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341

文章分享:


遊戲帶入社區據點:「友豪人生」體驗街友日常

作者 / 洪琪毓(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玩遊戲,也是社會溝通的方式

自2019年起,東海人社計畫嘗試將街友議題透過不同的方式導入社區,包含社會局與社區合辦的節慶活動、街友進入社區協力搭建魚菜共生、社區據點供餐等等。2020年3月起,我們也針對社區據點的長者進行質性訪談,除了想理解在地居民對於街友的想像外,也藉著訪談的過程,向長者們說明東海人社進入社區的緣由,期望這樣的工作角色能夠更被理解,社區端也能以更開放的態度接納。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小部分的刻板印象(如衛生習慣不佳、隨地坐臥有礙觀瞻等)外,社區們對於街友並非全然抱持負面的感受。也許是在舊城區經常看見街友的形影,對於無家者抱持同情的觀感;再加上許多長輩是藍領階級出身,深能體會街友們從事勞動工作的艱苦,因而又多了另一層的同理心。

理解社區居民對於該議題並不是完全排斥後,在某次與計畫夥伴李晏佐及林裔心討論時,靈機一動想到或許我們可以將實境遊戲帶入社區據點,嘗試讓長者「玩」看看,做一些不一樣的擾動。這不僅緊扣著故事組「以遊戲做為創生」的社會創新方法論,同時也吻合我們想透過多元方式以達到某種社會溝通,甚至是建立友善城市的目標。暑假尾聲,我們便將博後李晏佐在108學年下學期開設「遊戲與社會」的課程中,由社會系學生林匯恩、許芳慈等人所設計的一套街友實境遊戲,經由與學生討論、再次修改之後,讓這群60歲到90歲的社區長者體驗,期望能得到不同的反饋。


圖:學生將自己設計的街友實境遊戲帶進社區據點,和長者們互動,為嚴肅的社會議題創造多元的溝通管道。

換個角度,體驗街友的生活日常

8月24日一早,夥伴們抵達社區教室後,開始準備道具、分配角色吊牌。幾位長者好奇地詢問:「今天要幹嘛?怎麼那麼多年輕朋友來?」我們帶著神祕的微笑表示要和大家一起玩遊戲。分組完畢後,由學生林匯恩及許芳慈擔任開場主持的工作。

首先,請長者寫下曾經遭受謾罵的三個形容詞。有些長者很快提筆寫下老太婆、不識字、動作慢、沒耐心等長者經常受到的罵名;有些長者則呆坐在位置上。我們原以為是書寫上遇到困難,詢問之後才曉得原來有些長輩對於這類不好的記憶是選擇遺忘,或是不願讓其他人知道的。

在半推半就下,長者帶著滿腹疑問寫上負面詞彙。接著主持人要求大家將各自所寫的這些罵名貼上紙板,並掛在自己身上,雖然長者意願不是那麼高,但也一一配合。在大家配戴完畢後,主持人這才宣布今天所要體驗的遊戲為以街友阿豪作為主角的「友豪人生」。


圖:買彩票或購西裝?在命運的交叉口上,「友豪人生」遊戲正式展開。

遊戲正式開始。第一關「命運交叉口」,由主持人以選取牌卡的形式,讓化身為阿豪的玩家決定,當人生僅剩下最後一千元時,會選擇購買彩票或是添購西裝來找工作?果不其然,屬於保守派的長者都決定購買西裝,以求取最後的生存機會。當主持人公布結果為阿豪在買西裝的路途中遇見不良少年,除了遭毆打外,僅剩的一千元也被搶走。

長者們本以為選擇西裝可以有較好的出路,結果卻是出乎意料,大家悵然若失、一臉茫然的看向我,我隨即吆喝長者起身至教室外,看看是否有人願意相助。於是來到第二關「與街友的相遇」,由蕭惠中扮演街友的角色,在阿豪手足無措時,出現於玩家的面前,並引導玩家完成漫畫拼圖,暸解街友的人生遭遇。在玩家完成故事內容後,便可得到一組電話號碼,正是社工的電話,讓玩家感受到轉機的出現。

第三關「社工的幫助」,由林裔心扮演社工,當玩家找上社工時,首先表示很高興身為街友的玩家願意主動尋求協助。接著不但提供求職資訊給玩家,更贈送一套乾淨的衣物,希望阿豪找工作時可以有體面的穿搭,並引導玩家抵達下一關。為了讓玩家深刻體認到現實社會中對於街友甚或是底層人民的不友善態度,第四關「老闆的污辱」,便由我擔任老闆的角色。在理解各個長者的個性、狀況,且拿捏謾罵的尺度下,當大家前來找工作時,開始處處刁難、提起他們背負的罵名,最後甚至不錄用玩家,迫使玩家僅能回過頭再次尋求社工的幫助。


圖:社工神救援,提供街友求職所需的各種協助。

在遊戲中當我說到:「你們怎麼那麼髒,看起來不太有活力。」拒絕錄取長者扮演的街友角色時,有長者激動的回應:「我哪有髒、LKK,我以前可是在○○○工作做了20幾年都準時上班,沒有換過工作。」也有長者說:「怎麼可以這樣歧視?」或許是非常投入於遊戲之中,長者們紛紛為身為阿豪的自己努力辯護。也可能因為長者在社會中同屬較弱勢的群體,許多人生經驗的積累在現階段不被看重,也就更能體會被忽視的心情,並加諸於遊戲體驗中。

