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418

文章分享:


翻越疫情——我在線上逛中區

作者 / 林韋錠(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以超乎想像的傳播速度席捲了全世界。臺灣為了有效的防止疫情在社區間傳播,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防疫政策:除了對外的邊境管制,對內也積極建議國人減少外出,以及避免舉辦多人聚會的活動。而隨著確診案例的增加,群眾這一端同時也萌生對於病毒蔓延的恐慌,人與人的距離被拉得越來越遠,社區社群凝聚的動能也隨之停滯。

對於臺中舊城來說,疫情的衝擊不只是經濟網絡的蕭條,也對在地社區、藝文工作產生巨幅影響。除了社區聚會與活動一個個宣布取消,上半年在舊城區的藝文活動也紛紛被迫喊停,其中也包含了東海人社計畫團隊的行動方案「舊城有藝事」。

東海人社團隊故事組自去年(2019)九月起規劃每月一場的「舊城有藝事」,除了為嘗試透過藝文活動擾動舊城空間外,同時也是為了探索與社區夥伴進行合作的可能。在順利地舉行了九月到十二月的四場活動後,原以為剛暖完身手,正要趁勝追擊的我們,卻碰到了新冠病毒的爆發。於是,原先規劃好的舊城有藝事,隨著疫情越演越烈而全數取消。但也在這兩個多月的沉寂中,迫使我們盤點思考,如何將這些累積的藝文能量轉化為不同的形式,讓團隊行動不至於中斷,也讓更多人仍能繼續參與社區交流。也就是這樣的思考中,團隊提出了線上展的行動方案。

如同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許許多多受影響的藝文活動,都透過線上化的方式與群眾繼續交流;由故事組經營的「翻閱城事」臉書專頁,也在這段時間從不定時更新調整為每日貼文的積極經營模式,亦是借著藝文活動線上化的概念,讓大家透過網路「逛中區」。籠罩在疫情陰霾中的社區,雖然少了許多實際的活動,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機緣,促使許多在地社群與媒體在網路平台上反而有了更頻繁的交流機會。

「線上展」的策略是透過一種主動出擊式的創造話題、邀請線上的朋友們一起透過網路,繼續在疫情中的舊城漫遊。經過團隊的幾番的討論後,決定設計每日分享不同的主題內容,並且以一個星期為單位循環推出,先行嘗試兩個月。每日的主題包含了日常生活的分享、中區相關的新聞大小事、團隊行動方案的報導、以及過去實體展覽轉化為線上形式的全新製作。例如:

  • 於每週一的「舊城進行事」主題中,會分享舊城的相關新聞,以及在地社群近期的活動,讓大家在線上也能持續關注中區的脈動。例如綠空鐵道南段開放中央書局重新開張、或是社群夥伴愛社享新出的文史漫畫等等,讓這些社區中正在發生的大小消息於網路空間中流動。


說明:在地夥伴團隊愛社享推出新文史漫畫《1960’s綠川的點點滴滴》

  • 而週二及週四的「舊城好食光」和「城市晃遊者」則是較為活潑的主題,由團隊夥伴分享在場域中移動、用餐時的日常觀察。透過最具生活性的媒介「吃」和「看」,不只容易引起讀者對舊城的興致,有時更能引發共鳴,帶動對社區的討論。


說明:每次講起在地美食,臺灣人總是難掩愛吃的本性,迴響最為熱絡。也只有美食當前的時候,大家才會認真「食好鬥相報」,舉一反三的分享起來。

  • 週三的「東海在中區」,是主題性的報導東海人社團隊在舊城進行的行動方案。透過第一手的貼文分享,包括團隊投稿至電子刊物的文章,或深或淺的和關注者交流。如青年劇場的工作坊的紀實、刊登在「新作坊」上的東海行動分析論述等等,讓這些行動方案可以在網路上持續發酵。


說明:因為城市故事櫃的吸引,而與臺中市立人國中促成合作的機會。超級感謝從線下到線上都超支持我們的立人國中林韋伶老師。

  • 週五至週日,則分別是「中區浮世繪」、「城事劇場」、「城事博物館」,即是將過去兩年人社團隊在中區所累積的採訪報導,以及藉以設計出的城市故事櫃內容,轉化為各種線上閱覽的形式。其中亦包括學生將採訪對象轉化為「紙箱劇場」的線上演出,或是每個週末推出的城市故事櫃線上展等等,都是團隊的老師、夥伴和學生共同討論創作的內容。


影片:東海表藝所學生製作的紙箱劇場,每一集都是嘔心瀝血之作呢。

整體而言,線上展所推出的主題與內容大致分成:「日常生活訊息」、「在地知識」與「藝術創作」三種面向。在日常生活方面,試圖以庶民的視角,經由分享美食、地景,帶領大家遊逛舊城;至於在地知識層面,則是結合團隊的行動方案,保留原有的內容和概念,再製成讓大家隨時隨地都能閱覽的線上形式。例如將原是社區夥伴提供用以製作城市故事櫃的各種在地生活知識,重新製作成「城事博物館」線上分享。除此之外,也進一步將團隊蒐集到的地方故事以藝術性手法進行再次創作與呈現,例如微型劇場線上演出等。

透過穿插這三種不同面向貼文的輪替播放,我們所期待的是在大家不出門的疫情期間仍可以促成人們對於在地議題更多的關注。如此一來,也讓「舊城有藝事」活動的目的:「藉由藝文擾動空間」在此特殊時期改變其進行的方式,在大家或許可能更依賴網路世界的此刻,依舊仍保持與群眾的互動,並持續透過線上「閱讀中區」維繫住大家對於舊城區的人文關懷。


說明:每個週末的《城事博物館》不僅僅是將過去城市故事櫃的微型展再次展出,也是和讀者分享我們與社區夥伴交流在地生活知識的好媒介。

而在經歷超過八週連續的更新後,團隊也確實在臉書社群上觀察到閱覽者質量上的變化。從原本大起大落的關注和互動數,到逐漸培養出一小群忠實的讀者,按讚與留言不再是陌生的名字,而是一個個熟悉「常客」。即使素未謀面,但也都明白彼此關心在地的心意。此外,從後台的數據分析中我們也發現,除了閱覽者的黏著度增加,關注翻閱城事的用戶變化也反映在地域性上:超過六成的追蹤者來自臺中,和貼文互動的用戶更高達七成五是來自臺中地區。

如同Raymond Williams在《文化與社會》中提出的觀點:「傳播的過程,就是社區的過程」[1],時過半個多世紀,整個世界的傳播媒介也出現了巨大的改變,而我們仍然可以在「社群網路的社區行動經驗」上得到相同的結論。從美食貼文到行動報導,透過積極的傳播分享在地資訊,閱覽者在一次次的瀏覽經驗中,累積對在地訊息的熟悉度;更期望這些長期累積下來的閱覽者,在疫情穩定、恢復現實場域的行動之後,逐漸變成實際活動的參與者,延續團隊在此特殊時期以不間斷的方式持續達成參與社區及擾動場域的目的。


說明:和在地社群夥伴共同舉辦的舊城青年劇場,相約好每次課程結束輪流發文,再互相分享,彼此線上拉抬議題的能見度!


[1] 「傳播的過程,就是社區的過程」原文:「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in fact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the sharing of common meanings, and thence common activities and purposes.」 (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 ,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