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6133

文章分享:


舊城有藝事——城市空間意義的重新演繹

作者 / 高禎臨(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攝影 / 高禎臨、鍾宛儒(東海大學表藝所研究生)


影片:虹吸壺的咖啡香、進口的麝香葡萄、紅磚砌成的六角樓,這些都是台中第二市場日常的風景。(影片來源:公共電視)

台中市中區在過去數十年間一直是中部地區最為繁榮的生活場域;位於中區的「第二市場」建造於日治時代的1917年,當時的名稱為「新富町市場」,除了一般市場能見到的民生用品和生鮮食材之外,也販售著許多外來的舶來品,因此在過往給人一種「有錢人的市場」之印象。經過長時間的城市變化,台中的市中心早已慢慢向外遷移,第二市場也不再保存昔日的貴族形象,而卻慢慢成為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印記了。

今日的第二市場持續營運著,仍具備相當完整的市場功能;許多擁有數十年歷史的老店仍在此持續耕耘,而因應時代轉換所出現的新商家也可能選擇在此立足。老店舖與新商家往返流動的軌跡裡在這裡串連起第二市場的過往與當下,漫長歷史讓這裡呈現出一種相對懷舊的風格」,但卻也同時因為通過了時間的考驗,反而成為一種城市裡的精神指標,並在當代生活裡作為一種象徵著「舊城生活美學」的符號。

東海大學團隊進駐中區之後嘗試實現的工作目的之一即是「幫空間說故事」,在市場的部分則是期待賦予市場在當代另一層的文化功能與生活意義。團隊中的「產業組」自2018年開始在此長期蹲點,與二市場商家攤販互動與合作,並逐步從市場裡提煉出各種具備在地知識意義的素材,於今年三月到六月陸續推出「傢私頭仔-器物展」、「籽-種子展」、「厚呷覓呀-美食展」,以及以市場印象為主題的「餓勢力」一系列的市場展。

在這些行動脈絡與基礎上,團隊裡的「故事組」進一步將「對城市空間進行重新敘事」以及「以藝術活動擾動空間」作為第二期行動規劃,推出了「舊城有藝事」的行動方案。第一場活動便是與「市場/產業組」一起合作,將空間、事件與人三者在此進行串連與開展,除了「在市場說市場的故事」,我們所思考的是城市空間的內涵是否可以透過這些「行動」因此匯集了人群、活絡了場域,同時也為市場空間增添了不同層次的敘事意義。


圖:活動當天現場展示與提供的東海人社團隊故事組所製作中區人事空間相關的小報與小卡。

讓市場不只是市場-城市空間意義的重新演繹

隨著現代人生活模式與消費習慣逐漸改變,上傳統市場買菜再也不是必然需要的生活選項,人們或者選擇外食、外送、網路購物,或到更現代化的超市賣場選購各式食材,並且視之為更方便的生活選項。這些我們過往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場域是不是真的有一天就完全被更便捷的消費方式給取代呢?因此在市場原有的功能之外,我們也同時在思考著:市場除了是市場,還可以是什麼?

當代生活中的許多空間、場域的功能與意義皆具備重新論述的可能。如同今日的許多實體書店的功能並不止於賣書這件事,它在城市裡扮演著的經常是一個帶動文化交流的空間,讓人們可能因為其他的理由讓人們群聚在此。

「舊城有藝事」活動的設計概念正在於,當城市隨著人口外移、人潮減少,城裡無論人群的流動或情感的流動都逐漸緩慢下來;城市裡多了更多閒置空間,或者原有的使用功能也變得並非無可取代。因此我們希望試著在中區舊城的各種不同空間裡(市場、畸零空地、廢墟、廟宇廣場、河畔、店家……等)進行不同質性的藝術活動,其目的不僅在於活絡舊城,也希望透過行動本身呼應場域特色,開展這些空間其他的可能性,也在這裡落實著新的城市敘事。


圖:在第二市場看第二市場影片,聊市場記憶,品味市場美食。

昔日的市場功能與今日的市場意義

正因為第二市場特殊的歷史背景與屬性,這裡除了持續提供在地人補充民生所需之處,同時也吸引了為數不少的外地訪客。從某個層面而言,第二市場已經從原本的生活實用功能轉化出一種觀光的意義。「生活」與「觀光」未必是不能共存的,第二市場即是一個例證。但極其微妙的是,生活底蘊越深厚的地方往往越能帶動觀光,如同我們到國外旅行時,總是喜歡尋覓「在地的市場、市集」,而非「提供給觀光客的市場」。當市場累積下來的時間感與生活感益趨深刻強烈,才可能凸顯自身特色;而「生活的意義」其實也才是一個地方永續經營最重要的土壤。

「生活」便是我們在進入場域之後不斷思考的一件事。如何在中區原有的生活基礎之上賦予新的價值,讓它喚起在地居民可能忽略的生活感?這正如同「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的工作團隊所做的事是類似的:我們習以為常的菜市場是充滿值得爬梳的故事的;經過拍攝與報導(一種帶有美學意義與詮釋觀點的敘事開展),讓我們重新檢視也重新思考習以為常的生活場域裡,其中原本含藏著精彩的在地知識與庶民故事。


