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070

文章分享:


尋找另類的路徑:呂寶靜老師專訪

作者 / 黃靖玫


圖:寶靜老師訪視銀同社區時,與社區居民黑狗阿嬤聊天。

待人親切又笑容可掬的寶靜老師,曾說自己在大學時期完全沒想到將來會從事關於社區團體的工作;但是學生時代的寶靜老師,就已經對團體活動產生興趣。每次在社區參訪的行程中,寶靜老師總是第一個和居民攀談,和大家一起閒話家常,從關切個人的身心狀況,到詢問社區中的大小事,都是拉近彼此距離的話題。造訪鄉村社區時,寶靜老師也樂於嘗試各種體驗,甚至對農友提出些逗趣的問題,營造出熱絡的參與氛圍。

對於社區居民來說,這位臺北來的教授渾然不似他們想像中的「學者」模樣。就連和社區阿公阿嬤最親近的里長都曾經忍不住說:你們這位老師真的好親切唷!然而回到團隊內部的會議,寶靜老師又總是能針對實作提出犀利的針砭意見,直指各個場域和實踐方案的問題所在。這一次,在和成大團隊會議結束後,驅車前往東原CoLab:D工作室的路程中,我們和寶靜老師聊起她參與計畫以來的各種感想和未來期許,並特別針對如何將實務工作與學術研究產出結合,請老師提出相關建議。

嘗試不同以往的實踐方式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執行期間,各個大學組成跨領域團隊進入社區實作,這對學校、社區雙方而言都是新的嘗試。寶靜老師提出這樣的觀察:「像我們社工本來就在實作,它訓練的部分很強;但是非社工專業系所提出來的實踐方式,會有比較多的彈性跟可能。」由於傳統的社會工作常常有既定的模式,雖然是較有效率的執行方法,也可能反過來造成想法上的侷限;而當其他對於實踐工作相對陌生的系所進入場域、發想各種方案與實際操作時,剛開始或許會因為缺少專業的訓練,一路走來顯得跌跌撞撞,卻也在這些磕磕碰碰的過程裡,讓實踐的方式化育出更多可能性,不僅範疇更為廣闊、涵蓋的面向也愈加多元。「所以我會提醒自己在大家做的時候不要說太多意見,不然又回到社工的做法。」寶靜老師這麼說。

然而出於社工的專業,寶靜老師仍不忘提醒大家在執行實踐工作的同時,除了著眼於當下的問題,還要留心謹記一開始發想的初心與立意為何、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期待達成怎麼樣的目的。以許多社區都在進行的學童課輔方案為例子,寶靜老師分析:「這是一個類似世代之間,青年、青少年跟小孩之間的互動。我們希望的元素是孩子來這邊之後,得到一些啟發,所以也許他的成就動機會改變、社交技巧會改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會增加。」如果抱持著這樣的理念,那麼在執行方案時,應該要時時想著原先的立意,並且在過程中不斷地反覆叩問:是否達到了最初的目標?如此才不致於迷失原來的方向。

至於如何記錄實踐行動的過程,以及驗證目標是否達成呢?在此前的訪問,許多老師都不忘叮嚀大家在執行的過程中,一定要留下相關的文字書寫,比如活動記錄、田野筆記等等。寶靜老師更進一步提醒,除了以參與者的眼光觀察之外,也要嘗試用客觀與科學證據的角度來呈現方案執行前後所造成的改變,才能讓大家的實作方案進一步成為更能廣泛運用的案例。因此,除了以自己觀察的角度去描述社區中方案實作過程的變化之外,也應該思考如何以更為客觀、科學的方式來呈現其間的區隔。


圖:寶靜老師在東原的colab:D聽取工作室成員的構想與規劃,也提醒和社區建立連結的關鍵點。

讓學術工作跟上實踐腳步

寶靜老師提醒,目前許多源自於長期駐點,透過和居民互動而發想、執行的方案,雖然立意甚佳,在執行面也頗具規模,但對於記錄與研究的呈現方式還有增加不同可能的空間。「很多老師是因應社區的需求的時候才想到執行方案,在想的時候又忙著進入做實作,忘記實踐裡面要夾帶研究,也就是介入研究或行動研究。但他們可能不熟悉這種類型的研究方法與操作模式,所以沒有辦法做。這是可惜的地方。」

個人的田野觀察與方案執行的側記,固然有助於講述社區的轉變,但是由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則比較偏向個人的詮釋。當我們想要讓這些方案更具有學術參考價值時,就必須以介入研究和行動研究的方式加以呈現,用科學證據的客觀角度證明造成怎樣的改變。寶靜老師也以個人關切的高齡照護議題為例,向我們說明:「比如我們希望高齡者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像是導覽,讓他的自尊和自信提升。我就會在做這些方案之前,先請老人家做一些自我評估的量表,並做個簡單的訪談。只要每一個介入方案,配合學校做一學期,它都可以有一個報告。」

