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060

文章分享:


大學團隊與社區伙伴的共學共作雙人舞——「社會參與藝術」實驗在鹽埕

作者 / 林晏渟(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攝影 / 陳姵㚬(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研究助理)

偶然遇見的兩方,分別尋求在地歸屬與連結

高雄的「舊港區」係指高雄港第一港口週邊的範圍,包括旗津、哈瑪星、鹽埕等地區。清領時期高雄開港後商賈日漸雲集,日治時代更搖身一變成為高雄的政治經濟中心,市街的繁盛於戰後60年代達到最高峰。然而隨著城市的擴張,舊港區的經濟逐漸沒落,衍生出青壯人口外流、人口結構老化、基礎建設更新緩慢等問題。這些特徵也讓過渡社區失去了對公眾的「話語權」,不但沒有機會針對地區的公共議題進行深刻討論,更遑論形成後續的行動方案。

自去年(2018)七月開始,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成員以新住民身分進駐鹽埕區,逐步瞭解當地社區所面臨的困境,並思考應如何協助在地的中高齡居民培養出公共意識與社區創生社群。因此,團隊規劃尋找創生基地,並逐步發展適合當地民情調查和參與方式,促進過渡社區的公民參與行動,希望能傳承在地記憶與智識,鼓勵公眾表達及社會參與能力。


圖:舊港區過去是高雄重要的經濟中心,當時熱鬧的商店街區仍保留至今。

一個九月初的暖秋午後,在舊堀江的野無境拜訪社區夥伴,遇見了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的經理邱駿朋,便詢問成為合作夥伴的可能性,也受邀參加其主辦的2018公民文化論壇,了解新浜碼頭藝術學會持續努力促進大眾對於藝文政策的了解與重視,讓筆者這個才剛學步的文化新人,認識到產業現況,以及思考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對照鹽埕區,過去由於是政治經濟中心,長期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許多新興藝術家移入,但過去的社會與文化資本卻不容易釋出,新舊住民缺乏對話與交流的渠道。盤點現狀後,計畫團隊提出了「公民參與FreeStyle」的社區參與促進方案,目標開發AAA調查技術移轉機制:當地社區可負擔的(Affordable)、技術上易操作的(Accessible),以及對於在地是親切適宜的(Approachable)。

後來與學會討論合作的方式時,當時的空間經理楊堯珺,對於我們在促進公民參與的規劃、時程,以三輪車深入當地社區,建立情感連結,進行互動式的遊戲調查很有同感,而促成了多面向的合作計畫:先於空間設立行動辦公室,分享社區需求調查與技術,計畫以社會參與藝術(Socially Engaged Art, SEA)為主軸,並向公部門提案爭取資源,希望能促進社區意識提升與互動,陪伴過渡社區的轉型。透過計畫人力進駐,更新地方經營與調查方法論,讓學會資源有限的狀況下,能夠走入人群,建立在地連結。相對地,在學會空間中設立行動辦公室,也讓尋求駐點的舊港團隊找到歸屬感,開始構思一連串共學共作的社區參與藝術實驗。


圖:中山人社團隊剛開始舊港區的實踐工作時,以三輪車為交通工具,在社區中穿梭拜訪當地居民。

觀察、參與到策劃設計:漸進式的共學共作雙人舞

初進駐時,乍看之下皓皓然的學會空間,彷彿靜靜地等待著,能夠意識並了解到彼此的節奏,相互配合並發展出對舞的舞步,形成共同創作的可能。今年(2019)三月初舉行的開放式會議工作坊(Open Space Technology, OST),即是與學會合作計畫的初步實驗,集合舊港區成員、新浜碼頭藝術學會成員,和對於地方議題有興趣的社區關係人在林邦文老師引導之下,對公民參與式的藝術社造提問發想與討論。

過程中,每個人對於藝術社造的必要性、地方文化的發掘與認同,還有公民參與的機制、甚至藝術公民與一般公民對於藝術及彼此的想像,皆可自由地進行討論。參與的學會經理駿朋說:「難得在這個空間裡,有機會主動去了解且近距離聽到這麼多專業與非專業人士的想法與討論。」接著由中山團隊與學會成員共同向青年署提案,舉辦以「以藝術為主軸發展地方創生的可能策略」為題的討論會。以世界咖啡館的討論方式,分別擔任主持與桌長,從資源盤點、教育推廣、單位串聯與在地特色發展來著手,與社區民眾及藝文人士形成初步行動方案。


圖:學會、中山團隊與社區成員齊聚在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為「青年好政」討論進行內部自主演練。

