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830

文章分享:


離島不是孤島:Island Company的小島創生記

作者 / 郭怡棻(「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網站資料庫維運與推廣計畫專任助理)

為離島的孩子造一瓶酒

以「薩摩燒酎」聞名的鹿兒島縣,境內有一百二十餘間的酒廠,生產超過兩千款的燒酎,其中有一款每年限量八百瓶,名為「出島」(島立ち)的燒酎,據說曾在東京銀座賣出六萬日圓的高價!優質燒酎的價格平均落在三千日圓上下,「出島」能創下高價,除了量少珍稀,背後還藏著一段動人的離島故事。

距離鹿兒島縣本土西側四十公里的海上,主要由三座島嶼組成的甑島列島就是「出島」這款燒酎的誕生地。由於島上沒有高中,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國中畢業後,就要離島到外地求學,甑島人稱之為「島立ち」。

每年春天,就讀上甑島里中學的國三生們會親手種下地瓜苗,待秋天收成後交由當地酒廠蒸餾。隔年3月的畢業典禮上,每一位畢業生都會收到上面印著自己姓名的「出島」燒酎,祝賀孩子們迎向夢想,開展下個人生階段。


圖:甑島的孩子國中畢業後,需出島到外地求學。

只憑記憶是沒有辦法守護重要事物的

初次與這瓶充滿故事性的「出島」相遇,是在甑島的旅宿「FUJIYA HOSTEL」。夜宿FUJIYA的旅客,可以無限量暢飲「出島」及在地酒廠生產的燒酎,這是旅宿的一大賣點,更是旅宿主人邀請客人體驗在地風土的心意。

FUJIYA是「東海小島品牌公司」(東シナ海の小さな島ブランド株式会社,簡稱Island Company)旗下的事業之一,社長山下賢太即是到都市求學就業又U-turn回到故鄉的上甑島人。

今年三十八歲的他,在2012年創立Island Company,經過十一年來的努力,事業版圖擴及豆腐店、麵包店、餐飲店、旅宿、電動機踏車出租、伴手禮開發、活動策劃、人材培育、空屋活化……。這些看似五花八門的事業,其實有個共通點:都是扎根於地方的文化和風土所生。而這一切的起點要從山下賢太返鄉的理由說起。

「故鄉原本的風景消失了!」高三那年,放假回到甑島的山下賢太被眼前景色所震驚。港邊的百年老樹下原本是鄰人乘涼閒聊、整理漁網之所,也是他和同伴嬉戲遊玩的地點,這處令他魂縈夢牽的風景,卻因道路拓寬工程而面目全非。更殘酷的是,工程負責人就是山下賢太的父親。面對兒子的指責,父親說:「這都是為了你!」因為承攬工程才能賺錢予家人溫飽,供孩子到外地就學。

「這樣的經驗讓我開始思考,該如何透過國家制度或其他經濟方式來保護我喜愛的故鄉風景。重要的事情,只憑著記憶是沒有辦法保護的,因此需要思考能在這裡做些什麼。」年少的悲傷和懊悔,成為山下賢太日後創業的起點。


圖:山下賢太介紹甑島原生的鹿子百合。

賣豆腐也代換燈泡的山下商店

2010年,從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環境設計學系地域設計設學程畢業,也在外工作一陣子的山下賢太返回甑島種稻,起心動念仍是希望故鄉的原風景不要消失。當時甑島農業從業者比例僅佔總人口的1.3%,四十歲以下沒有任何一位務農者,農地漸漸荒蕪。

山下賢太最初以無人商店的方式販售自家栽種的稻米和蔬菜,卻業績慘澹,曾經月營收只有八百日圓。後來他策劃了「島米」專案,邀請消費者在生產前預購稻米。這個企劃不只賣米,更販售種米的過程,山下賢太每天在網站上分享種稻日記,記錄在田間的工作觀察,也描寫他與鄰人相互支援,交流種植技術與交換各家食材的生活點滴。

