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134

文章分享:


「計畫結束了,然後呢?」大學實踐研究團隊的討論與觀點

作者 / 新作坊

計畫還沒結束,為什麼先討論退場問題?

「計畫結束了,然後呢?」人社實踐計畫季工作會議通知寄出後,關於分組討論議題該如何準備的詢問如雪片般飛來,不少團隊伙伴對於計畫辦公室在季會中一改過往各校主題報告方式,轉而安排這個討論議題多有疑惑,也各有猜想。

其實當初規劃每季一會的工作會議,就是希望能讓平時在社區與學校忙著實踐和研究的伙伴們,能抽離慣習的環境,齊聚一堂交流各自的實作經驗,並進行腦力激盪,共尋實務工作所面臨問題之解方。

過去運作的方式主要是由計畫辦公室根據各校團隊執行現況和關注議題、當前政策推動與時局擬訂主題,如「人社實踐計畫實踐經驗與SDGs對話」、「大學與地方創生」、「社會經濟與團結經濟的實作與可能」等,再邀請團隊結合各自的場域經驗來分享。這樣的模式進行一陣子之後,有伙伴建議季會交流題目能由大家共同決定,因此公開向所有成員徵求討論議題,再透過線上票選方式,選出「計畫結束了,然後呢?」這個主題。

此一主題雀屏中選並非偶然,2022年恰是人社實踐計畫的重要節點,本期執行計畫的五間學校即將在6月底完成階段性任務,而新一期的計畫團隊仍在徵選中。處在計畫能否存續的變動時刻,剛好能激發成員們去思考:歷經數年經營的場域,是否已經有自主運轉的能量?若計畫結束後,大學與社區的合作關係是否能延續?在計畫正式結束前,我/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圖:季會主題票選,從七個提案中選出「計畫結束了,然後呢?」作為討論題目。

處變不驚的首次線上分組討論

本次討論除了題目由參與成員票選,進行方式也不同以往,為了鼓勵多方發言,而將各校團隊成員混編,分成教師(五組)、博後(二組)、助理(四組)共十一組,再由計畫辦公室成員擔任小組討論主持人。希望在7-9人組成、團隊角色近似的小團體中,每個人都能從容地暢所欲言、深度對話。
但人算不如天算,原定的實體會議因疫情升溫而臨時改為線上舉行,成員們透過webex進行分組討論和群體分享,並搭配Google Jamboard線上協作白板應用。由於不是每位伙伴都嫻熟於數位工具的使用,加上網路連線不穩等突發狀況的發生,各組成員們在一陣兵荒馬亂中,依舊處變不驚地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以下三個議題的討論。

  • 議題 1:計畫與場域目前的關係

目前執行內容是計畫還是社區主導,兩者主導與配合的比重,以及如何協作?

  • 議題 2:執行至今您覺得是否促成社區自主轉動的能量

因為計畫進駐,場域能量有什麼樣的改變,例如參與成員的數量、是否更加積極、場域內部因此反而有些不合?推動協調的過程裡,如何覺察或提高社區的自主動能?

  • 議題 3:計畫結束後兩者的關係

如果計畫在這期第三年結束,你覺得學校跟場域之間的關係,理想上應該如何?在您的位置上可以做些什麼?

計畫進行中,大學與社區的動態關係

在第一個議題的討論中,許多伙伴認為透過各種實踐型計畫的支持,大學團隊進場與社區互動是一連串因應雙方需求、專長與能量、合作議題等主客觀因素,如雙人舞般你來我往、我進你退,隨著時間改變的動態過程。最初大學多半會帶著自己的想像尋求與社區合作的機會,主導性可能較強;實際進入場域後,有些大學會透過漸進式的參與互動,持續刷存在感,待彼此熟悉並了解對方實際需求與步調後才展開行動。

部分大學則會先主動挖掘社區公共議題,透過活動舉辦或閒置空間的改造等方案攪動地方,慢慢凝聚社區的共感與共識,再共同思考下一步可以一起做些什麼事。另外,有的大學則會連結現有的社區組織或公民團體,結合場域中既有動能或在地社群願景,一起深化地方的公共議題,譬如暨大團隊和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協力推動空污防制東大團隊結合部落文健站與青年會陪伴長輩從被照顧者轉變成文化傳承者。然而,其中也不乏因某方較強勢主導,彼此在價值理念或做事方法上無法取得共識,以致宣告失敗的狀況。

由於每個社區的成熟度不同,面對動能較薄弱的社區或社群,大學經常會藉著各種活動或方案進行,陪伴有意願參與的在地伙伴增能;也經由多方連結,引進不同的公私部門資源,協助地方社群提升在地行動的技巧與知識,以及自行撰寫計畫廣募資源,甚或逕行創業將部分收益回饋於社區的能量。社區的自主動能,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實地演練中蓄積起來。


圖:「計畫結束了,然後呢?」線上分組討論激盪出許多新觀點。

計畫執行後,社區能量轉動了嗎?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諸多伙伴樂觀認為,當大學投入社區參與,成為地方社會的利害關係人之一時,大學團隊往往扮演發動機的角色,捲動在地原有能量。譬如中山團隊在左營推動社區劇場,原本參與對象鎖定在高齡者,後來在地青年也受到號召,一起加入演出,在深度互動中更了解在地的故事,也更認同自己是社區的一份子,而願意參與後續的在地行動。

