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421

文章分享:


捲動在地參與動能:高山部落實作課程與社區據點營造

作者 / 賴富庭(東華大學東臺灣中心專任助理)

「這是我第一次修原民院開的通識課,一開始抱著很大期待,因為我覺得管院的必修課像是教會我各種工具,對於在地的關懷,或是人文的養分不夠多,因此我修了這門課。這也是我第一次進到部落,與自己的想像有些許的落差,以前學的東西像是紙上談兵,真正進入部落這才發現實際的情況更為棘手。」

東華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與磯崎村高山部落合作,打造在地社會經濟產業模式,創造青年及旅外居民返鄉拉力,串連並帶動在地居民參與,透過在地組織與外部單位的協力及資源引介,回應地方發展和研究需求。在課程導入社區部分,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黃盈豪老師,延續105-1學期在高山部落進行的家戶資料調查,持續配合場域議題發展脈動設計課程,同時媒合外部資源挹注。並在105-2的「社區營造」課程中,帶動學生進入場域進行實作,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讓學生瞭解實際操作社區營造時會遭遇到的困難與應對方式。

先前與社區合作的課程,修課學生大部份為原民院的學生,背景與專業養成性質十分接近;而此次的社區營造課程為通識課,修課學生來自社會、英美、生科、國企、教育、化學等科系,橫跨人社、理工、教育、管理等不同領域,異質性高。這是當初在討論及設計課程時相當看重的一點,希望不同領域的學生能在實作課程中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同時在這些學生往後的學習過程中,加入一點人文關懷的元素。

高山部落的伙伴一直以來希望透過社會經濟的模式,以在地為主體的深度旅遊導覽、文化生命故事、山林冒險體驗等,進一步串連周邊農戶,並試圖影響農戶轉向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除了讓環境更好以外,同時可以涵養水源,改善民生用水品質。考量未來在地農特產品的推廣、部落居民們平日的交誼,以及長者關懷活動場地和後續社區事務的經營都需要公共據點,因此我們選定位於高山部落入口處、鄰近臺11線省道邊的閒置屋舍為標的,與課程內容相結合,打造多元的部落公共空間。


圖:預定作為部落公共據點的閒置屋舍改裝前的樣貌

黃盈豪老師與人創計畫長時間合作,熟知場域脈絡,特地將課程加入場域實作,邀請學生分組進行。部落駐點人員也在期初課堂說明中,向同學們介紹場域特性、地理位置、發展現況等基礎資訊。考量課程內容與場域能量,原本設定最多承接兩組學生(一組五人),沒想到同學們反應熱烈,千方百計排除與進場時間相衝突的既定行程,因此協調再多承接一組,總計十五人參與。期待學生們進場不只是提供人力協助,更要以自身學門專業對高山部落發展願景提供想像及回饋,如英美系同學提出的學童英文教學或課輔、高山森林基地文宣等英文翻譯工作;國企系同學對經營管理面向的發想等。

由於預定作為部落公共據點的閒置屋舍裡不僅堆滿雜物,硬體上也因為建物年代悠久,長期受強勁海風侵蝕而充滿歷史痕跡:牆面斑駁、壁癌掉漆、鋼筋鏽蝕、水泥剝落、門窗毀損、隔板腐爛,需要由裡到外徹底整理一番。除了黃盈豪老師的課程、學生及人創計畫進場協力以外,在經費上也爭取到花蓮縣文化局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的挹注。


圖:整理前屋況不佳的閒置屋舍。

此次課程的目的不僅是協助公共據點的營造與整理,也希望透過場域自然與人文發展的特殊性,讓非原民院的學生也有機會體會「部落」或「偏鄉」,在現代社會中持續面臨的困難及挑戰,而在學習及養成過程中能夠有人文關懷的視角。除此之外,也希望透過課程合作,在推動部落發展事務的同時,捲動更多部落成員參與,激發在地居民對於未來發展和據點功能的想像及討論,讓行動更貼近在地。另一方面,也讓部落合作伙伴開始嘗試以小幫手招募、換工換宿等方式,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進場協助,解決人力短缺所帶來的困擾。