圖:「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製作人劉志雄先生、主持人李明璁老師,以及東海人社團隊李俐慧老師、張育誠博後進行映後座談。

有故事的市場,就是城市靈魂的核心

2019年夏天,公共電視團隊製作人劉志雄以及擁有社會學背景的主持人李明璁老師策劃並推出了一系列報導台灣各地市場的節目。何以將市場作為一個報導的主題?他們提到,「有故事的市場,就是城市靈魂的核心」;其中中部地區的代表市場即是第二市場。

第二市場在空間上的特色為以「六角樓」作為中心開展出的放射狀建築;有別於多數市場為棋盤式的規劃,如同李明璁老師所提到的,每一條無法一眼穿透的蜿蜒曲折走道,讓行走市場裡增加了仿若探險一般的樂趣。然而第二市場確實也透露出殊異於其他市場的氣質,這裡呈現的不是繁忙急促的交易氣氛,反而有一種悠閒緩慢的步調。從過往的繁榮市場節奏到今日的慢城生活氣息,第二市場在中區的存在意義也因此有所改變。

圖:首場「舊城有藝事」活動於第二市場六角樓廣場舉行。

東海團隊在9月1日邀請了公共電視「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的製作團隊到第二市場播放「昔日的城市摩登:第二市場」紀錄片首映會,並進行映後座談以及二市場美食同享的活動,邀集了東海大學人社計畫工作團隊、公視節目製作群、在地商家與一般群眾進行了這一場的「舊城有藝事」活動。紀錄片播映在第二市場的六角樓廣場舉行,當天不僅吸引了百餘位群眾前來參與活動,鄰近攤商也利用做生意的閒暇前來此處,看著他們日日生活的市場、一起勞動的朋友們出現在鏡頭之下的模樣。

在映後座談時在地老台中人說,這個市場匯集了數十年的成長與生活記憶,他們都曾見證這一段城市風華,那些老店正是他們長久信任的食飲民生寄託。而這場活動則是為他們的市場經驗下了一個註腳:正因為市場是如此緊扣著每一天的日常,這裡留下的是城市裡每一個人真實而鮮明的庶民生活記憶。紀錄片當中出現的慶周水果行與三之一咖啡店老闆娘也來到現場,與在場的群眾直接地分享在此處長期做生意所觀察到的時代轉變以及市場轉型:昔日的「有錢人市場」到了今天多了一點懷舊的氣質,卻也成了吸引觀光客的特色之一。不同身份的群眾在市場分享彼此各自不同的市場印象與市場經驗,也在此真實場域進行著交換故事也交流情感的行動。


圖:影片中出現的二市場攤商:慶周水果行老闆娘以及三之一咖啡老闆娘與主持人李明璁老師進行現場對話。

從「創生」到「創造生活」

在製作人的眼裡,這是一個代表「昔日的城市摩登」的市場,紀錄片裡走訪了見證市場過往繁榮、因誠信而獲得「標準商人」認證的慶周水果行,因應群眾喜好、以虹吸壺煮咖啡的三之一咖啡、已到第三代傳人的文忠行潤餅皮、以養生食材為主題的味無味餐廳,以及加上了客家人料理時好用的紅蔥頭,因此製造特殊香氣的李海魯肉飯。透過採訪,關於這些二市場商家如何從過往走到現代的經營精神逐一被呈現,也挖掘出每一個在此生活的人各自在市場被牽動的生命軌跡。

李明璁老師在走訪全台多個傳統市場之後提出了一個觀點:市場裡最迷人的滋味未必在食物之上,綜合起來,最吸引人的是那份「人情味」。而親自走入市場(包括任何真實的場域)所能帶出來的,正是許多「相遇」的機會,情味就是在眼神與話語的交流過程裡發生。

這段話語其實也為甫開啟的「舊城有藝事」活動提出了一個註解,我們期待透過對於不同空間的重新思考與藝術行動設計,創造在地社群、居民與訪客有更多相遇與相識的機會;也藉著這些機會讓我們對於城市生活有不同的期待與想像。而這些活動的規劃原本的意圖是在擾動空間,亦可視為一種藉由藝術改變環境語彙的行動。但回到最初的策劃想像與最終的行動期待,我們或者也藉此行動思考著何謂「創生」?同樣帶著「改變地方」的期待,「創生」可不可能定義為是一種重新/再次「創造(好)生活」的過程?這些提問也將其期待著透過未來持續的行動給予我們逐漸清晰的答覆。


圖:放映會後所有參與人員一同合影。


【延伸閱讀】

臺中第二市場交流會:過去互動的匯集與未來行動的基石

我在市場做田野:臺中第二市場的觀察筆記(上)

我在市場做田野:臺中第二市場的觀察筆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