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932

文章分享:


媽媽真實的樣貌你看見了嗎?——從手作導覽到媽咪療癒工作坊(下)

作者 / 廖瑞君(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在「媽咪療癒工作坊」系列活動中希望討論的主題共有三個。首先是考量中區空屋率極高,東海大學蘇睿弼老師便建議,或許可以規劃一個親子共同工作空間來服務家長與小孩們,一方面解決父母育兒與工作的需求,再者解決臺中中區空屋閒置的問題,同時也能為臺中中區注入親子活水。其次是關注新手媽媽在產後身心靈照顧到回歸職場的調整,結合專業的心理治療與團體活動,來倡議新手媽媽不只有產後的傷口要護理,而是需要身心靈的完整支持。第三則是檢視中區的公共設施是否對親子友善,並且重視使用者需求,讓民眾的意見可以被重視。

期待藉由這三個面向來探討媽媽真正的需求,一解民眾對媽媽的刻板印象,並讓大家重新審視現今女性在母職、親子、育兒、家庭的運作上,要怎麼做適切並合理的安排。再來也希望參與活動的媽媽們能自我覺察,重新去思考自己生命與生活更多的可能性,讓「生育」本身不再是「囚禁」媽媽的枷鎖,反而是「創造」更多「自我實踐」的部分。

很可惜的是,由於疫情的影響,最終我們只完成了第一場活動,後兩場活動都因疫情與時間問題而取消。為了讓讀者明瞭整體活動的構想,以下仍以原訂的活動內容來說明完整的設計脈絡。

第一場是2022年3月19日「職涯與行銷」,邀請到河邊同行親子共同工作空間創辦人陳明輝老師,以職涯與行銷的角度來談媽咪的創業與網路行銷,搭配台灣工藝美術學校Taiwan Craft School的竹編體驗課程,引導在座學員以基礎竹編技巧製作杯墊。


圖:河邊同行親子共同工作空間創辦人陳明輝老師分享媽媽創業的空間經營與實際案例。

目前政府對於生育率降低的因應政策大多是增加育兒補助,然而讓適齡女性對生育感到卻步的原因,不單單只有經濟因素,更多的是整個社會對媽媽、親子的不友善。當媽媽做回自己、家事育兒由夫妻共同分攤、媽媽重回職場等目標成為奢侈的願望時,似乎也預告著「生育」對女性而言往往並不會得到友善的結果。

陳明輝老師在講座中分享,當初創立河邊同行親子共同工作空間,正是因為在家邊帶孩子邊創業並不簡單,因此需要集結眾多媽媽的力量,創造適當的育兒空間和工作環境,讓同類型並且可以互補的媽媽聚集在一起,討論可能的創業型態;利用輪流育兒的空檔,分工合作,不僅能完成自身的工作,也能勻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媽媽們在共同空間育兒,名義上是為了兼顧陪伴孩子與工作創業,但其實真正需要陪伴的是媽媽本身。從懷孕到產後,為人母的過程經歷一連串的洗禮,生活與人生體驗完全改變(以生物學角度來說很像完全變態),但卻鮮少有人能針對此給予媽媽完全的指導與援助,以至於有些人可能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還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對於重拾自己、實現自我、回歸社會與職場反而膽怯起來,甚至成為想為自己發聲,卻不知如何發聲的一群弱勢族群。

第二場「生理與心理」,原訂邀請中科好晴天身心診所的楊哲彰院長與傅維寧心理師對談,探討新手媽媽從產前焦慮到產後憂鬱,以及產後如何回歸社會與重拾自己的心態調整,最後由心理師設計的團體活動來拉近彼此距離與深入議題。

產前焦慮到產後憂鬱雖然是常聽到的名詞,但常有人忽略其嚴重性;而且不僅是新手媽媽會產後憂鬱,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約有4.4%的新生兒父親也會出現憂鬱症狀。所以產後憂鬱影響的不僅僅是媽媽本人,還包括爸爸、嬰兒的照護與家庭的關係,嚴重時甚至會傷害嬰兒、自殘甚至自殺。然而產後憂鬱的成因非常複雜,可能是荷爾蒙或身體激素的改變,或是產後身體虛弱、睡眠習慣、身形變化的轉變,另外還有身份轉變、夫妻關係、婆媳衝突、養育壓力等因素。

