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190

文章分享:


我在市場做田野:臺中第二市場的觀察筆記(下)

作者 / 陳毓婷(前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越是在地,越有特色

走入二市場這一座由紅磚堆砌、木造結構為主體的六角樓,並從中以放射性走道延伸而出的空間。歷經了百年的時代變遷,斑駁的牆壁及褪色的磚頭,似乎正見證市場的更迭。二市場昔日以水果批發市場為主,因政府的規劃遷移他地,讓原本以批發水果維生的老店家轉型為水果零售商,而原先提供市場人員飲食的小吃攤或飲料店,也因客層結構改變,而不得不往外拓展客源,漸漸地在報章雜誌大力宣傳、口耳相傳之下,二市場開始以「美食」聞名。

二市場美食打響名號之後,吸引了眾多饕客前來「朝聖」,像是蘿蔔糕、古早味紅茶、滷肉飯、蔴薏等特色美食,攤位前往往都是大排長龍。顧客除了零星的週邊居民之外,多半為外地人或外國觀光客。其他主要販售生食、雜貨等生活必需品的店家,雖然相對來說沒有太多宣傳或行銷手法,卻因為貼近居民的日常所需,而能吸引在地婆婆媽媽和店家鄰居走入消費或閒聊,漸漸成為週邊店家、民眾的聚集場所。

二市場是座既「生活」同時也有「觀光」的場域。在中午時刻走入二市場,看到三民路上某家店家正忙碌地招攬大排長龍的客人,其中有帶著單眼相機的專業人士、講著不同語言的外國人、拿著導覽手冊或旅遊書籍的外地人等等,導致我們穿梭時需要時時刻刻注意著身邊的物品,以免碰撞。若遠離喧囂的人龍,再拐個彎深入到寬敞的六角樓廣場,那眼簾便會映入兩、三家店舖老闆正拿著店裡的桌子、椅子一同搭建用餐地點,正準備在「大庭廣眾」之下享用自己料理的午膳,先前那種壅擠、不適感在此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慵懶、平靜與舒適感。這樣強烈的對比日復一日在二市場上演著。而代代相傳的歷史老店與新穎特別的新店家,兩者間也維持著「奇妙」的氛圍,彼此間雖然有著世代隔閡、想法相異及生意競爭,卻也為了市場的繁景而共處,在這樣的矛盾狀態中,「生活」成為店家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影片:現今的第二市場以美食聞名,過去提供批發市場搬運工果腹的小吃,成為人們爭相探訪嘗鮮的熱點。(影片來源:公共電視

多元角度重新認識二市場

接續上篇提及的多重身分,「我」對於店家而言不僅只是消費的「顧客」,同時我也是一位長年累月在市場進行調查的「研究者」,最終有了基礎的互信關係後,才變成店家的「朋友」。我的身分是多元且混亂的,確實以一個長期致力於第一線工作的人員而言,那種矛盾與混亂感是必然也是必須的,唯有如此才能證明自己是真的「進入/浸入」這座場域中。

起初進到這座市場時,先透過「顧客」的身分,去了解市場的生態,而以「美食」作為橋梁,讓對於市場陌生的我,能快速掌握它的特色與現況。同時我也以一個顧客的角度去理解這座市場帶給消費者的感受,招牌的多樣林立、店鋪門面的改造以及完善的公共設施等,在讓人認知到,這是一座「現代化與觀光化兼具的傳統市場。

在二市場駐點的期間,首先是以「顧客」身分掌握市場的基礎生態,接著才將自己的身分轉變為「研究者」,嘗試與店家密切互動、建立長期的關係。並敏銳地察覺到二市場的現況,除了長期的歷史發展脈絡所致,背後也受到店家之間的競爭關係所影響。事實上,市場作為一個商業空間,店家的關係時常因為營收的差異、區域的座落而導致彼此的矛盾。再者,第二市場是一座容納了「新穎」與「陳年」店家的場域。由於新店家陸續進駐,其與舊店家的經營思維及行事作風明顯不同,而讓市場成員的關係更為複雜,身為研究者的我則感受到這市場正經歷著「傳統市場的過渡期」。

見證一種「生活方式」:挖掘市場攤商的生活紋理

歷經從陌生人到顧客,從顧客到研究者,最後從研究者晉升為「朋友」的階段。在長期的走訪與互動後,彼此有了較深厚的信任感。因此在這個時期,店家也漸漸展現出在市場的「另外一面」。而這所謂的另一面指的是,店家此時與我們的交流不再只是以商人身分介紹店舖產品、歷史,反而時常談及自己與市場的淵源、生活習慣以及知識經驗、意義等。這部分則跳脫了商業層面,較多講述的是自身的日常生活、生活的意涵,讓我們能深入理解店家間的人際網路與互動關係,也較有機會能參與店家的日常活動。在這個階段,能深深感受到市場即是日常生活的體現。

今日的二市場除了美食以外,也因其放射狀建築與蜿蜒曲折的通道,反而讓二市場增添了些許神秘氛圍。不論從哪個路口、街道走入,最終總會匯集在市場核心的「六角樓」,那裡是人潮匯流的重要場所,也是看見遊客與在地接合的最佳地點。六角樓的存在從「生活」或「觀光」角度切入,各有代表意義。對於「觀光」而言,六角樓乘載著市場百年來的人文歷史,是遊客造訪的目的之一。就「生活」而言,六角樓鐫刻著店家在此的生活軌跡與歷史記憶,這是他們的「起家厝」,與人們一同見證了二市場的風華與轉型,可視為市場的「靈魂」。


圖:遊客、在地居民與商家,在市場中各自品嘗著生活與觀光的不同況味。(郭怡棻攝影)

第二市場內仍有許多店家在此耕耘著,許多人將青春年華貢獻在此,甚至代代相傳,家族與市場共同經歷悲歡喜樂。市場對於這些歷史悠久的店家來說,不僅只是「賺錢」的地方而已,儼然也是「生活」與「生命」的一部份了。透過田野觀察,我們了解這座傳統市場的日常運作機制,也確立了市場對於「觀光旅遊者」與「在地、周邊居民」的意義與功能截然不同,同時也會因為互動的深淺及我們所扮演角色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觀察和感受。

在市場這座空間中,我們能感受到的是「行銷觀光」與「常民生活」正共存在這座傳統市場內,兩者雖然彼此共存共生,偶爾卻不免有些矛盾,而這也是新舊店家融合並存的實況如團隊的高禎臨老師寫道:「生活」與「觀光」未必是不能共存的,第二市場即是一個例證。在我們頻繁進出二市場,透過與店家互動、攀談,漸漸地建立起關係,進而去慢慢地爬梳、感受、觀察市場作為「生活」與「觀光」的獨特性與差異性後,彷彿也見證了二市場歷經時代與社會環境變遷的考驗,正緩緩地蛻變,準備展翅飛翔的那天到來。


【延伸閱讀】

我在市場做田野:臺中第二市場的觀察筆記(上)

臺中第二市場交流會:過去互動的匯集與未來行動的基石

舊城有藝事——城市空間意義的重新演繹

生活即藝術,日常作為展演──城市故事櫃的行動意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