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723

文章分享:


大學地方實踐展現韌性社會——2023新實踐暨臺日大學聯盟國際研討會側記

作者 / 徐敬萱(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生)

第五屆「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國際研討會」下稱新實踐研討會),於2023年9月23日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熱鬧展開。擺脫疫情陰霾的此刻,社會也在各個面向中展現變動下的抵抗與調適。這一屆研討會以「韌性」為核心,圍繞在「踐行韌性社會」的主軸,邀請臺日兩國致力於大學地方實踐的工作者,相互分享研究成果。

2023年是世界擺脫新冠肺炎的陰霾,大步跨向新時代的開始。全球社會與經濟逐漸復甦之際,原有的在地能量也再次活絡,疫後的社會韌性成為重建社會秩序、迎向未來的重要基礎。在此主題之下,今年的新實踐研討會共有10個場次、37篇學術文章發表、18篇社會實踐成果的海報展示。在這些場次中,主要的主題有大學社會實踐的方法與評估反思、地方社群的經營、地方永續發展、地方文化與產業的經營,進一步連結到高齡化社會如何創新、大學教育作為社會實踐的方法,還有如何運用大學的資源和人力與地方社會合作等。


圖:本次研討會同時召開「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首長會議」。右圖為臺日聯盟會長、暨大武東星校長於聯合開幕式上致詞,左圖為擔任聯盟副會長的高知大學櫻井克年校長。

活化在地社會,大學扮演重要角色

大學知識系統要應對變動且複雜的在地議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計畫執行是否符合當地需求、資源的挹注是否具有持續性、能否保有在地人們的主體性,都是值得深思議題。人社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在開幕儀式時就表示,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化,地方社會發展出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在既有的行動基礎上,強化地方社會自主回應議題的韌性,以應對未來挑戰,也成為大學社會實踐必須思考的問題。

同場開幕座談中,日本千葉大學教授鈴木雅之就以大學協助解決老舊集合住宅發展課題為例,首先分析日本29所大學與大規模住宅地區協作時,所關心的在地議題和主要行動;再以千葉大學於2003年發起的研究組織「NPO法人千葉地域再生研究」(NPO法人ちば地域再生リサーチ)的實踐歷程,說明大學透過住宅修繕支援、生活支持、終身學習與社區藝術等方式,解決房屋老舊及社區老化帶來的問題。鈴木教授強調,由大學參與解決方案需注重持續性和資源整合,透過大學人才的培育、政府經費的投入和民間單位的協力,陳舊的老問題依然有改善的可能。

臺灣本土的實踐案例則由東海大學卓逸民教授代表介紹。東海大學作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的成員之一,在臺中大肚一帶的教育與文化創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卓逸民教授表示,東海大學在人文社會教育上有三大計畫,第一是大學人才培育。東海大學社會實踐的相關課程從大一必修的社區服務,一直到研究所實際思考社區問題解決辦法的實作課,甚至還有在職教育培訓,一系列完整的在地教育課程就是希望能將人才送進社區,達到活化在地的目的。第二項計畫是中小學教師的培力大學有專業的師資人才能協助中小學老師運用當地文化與地產,開設貼近在地特色的課程。最後是整合歷史地理資料,將地方知識進行轉譯,不只將內容數位化,還要能發揮實質影響力,例如帶入觀光人潮和錢財。從東海大學深耕地的案例中可見,大學在協助整合中小學、社區與公部門資源與人力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圖:開幕座談以「臺日大學社會實踐經驗交流」為主題,邀請兩國大學社會實踐者交換實作經驗。

地方文化與產業發展的反思──以在地為主體的思考模式

面對複雜的地方議題,計畫執行團隊除了要與多方利害關係人良好合作,更要確切了解在地需求和想像。下午的個別場次中,「地方文化與產業發展」主題就有多位作者針對地方發展提出不同的思考模式。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古淑薰,就以屏東排灣族吾拉魯滋部落的共創計畫為例,提出部落文化經濟想像的重構和大學實踐的反思。吾拉魯滋部落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過後,面臨遷村與工作型態轉變的多重生存壓力。部落合作社與屏東大學協力發展新型態經濟模式,打造國際級咖啡品質,發展微型文化產業,帶動部落文化的觀光與旅遊風潮,但也產生「社區營造想像」和「觀光導向」不協調,還有培育的在地人才不斷流失的困境。

