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8082

文章分享:


當藝術遇到社區:藝術進入鹽埕的在地意象與反思(上)

作者 / 宋威穎(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阮敬瑩(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圖左:已結束營運的藝術空間弔詭畫廊。圖右:假日人潮匯聚的駁二藝術特區。

鹽埕區藝術發展與地方連結

鹽埕區過往曾經是高雄政治經濟中心,隨著時代變遷與經濟重心轉移,一度沒落。但富含歷史文化元素的鹽埕,也發展出如駁二藝術特區,以及鄰近的棧貳庫等觀光景點與藝術聚落,成為諸多藝術家駐點的創作基地。但市府將大量資源挹注在駁二與棧貳庫一帶,也造成人流多數僅停留在這些觀光點,位於駁二藝術特區與新樂街中間的舊街區位置(如五福四路與必忠街,舊崛江商場一帶)反而較為冷清,形成強烈反差。在地藝術組織「新浜碼頭藝術學會」的成員就指出,從過去到現在,駁二周邊有很多藝術空間[1]逐漸消失,年輕藝術家縱使想留在當地,也可能因為市場機制和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而默默離開。也讓新浜碼頭藝術學會不禁反思,藝術發展如何與在地對話,以及藝術呈現如何與在地融合。

根據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過往調查發現,居民雖然會擔心觀光人潮會對生活品質帶來衝擊,但同樣希望整個鹽埕區可以均衡發展,地方團體也期待能夠活絡駁二藝術特區與鹽埕舊市區間的連結。此外,團隊也發現,過往鹽埕擁有許多藝文活動或獨立藝文空間,但許多在地經營小型藝文空間青年藝術家均表示,在鹽埕營運空間有諸多困難,租金日漸高漲、人潮無法串連,導致不少藝文空間及店家紛紛消失[2],儘管過去藝文風氣相當盛行,目前仍有許多藝文工作者駐點於此,但往往只是短暫停留,無法長居久安。

中山人社實踐團隊與地方藝術組織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共同提案,申請青年署108年青年好政系列,並以「青年 x 藝術 x 地方:以藝術為主軸發展地方創生的可能策略」為題,邀請社區居民、藝術家、地方團體與青年進行對話,希冀透過專家座談分享及審議討論方式,釐清地方不同利害關係人對藝術進入社區觀感,以及可能遭遇的困境,從而提出可能未來行動方案與建議。


圖:活動策劃人阮同學於活動開場時說明主題。

藝術與社區的距離

透過藝術來協助社區過往有不少案例,但藝術進入社區,不若想像中來容易。活動策劃人阮同學分享個人協助社區活動的經驗:「藝術對於民眾生活而言,會有一些距離,一般民眾可能直覺認為美術館裡的展品才會是藝術,但若想要讓藝術需要進入社區,如何讓民眾接觸到藝術美學,或是更進一步理解藝術能夠帶給生活不一樣色彩,才是需要思考與努力的方向。」而長期駐點,協助經營新浜碼頭藝術學會的邱駿朋經理也提到:「我們藝術空間在地方已經快25年了,但和地方居民間還是有距離,來看展的往往都是藝術社群朋友,很少看到居民或民眾進來,我們也在思考,如何拉近民眾和藝術美學的距離。」

如何讓藝術美學概念進入社區,拉近和民眾間距離,遂成為本次論壇主軸。由與談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郭瑞坤副院長就其長期推動公共藝術及社區營造的經驗,分享值得參考的案例以及個人觀點;此外,亦安排與會社區居民、藝術家、地方團體與青年,進行公民審議的討論,希望能透過不同利害關係人間理性思辯與不同觀點激盪,提出對策與建議。

藝術介入vs藝術浸潤-藝術進入社區的途徑與反思

郭老師首先分享自身在鹽埕推動社區營造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1996年,在現今捷運鹽埕埔站周邊舉辦高雄第一次徒步區活動,有人直接躺在大馬路上,也看到有父親帶著小孩,兒子問父親說為何走在路中間,爸爸就很驕傲回應說,街道就是應該要給人走在上面的。」老師認為這個活動經驗很可貴,直到二十幾年後,這些畫面依然讓老師印象深刻: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的繁忙街道,還存在不同的可能性。也希望大家在討論時能夠打破對街道與社區既有的想像。


圖:中山大學郭瑞坤副院長(左)與王俊傑副產學長(右)分別擔任論壇與談人及引言人。

引言人王俊傑老師也分享中山大學人社計畫舊港區的實作經驗,自己和在地藝術學會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讓藝術與在地民眾想法結合,逐步改善鹽埕環境,而不是讓資源集中在單一地方或區段發展。郭老師也回應,其實鹽埕很早就有藝術家進入社區。大約1999年文建會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當時便有許多藝術家在駁二倉庫群成立工作室,帶動藝術元素發展;2006年文化局接管之後也在此辦理如社區營造成果展等活動,開始慢慢帶入行政資源,後來駁二也成為文建會大力挹注資源的區域。這是藝術進入鹽埕的發展脈絡。

