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536

文章分享:


社區營造模式的街友協力:徐敏雄老師的萬華經驗

作者 / 蕭惠中(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洪琪毓(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臺中舊城是一個新舊交融、住民複雜的城區,隱身其中的包括街友這個群體。進駐到中區之後,東海人社團隊與在地街友導覽團體「看見台中城」持續互動合作,累積對於臺中街友議題現況的理解,並在計畫第二年開始參與臺中市社會局的街友活動。在此過程中,團隊逐漸將實作目標聚焦於街友社會關係的在地連結上,以回應街友普遍被污名化與歧視,形成其生活改善阻礙的問題。這樣的目標與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徐敏雄老師長期在萬華的社區營造與街友協力工作是不謀而合的,因此我們特別邀請徐老師來一趟臺中,分享他在萬華的經驗。

徐敏雄老師的光臨,讓位在臺中車站附近的都市創生中心辦公室,上午九點就坐得滿滿的。除了人社團隊的同仁以外,還湧進了約二十位的中區場域夥伴。他們來自市府社會局、台灣喜信家庭關懷協會台灣社區家庭關懷協會台中街友關懷協會台中聖心關懷協會等在地參與在街友工作的公私部門;更有幾位臺中女中對街友議題有興趣的同學,在開學前來到現場一同學習。


圖:徐敏雄老師帶著他在萬華豐富的實作經驗,來到臺中中區和關心街友議題的社群交流。

徐老師一開場就先跟在場的聽眾互動,詢問大家來自哪個單位及想理解的主題,為聽眾在驟冷的天氣裡暖暖身。或許因為在場有許多第一線的社工夥伴,提出許多關於如何幫助街友的務實問題,徐老師在演講的破題就鼓勵大家自問,當初為什麼選擇涉足街友的工作?接著便以自身的故事為例,敘說著什麼樣的人生體悟促成他在萬華做弱勢關懷工作。徐老師強調,先說服自己在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才有機會在陪伴街友的過程中促成他人的改變。

確認動機後,徐老師針對如何面對服務過程中的各種挫折,提出了三個心法給工作者們參考:(1)繼續做該做的事、(2)繼續對服務對象釋出善意,根據其回饋做工作方法上的調整、(3)不要期望短期內就能夠發生重大改變。他認為,社會工作者是陪伴者,在人生的路上與服務對象同行一段時間;社會工作者不去評斷服務對象,而是時時相信每個人都有好的動機,如果我們用對方法,就有機會陪他度過卡關的地方。

接著徐老師說明他協力街友所採取的方法:社區營造。他強調,街友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生活狀態。每個街友在進入這樣的生活狀態,而被標記「街友」的角色之前,也幾乎都如同你我般隸屬於某個家庭、擁有工作,並鑲嵌於一定的社會網絡關係中;但在歷經波折漸失去家庭及社會支持,在個人資源有限又與既有的網絡關係崩解下,進而山窮水盡、露宿街頭。社區營造的方法,是以重建人的價值做為核心,透過新的角色經營、自我生命的敘說、建構生活方向與支持連結等,來協助街友與外界搭起橋樑。換句話說,就是協助街友發展「街友」以外的社會身份,貢獻社區、重建自己的價值,藉此進入到一個支持性的在地社會網絡當中。


圖:透過藝術創作課程,街友有機會和青年及社區居民共學,借助作品傾訴自己心中的風景。(圖片出處: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臉書粉絲專頁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徐老師在萬華辦理連結街友和社區一系列課程,包括擊鼓隊、繪畫班等,讓街友與社區居民共學打鼓和畫畫,這個過程中,街友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是「同學」。有些參與課程的長輩居民回饋說,自己因為年紀大動作不靈活,不時拖累練習進度,但街友「同學」們都很有耐心地等待或協助動作較慢的長輩居民。因為扮演的「角色」不同了,新的人際互動和彼此理解的方式就會被建構出來,有些刻板印象以外的特質就有機會被看見:「街友同學」是「有耐心的」、「親切的」、「整潔的」,而不是「懶惰的」、「骯髒的」。

徐老師指出,當他們被賦予一個正向的社會角色(例如「同學」)之後,街友們就會去「經營」那樣的角色,因為這個新的角色是可以帶來盼望的:盼望自己可以被正向地被看見與接納,這樣的動機會促使街友主動去改變自己的儀容和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徐老師也觀察到,一般這類課程都需要其他的誘因才有辦法吸引街友來參加,但在一段時間之後,即便沒有這些誘因,街友還是會持續參加,因為他們感覺有人可以說話商量,有「朋友」了。

社區營造的街友協力,是以透過與他人建立起歸屬、信任感,創立新的社會連帶作為起點。這與多數相關單位以提供物資救助、協助就業為首要目的,希望其迅速自力更生和脫貧脫遊不同,而是期望使其在既有生命經歷中發生轉化,賦予生命新的意義價值,以產生某一種社會價值及反饋。社區營造的街友協力模式,是反思到街友在社會資源競爭下成為被社會排除的一員,使社會隔離成為街友生活狀態中的一部分。