古淑薰副教授認為,原民文化與部落觀光一直需要在「還原真實性」和「遊客體驗感受」中取得平衡。原住民文化在包裝成觀光體驗之後,往往會因為觀光旅遊的方便性和吸引程度,喪失部份的文化真實性,這時就需要在兩者之間權衡輕重,也必須將原住民放回主體位置,確認執行內容是否符合他們的想像和期待。另外是大學資源和人才進入部落之後,是否能扎根在地力量,達到社區自主和青年培力,古淑薰也坦言:「大學培養的在地人會不會留下來其實很靠機緣,我們也在摸索其中的關鍵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同場次中亦有暨南大學地方創生與跨領域治理的研究生發表論文。碩二生林芳慈以自己家鄉臺中清水為出發點,探索地方創生的可能。研究清水獨立音樂節《浮現祭》的她提到,過往音樂季令人詬病之處是垃圾問題,因為音樂活動吸引的人潮往往帶來周邊飲食攤販商機,但湧入人潮的動線與餐飲所需,若沒有妥善規劃,經常會造成環境髒亂。然而清水《浮現祭》不只是返鄉青年用音樂對家鄉發出的吶喊,更抱持著「與地方共榮共生」的精神舉辦國際型音樂慶典,希望能打破地方活動的框架,創發新地方經濟的樣態。

林芳慈在發表的最後提出幾項鄉鎮永續的解方,包括異業結合創造新的經濟樣態、跨越年齡世代打造人們願意留在在地的機會、改變舊有觀光模式,以深入走讀方式推廣在地文化、喚起家鄉認同。林芳慈身為研究者,也同時是在地人,她更表示已報名成為2024年音樂祭的工作人員,期待屆時能以活動參與者的角度深入觀察。

異地中進行社會實踐──從教育做起

大學進入社會實踐場域的過程也伴隨著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在另一個場次中,就以「教育」為主題,將目光轉向進入田野地的大學生們,研究學生進入異地與異文化的過程。

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系博士生游菀缃就以「大學生陪伴埔里山城足球俱樂部孩童」為例,研究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成長經驗與歷程反思。游菀缃提到,學習是一種經驗內化的過程,大學生一開始在接觸不同年紀、生長背景的孩童時多少會有些害羞,然而隨著與孩童相處的時間越長,兩方越有話題和交集,隨之建立起的關係和感情更能反映在社會實踐上的成果。游菀缃認為,大學、大學學生與社會應當連結成一個緊密的三角形,透過三方合作互惠促成良性循環和成長。身為大學生指導者的她也強調,學生進入新的場域執行社會實踐活動,不只需要在乎學生是否滿意課程的安排和設計,更應該關心學生是否從真實經驗裡學習、探索並內化知識。

同樣讓學生跳脫舒適圈進入異文化的中山大學助理教授──伊藤佳代,則是運用語言和內容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來進行臺日文化通識課程。這堂通識課串聯旗山與愛媛兩方的在地組織和學校,讓學生相互分享社會實踐知識與經驗,並嘗試尋找出活化旗山的新解方。伊藤佳代表示,儘管課程內容著重臺灣在地議題,但學生們普遍因為對於日文缺乏信心,而無法達到運用日文深入討論的目的。


圖:本屆新實踐研討會共有37篇學術文章與18篇實踐成果海報發表,展現大學社會實踐的豐厚能量。

第五屆新實踐暨臺日聯盟研討會在與會者熱情的參與和思辨中精采落幕。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推行至今已滿第十年,在這十年間,大學團隊整合跨領域專業,將理論結合實踐,與在地社會協作,共同面對地方的種種挑戰,也見證了彼此的成長。每年九月前後舉行的新實踐研討會,提供臺日兩國大學社會實踐者面對面分享的機會,不僅交流各自實作、教學、研究的經驗,也切磋在地理論提煉之方法,希望這些積累能作為新學術典範的基石,並持續與地方同行,打造韌性而永續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