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087

文章分享: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下)

作者 / 林心乙(前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市場美學系列行動」舉辦之後,隨著在地行動者信任與默契的增加,市場小聚成員開始自主提出與公共議題連結的行動構想,邀請其他成員共創。而當中令東海團隊欣喜的,是這些行動構想建立在積極聆聽彼此的關懷和需求後,評估自身興趣和能量而提出的想法。

從人的角度來看,此意味著社會資本的提升,以及社群之逐步形成。[1]而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傳統市場除了作為社會、經濟、資訊、情感、地方文化價值[2]之交換場所外,也成為各式公共社會議題討論開展之處,並且由在地社群自主而符合其生活節奏地發展。

市場韌性、韌性市場[3] 

關於小聚成員自主提出行動構想的部分,例如同為市場小聚成員的促咪工作室店主小薰,聽聞筆者分享市場美學行動中對於女性議題的觀察後,主動提出「女性療癒」的概念。身為塔羅師的小薰認為,可以用公益占卜的方式協助在農曆過年期間,家務人際負擔普遍繁重的女性,在駭人的春節之前和女性一起創造療癒和支持彼此的片刻。於是,東海團隊夥伴跨組協作,與市場店家、中區裁縫店共同發展「咖啡塔羅手作─女子的療癒午後」行動,以搭配手作、相互認識交流的行程,協助跨世代的女性參與者建立情誼,交流女性在學業、職場與家庭面臨的課題。


圖:小聚成員小薰於「咖啡塔羅手作─女子的療癒午後」活動中,以占卜和參與者對話。(攝影/林庭亘)

除了女性支持與賦權的議題,小聚成員和東海團隊更積極連結場域內外的資源,共創創新行動,嘗試開啟多元公共議題的探討:

  • 疫情應變議題:舉辦「疫情下的市場沙龍」,一方面探討疫情威脅下的市場店家協作與因應、異文化下的市場等議題,另一方面則試驗線上線下的資源串聯,在市場的六角樓廣場舉辦跨空間的講座分享。
  •  兒童為主體的公共參與:「第二市場文化線上報」行動,是與臺中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羅佳羚老師課程合作,以一學期的課程帶領國小學童進入市場觀察和訪調,最後由學童分享研究發現及市場新創改造之構想,與市場店家交流。
  • 市場價值的持續轉譯和探索:將團隊老師和夥伴原創的市場主題繪本《乘著繪本逛菜市仔》,帶回故事發源地二市場,與小聚成員合作販售與應用,並且與中區圖書館合作,舉辦靜態展、說故事和手作活動。


圖:東海團隊與臺中市立圖書館中區分館合作,邀請新住民說故事媽媽以《乘著繪本逛菜市仔》繪本為素材和小朋友說故事,並分享家鄉國度的各種市場小故事。

這些公共議題討論開展、行動發想和執行的過程,讓我們看見在地行動者和場域空間的豐沛潛能。市場本來就蘊含著韌性,而藉由人們社會關係的改變、能夠實踐共創共好之社群形成,市場將更有能力主動探索嶄新和未知的議題,也更有機會洞察和回應威脅。因此,市場的韌性也獲得了多元面向的增強。

重探共創共好的意涵

我們認為要強化上述的韌性,與涵容行動者的異質性,有一定的關聯。[4]而此探究,也將回過頭來幫助我們重新理解共創共好的意涵。

Iris Young所主張的「差異政治」認為,群體的分化是必然且可取的現象,並強調「社會正義要求的不是消弭差異,而是一個能夠促進群體差異的再生產,對群體差異的尊重,同時不產生壓迫的制度。」Young也特別提醒:「如果人們在熱切肯定群體正面意義時,企圖或嘗試強加一種強烈的相互認同感,他們就可能在生產出與他們所對抗的排除相似的排除。那些肯定群體親近性之特殊性的人,應當也同時認可,並肯定群體內的群體和個體差異。」Young所指出社群的理想,並不是追求一不變動的群體,而是能夠尊重包容差異的個體,並且能夠流動和重組的社群概念。[5]

依此,共創若要同時達成共好,重點在於走在「包容差異」的道路之時,也盡可能在當前做到「不壓迫」[6] ,包含對於社群內部成員之間,以及其他社群之間的尊重。我們必得回過頭來時時審視,在追求增加在地行動者主導性之時,儘管原是為了對準在地需求,也讓增加公共益處的行動能夠有延續性的效果,但是否因此過度強迫場域對象以符合我們想像中主導者的模樣,反而形成另一種壓迫。

(一)面向場域

從實務經驗來看,操作策略粗略分為兩部分。首先,面向場域部分,我們一方面要面對異質的個人,從中找到共通性以凝聚社群,以形成共創實踐的能量;另一方面也要涵容社群內的異質性,允許成員內外的流動。