從學生的課後反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設定的目標確實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裡面的雜物很多,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光靠小馬哥一個人,絕對是無法完成的,很慶幸也很開心我有這樣的機會,能付出自己的一點心力來幫助他們,在過程中雖然很疲憊很辛苦,但是想像著這裡即將成為一個很棒的休息站,我們此刻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覺得脫離舒適圈並不容易,但這個機會真的很難得,跨出這一步,能夠貢獻自己微小的力量,而當大家的力量集結起來,我們能夠完成的事情不可小覷,像是大家一起拔草、清理垃圾,不到一個上午便可完成,想著若是交由部落內的少少的居民們,可能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雖然過程真的蠻累的,但看到我們的努力後的成果,就覺得辛苦值得了!」

顯示在部落事務的發展中,外部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適度的加入協作力量可使工作更加順利,特別是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在地動員能量的情況下。合作伙伴小馬也表示:「學生的進場除了能陪伴老人家,也讓部落變得更熱鬧,好幾位平常內向害羞的長輩因此更願意走出家門參與公共事務,對老人家的身心靈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在人口外流嚴重的情況下,學生的協助適時填補了人力缺口,對整體事務的推進有很大的助益。更重要的是,環境與街道整理美化之後,也影響到部落居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加注意維護美化過後的環境整潔。這真的很驚喜!」。

此外,實作的經歷也給學生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花費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才到達此社區,途中路途顛簸,由此可知,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外移人口,交通、位置各個方面都相當不便利。」

「在高山森林基地裡,我第一次搭帳篷,而且還下著大雨。跟大家一起合力把帳蓬搭建起來,很有成就感,也讓我學到怎麼搭帳篷。還有在雨中往深山邁進,開疆闢土,只為了以後能讓來此地的老人小孩有個天然的步道可以自由玩耍,也讓我深刻的體驗到,古人翻山越嶺,千辛萬苦開發土地,著實不容易。」

反映出習慣於在便利都市中生活的學生們,很難想像在部落的日常生活如此不便,無論是交通、就醫、採買,甚至連通訊都十分困難(高山部落有訊號死角),也顯示多元文化教育與人文關懷素養,無論在哪一個專業學門的養成過程中都是重要的。除此之外,同學們也在過程中學習如何進行團隊作戰,跟不熟悉的組員合作,一起完成工作目標。

也許是世代間成長過程的差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工作,對同學們來說都是新奇的、第一次的經驗,比如說第一次拿圓鍬、第一次砍竹子、第一次刷油漆,第一次戴棉紗手套、第一次玩到不洗澡就睡覺、第一次在凌晨三點半被雞啼聲叫醒、第一次被蟑螂、蜈蚣、螞蟻、馬陸等蟲蟲大軍嚇到雞皮疙瘩掉滿地。

「我覺得這次的體驗真的很棒,做中學、做中玩,雖然真的不算幫上他們甚麼忙,反倒像是他們在帶給我們甚麼。」

「讓我意猶未盡的是晚上滿天的星星,一起床那走出帳篷看見的汪洋大海有多觸動人心,當然少不了外國人煮給我們吃的泰式料理有多美味!以及和組員們在帳棚裡玩遊戲唱歌喝酒不洗澡的美好夜晚。」

「不僅僅是小組與小組間合作所激起的火花而已,更新奇的是,還有一位非常酷的外國人在旁跟我們一起工作,讓整趟旅程增添了不少有趣之處,也體驗了不少平常不可能體驗的到的經驗。」


圖:生平第一次戴上棉紗手套工作

然而在過程中也不是全然順利,還是有許多料想不到的突發狀況,卻也讓人創團隊以及部落合作伙伴有機會學習如何應變及調整,在無法預料的變動狀態中不至於卡住規劃的工作事項。比如說可愛的學生們搭公車錯過了該下車的站牌,傻傻的一路向南,又無法說明到底在漫長的臺11線公路上的哪一段(四周景色都是山、海,沒有顯著地標),還要緊急找尋有廂型車或者是貨車的在地居民進行即刻救援(人數太多轎車載不下)。或者是環境整理與牆面整修都需要良好的天候配合,但不巧遇上連日雷雨,只好再想出新的「菜單」讓學生們操作以免冷場;又或者是儘管耳提面命、再三交代、通訊軟體群組無限量的提醒,但還是有可愛的學生沒有帶到日常用品或睡袋,只好給她一把鐮刀,恐嚇她自己去砍檳榔葉跟香蕉葉當被子蓋等等,種種堪比健達出奇蛋的驚喜(或驚嚇),只有好氣沒有好笑。