接下來,雙方在學會空間進行了更多的共同嘗試:持續舉辦焦點座談、桌遊設計培訓工作坊,以及三輪車社區設計會議,還有青年好政的審議式培訓,讓學會逐漸由觀察到共同參與,一步步了解我們在促進社區參與上的構思與操作模式;而團隊也因進駐而熟悉學會資源與運作,並經學會而認識具社造經驗的當地藝術家,而對提案的形式與規劃有了更清楚的呈現概念。過程中,雙方由淺入深地,建立信任感與雙向溝通的機制,形成共學共作的節奏。經過分析社區需求,找到適地的藝術形式後,與業師一同規劃,以在地關懷為主軸,共同向文化部委託臺南生活美學館提案《鹽埕抒憶:在地文藝復興》,舉辦結合遊戲式田調與金工製作的工作坊,也獲得推動社區營造與村落文化項目全臺唯一的全額補助。

深入社區的人才培育

經過了一年多的共學共作,計畫團隊盤點並且檢視現有的運作方式與相關的藝術與社造補助計畫後,發現到學會對於內外都面臨人力吃緊的問題。首先是對外與各單位申請與執行計畫時,時程太過集中且短促,往往案通過後就是執行與核銷夢魘的開始;其次,由於學會內部人手不足,加上大部分的補助案沒有預設前置作業的人事費,導致在人才培育部分,呈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產生持續性的經驗傳承。因此建議盡量錯開或分散提案的時間,或尋找更多適合自身發展的提案途徑,避免同時間多案規劃執行,導致資源無法優化。而在培訓部分,團隊與學會達成共識,從社區直接尋找適合的人才進行培訓,由計畫團隊主導田調方法與社區參與式藝文課程的訓練,學會負責藝術行政的協作培力,並請學會成員擔任導師,以在地特有的職人式精神,關照其培力過程與需求。

在與社區代表三方共同面試後,遴選出一位出身鹽埕的行為藝術家—李珮瑜,之前已參與過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的提案培力訓練課程,並完成金工工作坊的遊戲式田調訓練與操作,於九月下旬進入鹽埕老人活動站參與手創課程。該課程有別於過去由授課者主導的形式,從依照社區需求的介入形式到成果展籌備,透過轉譯介紹藝術形式甚至策展原理,全程以長輩們為主體,由其自行投票決定課程種類與規劃策展。

在這三個月的培訓過程中,輪流體驗各式社區參與藝術的角色如講師、助教、桌長與策展人,從多方的角色進行觀點切換,嘗試觀察、參與、規劃與活動執行,建立社區連結,使其能站在第一線與高齡在地居民互動、交流和協商,一同進行藝術創作與策展。


圖四:活動站長輩與授課業師共同進行提袋編織創作

此外,計畫團隊和學會同時也擴大與其他單位的合作,如鹽埕老人活動站、藝術治療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和在地店家團體等等。透過社區手創課程,培養藝術形式與主題的轉譯能力,促進長輩們的藝文活動參與。未來考慮將雙方合作研發的人才培訓方法進一步模組化,便於對外擴散,並以成立社區參與藝文團隊為目標。

反思與回饋:與夥伴單位相互尊重、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從觀察、磨合到共學共作,免不了會遇到困難或挫折,因此能夠保持相互尊重與雙向溝通很重要。相互尊重指的是了解彼此的優缺點,各司其職,將長處與專業發揮到最大值,不要求對方去改變無法改變的部分,也不過份期待,建立長期的信任感(trust)。有效溝通則是在交陪過程中,發掘出彼此目標上的一致性,持續對話與交流,如操作上,團隊成員與學會透過各式平台來持續對話,從口語互動(如聊天、開會和傳訊)到寫作互動(如臉書粉絲頁發文、新作坊電子報,甚至共同社區提案等等),為彼此創造可溝通且包容性高的氛圍(rapport),讓夥伴也有檢視我們能力與討論的空間。若能互相提問,便達成雙方溝通上很重要的一步,之後持續討論反饋,凝聚共識的機會變多,也較容易找到長期合作的面向。

中山大學 x 新浜碼頭藝術學會的共學共作之舞,仍未完結,待續……


*本篇為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舊港區團隊,與在地夥伴單位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在過去一年的合作歷程紀實,非常感謝學會對我們這個新人團隊持開放與體諒的態度,和對本文的建議與修改意見,期待未來繼續攜手共學共作,凝聚社區共識,深化在地連結與關懷,促進地方社會參與。

【參考資料】

山崎亮 (2015)。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莊雅琇譯,臉譜出版,都市藝術工作室。

宋威穎、林晏渟 (2019)。另類參與式討論的想像與操作──開放式會議工作坊紀實,新作坊電子報。

林晏渟(2019)。公民小客廳的全民開講,Action!,新作坊電子報。

林禹之(2019)。公民參與freestyle──自社區駛出的三輪車,舊港五四三。

保羅‧埃爾格拉(2018)。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吳岱融、蘇瑤華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出版。

熊慧嵐、周睦怡、施聖文、陳東升(2019)。大學社會創新組織間的中介溝通與信任建立機制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1卷3期,427 – 465。