輕微的產後情緒低落,大部分是暫時性症狀,不需要特別治療,但如果持續忽略,就有可能發展成嚴重的產後憂鬱症,需要接受醫療照護;然而大部分產後醫護僅針對傷口,卻少有針對身心的照顧,因而很難在第一時間給予正確的幫助,經常都是發生憾事時,才警覺產後憂鬱的嚴重性。

之所以設計這場活動,就是希望讓產前產後的憂鬱現象能夠被廣泛重視,並且期許在產後一系列的醫護治療中,除了產婦身體上的治療外,也能將身心項目納進整體的產後照護上,將產後憂鬱的治療視為推廣親餵母乳一樣的自然與重視。


圖:首場「職涯與行銷工作坊」中,由台灣工藝美術學校Taiwan Craft School  來傳授學員如何用基礎竹編製作杯墊。

第三場「友善空間」,原訂邀請臺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特公盟)分享公園遊戲場革命,並提倡兒童參與表意權,讓公用區域的設置與設計更加貼近使用者,實現真正的親子友善空間。

許多人都是當上爸媽後,才開始注意身邊的親子友善空間。發現家裡附近的公園遊樂設施千篇一律;到了公共場所,卻難以尋覓換尿布泡奶,甚至是親餵的場所;想帶孩子出門,就必須考慮是否能推推車、有沒有飲水機、孩子活動是否安全,在經過一輪篩選後,才驚覺每個共用區域的親子友善空間都有缺失。因此讓民眾能有共同參與公共設計、提供意見便相對重要,除了設計本身的創意,也要納入民眾的使用習慣,才能設計出符合使用者的設施。假如這個社區有國中小或幼兒園等不同年齡的學童,那麼公園遊樂設施就必須考慮年紀與使用方式,做出更為健全的設計。另外像是廁所中換尿布的檯面、身障老人廁所的安全設置、警備巡邏的次數更應依循民眾使用習慣,一次次地納入調整設計的範圍,才能真正落實公用區域的設置與設計更加貼近使用者,實現真正的親子友善空間。


圖:工作坊第二階段的手作活動是由親子一起共同完成竹編杯墊。

結語

依據「媽咪療癒工作坊」事前蒐集的資料,在硬體上,觀察臺中中區的友善親子空間,若以臺中火車站的綠空鐵道為出發,一直到柳川水岸景觀步道再到臺中公園,普遍都是大型的公園為主,少有社區型小公園,而且只有臺中公園有兒童遊樂設施,因此在親子友善的公共空間上,仍然不夠充足完整。

軟體上,政府除積極提供育兒補助外,還設立了許多婦女諮詢的機構。以臺中市為例,各區都設有婦女與新住民培力中心,開設許多婦女培力相關課程,以及提供身心諮商、法律諮詢、特境及弱勢婦女支援等。再者,各區的居家托育中心,是以提升托育人員(保母)專業知能、協助家長解決托兒及育嬰問題為目標設立;但可惜的是,這些相關資源的推廣相當薄弱,還有名額與資格的各種限制,也降低了民眾的使用意願;另一方面也並未充分考慮到新手媽媽可能沒辦法出門,因此除非是較為積極派的媽媽,一般還是較難深入弱勢家庭,給予第一線的支援。

「媽咪療癒工作坊」系列活動中,雖然遭受疫情與時間的限制,只有第一場能如期舉辦,但卻已經收到許多參與者的後續反饋。大多數媽媽認為自己在育兒上最需要被支持的,就是在自我實踐與心靈重建的部分。許多家庭在生兒育女後,心力都只放在小孩身上,卻逐漸忘記自我實踐、夫妻關係、身心健康等等才是支撐家庭、養育孩子的本質。

這也呼應當初設計「媽咪療癒工作坊」的初衷,有一大部分是希望倡議產後該關注的除了小孩本身外,建立屬於自己強而有力的內外支援,並且積極正向地將育兒視為一種生活選擇(而非障礙),讓媽媽有更多可能性。另一部分則是期待消解社會期待對於「媽媽」角色的侷限,創造更為友善的社會氛圍,不再將媽媽與孩子綑綁在一起,而是支持媽媽有開放式的選擇。也期待政府能建立充足的資源,積極打造出屬於每個家庭適用的運作模式,從根源著手改變,讓每個系統都能有效連結運作,或許才能有效地改善少子化現象。


*感謝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全體老師及同仁給與此篇許多建議,而得以更加完善。

【延伸閱讀】

媽媽真實的樣貌你看見了嗎?——從手作導覽到媽咪療癒工作坊(上)

看見臺中舊城區的手作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