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319

文章分享:


人和事成:謝國興老師專訪

作者 / 郭怡棻

「社會實踐這種工作,是你撒了一堆種子,最後真正能夠發芽、能夠開花結果的,其實很少。」身為歷史學者,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擔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執行長,具有豐富社區工作經驗的謝國興老師,談起參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人社實踐計畫)二年多來的經歷時,如此說道。

或許是看過太多社區工作團體的聚散離合,也或許是歷史學家對人情世態的幽微洞察,國興老師說社會實踐工作能長久持續者並不多見,「這是一個摸索的過程,而且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議題和場域的選擇,以及執行過程都會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儘管如此,更重要的是,「不管成功的或失敗的,如果是很典型,有比較詳細的過程可以記錄、分析的,我都覺得適合放在我們的電子報或者是新作坊網站上。」他認為實踐方案不論成敗,只要能提供後繼者鑑往知來,有跡可循,都是好的案例,值得探討與分享。

不同以往的社造經驗

關於人社實踐計畫的特色,國興老師從參與的大學團隊所在地說起,當初在評選時,除了考慮參與學校的計畫書內容和人員組織,是否符合人社實踐計畫要求外,還顧及到區域平衡的因素。因此不論是第一期或第二期計畫,參與的四所大學團隊分布在臺灣的北、中、南、東四區,在區域分布上力求均衡,同時也期待能發展出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


圖:國興老師參與花蓮中平部落布農族小米田採收。                                                                 

而相對於過往政府各部會推動的社區營造工作,譬如文建會(現為文化部)的「社區總體營造」、內政部營建署的「城鎮地貌改造──創造臺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農委會水保局的「農村再生政策」等,由科技部推動的人社實踐計畫,則是從學術補助的角度出發,藉由大學師生的實踐參與,解決社會問題並改變大學制度。

國興老師說,過去的社區營造工作可能偏重於活動的舉辦、地貌景觀的裝飾改變,大學師生投入參與地方事務反而有限。但是,「這一次科技部計畫的作法,跟以前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不再是老師帶著學生去社區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單純輔導、協助社區怎麼做;而是由大學老師開設跟社會實踐有關的課程,然後從課程引導、理論討論,再到實踐的過程中,將課程跟社會結合起來。」他接著補充:「過去當然也會有老師帶學生去做課外教學,可是不會長期和社區密切互動,或是以社區為主體設計課程。我覺得這一點應該是很大的突破。至少在過去,我知道在做社區營造的,不管是什麼專家學者,很少有這樣的設計。」

創新課程需要時間醞釀,才能發酵熟成,展現影響力。這樣的影響不僅改變老師,也改變學生。他說:「這是一個『播種』的工作,選修課程學生的學習經驗會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這一點是很有意義的。不只是老師自己本身做改變,自己去開課、自己設計課程;選擇上這些課程的學生,他的學習過程和收穫,應該也會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計畫真的會建立一個新的典範。」在課程創新之外,國興老師不忘提醒,結合社會實踐所發展出來的新研究方法與論文形式,是否能被認定為學術研究成果,這種教師評鑑、升等制度的改變,也是人社實踐計畫所要追求的另一種大學制度創新。

人和,社會實踐的關鍵

回顧兩年多來大學團隊的實踐工作,國興老師認為變化非常大,第一個原因是期待跟實踐之間的落差,讓團隊伙伴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和角色;第二個原因是人員的整合。他說:「工作上能夠配合,不是那麼容易。光是考慮專業跟人能不能合作、能不能一起做事,這些條件只要缺一個,事情就做不好。你本來有一個議題想做,也找到專業的人,可是兩個或三個適合專案的人他們無法一起工作,這個議題就死掉了。所以你會發現,實踐的場域一直在改變調整,議題也在改變調整,人也在改變調整。」

國興老師認為「人和」是社會實踐工作的關鍵。社會實踐需要團隊合作,儘管個人能力再強,單打獨鬥通常很難成功。因此每次參與大學團隊會議,尤其是要發展新議題、組成新團隊的時候,他都會苦口婆心地提醒,除了專業考量,更要考慮到這個人是不是能一起工作,即使未來會因為意見不同而吵架,但不會因此決裂而退出。


圖:國興老師(右一)到「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參訪,會後請創辦人沙力浪在詩集簽名留念。