另方面,也有大學團隊觀察到,大學的資源引入與橋接功能,讓社區中比較少互動的社群,有機會因關心共同議題而一起討論與做事;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地方家族或派系問題亦無法短時間化解。此外,有些原本較不積極的社區或社群也會開始進行小型的自主提案計畫,並有外部單位主動尋求與之合作。這些態度與行動上的細微轉變,都顯示了能量啟動之後,社區「可能」會自主運作下去。

說「可能」的原因,是因為不論大學或場域中的成員會逐漸變老,也會有各種理由而有必須離開的一天,尤其計畫執行具有時限性,因此場域中人才新陳代謝、培力接棒的機制是否能建立?大學與場域一起共構的空間、落實的方案,該如何能永續經營?大學協助的網絡串聯與整合資源,之後能否順利交棒給社區?這些問題就成了計畫開始執行到結束前,大學伙伴不時放在心頭上琢磨,也經常被審查委員追問的要事。

計畫結束了,我們還在

「計畫結束了,大學不會離開。」分享過程中,有許多伙伴提到這句話。從理想面來看,大學本應屹立各地,貫徹《大學法》明定的宗旨:「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扮演地方社會的社區智庫或培力充電站。從現實面來說,多數參與計畫的老師也尚未到達退休年齡,當他們從人社實踐計畫中得到啟發,並扭轉原有思考框架,不再視跨域合作為畏途後,多半有意願再以個人計畫或連結學校相關資源的方式持續與場域互動。

經由計畫的推動,部分大學團隊也已將實作議題與課程設計結合,包含課程的內容(譬如東海團隊的街友議題地方發展),或是課程的結構改變(如通識課程開設地方學的課程)。日後透過常態性的課程教學,師生都能持續留在社區耕耘,尤其學生若能因此認識在地,找到在地方工作或創業的熱情和機會,更能成為活化地方的生力軍。

另有老師提及,執行計畫不免會有目標或績效設定,有時會綁手綁腳。計畫結束後,教師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與伙伴的需求,擴大結合社群力量,設定不同階段性目標,繼續朝願景前進。例如清大團隊在芎林竹北生活圈所關心的在地客家農村文化保存與地方開發議題,在未來會透過連結志同道合的志工伙伴所成立的「台灣豐禾子協會」繼續深化。


圖:分組討論時,成員們透過webex交流意見,並搭配Google Jamboard線上協作白板應用。

而在第一線駐點的博後與助理,因為長期浸淫其中和社區交陪,藉著生命與生命的交接互動去推展出雙方共同想達成的行動,因此對於在地的人事物更有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感情,紛紛期許自己在計畫結束後,用不同的形式陪伴在地。

有博後就表示:「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結束這件事。這件事做了,就必須一直做下去,也許我們的人或大計畫不在了,但某些事情已經長出芽了,開始延伸、往下走。場域的人知道我們計畫沒有過,剛開始有訝異一下,之後他們提出更多自己繼續走下去的可能方案,原來這件事情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這麼哀傷。我們博後跟助理,突然之間都大開闊了,該開公司的、該成立協會的、該進行場域間的連結,忽然之間都可以做了。」

面對第一線的博後與助理可能因計畫結束就會面臨到離職而中斷實踐行動的情況,有些助理坦然以對,表示計畫結束前會做好與在地的銜接或交接的工作項目,計畫結束後願意以個人的身分回到社區協助,善用自己的資源或人際網絡,延續原本方案或協力新行動;有些助理則表示礙於生計問題,也許能將在計畫所學到的方法與經驗,帶回自己的故鄉或他處實踐。

博後與教師組則較為留意系統性經驗的留存與分享,期待在場域中積累的在地議題和行動歷程能轉化為學術發表,讓實踐研究的論述能不斷往前推進,而不會空忙一場。只是仍需要注意場域倫理,取得地方對於實踐研究成果公開的認可,彰顯場域伙伴的貢獻。另方面,不論團隊計畫是否能延續,助理組的伙伴們也交流了能與學術發表並行的實踐經驗擴散方法。希望在本期計畫結束前,藉由教材讀本製作、繪本或專書出版、故事地圖APP開發等多元方式,將這幾年的實踐案例與經驗分享給接下來想從事社會創新、行動研究的工作者,以及一般社區民眾或年輕學子參考。

結束是必然,永續須接力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偉大,即使沒有你,事情也不會變得更糟。」分組討論中,有伙伴將這句在原住民部落流傳的「名言」提出來分享,一方面鼓勵眾人平常心面對計畫終將結束的必然性;二來也是慰勉大家社會實踐的工作本就是一棒接一棒,永不休止,更重要的是反過來問自己,參與人社實踐計畫這幾年為場域、為自我留下了什麼,並為未來開創了什麼樣的契機與局面。

會後有伙伴回饋,分組討論讓大家得以暢所欲言,如同「眾言堂」般,人人有機會傾吐與被聆聽。儘管有些困難暫時無解,來自不同團隊對於未來的想像與思考的觀點交流,有助於自己撫平心情,重新釐清與定義問題。同時,也更樂觀期待:人社實踐計畫的推動是形塑公民社會的一個途徑,儘管有天計畫結束了,在這計畫曾一起合作共學的我們,還是會用不同的形式陪伴地方一起走下去。


【延伸閱讀】

季會討論:理想的團隊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