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030

文章分享: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上)

作者 / 林心乙(前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共創」、「共好」是公共參與常聽見的詞彙,舉凡社會設計、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大學社會實踐的工作者皆常使用。然而,作為一個實踐者,不得不審慎檢視這些概念的內涵,以重新評估與整合在場域中的種種行動。

什麼是理想的共創?
共創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兼顧共好呢?

本文將從包含筆者在內的東海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簡稱東海人社),於臺中市第二公有市場的實踐經驗中,嘗試描繪和探索共創共好的旨趣。

文章分為三篇:上篇談「共創的起點」,以第二市場作為案例,分享發掘和辨認場域挑戰的經驗,以及團隊內部如何思辯、選擇行動的策略;中篇呈現「共創的方法」,透過不同方法引動不同的社會關係,在動態的場域裡嘗試接近共好;下篇則談「共創的反思」,作為短期進駐的計畫型團隊,如何重新理解「共創」、「共好」的意涵。

為什麼需要共創:回應第二市場共創的挑戰

第二市場作為官方定調為邁向觀光化的百年市場,是臺中最有名、重點發展的市場之一。儘管第二市場總是人聲鼎沸、繁榮興盛,不像有些傳統市場需要面對存廢的艱難抉擇,卻也得面對其獨有的挑戰。

根據本團隊自2018年起進行的訪談與調查,第二市場面對的挑戰包含部分店面及公共空間閒置、市場內外圍經濟發展不均、市場發展高度仰賴公部門規劃與資源挹注,以及外部團隊離開場域後,共創的成果無法延續等等問題。[1]

綜觀這些挑戰,恰恰皆與市場急遽的觀光化有關。不論公部門進行大規模的空間改造及大型宣傳活動,抑或學校等計畫單位進入場域進行活化行動,多為一次性的活動,缺乏與在地行動者(泛指市場店家、在地青年、議題團體等)進一步的連結與反思。由此可知,我們看見的挑戰不是活動辦得不夠多、外部資源無法進場,而是行動的延續性不足與活動成果無法著根。此困境長久以來難以突破,儘管活動表面看來是外部團隊與市場共同舉辦,各方資源相互支援,但仍使行動呈現點狀發動,各方之間關聯薄弱,難以協助參與者、行動者產生地方的認同感。甚至有些活動在外部團隊離場後,猶如曇花一現般杳無痕跡。

瞄準這個關鍵的挑戰,我們重新界定理想的大學/研究者角色,不應只是短暫的外部資源輸入者,而是行動之外,還能與在地社群共創著地的意涵。我們期盼的社區社群共創,是催生、凝聚能夠持續行動與思考的在地社群,從中逐步形成二市場的在地韌性。

共創如何開始?行動取徑的核心思辯

不過,萬事起頭難,面對活絡興隆的觀光化市場,究竟要發起什麼行動,才能引起在地店家和鄰近社群的「持續」參與呢?

本計畫成員在開始的前兩年,結合大學課程進行各種主題策展等行動,發掘並轉譯市場的知識,引入不同視角協助在地店家重新思考傳統市場的意涵,確實吸引了為數不少的店家和議題團體的參與,但尚未形成我們所期待之在地社群。因當時在地的參與者多為提供在地知識或是受邀參與活動,尚未轉變成主動發想企劃和生產內容的行動主體。而觀察許多在地實踐的案例,往往當在地參與者意識到自己才是行動主體,轉變成主動的行動者之後,才有比較高的機會確保在地共創共好行動之延續。

從東海人社最初兩年的經驗來看,在六角樓的策展引發在地店家和議題團體對團隊的好奇,有效開啟合作的意願,是相當成功的敲門磚,但以策展作為共創的媒介,仍有諸多環節需要思量和再設計。[2]展覽結束之後,當我們進一步邀請店家擔任主動性、主導性更高的行動角色,大部分的店家反而有些退縮。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於店家與議題團體來說,並沒有足夠的動機和立即性的需求,促使他們持續、密集地與大學合作共創。特別是我們最希望邀請的在地店家,在市場的重心是做生意,不同的生活節奏難以和大學發起的共創行動相互配合。店家能抽空參與活動、提供策展內容往往已是極限,更難以想像自己可以擔當共創的主導者、發想者和執行者。

因此,想要讓理想中的共創成形,我們不得不回過頭重新思考彼此的需求,再次確認在地行動者的狀態與動機,並設計行動策略。


圖:在市場內舉辦不同主題的展覽,除了轉譯市場知識,更促進在地店家與觀者交流。(攝影/林韋錠)

辨識需求:是大學研究者的需求,還是場域對象的需求?

辨識需求一直是大學社會實踐的難題,這裡指的不只是辨認場域裡他人的需求,大學計畫團隊內部的需求辨認也頗具挑戰。尤其社會實踐型計畫由跨學門、不同知識體系養成的研究者組成,成員帶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在型塑問題意識、行動發展的過程中,東海人社市場組歷經計畫第一線人員的多次更迭、組別的重構與思辯。直至第三年,市場組仍延續計畫團隊前階段的路線思辯,亦即:「是否應以產業振興或觀光行銷作為東海人社團隊的行動目標?[3]」。此思辯往前可溯及不同學科核心價值的差異,往下更牽涉行動策略的選擇,甚至對於場域訊息的解讀也截然不同,因而造成團隊內部行動策略的分歧。

面對二市場訪調和行動而得的訊息,可從三個重要的面向──「在地需求的判讀」、「不同角色關係的界定」、「平台建立的策略與功能」──看見計畫成員大相逕庭的解讀和選擇。

  1. 什麼是「在地需求」?

