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003

文章分享:


舞動翅膀,跟著巴宰活力飛翔

作者 / 李瑞源(Paparil Tavali,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當一個文化已經準備好了的時候,在等待的只是一個契機點,時機一到,掌握風起一刻,便能鼓動翅膀,讓眾人仰望美麗身影翩翩飛舞。巴宰文化如是,埔里平埔文化亦如是。

話說重頭:一切從船山講古開始

時間回到2017年11月12日午后,暨大人社團隊在愛蘭教會辦了一場「船山講古」活動,事前邀請六位巴宰族長老來講述巴宰族人在船山(今愛蘭台地)的過去生活點滴,沒想到不得了,故事一開講之後就停不下來,原本預計一個半小時的活動,順勢延長到二個多小時講好講滿。歸納這場巴宰講古的故事主題,包括回憶往事、巴宰的使命感、被遺忘的腳蹤、羅馬字的功效等等,在與會者踴躍積極的故事補充之下,總共收集到25則故事。

短暫的活動是結束了,留下來的故事卻意猶未盡,回憶巴宰的往事似乎正起了頭,並以歷史敘事作為向前開展的動力來源,這是講古活動之外的精彩故事,屬於愛蘭巴宰的此時此刻,銘刻當代新歷史扉頁。


左圖:愛蘭教會之船山講古現場;右圖:潘瓊秀長老親繪的過年打獵圖。

讓巴宰故事向下流傳

2018年4月27日,集合船山講古第一輪預賽中代表社區和教會的八位故事達人,齊聚愛蘭國小禮堂進行第二輪的「船山故事王」選拔,這純粹是活動的趣味化設計,讓聽眾來賓更有參與投票的臨場感。這回來聽故事的是國小四年級,二班學生,場面熱鬧不少,多數故事是孩子們未曾聽聞過的,除了教會代表潘初枝長老勾勒早期聖誕節的教會生活回憶、潘瓊秀長老描繪巴宰過年的集體打獵情景之外,愛蘭社區謝秀美阿姨講述番婆鬼的故事,也是巴宰文化的經典傳說之一。5月29日,同樣活動在暨大附中舉行,來聽故事的是歷史課高二學生,教會代表潘瓊秀、潘英寬長老出席,後者提及年幼時光的頑皮童年印象,以及長大之後對巴宰文化的使命感。

事實上,無論是愛蘭國小四年級學生,或是暨大附中的高二生,有些學生是愛蘭台地巴宰族的孩子們,然而在教育體制對平埔歷史甚少著墨的情況下,他們對自身文化的認識可說是空白一片,更別說族群認同了。這種對在地無感、對族群無知的教育大缺口,正是舉辦船山系列講古活動的一大考量,不管是船山或巴宰文化,都隱含著散播關懷本土教育理念的種子。


圖左:愛蘭國小場的一景;圖右:盛裝出席的潘瓊秀長老。

一場民族自我教育的肇始

承蒙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機緣下,暨大人社團隊順利媒合巴宰協會與愛蘭國小的教學活動結合一起,自2018年10月19日到11月12日,以四年級三個班為授課對象,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巴宰課程教學,包括歷史、文化與歌謠,在三位巴宰協會講師(潘英傑、潘文輝、潘美珠)用心備課且寓教於樂下,孩子們學得很開心,有知識性的、有演戲的、有歌唱的、有舞蹈的,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們一步一步拉近與巴宰的距離,進而喜歡巴宰文化,因為每次下課都能看見孩子們臉上堆滿了笑容,而能看見這幅畫面是這些長老們生命中最大的欣慰。

不管孩子是不是巴宰的Lakehan(孩子),只要能將在地文化傳達出來,就是對這塊土地的尊重,更何況是面對巴宰的Lakehan,無疑是進行一場民族式的自我教育啟蒙,將長年無法言說而隱身台灣歷史的族群DNA,光明而公開地教導給後代子孫,二者皆具備一定程度的教育傳承重要性。

有幸的是,在愛蘭國小的支持下,陸續再分別為一、二年級學生講述一場巴宰文化故事,以及在過年前夕品嚐傳統美食阿拉粿(Umu)的美好滋味,透過食物牽動小孩子對族群文化的初步認識。