除了透過網路宣傳和販售,山下賢太也以「山下商店」之名,帶著自家生產的白米和鮮蔬到鹿兒島本土出攤。久而久之,竟然有粉絲說要到甑島參觀山下商店。趁著這個契機,他在2013年將一間百年歷史的荒廢老屋整修成實體的山下商店,並延續對甑島一級產業的關注,這回店裡賣的是豆腐。

為什麼是賣豆腐?因為島上僅剩一間豆腐店,沒有辦法滿足島民需求。山下賢太說,每天凌晨四點新鮮現做的豆腐,除了在店裡販售,一週還會有三天在島上不同村落巡迴販售。如此一來,可以面對面把豆腐親手交給不便外出的顧客,在噓寒問暖外,也能順便幫獨居長者更換燈泡。考量島上沒有喝酒放鬆的地方,每到週五、週六的夜晚,豆腐店就變身成酒吧。對於目前總人口三千八百餘人,高齡化率超過60%的甑島居民來說,山下商店是很獨特的一間複合式豆腐店。


圖:山下商店開發的甑島商品。

孕育出吸引大家前來的「目的地」

除了服務居民與長者之外,山下賢太始終掛心的,還是如何為島上帶來更多人口或外部資源。

甑島長年來人口持續流失,預估2060年全島僅剩下一千五百多人,日常生活景觀與機都將面臨大幅改變。加上往返本土與甑島的高速船航線於2014年開通,單趟航程最短只要五十分鐘,不少遊客因此搭船前來這個擁有千萬年斷崖美景和恐龍化石的小島。然而,觀光真的能為甑島帶來光明前景嗎?

「我們非常重視的不是打造觀光地,而是孕育出一個讓大家都想要來的目的地。」Island Company在2015年承接一家只有三個客房的旅館,接手之際,許多居民說甑島什麼都沒有,怎麼發展觀光?山下賢太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不僅到其他國家考察,也延續返鄉種稻時調查聚落文化的習慣,實際比對吸引觀光客造訪的元素。

到各國走了一趟之後,他發現不論是具體可見的料理食材、建築空間、特色土產、自然環境,或是隱而未顯的方言、宗教、歌舞等,這些觀光勝地受人青睞的要素,甑島通通都有!可是,甑島需要的是餐廳、土產店激增,遊客蜂擁而至的熱門觀光地發展模式嗎?

這家旅館原本接待的客群是外地來的釣客或土木工程從業者,在山下賢太接手後,搖身一變成為「傳遞小島日常的旅宿」。在硬體部分,將原先單調封閉的舊屋外觀改為木造魚鱗板加上大片窗戶,讓島嶼的海風和日光能透進屋裡,也與鄰近建物景觀和諧並處;為了滿足不同遊客需求,房型提供日式榻榻米或有床鋪的洋式客房。


圖:Fujiya Hostel提供住宿者免費暢飲的在地燒酎,最左邊那瓶即是「出島」。

而讓人印象深刻的軟體服務,除了像是在自家一樣,能無限量暢飲在地生產的各款燒酎,還有隔天早上喚醒一夜好眠旅人的飯菜香。清晨剛做好的新鮮豆腐、當季盛產的丁香魚生魚片、燒烤鹹香魚乾,再配上熱騰騰的大豆白飯和味噌湯,這是島上人家餐桌上的尋常餐食,也是遊客旅途中不尋常的在地體驗。

山下賢太自豪地說,75%的旅客都是直接透過官網訂房,專程為了體驗旅宿及在地遊程而來。不論是早上到豆腐工廠見學、登船釣魚、島覽解說,或是深受遊客歡迎的帶著啤酒到海邊看夕陽的「啤酒小旅行」,皆是從甑島的日常生活所提煉出來的魅力行程。


