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808

文章分享:


猴子在餐桌上跳舞:部落與大學的對話

作者 / 林瑋璇(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原訂於2022年1月24日在臺東大學舉行季工作會議,並安排隔日至臺東縣南迴地區以排灣族為主要住民的台坂、大鳥與土坂進行參訪。由於這次是東大團隊與部落共同接待人社計畫的各校成員,團隊與部落伙伴無不滿懷期待地規劃行程內容,並精心籌備當地特色餐食待客;然而東大團隊的「循環經濟與里山精神」小組(以下簡稱C軸)與土坂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土社發)在籌備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歧見,即「在季會參訪裡的餐點裡可不可以出現猴子?」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在參訪日的一週前,C軸的老師與伙伴們先至部落討論行程與準備工作,土社發總幹事也是部落主席的熊大龍(Kuljelje Giring,以下稱大龍)有點興奮地預告說,季會參訪的菜單裡會有神秘食材,但不要問是什麼,而他身旁的工作人員則接話說自己不吃猴子,但吃過的人說非常好吃。


圖:猴子在餐桌上跳舞。除了猴子,其他都是土坂的不同活動中居民精心準備的美味菜餚。中間的桌子是電纜木軸,在部落常見居民將其作為桌子再利用。左下角有鏟子的料理是將在地當季野菜與稻米在鍋裡不斷翻攪煮成的搖搖飯。圖中三個愛心是土坂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兼部落主席熊大龍喜歡用來盛裝醬料的碟子。

過了幾天,C軸的資管系謝明哲老師(以下稱謝老師)私下請我轉告大龍:「臺東大學推動綠色國際大學,基於永續發展,避免錯誤示範,猴子與保育類動物不應出現在菜單上。」大龍對此的回應則是:「猴子目前並不是保育類動物,里山精神講的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現在猴子已經太多。而且要改變菜單,就不是訪客想要認識的土坂部落,也不是土社發想做的事。」並提供了菜單:

主食|pinuljacengan搖搖飯(山柚葉/龍葵/A菜)

配菜|嫩薑/豆腐乳/炸彈魚炒辣椒→傳統食用方式

主菜|放山雞(尚未與廚師討論調理方式)

配菜|1.大圓葉胡椒血腸;2.昭和草炒蛋;3.紫花鵲豆炒肉絲

湯品|樹豆排骨湯

BONUS|猴肉料理

得知部落預備的菜單之後,謝老師在C軸內部line群組裡表示,基於保護野生動物的原則,還是建議移除猴肉料理。雖然距離季會參訪僅剩不到一週的時間,C軸小組考慮到參訪者對猴肉料理的接受度可能不高,為了避免爭議,還是決定請土社發從菜單上剔除。大龍答應了這個請求,不過隔幾天私下說他個人還是可以招待自己想招待的東西。

想不到幾天後,由於1月22日疫情急遽升溫,計畫辦公室考量學校團隊來自全臺各地,為了避免造成疫情進一步擴散,便將本次的季工作會議改為線上進行,並取消隔日的參訪行程。通知部落取消參訪活動時,我忍不住問大龍:「為什麼那麼想把猴子放在菜單上呢?」(對我而言吃猴子是個心理議題,畢竟長得有點像人)

他說:「因為猴子真的很好吃,我以前也不吃,但吃了之後,才發現真的很好吃,你們一定要吃看看!」(居然不是從文化還是狩獵角度,而是從美食角度出發!)

謝老師知道了這段對話後,又語重心長地請我轉告大龍:「如果部落拿山產作為遊程內容來吸引遊客,形成吃山產就聯想到部落,長久來說將對部落造成負面形象,且不利野生動物保護,這會傷害部落永續發展。」

大龍再回應:「出海口有過度捕魚的情形,確實會造成中上游魚類減少;但猴子目前數量太多,已經造成隔壁部落我阿姨家的農作物收成損失,去年樹豆產量很少就是因為猴子。假如猴子數量少、是保育類的時候,大家不會吃的。而且土社發既有遊程『來去tapaw野餐』本來就是週遭環境有什麼吃什麼。」(tapaw是排灣語的工寮。)

由於謝老師認為自己之前跟土社發的互動還不太多,對彼此的認識有限,加上參訪也已經取消,於是猴子的議題到這裡便暫時打住。之後謝老師也按原本的規劃,和資管系碩士生與大龍開始進行隔週一次的部落遊程網站建置線上工作坊。


季會參訪行程刺蔥醬試做,前排左為大龍,前排中為大竹高溪流域當紅主廚三郎,後排左到右的順序為:柯志昌老師、謝老師、作者。

猴子料理從剛開始是一樣有點神祕的菜餚,而東大人社團隊最後做了一個並非部落主席原本樂見的決定,最後謝老師和大龍仍能繼續合作,這整個溝通的內容與過程讓我覺得十分值得紀錄,大學與場域合作的前提並非是「一言堂」或避開地雷區尋找無爭議「舒適區」,而是努力充分理解雙方多樣的觀點,並持續有誠意地溝通。以下是我想邀請讀者進一步理解猴子料理的各種面向。

法律定位

林務局在2018年以臺灣獼猴數量穩定增加的理由,將臺灣獼猴從保育類動物降為一般類野生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1條規定,野生動物有下列情形之一,得予以獵捕或宰殺: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者;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傳播疾病或病蟲害者;有妨礙航空安全之虞者;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者(林慧貞、洪嘉鎂,2018)。即當獼猴危害農林作物時,得予以獵捕或宰殺。

對於原住民族利用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育法》則另外在第21-1條規範,臺灣原住民族基於其傳統文化、祭儀,可以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然其行為應經主管機關核准,其申請程序、獵捕方式、獵捕動物之種類、數量、獵捕期間、區域及其他應遵循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定之。