「沒有人不想賺錢」,主張以產業振興作為目標的成員,認定的市場在地需求是提升經濟,也因此在行動策略的擬定,傾向提升店家收益作為主要的論述,並認為賺錢會是吸引和維繫參與者的主要誘因。

然而,亦有市場組成員提出與此相左的意見,認為在地需求應持續不斷地共同探索,「經濟提升」很可能僅是參與者目前所意識到、方便表達,乃至於表面的需求,不應太快將賺錢當作參與者唯一、主要的需求。看似追求獲利的背後,很可能隱而未現的是認同、陪伴、親密感等其他內在需求。

此辯論的影響,導致行動策略判斷上的差異。以產業振興為主張者,更強調協助場域的成員於參與過程中有效達到提升收益,故傾向導入諸多現代化、數位化的行銷策略和方法,協助參與者經營轉型以謀求更大的經濟利益。而另一主張社群經營、需求探索者,則在過程中不斷詢問探求在地需求是什麼、有可能怎麼發展?這些數位行銷策略和方法真的是傳統市場需要的嗎?站在國家資源分配的立場,人社計畫協助參與者賺錢是否有其必要性與正當性?

除此之外,上述討論亦涵蓋人社計畫所蘊含的公共性價值,如何在場域中推進倡議,以及價值與在地需求如何權衡,並進一步體現在行動之中等等課題。

  1. 大學與在地行動者角色之間的關係

在團隊成員與在地行動者之間關係的定位與經營之討論,主張產業振興者提出在市場周邊場地開班授課,導入專業知識,教導在地行動者一系列以電商為主軸的企業管理課程,藉以培力店家與現代消費型態接軌。在此活動安排之下,參與者與團隊之間的關係為知識技術的接收者和傳遞者關係。

不過,社群經營主張者表示,「賦權(empower)」應為行動的主軸價值。因此活動的設計除了讓在地行動者被動獲得知識和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使之發現自身價值,並產生行動主體的意識。如此才有機會培養和凝聚在地行動能量,在本計畫退場後達成行動延續之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當在地行動者多為年長的店家經營者,普遍數位能力較薄弱,如本計畫導入電商系列課程是否也傳遞了隱含的訊息,使店家以為需要跟上時代、學習數位技術才能提升利潤,否則將會被淘汰?這樣的訊息是否反而弱化行動者信心,甚至使其更被動依賴技術提供者(如講師、團隊成員等),與賦權的期待背道而馳?

  1. 平台建立的策略與功能設定

團隊成員皆認同以定期舉辦課程或聚會,邀請在地行動者持續參與,作為催生和凝聚社群之平台。不過,對於平台建立的策略及其功能的設定,成員們各有不同的想像。

主張產業振興者認為,系列課程應一次性完整且長期的規劃,並統一宣傳。如參與者過程中退出,則表示不是本系列課程主要的受眾,不需過度密切關注。反觀主張社群經營者則認為,若要追求共創的延續性、永續發展,社群的催生和凝聚將為關鍵,團隊應與參與者共同探索需求,也應保留課程和活動設計的彈性,依參與者的需求偏好調整活動內容,甚至隨活動的發展逐步改由參與者決定活動的走向,催化參與者從被動接收資訊者轉而成為主動的行動者。在此想像之下,團隊應隨時與參與者保持連結,對於參與者的狀況有更完整的掌握,與其追求宣傳的廣度,更應追求參與者的黏著度。


圖:東海人社協同主持人暨工業設計系李俐慧老師帶領學生策劃「市場交流會」展覽 。(攝影/東海人社計畫團隊)

小結:確立核心,搭建化被動與主動的共好平台

盤根錯節的內外路線思辯,因故於計畫執行的第三年中暫告段落,團隊最終以共創的延續性、永續發展為主軸,往「社群經營」的方向研擬策略,啟動不同的共創模式。行動上一方面依循前階段「策展」的軌跡,持續致力於市場價值的探索和轉譯;另一方面則開展「市場小聚」的共好平台,目標為凝聚行動者,催生在地社群,嘗試轉化過往參與共創行動的人們,成為更加主動、具有主導性的行動者。[4](待續)


[1] 第二市場挑戰由廖彥霖整理。參考資料:廖彥霖,2020,《從策展行動探討地方設計的權力移轉歷程─以台中第二市場為例》。臺中:東海大學工程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更多東海人社市場組的策展行動與思考,詳見:李俐慧,2022。〈策展行動做為文化公共討論之中介:以臺中市第二市場為例〉,《文化超開展:共振臺灣公共領域》,臺北:巨流出版。

[3] 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2020,《都市再生行動學院─社群與社區協力下的都市再造與社會創新》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期中報告。

[4] 本文受2018-2022 年科技部補助東海大學專題研究計畫《都市再生行動學院─社群與社區協力下的都市再造與社會創新科》支持而得以完成。特別感謝計畫同仁廖彥霖、林韋錠、張郁婕於場域內的腦力激盪與共同成就;李俐慧老師於想法上的鼓勵;李晏佐博士在學識上的不吝分享和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