花力氣在「人」的身上

「做社會實踐的事情,要先花力氣在人身上,找到對的人、不斷地溝通。如果這個做不好,其他的就不容易做。」換句話說,從事實踐工作,不管是團隊內部,或者是大學與社區伙伴,都需要高度人際互動,敞開心房搏感情,有了互信合作的基礎,才可能共同成事。這中間除了願景和目標一致,也牽涉到雙方的溝通方式,還有彼此是否能夠尊重包容對方的特性和差異。此外,也需要有如計畫總辦公室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參與討論、居間協調、幫忙化解爭執。否則就像再怎麼契合的齒輪,在高速轉動的情況下,若沒有適時潤滑保養,長久下來仍會因為摩擦而損壞。

長期擔任行政職務的國興老師曾指出,「行政工作簡單地說,是一種人與人互動的方式」。社會實踐同樣也是一種人與人互動的方式,我們趁機向他請教如何能在人際互動中凝聚人心一起共事。他回答:「首先你要讓人家覺得你是一個誠懇的人,第二個你是可以溝通、可以改變,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你本來有所主張,可是你是可以被勸說的,在聽了別人意見之後,可以承認對方比我高明,採用他的建議。你要有這樣的人格特質,人家才能信任,也才願意接受你,請你來幫忙做些事情。」在誠懇、具有彈性的個人特質之外,國興老師還建議大家不要害怕被批評,「你如果堅持、相信你自己做的是對的,一定會經過一段被批評的歷程,但是到最後會證明你是對的。你要能夠忍受這段被批評的歷程。」


圖:行走在太平部落青綠的稻田間,國興老師和社區伙伴交流地方發展現況。

走過磨合期之後

從2013年至今,在不同場域奔走,陪伴大學團隊從事實踐工作的國興老師,觀察到從第一期計畫到第二期計畫,實作的地點大部分集中在農村或是原住民部落,缺乏漁村為主的場域。特別是臺灣四面環海,漁村處在討海環境所衍生的社區議題,和山村農鄉有所不同,但同樣面臨青壯人口流失、外籍配偶子女教養、高齡者照護等問題。他很期待未來能有鄰近的大學,投入更多資源在漁村的社區工作。

走過最初的磨合期,大學團隊逐漸找尋到實踐的成員、合作的社區伙伴,確立了工作的目標和議題,執行力開始有效發揮。國興老師建議,接下來應該要更重視不同場域間的連結性,思考「這個地方在做這個事情,是不是別的地方也可以參考引用,或者推廣,或者相互支援」,讓團隊的執行經驗和資源能夠相互流通。

另一方面,近幾年研究重心放在臺灣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的國興老師,也特別提醒伙伴,社區的廟宇往往和在地居民關係密切,廟宇的節慶活動經常是社區重要的大事,在盤點社區資源時不要忽略廟宇。有時候方案的推動,能夠借助廟宇的力量來號召眾人參與;或者趁著廟宇活動之際,一起串聯合作。善用地方固有資源和人際網絡,能讓實踐工作進行得更為順遂。


圖:國興老師響應成大團隊協助農友發起的「加減誠儲果樹股東俱樂部」,左圖是他認養的椪柑樹,右圖為採收柳丁

動手動腳做學問

在實踐場域參訪時,總能看到國興老師活力十足地與居民親切攀談,自然而然地聊起日常生活和地方歷史掌故。忽然一轉眼,只見他身子輕巧地爬到樹上,向農友請教如何摘取柳丁,不一會兒又蹲在田邊提醒來進行田間紀錄的大學生,要記得拍照、錄影,以數位化的方式協助農人說故事行銷。驚人的行動力、親和誠懇的態度與豐富實務經驗的分享,在在讓人印象深刻。

對於某些研究者來說,學術作為一種志業,並非只是在書房裡獨自苦苦思索,和文獻前人對話而已。步出書房,走出學院,帶著理論知識走到現實社會,走進社區生活,和居民相處交流,學習在地智慧,經過田野流汗踏查和互動思辨,所獲得的靈感材料和「know how」,往往豐富自身的研究視野,豐盈自己的生命歷程。也許,學問之於國興老師,或是參與計畫的伙伴,就是在書房與田野往復之間,動手動腳實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