在季會參訪行程中食用猴子並非基於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祭儀,但基於猴子有破壞部落農作物因此捕獵並不犯法。(至於為什麼原住民族原本的傳統狩獵行為要受到法律規範,要經過主管機關核准跟通報,則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內了。)

人類學者的觀點

無人類學者的C軸所決定的是無猴子菜單,但這個議題若發生在東大團隊中充滿人類學者且研究狩獵文化與傳統生態智慧的A軸或B軸,猴子料理保留在菜單上的可能性就高的多。有位人類學老師問:「如果猴子不是保育類動物,為什麼不能吃猴子?」人類學博士後兼排灣王子(我背後給他取的外號)蕭鄉唯則說:「我覺得,(部落)拿出來,(參訪者)不吃是一回事,但是單方面要求部落改變他們想要對外呈現的面貌,是另外一回事。季會參訪不是要呈現我們塑造的部落樣貌,而是帶大家去看部落跟東大互動後,生成的樣貌。簡單來說,是奇摩子的問題,但這個奇摩子背後,是很多對於部落的堅持,而這些堅持也是大龍哥能走到這一步的力量。」

人類學者們對這個議題的想法是尊重部落的狩獵文化、尊重部落想要呈現給外界的飲食方式。


圖:季會行程踩線:部落講師與排灣族獵人排灣族獵人藍保.卡路風(Lanpaw Kalijuvung)講解山林植物。

野味商品化

謝老師是推動臺東大學成為綠色國際大學的重要參與者與實踐者,在臺東市有一台腳踏車代步,平常力行蔬食環保理念,也是一位很努力參與人社計畫的理工人。以「少數民族」的資管系教師身分加入這個以人文社會背景為主要成員的團隊,他總是準時出席人社例會,動輒兩三小時的部落遊程網站建置工作坊也幾乎都全程參與,當大龍提出工作坊可改善之處,或是網站哪個功能可以刪掉,謝老師覺得有道理的話也會立即請工作人員改善。

在人類學者面前,C軸謝老師堅持「保護野生動物」的立場是需要堅定的信念與勇氣的。深入了解謝老師的立場,他希望猴子不要出現在菜單上並非完全否定部落傳統「狩獵」文化,而是不希望見到「吃野味」成為部落遊程賣點,假如為了觀光而狩獵,這個行為所關照的對象便不再是傳統或是部落的人,而是為了外來消費者。且不能否認在土坂所處之大竹高溪流域確實發生過過度捕魚的情事,想要預防因觀光造成的野生動物濫捕有其合理性。

味覺的禮物

然而菜單的設計並不只是代表部落傳統、生態理念,也是很個人、很感官的。大龍是個熱愛植物跟烹飪的人,會興高采烈地講述土坂各種植物的特色,他有煮歐洲熱紅酒的各種材料,書櫃上還有各國食譜,最近在研究如何做蛋糕,在Youtube影片文化食堂〈大竹篙溪 家之味輯一中,可以看見食物之於他,並不只是溫飽或是美食享受,更是融合著味覺探索、對於不同地方與家人的記憶、各種情緒與感情連結。

也許大龍堅持要給科技部季會參訪者端出神祕的「猴子菜餚」,並不是一道他用以吸引訪客目光的「商品」,而是他希望分享一種非賣的「禮物」,想要為遠道而來的嘉賓呈現他從小在土坂山林環境中「有什麼吃什麼」的生活經驗,以及他打破心理障礙終於嘗一口猴子料理後的「味覺驚艷」。以前我在土坂參加過大龍還有其他社群舉辦超過六場的公開活動,還有多場的私人聚會,餐點中從未出現過猴子。也許在大龍心中也和跟東大人社團隊一樣,認為科技部季會參訪具有更特別的地位。

社會實踐的歧見、雙向性與互動性

這段溝通過程很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儘管大學與場域伙伴有歧見,溝通與互動仍不斷持續,也不影響雙方在共同目標的領域一起努力,例如想要舉辦一場令人難忘的季會參訪活動、共同建置推廣部落觀光的網站資源、希望部落永續發展。

這篇文章本身還有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雙方都欣然答應讓我寫下他們的觀點,在看似強硬表述的背後卻各自有顆溫暖的心。歧見是值得正視與討論的,沒有絕對的對、錯、優、劣,也不一定要在一次的討論中立即取得最後結論,同一個議題由不同背景或性格的人看待與處理,會有不同的結果。雙方理解彼此觀點的過程也是社會實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於學術研究中單向地理解、呈現被研究的對象,社會實踐的理解是雙向、互動的,因此大學與場域的歧見絕對會存在,只有能願意互傾聽對方立場,接受彼此差異,在不斷的溝通與協商的過程中找到共同目標,才會有更加深入的合作可能。

至今季會參訪沒有舉辦、猴子沒有出現在餐桌上、部落觀光網站還沒有做好,但這個討論的過程對部落與東大團隊來說還是別具意義與價值,標示出東大人社與場域伙伴之間在包容差異、傾聽、理解彼此與信任的路上又更前進了一步。


*此篇文章經謝老師與大龍詳閱與同意後投稿。(大龍讀完此文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寫得這麼平易近人,一點都不像學術文章。我確實有忍住不要掉書袋,真要掉的話,就來本強納森 · 海德特從心理學視角寫的《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吧,裡面有很多比猴子更刺激的禁忌與倫理討論喔。)

【參考資料】

林慧貞、洪嘉鎂,2018,〈臺灣獼猴保育等級調降,人猴互動該如何調適?〉。農傳媒。取用日期:2022年03月10日。

南迴廣播,2018 ,文化食堂〈大竹篙溪 家之味輯一〉。取用日期:2022年03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