圖:沿著石牆小徑走入的低調黑色平房,是2020年新開幕的旅宿「niclass甑島」,提供中長期住宿服務,房內洗衣機、電鍋、烤箱等生活家電一應俱全。

用觀光支持在地生活的存續

「我們所推動的,不是為了觀光客而存在的觀光,而是透過觀光來支持島民想要過的日常生活。」

Island Company在經營旅宿之外,還研發大豆奶油醬、甑島特色雜貨,並與在地商家合作開發伴手禮,也將過往渡輪停駛後的閒置站體改造成「Koshiki Terrace」(コシキテラス),希望這個販售斷崖觀光船票,同時提供麵包、土產,以及在地食材餐飲的「甑島露台」,能為地方引進光源、帶入收益。儘管這些事業看似因應觀光客需求而生,山下賢太卻很清楚知道,發展觀光的目的是要以外部資源維繫島上日常生活風貌。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藉由群眾募資改造古民家而成的麵包店「Osono Bakery」(オソノベーカリー),更是體現山下賢太堅持以觀光支持在地生活的想法。Osono Bakery平時僅在週一、二、五上午販售麵包,週六日變身假日食堂,提供遊客享用麵包、咖啡、咖哩飯等限量餐點。非營業時間的Osono Bakery則成了村民的共享空間,孩子們能來這裡練習英語會話,大人們在此演練甑島傳統歌謠和舞蹈,年輕人們也常來歡聚交流。這裡就像眾人們的另外一個家,不需支付場地費或空調費,所有費用都是Island Company以觀光收入支應。


圖:古民家改建的「Osono Bakery」,修整建材多為廢料循環再利用。


圖:「Osono Bakery」內景。

這種對於地方再投資的行動,正呼應了有「公司」與「同伴」意涵的Company的語源。com在拉丁語中有一起、共同之意,pan則是麵包的意思,Company的原意即為「一起吃麵包的人」。而Island Company創立的初衷,即是打造一個大家可以共食麵包的聚落,來守護甑島平常的生活、原初之風景。

從這樣的理念出發,面對甑島空屋日益增加、人口日漸減少的困境,山下賢太在2021年創立了「島守公司」(島守株式会社),以空屋整修與活化營運的不動產事業服務為主體,同時開設移住者諮詢及協助窗口,並提供在地人才募集與培訓課程。藉由他最擅長的空間據點營造,加上對於島上人際網絡、地方資源的熟悉,為有意移住者提供住屋、開店、求職等生活各面向的支援,也讓頹傾的老屋有機會重生。


圖:Island Company主編的免費刊物《Koshiki Zine》,責任編輯古賀小姐是在大學時期參加Island Company的移住體驗活動而愛上甑島,畢業後正式加入Island Company,成為島上的新住民。

在地方做有趣的事才能長久

「我相信解決社會課題,非常重要的是要讓事情變得有趣!」曾經在撈捕丁香魚漁船工作過的山下賢太,在2016年發起Koshiki Fishermans Fest,號召消費者到甑島和漁夫面對面交流。

「在日本的超市中,可以看到不同蔬菜包裝上有生產者的名字和模樣,但是在鮮魚區卻看不到捕魚者的名字與臉。」農產品的產銷履歷讓消費者認識手上食材的生產者,但對於撈捕海鮮的漁夫卻一無所知,不如將消費者請到生產地,找來漁夫親自燒烤海鮮、講解海產,並與眾人乾杯。在輕鬆歡樂的氛圍中,將漁獲量減少、漁業後繼者流失等嚴肅的議題,與鮮美生猛海味、漁夫甘苦談揉雜在一起,傳遞給更多人。

沒想到,與漁夫一起吃魚暢飲的活動大受好評,甑島的漁夫饗宴經驗因此走出島外,複製到其他縣市的漁港辦理,讓當地漁夫有機會走到幕前和消費者對話。同時,山下賢太和各地伙伴從通路著手,創立「FISHERMAN 364」網站,希望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中,消費者能有一天到產地和漁夫相會,其餘三百六十四天則透過網站向產地直購魚貨。