第五關「社工引介工作」,在被不友善的老闆拒絕後,阿豪只好再次尋求社工的幫忙,社工除了提供報紙中的求職資訊給予玩家外,也藉此與玩家分享街友找工作的困難之處,雖然身懷一些技術,但因為現代社會看重學歷且以證照為憑,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所能提供的工作類型往往是綁鋼筋、扛水泥、清潔等依靠大量體力的粗工。

帶著社工提供的工作資訊來到第六關「面試」,由李晏佐擔任面試官主持考試。原本設計的關卡內容是搬運重物,考慮到這次玩家皆為長者,於是改成堆疊衛生紙以考驗大家的細心與耐心度。好不容易通過考驗,獲得錄用之後,此時面試官拿出個人資料表要阿豪填寫,但街友居無定所、多數人也沒有手機,以致於難以留下個人聯絡資料。透過這樣的體驗,讓玩家暸解在面對很多看似單純、理所當然地詢問時,街友是無法回應的。


圖:考量長者的狀況,面試關卡任務從搬運重物改成堆疊衛生紙。

再次求職失敗後,玩家還是只能回頭尋求社工的協助。此時,由Amy扮演的街友老大在玩家徘徊的過程中出現,並主動提供阿豪哪裡可以獲得物資的消息,也一併要求阿豪去尋找紙箱回來佔據晚上休憩的位置。當玩家找回紙箱後,我們安排大家將紙版平鋪在地上,並且輪流躺下來體驗街友露宿街頭的感受。

在玩家躺下後,最後安排一位路人甲出現,隨意將麵包丟向玩家,希望讓玩家體悟到當一般民眾以上對下的姿態對待街友時,缺乏同理心的施捨也同樣會令當事者感到受傷。目睹一切的街友老大也將自身的人生經歷與玩家分享,同時引導大家回到起始點。由主持人詢問長者的體驗感受,同時也討論對遊戲的反思。最後,讓長者們為彼此一一撕去下身上所背負的罵名,象徵為大家除去污名化的標籤,同時也希望褪去大家對街友的刻板印象。


圖:地板的寒氣原來會穿過紙板傳上來……。藉由遊戲實境體驗,開啟社區居民以同理的角度思考街友處境。

遊戲結束後,認識與接納才要開始

在計畫內部的串聯合作下,以「遊戲做為創生」發想,將街友的生活情境帶入遊戲中。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打破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街友的單向觀察角度,身歷其境地用五感體會街友的遭遇,暸解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街友們,是如何努力在一個不友善的社會環境中求生。

不管是角色扮演或實境遊戲,對於長者來說都是很新穎的體驗。起初在討論遊戲帶入社區的操作方式時,我們也曾經擔憂長者是否會對於玩遊戲不感興趣?該議題放在遊戲中是否過於尷尬或尖銳?在完整遊戲體驗後,長者是否能暸解遊戲背後所想傳達的意涵?但唯有嘗試擾動才知道成效如何,我們便決定將遊戲軟性的轉化調整,加上工作人員從旁協助引導,而完成這次的遊戲體驗。

雖然在遊戲起始時,可以強烈感受到長者對於這類的遊戲方式相當陌生,但是透過夥伴們的引導,帶領長者進入角色狀態後,慢慢將故事推進、導入議題。遊戲結束後的討論中,我們也發現到長者對於不同以往的遊戲方式是感到有趣的。如有奶奶提及:「現在有這種角色扮演的活動喔,當阿豪真的不簡單。」「我從來沒有在外面躺過紙板,他們(街友)真的很不容易。」透過工作人員的角色扮演,讓長者更能直接感受到街友日常所遭遇到的各種不友善,逐步勾勒出原本負面印象之外的面貌,並能以換位思考的角度看待這類弱勢族群。

此外,設計遊戲的學生在實際將遊戲帶入社區後,也有不同的體認。學生許芳慈表示:「經過這次的遊戲體驗,發現長者其實充滿了同情心,在遊戲結束後,毫不猶豫地將一開始對街友的標籤撕掉。一般民眾對於街友的態度,除了不友善的成分外,大部分還是以同情為主,然而這個遊戲是希望大家看待街友並非只是單純的憐憫,而是以同理的角度來思考他們的處境。」

或許在這類的一次性遊戲中,即便長者有正向的回饋,但後續能產生多大的效應,還是比較難以評估、預見。但我們仍希望藉由這次的遊戲體驗,能夠讓以往看似嚴肅、不容易討論的街友議題,轉成較為輕鬆的介入形式,並持續在長者的心中發酵;同時也期待更多人在了解「友豪」的故事之後,能減少過去無意之間所造成的社會排除,以對等且善意的眼光來看待這群無家者,更進一步思考不同群體之間共同友好的可能。


【延伸閱讀】

是展覽,也是社會溝通:「有街友・友街友」策展小記

從陪伴者角度看社區與街友的互動關係(上)(下)

遊戲玩起來! ——「中區大作戰」的作戰報告書(上)(中)(下)

二市力桌遊: 太現實!開店真的沒有那麼容易的「二市場風雲」

二市力桌遊:在家也能逛,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新富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