以社工專業的觀點出發,寶靜老師指出我們不能只有單方面的介入實作工作,也要讓相關的學術工作跟上實踐的腳步,而非只是解決單一社區的問題。老師也和我們分享她的看法和經驗:「我們任何的evidence-based pratice,就是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工作,也就是說每一次的工作都要有證據,你到底達到了什麼目的,這個方法如果能夠複製,那到別的社區該怎麼做?」

不論是重視行動者自身的立場與研究意識的行動研究,或是重視研究對象的轉變與受影響的介入研究,都會面臨倫理審查的問題。由於實踐型的計畫,在執行的過程中常常是因應在地社區的需求而發想出對應的方案,以至於在執行之前未必有充足的時間規劃、審核。但是大家在場域中經營了一段時間之後,應該已經有較完整的構想,也更有時間做完善的規劃與倫理審查過程。比如說:為什麼要進行這個方案?希望達到怎樣的產出和目標?要用什麼方式去測量?在方案進行之前,先作前測實驗出可能的模式,和研究對象的接觸範疇、介面與方式,都要經過專業工作者的事先設計。田野記錄也必須有固定的格式,以利後續整理,甚至提供給相關議題的研究者共同使用。

雖然實踐行動的步伐緊湊而又瞬息萬變,但學術產出這端還是必須勉力跟上,讓其他研究者們瞭解還可以有這樣的研究方式,引發更多人一起加入參與,對學界造成改變。


圖:成功大學的學生們於暑假期間支援嶺南社區的實作工作,寶靜老師也跟大家分享從事高齡研究的心得。

大學團隊的獨特性

除了學術研究的部分,寶靜老師也期勉大家在實踐行動的過程中思考大學團隊與一般社團不一樣的地方。以課程結合實作為例,寶靜老師認為在課程中老師的帶領是非常重要的,而課程的設計也要與研究方法、實踐工作的行動方案相互配合。如此學生進入場域的的時候,才能得到更多的學習效果,教育的意涵也更為深化。「每一個老師要做為角色楷模,就是他自己對這個土地,或是對實踐有使命感,這是重要的……有些老師本身有這樣的特質,他願意跟社區搏感情、他願意多走入社區,那帶出來的孩子、學生就會比較有這樣的特質。如果你只是當一個學科來傳授,我覺得那個厚度就不夠。」

此外,以大學團隊的形式進入社區,還可以期待更多跨領域的經緯交織,以及相互學習的元素。雖然有時或許因為太過專心於埋頭實作,而忽略了彼此之間的交流。也許在未來的實作過程中,可以試著讓更多主題之間相互連結,讓學科之間交織出不同的火花。

創新:另類路徑的可能

圖:造訪銀同社區的同學與寶靜老師合影。

「參加這個計畫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踩到臺灣土地更廣、更遠、更深的角落。讓我離開都會地區,接觸跟我不一樣背景的民眾,處理比社工還要廣的一些議題。」長期關注老人議題與高齡長照的寶靜老師,感性而又謙虛地說。「這個計畫讓我結識一群有理想的年輕朋友跟教授,一群願意make difference 、讓它有改變的一群年輕人。包括博後、專兼任助理,還有上課的這些學生,我覺得這是讓我最感動的部分。」

透過學校端的課程設計,試圖改變教育制度,讓學生們去關心他周遭的事物,培養出社會關懷與在地實踐的能力,讓不同科系的學生,藉著實踐工作看到自己在社會裡能夠發揮的功能,以及可以做的事情。這是寶靜老師覺得人社實踐計畫最為吸引人之處。而在實作的過程中,大家做了許多不同以往的嘗試,這也是實踐工作辛苦卻又令人充滿希望之處。

「目前所有的制度有沒有替代的可能?」這是許多人心中都曾有過的疑問。不管是課程設計、學術研究、實踐工作,是不是有其他的、有別於傳統的可能選項?寶靜老師認為,我們正在尋找不同的路徑,有別於以往單一思維,或是標準的解答,試著用新的、另類的方式來處理實務工作;而採取不同路徑時,也就會出現不一樣的成果。雖然可能還處於實驗的階段,但經過不斷地反思、追索與實踐,這些取徑或許在未來可以順利成為一個其他地區也適用的典範。也期待有更多人在路程中投擲出手裡握著的小石頭,試探出一些新的方向,尋求更多不同於標準答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