圖:到產地與漁夫一起吃魚暢飲交流的Koshiki Fishermans Fest。(來源:KOSHIKI FISHERMANS FEST臉書粉專

山下賢太不諱言FISHERMAN 364是一項具實驗性質的挑戰,除了推廣與販售漁產,更希望人們認識產地現況和從業者的努力,才有可能打造一個漁夫能安心捕魚的環境。面對嚴肅的社會課題,他指出「有趣」的方式引動眾人持續關注和參與,更為重要。

「許多時候當我們面臨課題,例如教育、能源等問題時,都是很多專家來告訴我們說你必須怎麼做。我希望營造的,不是一直在強調課題是什麼,而是透過有趣方式讓課題能循序漸進獲得解決,同時課題也可以轉化成地方的價值。我相信正確的做法非常重要,但如果不有趣的話,也是沒辦法長久的。」

離島不是孤島,小島團結力量大

地球上所有的陸地,都是靠大海連接在一起的。Island Company追求眾人和樂共食一個麵包的理念,不僅在甑島實踐,更透過海洋連結到其他島嶼。

2019年,在山下賢太的串聯下,來自鹿兒島縣二十八個離島的有志之士們組成了「鹿兒島離島文化經濟圈」(Rito Lab)。這些大大小小的離島,過往曾被不同政權統治,因而劃分了無形的疆界,破碎了連貫的歷史,各自的認同因而斷裂。時至今日,各個發展背景歧異的島嶼,都必須面對比本土更為艱鉅的挑戰,在人口、糧食、能源、交通、金融、醫療、教育等課題上尤其顯著。

Rito Lab透過辦理工作坊、島嶼田調、產品聯合展售會等方式,讓這群同樣面臨現實嚴厲考驗的各離島人們有機會彼此認識、共享經驗,甚至一同思考未來、相互結盟。幾年下來,經由跨島及異業合作,Rito Lab的參與者陸續將各島盛產的物產開發成新產品,也相互投資、共擔風險,一起創立推廣屋久島食肉文化的新公司;齊力在共創「離島共同體」的過程中,打破離島總是接受國家補助卻難以自立的現況。


圖:Island Company的離島事業發展圖。

從雪中取火,在無中生有

「我們常常會聽到離島的人們說,因為我們這裡沒有人、沒有技術、沒有經驗……,這樣一個把『沒有什麼』當作理由的狀況。」「如果認為自己什麼都沒有,一無是處,而一味接受他人給予的東西,將永遠沒有盡頭。所以需要重新看到這裡才有的東西,並且增加它的價值。」

從無到有,如同在雪中取火,艱難萬分。然而地方的憂點,卻能因為人的參與及連結而重新定義,轉變成優點。Rito Lab從去年開始籌劃一個媒合企業、團體、學校的離島支持平台,希望經由平台的搭建,提供離島在資金、技術、知識等方面的支持,也端出離島特有的風土、物產和經驗來與外界交流。「我們希望能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有人才、有技術、有經驗、有智慧的未來。」山下賢太堅定地說。


圖:鹿島斷崖是甑島國定公園的必訪景點之一,Koshiki Terrace以之為靈感,將島上盛產的丁香魚、白身魚排組合成「斷崖漢堡」。

過去三年的疫情期間,人們難以自由移動,身在甑島的山下賢太深深感受到自己生活與生存的世界就是此時此地,而不是他方。當時,他的腦海浮現了「井底之蛙」(井の中の蛙たれ)這個負面意涵的詞彙,但念頭一轉,「就算生活在井裡面,也要營造更好的生活方式」。

如果說「出島」是甑島孩子的必經之路,對於出島再回來的山下賢太,以及世世代代生長於此的島民來說,甑島不是離島,甑島是世界的中心,是安身立命的那一口井。山下賢太說他目前正在培育更多的「井底之蛙」,「我相信大家可能會嘲笑我們是井底之蛙,但接下來可能會想來看一下我們這口井。到那個時候,我希望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我們是最棒的一座井!」


*本文特別感謝蔡奕屏小姐協助校訂。

【延伸閱讀】

讓邊緣成為社會創新的起點:記日本九州南部地區的地方創生參訪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