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714

文章分享: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中)

作者 / 林心乙(前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市場小聚到底要如何進行,才能從個人的需求中找到交集,形成集體的目標、發展行動呢?誠如上篇所述,本團隊的核心期待若為「凝聚行動者、催生在地社群」,那麼協助社群的凝聚,增加在地行動者在後續行動上的主導性就是首要任務。

以下篇章將從「市場小聚」談起,分享東海人社共創方法的設計與開展,以及與在地社區社群伙伴共同發現的點點滴滴。

共創的方法與點點滴滴 

市場小聚的前身為「轉型系列培力課程」,課程的定位在於學習共創理念與方法,增進店家經營的知識及學習說故事,希望帶給參與者多元的經營想像。從中除了認識各種現行的方法之外,更能看見自身獨特珍貴之處,說出店家的創業故事,建立品牌行銷的基礎,同時也藉由共同學習跟其他參與者建立連結。

課程主要招募市場店家、在地青年、對創業感興趣者。講師則邀請具實務經驗的專業者擔任,依地方創生、電商行銷、議題遊戲化、實體和線上社群經營、品牌故事等等主題分享經驗,並與成員對話激盪。隨著時間推移,參與課程的成員逐漸穩定,氛圍也因此產生變化。例如提供場地的督醍咖啡老闆在課程進行兩次後,提出建議:「不一定都要吃我們家的餐點,也許每次聚會輪流吃一些中區各店家的餐點,也可以彼此交流!」老闆主動擔任點心的採買人,也讓課程堆疊新的、有意思的元素,大家的情誼也輕鬆而自然的建立起來。

結束三個月的課程,團隊隨之舉辦「市場小聚」,期盼能逐漸凝聚成為在地社群。[1]小聚採開放和邀請雙軌並進的招募方式,一方面邀請前階段的課程成員,也歡迎成員介紹新朋友加入。聚會的型態不像課程強調知識培力,更著重彼此支持和一起實作。討論內容包含分享情報、經營心得、情感支持、解決困難、建立連結、點子發想、創造共好行動。透過小聚,成員發起一連串的「市場美學系列行動」,包含市場美學展覽、真人圖書館、市場美學親子走讀、市場美學專題沙龍等。


圖:東海人社市場組行動脈絡圖。(繪製/廖彥霖、林心乙)

(一)從個人故事、集體經驗到共創行動

不同成員在課程和小聚中表達、認識彼此的需求,最後從個人的需求逐漸找到和形成集體共同的需要。經濟上的支持互助是成員最為直接的需要,然而透過訴說彼此的故事,聊起當初為什麼開店(或經營非實體店面的品牌)、經營這家店給自己的生命帶來什麼,逐漸談出更立體的需要。這些需要包含自主性和自我價值、專業上的追求和成長、心靈安定、與人建立情誼等等。

於是,成員能暢快交換商業情報,更能在類似的生涯選擇,即那些從受雇者轉變成經營者,歷經挫折、奮起、返鄉、創新、探索等轉折的人生故事中,找到彼此的共鳴。這些共鳴引動了彼此同感、相知的情誼,逐漸凝聚社群的雛型。

除此之外,在議題探索的層次,成員分享生命故事中的「變」,也對應了時代和在地發展的軌跡,更顯示了不同世代、價值觀的變化。而正是這些變,成就了動態的市場,是第二市場隨著時代演進仍能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由此我們體認到,如果想做市場價值的保存或轉譯,不能只談市場裡面那些歷史悠久的價值,而是不斷與此時此刻的人們發掘、創造新的價值,找到新舊價值能夠對話的地方。於是歷經了上述探索,由小聚而生的行動因而長成更貼近行動者個性、更多自我生命故事表達的樣貌,有別於百年市場的歷史導覽或者商品介紹。

在小聚的經營凝聚中,團隊須創造氛圍、覺察彼此的動能,在對話中辨識彼此交集,並且適時凝聚焦點,開啟執行的可能。在這些經驗、需求、點子的交集處,團隊邀請大家一起探索並發展行動策略,想辦法讓點子做出來;而在尚未交集之處則創造彼此支持和合作的氛圍,即「雖然我們現階段還沒辦法一起執行,但是協助發想者持續發展」的狀態。

例如「真人圖書館」這個點子來自成員分享求職或創業的選擇題,與女性的社會角色似乎有所關聯。創業自主性高、時間彈性,讓女性能夠有餘裕扮演照顧家人的傳統角色,另一方面,又能充分發揮自身想法和實力,跳脫舒適圈,直面生命中的各式挑戰。討論中,我們發現市場的女性有著形形色色的臉孔,有嫁入店家、共同扶持家業甚至挑起大樑的媳婦;也有以一己之力創業立足的女性。而當代的市場,隨著進場的青年帶來新的店家類型與風格,也因越來越多的新住民女性進場,為市場的文化和產品帶來更多元的樣貌。