郭老師也表示,台灣過去其實推動不少透過藝術改善地方視覺環境的政策與計畫,早期文建會最早推動三年一期藝術「介入」空間,還有藝術「浸潤」空間。「藝術浸潤」是希望可以比介入更融入跟滲透,過去在台灣也推動很多透過藝術改善地方視覺環境的計畫,老實說效果都不是很好,甚至計畫結束,很多不是破壞,就是變成回到原貌,像是現在,自己經過公園二路一帶(早期高雄五金街),就會看到先前建置的公共藝術,不是已經耗損破壞,就是被地方居民拿來做曬衣服或桌椅使用,非常可惜。新浜碼頭藝術學會的邱經理也認為,地方政府通常透過藝文補助方式鼓勵藝術家到駁二駐點,或藉由標案委託藝術家進行公共藝術創作,但時間都不長;藝術家短暫停留或作品完成即離開,很難熟悉地方資源與發展脈絡,通常僅能從自身藝術專業與價值去判斷,創作出來作品不見得能融入地方脈絡;至於地方居民,也由於缺乏在地共鳴,而不會珍惜和主動維護這些作品,時間久了,自然容易損壞和耗損。

圖:設置於公園二路的船型花槽(左)與船組件座椅(右),因缺乏維護而多有損壞。

從藝術進入社區角度來看藝術在社區扮演角色與定位,郭老師認為藝術對多數居民來說有距離感,若直接談藝術和社區,和居民日常生活與生命經驗間不見得可以產生直接連結。郭老師也進一步指出,在他過往經驗中,藝術若要進入社區,必須要審慎思考到底是要選擇「藝術介入」還是透過「藝術浸潤」途徑讓藝術進入到社區中,這兩種途徑分別代表不同的角度與思維。

「藝術介入」是從藝術家角度來思考如何透過藝術創作直接進入社區,好處是,藝術工作者可以展現創作價值與對作品的堅持,但可能無法直接和在地發展脈絡產生連結;而「藝術浸潤」則是透過融入和滲透方式逐漸融合到社區發展脈絡當中,優點是可以和地方既有脈絡與發展產生對話,連結在地記憶,但可能要花較長時間去做到社會溝通與對話,真正將在地發展脈絡融入到藝術作品中,如此才有可能讓藝術融入到社區中。

他也特別提到,可以學習日本推動藝術進入社區經驗,像是著名瀨戶內國際藝術祭[3]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4]就是可以參考案例,這兩個著名藝術祭都非常注重社區參與以及地方聲音,從社區需求和地方發展脈絡去思考,藝術家的創作結合了在地人文地產景等地方資源,讓地方產生共鳴,遊客也會對藝術跟地方有更深刻印象和連結。


影片:公共電視台「藝術很有事」節目介紹大地藝術祭在已廢校國小內的策展企劃,也強調藝術祭的社會參與功能。

郭老師最後也提到自己去年參加大地藝術祭的經驗:「有一晚居住在廢棄國小裡,看到當地居民因為共同參與了藝術祭活動,而有機會讓這些地方媽媽可以施展才能,包括風味餐,或是國小藝術品設置,變成是在地發展可能性,而不是為了藝術祭而藝術祭,我想這是跟台灣最大的差別,不是只有藝術品,而是更增加藝術與在地認同連結。」(待續)


[1] 本文所指之藝術空間係非以營利為主要目的,而是以在地人文藝術之展示場域之空間稱之,如弔詭畫廊、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等。

[2]如豆皮文藝咖啡館。

[3] 瀨戶內國際藝術季每三年辦一次,目標為恢復瀨戶內海(位於日本本州、四國和九州三大島間的海域)過往的活力並找回地方的價值,2010年辦理第一屆的國際藝術季,以「海的復權」為主題,透過藝術創作的概念帶動地方發展。

[4] 大地藝術季又稱越後妻有大地藝術,是世界最大型的國際戶外藝術季,於2000年開始辦理,是將藝術做為媒介,農田做為舞台,來聯繫人與自然間的關係,發掘與傳承在地文化價值,希望透過藝術的推動來重振地方發展。

【參考資料】

李永展(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藝術進入社區,然後呢?獨立評論。

高雄市鹽埕區公所(2019)。話說鹽埕。高雄市鹽埕區公所官網。

當藝術遇到社區團隊(2019)。青年x藝術x地方以藝術為主軸發展地方創生的可能策略議題手冊。高雄:當藝術遇到社區團隊。

當藝術遇到社區團隊(2019)。 108年青年好政系列-Let’s Talk青年自提錄取團隊-結案報告。高雄:當藝術遇到社區團隊。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節介紹。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官方網站。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19)。何謂大地藝術季。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當藝術遇到社區:藝術進入鹽埕的在地意象與反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