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655

文章分享:


我在市場做田野:臺中第二市場的觀察筆記(上)

作者 / 陳毓婷(前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人聲鼎沸的街區與車水馬龍的景象都曾是中區的日常,隨著交通惡化、地價高漲,以及都市向郊區擴張的發展過程,使得臺中市中心的商業、政治機能移轉,也造成中區的人口流失、建物老舊與空間閒置。公部門確實也意識到這樣子的現象,因此亦曾挹注許多資源在這座「舊城區」,試圖找回中區曾經的繁華榮景。

東海人社計畫以臺中中區為行動場域,進到中區的第一年分成「市場、農場、工場、劇場、空間、社群」六大組;作為「市場組」的我們,則是認為「市場」是由人群匯集的網絡、消費型態、生活模式等因子集結而成的空間,亦是作為整個區域中最具「庶民」生活特色的代表場所之一,同時又能觀察到民眾的生活、社交等生心理需求如何在此被滿足。因此,我們以舊城區內的「二市場」作為研究場域,探討傳統市場面對時代的變遷,遭遇到哪些挑戰與困境;以及因應時代發展趨勢,市場空間又被重新賦予何種意義、功能與定位。 

市場就是我的田野

我從小就是一個「愛逛菜市場」囝仔,三天兩頭就吵著要跟媽媽去菜市場購買食材,記憶中每次總要穿越車水馬龍的摩托車陣,再進入摩肩接踵的人潮,費盡一番力氣才能擠到攤位前。而攤位前的採買阿姨們雖彼此不熟識,卻能一起討論著食材的烹煮與選購方式,老闆結帳時總會替顧客減去零頭,漸漸地新客戶也會變成店家的「老主顧」了。尤其傳統市場販售著各類的生鮮蔬果、美味熟食、民生用品、雜貨衣物等,琳琅滿目的商品「俗又大碗」,還能體驗人際之間熱情緊密的交流互動,因此我總是期待去市場「挖寶」。


圖:第二市場南側入口,沿路豎立著各式店家的招牌。

而初進第二市場時,習慣性用自己的五感去感受,與記憶中的傳統市場卻有些許不同。對二市場第一眼的印象,主要來自於硬體設施的整體規劃,每一側市場的入口意象都被巧妙的設計過,沿著臺灣大道路側還可以看到牆面有一幅經過精心繪製的市場美食圖,搭配牆後傳來的陣陣香味與雜沓人聲,凸顯出市場積極行銷自我的企圖。這也讓我困惑這座「傳統市場」到底有甚麼樣的魅力與特色,讓它能夠被高度關注,而擁有豐沛資源?另一方面,進到市場內又能聽到來自不同國家的語言此起彼落,種種景象都顛覆我對「傳統市場」的想像。

見證中區的百年歷史:二市場的過去與現在

爬梳相關文獻資料之後,才了解到二市場是一座具有豐厚人文底蘊、經過妥善空間規劃且歷史悠久的傳統市場。二市場的由來與中區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日治時期的中區是臺中的核心地區,日人在此規劃街區、整治河川,興建官廳、車站、市場等民生與交通設施。隨著人口越來越密集,早先開設的第一消費市場(又稱第一市場,原址在今東協廣場)不敷使用,便在1917年興建第二消費市場以滿足民生所需。

當時,二市場因鄰近日人的住宅及商業區,又提供許多高品質的舶來品販售服務,成為日人採買生活用品的去處,而被稱為「日本人的市場」或「有錢人的市場」。除了提供民生必需品的零售服務,有著地利之便的二市場後來又增加了批發市場(日文稱作「卸市場」)的功能,大量批發魚類、蔬果、肉類等給中部地區的攤商。經歷了改朝換代、政策轉型之後的二市場,從昔日民生市場、多品項的批發市場轉而成為中部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上午起早理貨做生意,下午則打烊休息,「市場」是店家們度過大半人生的場所。老店家回憶起過往,印象最深的就是水果批發的那段期間。每當整理完貨物,便直接在六角樓廣場做起生意;當時的廣場可說是人山人海,幾乎從早到晚都有人在市場進出買賣,可說是二市場最繁榮與熱鬧的時光。


圖:吸引觀光客駐足的六角樓廣場,過去曾經是中部地區水果批發的重要運銷點。

後期因公部門規劃,二市場這座中部最大水果集散地也跟著遷移他處,市場的「水果批發」角色就此謝幕。據店家回憶,二市場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逐漸走向沒落與蕭條。選擇留下的店家,有的是因為年事已高而不願另起爐灶,因此拒絕搬遷;有的則是與市場的情感深厚而不捨離開。市場在「批發」功能謝幕後,卻也再次回歸它最初的角色與定位,重新面對「民生」需求的現況。

市場的轉型:讓生活內涵同時成為一種觀光價值

對於早期就在這耕耘的店家而言,經歷了市場的繁榮與平淡,二市場不僅是他們賺錢養家餬口的地方,也形同是第二個家。店家大部分時間都奉獻在此,長年累月下來所積累的人際互動與記憶,逐漸凸顯出市場不為人所知的日常面向。由於在市場長期生活的緣故,讓店家之間彼此的生命經歷與故事,得以在二市場這個空間中匯流,最終也正因為這些生活軌跡,讓市場被賦予不同的意義與詮釋。

這幾年,二市場在公部門資源的挹注與推廣下,搭著「觀光」的風潮,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消費,企圖讓市場重燃商機。另一方面,昔日的老顧客的身影也逐漸被一張張陌生、好奇的面孔掩蓋,讓市場與在地的連結也漸漸地不那麼明顯。在當代消費行為模式下,傳統市場面臨了嚴峻的挑戰,這些因素包括社會型態、消費意識、家庭規模等。但是傳統市場中最真誠表現,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情味」,能否成為迎向當前眾多挑戰的獨門武器呢?

因此,我們以一個常駐的學術團體中介身份進入市場,試圖了解市場的日常運作,同時也不斷地尋找與思索這座傳統市場的「人情味」是什麼?因此,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轉換身份,有時我們是品嚐美食的「顧客」,有時是在地店家的「朋友」,有時是想了解二市場的「研究者」,透過不同觀點與視角,讓我們得以融入並穿梭在這座傳統市場的空間裡,探尋它的不同面目。(待續)


圖:自日治時期開業的青果行,至今仍持續提供顧客們各種新鮮果物。


【延伸閱讀】

我在市場做田野:臺中第二市場的觀察筆記(下)

臺中第二市場交流會:過去互動的匯集與未來行動的基石

舊城有藝事——城市空間意義的重新演繹

生活即藝術,日常作為展演──城市故事櫃的行動意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