成員也討論起產品開發和服務路線的選擇,對於新進市場的店家來說,有許多眉角需要思量。例如:產品的推出究竟要堅持經典還是求新求變、自身的產品和前來傳統市場的客群有沒有關係,怎樣維持老顧客的關係又如何開發新客群。成員分析了老店家堅持經典為什麼能屹立不搖的關鍵,而新進場的店家開啟了哪些實驗,如何在變動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從這些討論,東海團隊逐漸看見彼此的交集,指出儘管環境充滿變動,店家類型有所更迭,創業者的性格似乎有著某些跨時代的共通性,帶有務實、敏銳、勇於嘗試,並具有服務熱情。於是,小聚的大家共同決議,共同策劃舉辦真人圖書館,透過小聚成員好好訴說自己的故事,並設計手作課程,向社會大眾/顧客傳達老闆的個性和想法,建立連結。這個建立連結的方式,也沿襲了傳統市場老店家令人念念不忘的人情味,不只是販售物品或服務的商人,更是有個性且願意分享知識、能和顧客交朋友的老闆。


圖:首場真人圖書館的主題為「女性創業在舊城」。除了多位小聚成員分享自身故事,更由督醍咖啡老闆介紹印度香料,現場製作香料奶茶供參與者享用。(攝影/林庭亘)

(二)增加在地行動者主導性的關鍵

從策展到市場小聚,回顧團隊的行動大致可分為三種不同的策略:

1.  結合大學課程,以學生進場策展的方式,主動發掘和展現市場價值並呈現。
2.  邀請店家一起策展,轉化報導者的位置,讓店家從在地知識的提供者,成為部分參與的行動者。
3.  舉辦課程和小聚,建立共好平台,培養成員互信和默契,協助市場店家和鄰近社群形成行動的主體,包含發想者和執行者。

上述的實踐經驗中,有幾個環節是促成行動者主導性提升[2]的關鍵。首先,不同的階段適合不同的行動策略。在外部團隊初進場,尚未被市場的社群和店家熟悉時,需要看得見的「名片 」[3]來介紹自己,所以發起訪談、報導、學生策展,並公開展現初步成果供場域認識,引發好奇和合作意願。但這樣的策略在後續的階段常需重新思考其整體的意涵與必要性,做出必要調整,例如是否要搭配其他行動,提升實踐和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其次,不同的行動策略吸引不同特性的參與者,而參與者的差異又回過頭來影響後續共創的行動。如上述前兩階段策展所吸引到的在地行動者,多為態度友善、有意願共創者,但因生活節奏[4]等原因,難以進一步成為更有主動性、主導性的行動者。[5]調整策略後舉辦的小聚,所吸引的參與者則完全不同,多為具實驗性格、對於共創具好奇心、青壯年、女性身分的行動者。儘管邀集的人際網絡看似有所斷裂,實為擴增了參與介面,使更多不一樣特質、生活節奏的在地行動者可以用不同形式參與共創,開啟了更多元的市場意義發掘,及各種行動發想的可能性。

第三,儘管能一起發想和深度參與共創的成員有其必要條件,[6]確實可見各種不同的策略如何有效提升參與者動能,增加參與者於共創行動中的主導性。例如:團隊除了思維的全面性,也要能真誠反思,具備調整策略的彈性;能夠創造涵容不同想法和族群的小聚氛圍,讓不同需求能被顧及,每個成員的點子都確實有機會成為共創的一部分,也因此成員將更能傾聽和表達,更願意找尋交集;每一次共創的行動結束後,仍在小聚中持續討論與發酵,彼此誠實地分析活動成效和調整方針等等


圖:市場美學親子走讀行動,邀請參與者透過探索顏色認識第二市場,並由小聚成員介紹店家代表色、分享開店的故事。圖右解說者為莫忘初心藝術空間老闆葉琳。(攝影/林庭亘)

小結:帶著真誠和好奇心,思考與行動交織前行的共創

從「團隊全然主導」過渡到「邀請在地行動者共同主導」,計畫團隊學習更敏銳地接收來自市場人事物的訊息,更調整自身步調,從內容的共創、形式的共創、進一步到遊戲規則的共創,有意識地釋出主導性。將更多能量投注於營造友善環境和支持系統、激發成員的發想,協助討論找到交集,提供「我們大家能夠做得出來」的信心和實踐力。帶著真誠和好奇心,與在地行動者一起探索各式各樣與自身和場域相關的議題,共享行動後的成就感。(待續)


[1] 特別感謝持續共創與陪伴的小聚成員:督醍咖啡老闆雅鈞和海哥、荷亞裁縫老闆秀英姊、促咪工作室老闆小薰、莫忘初心藝術空間老闆葉琳、微醺派對老闆育儀、畢卡索校本部老闆映佐、三之一咖啡老闆、阿月壽司老闆阿月,以及計畫第四年一起共創的新富町地方創生協會Tony哥。

[2] 此處指的是團隊初始籌備市場小聚的期待,即為「將共創的參與者,轉而形成更加主動、具有主導性的行動者」,詳見本系列文章上篇

[3] 名片的概念出自本計畫共同主持人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李俐慧老師,意思為能介紹自身、被各個在地行動者認識的活動或展覽,從中感受計畫團隊的誠意與專業,進而好奇、產生信任,願意與之合作。

[4] 節奏的概念來自本計畫團隊余炘倫博士後研究員之介紹

[5] 僅有少數例外,例如畢卡索校本部的老闆具有許多外部資源連結經驗,不但友善協助計畫團隊連結店家和鄰近機構,亦擅長提起行動構想並執行。但在前階段多為與團隊單點合作,尚未形成多位行動者共同討論、發想、執行之模式。

[6] 意指人有各種原因不參與共創。筆者的立場為計畫團隊不應帶有絕對的把握,認為運用特定的策略和方法就能使任何一個人參與共創。

【延伸閱讀】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