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908

文章分享:


記社群移工劇場:海的彼方與遠方(下)

作者 / 卓欣儀(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畫面背後的故事:為期半年的戲劇工作坊

時間回到2021年4月,舊城青劇場演出後的四個月後,考量到移工的接受度,我們決定先舉辦試辦場,以戲劇遊戲帶領大家探索肢體的流動、認識彼此、凝聚團體動力。

首先老師帶領大家從練習呼吸開始暖身:閉上眼睛深呼吸,放下對其他事情的掛念,讓自己進入課程的狀態,在幾次呼吸之後,緩慢地張開眼睛,感受光慢慢進入視線,並對第一個看到的伙伴微笑。參與者一開始雖然有點拘謹害羞,但很快就放開心胸,大方做出老師指定的動作/角色扮演。工作坊後的回饋中,參與者們最喜歡的環節是暖身瑜珈和緩身按摩,原來有許多參與者因為工作繁忙、工時過長或沒有運動的場地空間,平時甚少運動,這個劇場工作坊意外成了她們舒展肢體的機會。


圖:工作坊中,老師帶領學員互相按摩舒展身心。

基於試辦場頗受好評,在疫情趨緩後,2021年的11月,東海人社團隊正式開啟為期半年的移工戲劇工作坊。在總共六次的課程中,除了持續透過戲劇遊戲感知身體、提升對於肢體平衡的掌握外,也運用了身體元素訓練、身體雕塑等技巧,讓參與者用肢體動作表達象徵性的概念、鏡像呈現五個主題(兒、離、工、念、家)的方式來蒐集展演的畫面素材,並藉此了解參與者們對主題的想像與經驗。

在經歷前兩次團體動力凝聚的階段之後,參與者之間建立了信任關係,導演也蒐集了肢體動作的素材,因此,在第三次的課程中,老師請大家分享「去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試圖透過2021年的時光切片,作為這次展演的主題。參與者們各自分享了自己去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人說最開心的是由移工身分轉換成外籍生,正在臺灣就讀研究所的她,充分感受到學習知識帶來的快樂;也有剛從印尼空中大學畢業的移工,描繪參加畢業典禮的回憶時流露出滿滿的成就感。除了學習的經歷外,也有許多參與者分享人際關係中的得到與失去,有人說起自己找到臺灣伴侶的快樂,洋溢著幸福甜蜜的微笑,但也有些人說到被情同姊妹的朋友欺騙,不禁流下感傷的眼淚。其中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同一個雇主家擔任多年看護工的姊姊,開心地說:「這幾年總算可以每週休假,雇主還讓我在假日的時候可以煮印尼菜呢!」看似日常的小事,對她來說卻是整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圖:工作坊中,參與者以童年遊戲鏡像呈現「兒」的概念。


圖:參與者分享自己2021年被錄取為碩士生的心路歷程。

邁向未來:移工劇場專案的困境與反思

工作坊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對帶領工作坊的老師來說,得努力嘗試克服文化與語言的隔閡,透過建構戲劇舞蹈的畫面,讓參與者的故事可以用肢體呈現,讓她們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城市敘事,實踐自我更鼓舞印尼社群能共同行動;對主辦的團隊來說,則需要重視和參與者間的溝通和共識,平衡作品的藝術性與參與者的觀點,避免幫她們代言,讓演出能真正邁向「以移工為主體的表演藝術創作」;對移工演員來說,劇場中重要的「專注」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在上課初期,短短的兩小時課程中數不清多少次響起社群軟體鈴聲,我們不難想像參與者從短暫假日中挪出的這個上午,是犧牲了和家人朋友伴侶聯繫情感的時光,更遑論參與者還需時時刻刻注意手機是否有來自雇主的工作吩咐,幸虧戲劇遊戲自然地吸引參與者投入;後期更取材自個人經歷轉化成舞蹈元素,建立起演員對作品的認同感,因此在排練的後期大家都全神貫注地練習演出。

受限於移工的放假日有限,她們每個月只有一天的共同排練時間,且往往練習完大家就要趕著回到雇主家或宿舍,但參與者們總是努力將動作練習得更有力道又符合情境的身體姿態。在戲劇舞蹈工作坊經歷這些過程猶如人生,她們在背景音樂裡嘗試抓住每一個拍點,像嘗試抓住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而離鄉背井來臺工作,期待這個戲劇舞蹈的練習讓她們能更好地掌握自己肢體展現的方式,更希望她們也透過身體的學習更了解自己,說出屬於自身生命的敘事,跳出展現自信的人生之舞。


圖:演出後大合照。

影片:2022移工戲劇舞蹈紀錄片 - 海的彼方與遠方。


【延伸閱讀】

記社群移工劇場:海的彼方與遠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