圖:由合作伙伴小馬帶領學生動手實作,連加拿大的朋友也來湊一腳。

除此之外,學生也表達了對於自身、對於周邊事務關懷的反思:

「自從讓小馬哥導覽著我們,告訴我們一點部落的背景和故事,我便覺得這能替部落盡一份自己的心力是很有意義的。」

「對於部落,有高山森林基地這樣的一個地方與平台能讓更多人知道與瞭解真的很棒,還能藉由東華大學招攬更多青年才俊一起為部落盡一份心力,也讓我們學生能藉由參與,反思自身與在地文化的連結,思考自己是否有辦法與在地文化對談,也開始描繪對自己家鄉文化的藍圖。」

「透過兩次的參訪,我才知道高山部落是全臺唯一靠海的布農族,他們擁有山的資源同時擁有海的資源,而這次帶領我們的小馬哥,看著逐漸沒落的部落,他選擇青年返鄉,由自己重振部落,帶著無限的理想和熱血一步一步的完成夢想,我想這也是我們在追夢過程中該秉持的態度。」

「我們也看見了一群少數為了部落在做事努力的年輕人,我相信我們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在將來我們或許還會再次回到這裡,關心這個我們曾經也盡一點點心力努力的地方。」


圖:橫跨三個世代的合作,象徵一種帶領及傳承。

課程的進場雖然需要很長時間的溝通跟設計,執行過程中耗費的時間跟精力更是可觀;不過,透過課程讓學生得以瞭解在地議題與部落發展現況,進而影響更多人、捲動更多動能一同參與,就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學生不只是關在教室裡,而是進入實際場域,透過勞動達到真正的學習。

而對於合作伙伴小馬來說,除了推進了願景規劃的進度,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成功吸引了部落居民的關注及參與,幾位在部落中的中壯年人口,有的因為健康因素、有的因為就業問題,平時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慨歎與消沉,不免與杯中物過從甚密,也多多少少影響了身心健康。不過在據點營造時,學生們為部落注入了平時少有的活力。幾位平時賦閒在家的部落成員,看到學生們忙進忙出、揮汗如雨、冒雨趕工,卻因為工作經驗與技術不足而顯得辛苦笨拙;或許是被學生的活力感染、也或許是因為看不下去學生的手拙,他們主動走出家門、振作精神、拿起工具加入工作的行列。過程中,不僅學生從這些長輩身上得到學習的機會,長輩們也從學生的崇拜與尊敬中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而重拾自信。

這樣的轉變讓我們感到振奮,無異於打了一劑強心針(或是喝了一杯保力達?),振奮的不只是這些有豐富經驗、技術純熟,只不過缺乏發揮舞台的部落成員加入,減輕了不少工作負擔,更重要的是我們看見了在地更多的參與,為將來公共據點的發展預作鋪陳。


圖:旅外青年與在地長輩攜手合作,不只是工作技術的交流,也是一種責任的傳承。

部落公共據點的營造帶動了在地的關注及參與,也吸引了旅外青年回家一起合作,雖然短期內可能無法讓青年真正的返鄉定居,未來也不一定如想像中的順遂,但至少我們看到了返鄉的高度意願;也許還在跟現實拉扯,也許還需要在外工作的那份薪水養家,卻給了我們信心以及繼續往前的動力。

而在硬體營造完成後,接下來就要為空間注入靈魂,除了軟體配備的進駐以外,更需要在地的伙伴們一起討論、凝聚共識,共同思考將來如何發展與利用,還需要哪些元素的加入,才是符合部落的關鍵需求。期待這一次捲起的部落參與動能,能成為未來凝聚共識的基礎,讓這個公共空間既符合在地需求,也成為部落改變的起點。

未來某一天,如果你/妳剛好路過高山部落,歡迎到百年榕樹下歇腳,順便看看這座落在山海交接處、白色地中海風的小屋。實際感受學生和部落成員,一起以開懷笑聲和辛勤汗水攜手共作的美麗成果。


圖:山海交接處的白色小屋,迎賓的手作茅草山豬歡迎各位前來。


〔延伸閱讀〕

高山部落服務學習課程紀要

以部落為師:磯崎、高山部落文化學習課程探查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