圖:運用廢棄棧板,重新打磨、組裝,賦予新生命的作品能在市場上銷售;對於「手作木工」課程的學員來說,這不僅是創造經濟價值,也在勞動中肯定自我價值 。(圖片出處: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臉書粉絲專頁

雖然在當代的教育體系,我們習得知識並了解到需尊重不同族群的人、包容弱勢族群的存在,但實際上社會倫理依然以成為群體中的成功者為首要目標,仍以學識涵養的菁英者、自由受限的勞動者以及遭到排除的弱勢者作為群體的分類基準,多數人透過競爭以達成目標,其中更蘊藏著損人利己的概念以及存在著看不見的霸權,自然而然形成一種社會隔離的狀態。

徐老師主張,若想要解除弱勢邊緣群體的社會隔離狀態,並非向主流社會販賣同情和要求施捨,而是運用「社會設計」的概念,看見每個參與者的優勢,並透過創造價值和多贏的方式,來促進有意義的互動與社會關係,進而翻轉刻板印象、解決社會問題。為此,徐老師在萬華創辦了「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其主要的工作對象除了街友群體,還包括青年志工以及在地店家,協會的任務就是促進這三個群體之間互惠與多贏的互動模式。


圖:促進弱勢學員、青年志工、在地店家三個群體之間的互動、互惠與多贏,是「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推動方案的策略。

徐老師用「艋舺社區博物館」的概念來描述這種互動模式,其工作主軸是培訓街友成為萬華的在地文化與特色店家的導覽員,並積極招募青年志工和在地店家的參與。「艋舺社區博物館」在此成為一個實踐場域,一方面可以提供對街友議題有興趣的青年一個實作和拓展生命經驗的機會,另一方面由在地經驗豐富的街友來做導覽員,其獨特的視角可以深度挖掘萬華的草根文化,並為地方商圈吸引特定的消費族群。而地方店家與在地社區的協力和參與,則提供街友一個新的角色與舞台,發揮自己的能力與價值、也獲得相對應的報酬與信任。引入熱情的青年不但能帶動地方的活力,同時也與街友建立起真誠的友誼。

針對他所推動的社區營造模式在萬華的實踐,徐老師也誠實地說,這樣的作法無法讓街友「脫遊」,也就是無法讓街友賺到足夠穩定的收入去租屋離開街頭,但有機會讓受限於各種身心條件,而無法回到主流勞動市場的街友們,享有比較好的生活。這裡所謂的生活改善,指的是透過社會參與而提升的自我價值,以及擁有社會連結的安全感,而重新感受到被社會接納,可以說是一種社會心理上的「脫遊」。這一層面的脫遊,重要性也許並不下於物質層面的脫遊。


影片:走進【艋舺】什麼?社區是一座博物館!。

最後,徐老師談及大學如何與在地社區建立可持續的夥伴關係。他認為首要的條件是,大學必須要跳脫專案式的社區工作,並要讓社區感受到,大學是跟社區「生活在一起」的。專案思維通常必須追求短期效率,但關於「人」的工作並非一蹴可幾,常常會使投入的師生因為結果不如預期而失望,而社區也會感到大學只是要取得短期成果,並非對地方有認同或使命感。這也是他為什麼不是僅用課程或是研究計畫的資源與社區互動,而選擇在萬華創立協會、擁有辦公室空間和專職人員的原因。夢想城鄉辦公室也許看不到很亮麗的工作績效或成果,但去過的人都會感受到他們與在地人所建立的情誼和社會網絡。徐老師也坦承,雖然籌募維繫協會運作的經費來源一直都是個挑戰,也無法保證協會沒有收掉的一天,但這些人際的信任關係會持續累積在社區,成為社區事務持續推進的基礎。


圖:培力弱勢者擔任街區導覽員、化身手作木工職人、藝術創作傳達生命故事,這一系列的藝術文化方案都讓弱勢族群、青年志工、在地社區,有機會認識彼此、相互支持。(圖片出處: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網站

目前臺中的街友團體所做的幾乎都是屬於社會救助與就業輔導的工作,也就是比較專注在於處理街友的物質需求。東海人社團隊從社會學科的角度,則特別關注社會關係的搭建,聚焦於如何透過創新的實作方案,如都市菜園、移動廚房等,協助街友建立與在地住民之間的友善互動、新的社會角色和能動性。在中區這個城市空間,我們除了期許能夠透過不同人群的匯聚活絡場域外,也希望藉著多元敘事的形式,增添大眾對街友議題的理解。同時嘗試協助扮演中介者的角色,搭建起臺中街友相關協力單位的橋樑,讓各機構能夠串連,使得貧窮議題有機會被看見。也希望藉著這次講座活動,逐步串聯起臺中在地街友工作團體,針對相關議題發展合作的機會,並促進跨域共好的可能。


【延伸閱讀】

從陪伴者角度看社區與街友的互動關係(上)

從陪伴者角度看社區與街友的互動關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