圖:潘文輝長老以親身體驗和牽田舞蹈方式,帶領孩童認識巴宰文化

回到森林裡的小小巴宰身影

對原住民的認識,除了閱讀讀本、聆聽講課之餘,最重要的是要回到那個族群所賴以存續的生長環境裡去,那裡有最動人的自然語言、文化知識和一切奧妙,那裡是根,是成為巴宰原住民的堅強理由。因著這樣的體認,暨大人社中心與巴宰協會決定合辦一場開創性的二天一夜營隊,取名:小小巴宰回森林。

讓孩子回到森林裡動手實作和文化體驗,感受日與夜的遞嬗變化,瞭解巴宰族與自然界的相互適應。營隊活動由巴宰協會長老們決定課程內容,人社中心則媒合暨大附中水精靈童軍團的大孩子們,名義上是請求支援協助,實則希望營隊活動亦能捲動在地兩所學校的孩子們,一起領會巴宰森林之美。

活動確實成功,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回家後一直嘰哩呱啦跟爸媽講個不停,搞得父母親都反應熱烈起來了。這讓大夥兒如釋重負,同時信心大增,證明類似活動是夠吸引人的,只要用心認真準備。更讓長老們歡喜的是,來自埔里各地小學的營隊學員們,藉著口耳相傳的助攻之下,打開了巴宰族在埔里小學校園的能見度與詢問度;事實上,如何進行文化傳播和擴大參與,一直是巴宰協會視為重要目標的任務之一,這場營隊確實辦到了。


圖左:潘英傑長老講解植物知識;圖右:孩子們動手做竹筒飯。

永不止息的追尋與回歸

2018年7月巴宰協會通過文化部「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要新創一支歷史舞劇,這是過去未曾有過的大膽嘗試,這個計畫要如何落實,族人們只能屏息以待。同樣是原住民團體的喜裂克文化藝術團,受長老邀請來擔任表演藝術總監,大夥兒9月從歷史編劇開始,10月進入練跳階段,11月巴宰過年小試身手,真正公開亮相的大型演出是2019年1月28日的花博日,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一天。

就這樣經過半年時間的淬鍊,過著白天忙道具製作、晚上忙練舞歌唱的緊湊生活,連高齡長老群也跟著又唱又跳,儘管精神和體力顯得有些吃力,但族人們相互激勵扶持,時序猶如回到遷徙移墾歲月,只見越磨越剔透的情感流轉。畫面一旋,老中青三代彷彿拿著忽明忽暗的火把,在暗夜中以舞蹈身姿潛入歷史甬道,在時空片段的花火餘燼裡,更在自我追尋的迷惘與堅定之中,激發出與生俱來且鬥志高昂的巴宰魂,這是一次集體性的,也是回歸性的族群自我定位。

跳舞吧!巴宰。好好整理並記憶那齣歷史舞劇的步伐走位,一步一步將失落的歷史與尊嚴給跳回來,藉以完整與安頓身心之必要,成為生命中的儀式協奏曲。舞步是世代之間的呢喃對話和文化傳承,族語歌謠是引領回家的月光小徑,無須再探問著族群該何去何從?此刻,超越時間,最是真實。


圖左:巴宰孩子參與舞團演出;圖右:巴宰歷史舞劇成員的集體合影。

小結

從2017下半年度迄今,暨大人社團隊一路陪伴著巴宰協會,有幸見證這一切的機緣奧妙,愛蘭巴宰以著堅強無比的信念和生命力,長期構築文化認同和語言復育的精神堡壘,是在這樣的厚實基礎下,迎刃有餘地在各個面向展開文化教育的進程,同時擴大社會參與的動能。整體來看,這是愛蘭巴宰在認同、追尋與回歸的歷時縮影,也是醞釀許久的一次能量抒發;事實證明,只要找到適當的表達語言形式,便能意念純粹而力道驚人。

當一個文化已經準備好了的時候,在等待的只是一個契機點,時機一到,掌握風起一刻,便能鼓動翅膀,讓眾人仰望美麗身影翩翩飛舞。巴宰文化如是,埔里平埔文化亦如是。


*本文原刊載於《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電子報》第30期,頁3-7。蒙作者同意轉載,謹致謝忱。

【延伸閱讀】

巴宰傳統新年,與暨大簽署合作備忘錄,共伴學習

埔里生活生態博物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