的空間裡除了作為人員培力與物品交易的商店外,更是夢想凝聚的地方。在這裡,你能看到許多成員僅有2到3人的團隊或組織,例如獨立創作的藝術家、社福團體、社區組織;他們沒辦法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獨力負擔一整間辦公室的租金,因此透過與二手屋合租的方式,建立起自己追求理想的據點。這些團隊彼此互助、合作卻也不相互干擾,是他們之間獨特的默契。


圖:縫紉間裡也存放許多織品、布料可供使用。

拜訪那天恰巧是「世界維修日」,我們碰見了另一個團隊正在舉行活動,邀請臺北市各地里長一起參與,討論如何讓「維修」融入社區。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我們被充分告知,也盡量不大聲喧嘩以免影響到活動進行,這讓我們體會到二手屋與其他團隊之間的彼此尊重與和諧共處。我們詢問,二手屋在維修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噪音,會不會引來其他團隊抗議?店長回答,他們除了訂定規範來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外,也會在活動前事先告知,並且在過程中利用擋板阻隔,盡量不影響其他團隊。

因為有著互助互重的相處模式,他們之間擦出的火花也特別不同。在二手屋所倡導的「社區共好」理念號召下,各團隊與組織一起合作舉辦社區活動,像是親子工作坊、DIY活動、共種主題市集(如漂流市集、減廢再生市集、免費市集)等。其中最吸引我們的是「免費市集」,名稱中的「免費」一語雙關,也等同於「免廢」,免除廢物淘汰;更進一步還希望呼應二手屋的宗旨,期待物品經過修護與交換後,能帶給舊物新的身分,賦予新的價值。在市集中,參與的民眾可以免費拿取自己所需的再生物品,也能將自家中的閒置物品拿到此處交換,將它變成下一個使用者的好物;並在交換物品的同時,促進居民之間的交流,也能凝聚社區向心力及提高居民對二手屋的認同感。

隨著舉辦的活動越來越多人參與,媒體的曝光也日益增加,許多人慕名而來,大水溝二手屋因此變成了南機場周遭社區的一處新景點。二手屋的成員對於適度的曝光非常支持,也希望透過這些報導、採訪,越來越多人能夠響應相關的活動,透過自己小小的行動,一起關心社會議題、解決社會問題;也期待能藉此激勵更多居民投入二手屋的參與,共同維護這個屬於萬華人的「社區共好」基地。

近年來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萬華地區的都更案,南機場市場鄰近區域也在規劃之內,許多人很擔心二手屋的存亡。店長說,二手屋經營至今已逐漸凝聚了社區居民,「團結」的精神也在長期的行動中落實;倘若未來這裡真的進行都更,伙伴們也會繼續帶著同樣的信念,找尋新地點,繼續為居民們服務。

店長也提到,未來除了會繼續舉辦活動、市集、開設小型工作坊外,也會與相關基金會或學校合作開課,將老師傅的維修技術傳授給有興趣的學生、民眾。另外,未來也將推出募款計畫,希望號召大家一起努力,讓這個空間繼續營運下去。


圖:大水溝二手屋的招牌,上頭寫著經營理念「人與物的第二次機會」。

大水溝二手屋所展現的社區合作經濟行動,是期待眾人一起攜手來改變,不再只是由個體角度出發,而是經由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溝通,以及互相幫助、包容及理解,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這樣的行動不僅能協助弱勢族群自立、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滿足居民的民生需求,對於社區來說,二手屋所延伸出的團結共好精神,也能讓在地更有凝聚力。

致力於人與物再生行動的二手屋,透過商店捲動在地居民與社會大眾,共同加入改變的行列,也為大水溝周遭社區帶來新的生機。二手屋的成員們就像是魔法師,聯手揮動魔法棒,將這裡變成了魔法的城堡,不管從何而來的人與物,都能在此提升自我、追求夢想,展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新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