前者依照Young的說法稱之為「社群主義」,用於凝聚力之產生,促成成員彼此之間的認同、信任、默契,使倡議行動能有效展開,但弱點則是容易致使成員對於意見領袖的依賴和封閉。後者則偏向差異政治裡所強調的路徑,優點是友善開放的風格,長遠來對當地來說能累積更多元的樣態,較可能發展多面向的韌性,但弱點則是摸索期長且須要較高難度的引領技巧。

表:社群主義和差異政治路徑在實踐上的差異


註:本表由Iris Young之概念出發,對照筆者實踐經驗彙整而成。(製作/林心乙)

筆者持續在社會實踐的工作中,嘗試在兩個路徑中保持平衡,探索怎麼做到既凝聚又涵容。發現要在同一個階段同時滿足兩者十分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太強調凝聚,排除了社群內異質的聲音,抑或造成成員去留社群的壓力;又或者太在意異質,反而阻礙了有動能、想做事、較願意承擔的成員發揮,甚至出現搭便車的窘境,讓熱情的成員消耗殆盡。筆者以為,較可行的做法可能是如同本文中篇所述,敏銳覺察場域中空間與人的不同節奏、狀態,在不同階段彈性分配不同策略的使用比例。

(二)面向自身

其次,面向作為組織者、研究者的自身。我們務必承認,當我們談共「好」,有相當程度的價值判斷,而共創的過程勢必帶有價值選擇。所謂的共好,是對社會好、對社區好、還是對每個人都好?那是對現在好,還是對於未來好?談好,意味著有方向性,而作為計畫團隊的我們,確實帶有倡議目標與場域的其他成員面對面。換言之,除了對於場域的策略選擇,「不卑不亢」的態度更是基本心法,憑此在「團隊的倡議方向」和「場域多元異質的期待」中找尋平衡,才有可能走在共好的道路上。

所謂的不卑,就是帶著主體性,去釐清、整合並且承認團隊自身的倡議目標。當我們在過程中,逐漸成為在地的一分子,我們自身帶有的價值,即所認為的「好」,應當被考量進去。

我們常常聽到「你做的事情有沒有符合在地需求?」,用此來評判行動的好壞。但是這個評判一不小心就落入盲點,意即忽略了不論場域的成員抑或我們自己,人的需求常常是在對談之中逐漸意識與形成。很多時候人並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因此,對於「探索需求」的耐心與發展持續對話方法,往往比找到需求的單一正確答案更為重要。

而所謂的不亢,則是對於在地生活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意見,帶著實質的尊重與謙卑,也對彼此的關係抱有彈性和想像力。作為掌握資源、帶有強烈意圖的研究者,我們也必須意識,我們認為的好,不論價值再為崇高,都不得一意孤行,必須小心成為壓迫和排擠場域成員的源頭。

共創共好的美學

「在共創中實踐共好」是筆者和幾位東海人社的工作夥伴持續探索的議題,從自身能力的培養、工作策略,乃至發展為「舊城異托邦」概念。我們使用各類藝術形式文學、圖像、影像、戲劇等方式,協助自身和觀者看見「流動與差異的舊城生活美學」。

而不訴諸於特定形式,追求共好的共創本身,同樣也是極具美感。展現差異也力求均衡的技藝,已有相當多人文藝術領域的工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例如社區劇場,成員必須練習感受環境中的能量,以及與他者的異同,那是理性言說以外的訊息傳遞,是追求相互均衡、共情共感的能力養成。畢竟理想的共創,跟做理想的研究一樣,歸根究底需要的就是人們真誠、勤懇而不取巧的面對自己和社會。


[1] 關於信任建立、社會資本提升與社群形成之方法論探索,詳見:林心乙,2021,〈共創如何可能?「轉譯者」於大學與在地社群間扮演的關鍵角色〉。論文發表於「第三屆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國際研討會」,臺北: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2021年9月2日。

[2] 關於傳統市場所保有的社會、經濟、資訊、情感、地方文化價值,詳見:李俐慧,2022。〈策展行動做為文化公共討論之中介:以臺中市第二市場為例〉,《文化超開展:共振臺灣公共領域》,臺北:巨流出版。

[3] 此標題概念受惠於中山大學吳亦昕助理教授,於日常對話中所提之「社區韌性、韌性社區」之啟發。

[4] 詳見:李晏佐,2022,〈異托邦意義下的舊城生活美學: 中區大作戰三部曲(上)〉,《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99期。

[5] Young, Iris Marion著、陳雅馨譯,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臺北:商周。

[6] 關於壓迫的辨識,可參考《正義與差異政治》第二章:壓迫的五張臉孔,分別為剝削、邊緣化、無能、文化帝國主義、暴力。。

【延伸閱讀】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